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中三郡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六十七章南中三郡

    龐義迎上鄂煥,剛戰十餘回合,就已露出敗相,眼見鄂煥越戰越勇,龐義不由心生怯意,鄂煥見龐義心怯,手中畫戟攻勢更加迅猛了起來,眼看畫戟橫空斬下,龐義舉刀一擋,只覺雙手虎口發麻,手中戰刀脫手而落,而鄂煥手中的畫戟,帶著一股凌厲的氣勢當頭斬了下來時,龐義不由暗叫一聲:「吾命休矣!」

    「噹!」斜刺裡殺奔而出張合,手中點鋼槍閃電般搶在鄂煥畫戟落下之時,挑開了鄂煥斬向龐義的畫戟。

    「賊將休要張狂,河間張合在此。」張合大喝一聲,手中點鋼槍迅速刺出,幻化出一片槍影刺向鄂煥胸口。

    面對氣勢逼人,槍術凌厲的張合,鄂煥不由大吃一驚,急忙閃身避讓,一邊揮動畫戟,抖擻精神與張合廝殺了起來。

    「龐將軍,指揮部隊,給我狠狠的進攻。」張合出槍之時,側身對一旁驚魂未定的龐義喊了一聲。

    「遵令!」雖然剛剛經歷一場生死,但龐義此刻卻爆發出了濃烈的戰意,當下拔出佩劍,揚聲大喝道:「眾將士,隨我殺敵!」

    「殺啊!」戰場之上,張合所部的各營兵馬,怒吼而起,以散兵陣勢,對鄂煥所部人馬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火光映照的大營之內,喊殺震天,鄂煥所部兵馬,此刻雖然陷入包圍之中,但卻並沒有驚恐慌亂,仍舊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與益州各營的兵馬,展開殊死戰鬥。

    此刻的張合,片刻時間就已經激戰三十餘回合,卻依舊沒有分出勝負,鄂煥天生神力,每一招揮出,都力道驚人。張合剛與之交手,就發現硬拚不行。

    這不張合隨即改變戰鬥方式,接著騎術和槍術的嫻熟。對鄂煥展開了遊走式的攻擊,這樣一來,仗著力大,行動笨拙的鄂煥。自是難以與之抗衡。

    如此又戰二十餘回合,鄂煥早已經累得氣喘吁吁,身上更是連連被張合槍刃刺中,雖然沒有大礙,卻也疼得他一陣呲牙痛呼。

    「落馬!」張合一槍刺出。趁鄂煥閃身躲避之時,手中鋼槍一收,橫掃而出,生生把鄂煥掃落馬背。

    翻身跌落馬背的鄂煥,慘叫一聲,滾落在地,左右軍士,一擁而上。把鄂煥撲倒在地上。被壓在地面上的鄂煥,不由怒吼道:「放開我,放開我!」

    「綁了。」張合冷笑一聲,揮槍喊道:「傳我將令,敵將遭擒,反抗者格殺勿論!」

    張合一聲令下。戰場之上,各營將士。紛紛高呼而起,火光映照下的戰場。鄂煥被捆綁城粽子似的,在一隊名軍士的高舉下,出現在戰場之上。

    鄂煥所部軍士,眼見向來勇猛無敵的主將竟然被擒,原本頑強的鬥志,瞬間被瓦解,要麼丟掉武器投降,要麼四散而逃,原本激烈的戰鬥,很快就以益州兵馬全面獲勝而結束。

    然而在鄂煥率部下山偷營之時,高定率領的中軍大部人馬,隨後就悄悄從南山方向,悄然摸下了山,沿著山澗的小道,悄悄退出了營寨。

    高定自以為走的隱秘,但卻沒能逃過李恢所部的斥候,當斥候傳回消息,得知南山方向,有一支軍隊抹黑下山時,李恢不由笑道:「果然不出吾所料,集合隊伍,前往截殺。」

    李恢出兵之前,又派人給張合和黃忠傳遞了消息,希望他們立即接應,以防高定逃脫。

    高定率部走了不到十餘里,後軍探馬飛馬來報道:「大王,後方追來一支兵馬,馬上就要殺到了。」

    「傳吾將令,後軍留下斷後,盡量拖住敵軍。」高定得知敵軍這麼快就追來了,頓時大吃一驚,揚聲就吼了起來。

    然而此刻高定所部人馬,早已經是驚弓之鳥,哪裡還有什麼鬥志可言,負責殿後的後軍校尉,得知高定率部逃跑了,他隨即脫掉身上鎧甲,換上便服,帶著數名親兵,往深山老林潛逃而去。

    李恢率領的一萬安夷軍,雖然成軍只有兩年時間不到,但卻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尤其善於山澗作戰,因為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對南中各族不歸王化的蠻人作戰。

    李恢騎在戰馬之上,手執鐵槍,衝垮了高定的後軍時,他立即振臂高呼:「將士們,敵軍就在前方,取得叛軍將領高定頭顱者,賞千金,官升三級。」

    「弟兄們,加官進爵,就在眼前,都打起精神,給老子跑起來,就是跑斷退,也不能讓叛逆高定跑了。」前軍軍司馬張翼,高舉著手中的戰刀,揚聲怒吼道。

    面對李恢所部安夷軍的窮追猛打,高定吃驚之下,立即吼道:「傳本王將令,本旌旗甲仗都丟棄了。」

    「大王英明,這樣一來,敵軍光顧著撿取物品,追擊起來,自是沒有這般迅速。」許育聞言,佩服的恭維道。

    高定所部的人馬,狼狽而逃,沿途不斷有軍士掉隊逃跑的,也有棄械投降的,最後一直追隨高定左右的軍士,也就是他一手率帶出來的心腹三千主力親軍。

    「前軍聽令,甲仗旗幟,一律不許撿,全力追殺逆賊高定。」率領前軍衝在最前面的張翼,眼見軍士停下腳步,撿取旌旗甲仗,立即揚聲高呼了起來。

    平時在戰場上,除了殺賊論功外,繳獲旌旗甲仗,也是或許功勞的一部分,所以在戰場上很多後方的軍士,都會撿取旌旗甲仗之類戰利品。

    「司馬大人,咱們不撿,豈不是便宜後面的兄弟?」軍前隊率,遲疑的問道。

    「你他娘的,都知道是兄弟,還在乎這點功勞,你個龜兒子,沒聽到李都督有令,斬下高定,賞千金嗎,還在乎這點玩意?」張翼雙目一瞪,再次喝道:「都給老子跑起來,誰他娘掉隊,老子回去剁了他。」

    在張翼的嚴令之下。前軍的千名軍士,拚命的跑了起來,對於道旁遺落的任何物品。絲毫沒有注目。

    李恢率領著中軍,一直追趕上來,見到沿途敵軍丟棄的器械,都沒有妄動。不由暗自點頭自忖道:「伯恭雖然年輕,卻有幾分軍事指揮頭腦,磨練幾年,又是吾主帳下的一員驍將也。」

    張翼是李恢去年成立安夷軍時,主動投奔入伍的。李恢見其雖然年僅十九,卻武藝馬術精通,自是大為欣賞,剛入軍就任命他為軍侯,之後又升任軍司馬,不過這一戰結束後,李恢已經決定升他為前軍主將。

    一夜追趕,黎明前夕。高定所部人馬。已經奔出五十里地面,騎在戰馬上的高定,眉毛被夜裡的霜露染成白色,臉頰也被凍的通紅,此刻猶如喪家之犬的他,眼看著天色漸漸亮了起來。不由氣喘吁吁的顧左右道:「此處是何地界了?」

    「大王,過了前面那道山谷。就是曲貢城了,城中有千餘兵馬。」軍前嚮導官。抬眼辨認了一下方向,沉聲回道。

    「好,好,繼續出發,先回曲貢城再說。」高定舔了舔乾巴巴的嘴唇,欣喜的喊道。

    「高定逆賊,哪裡跑,大將張翼在此。」就在這時,一路追殺而來的張翼,橫刀飛馬殺了上來。

    「快,給我擋住敵軍。」高定緊張的大叫一聲,飛馬率領一部軍士,飛奔而逃。

    留下斷後的一千軍士,雖然想對高定盡忠,但他們實在是飢腸轆轆,早已經渾身無力,此刻面對氣勢洶洶殺奔上來的安夷軍,只能象徵性的抵抗了一陣,就全部選擇了投降。

    張翼率軍衝垮這支兵馬後,並沒有停歇,立即集合隊伍,留下二百人看守,繼續領軍追殺了下去。

    一個時辰後,高定率領的殘兵敗將,遠遠的看到曲貢城池出現在視線中時,心頭一鬆的他,高興的像個孩子似的喊道:「弟兄們,咱們到家了,哈哈……」

    僅僅過了一刻鐘,高定原本興奮的心情,再次跌倒了谷底,因為城下這會一字排開了上萬兵馬,而那支兵馬中迎風飄揚的大旗,赫然是他在朱提城外所見到的益州軍旗。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定一臉吃驚望著視野中的益州兵馬,驚呼之餘的他,差點沒嚇得跌落馬背。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吾主已經在此等候多時矣。」這會功夫,趙雲與陳楚率領八千神武軍軍士,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壓了上來。

    「大王,局勢不妙,莫如降了吧?」許育在旁嚇得面無人色的勸道。

    「投降?哼,本王誓死不降。」高定面色猙獰瞪了許育一眼,撥出腰刀,高舉在手中吼道:「勇士們,隨我殺啊!」

    「誓死追隨大王!誓死追隨大王!」

    高定身後的兩千軍士,爆發了一聲怒吼,悍不畏死追隨著高定的戰馬,朝趙雲所部人馬壓了上去。

    高定能夠盤踞建寧郡多年,始終能夠屹立不倒,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單單從他能夠率領數千死士,為其拚命就可見一斑。

    「哼,不知死活!」趙雲冷哼一聲,飛馬而出,舉槍喊道:「殺!」

    「殺啊!」陳楚緊隨其後,神武軍八千將士,吶喊著高呼而起,衝向了高定所部。

    此刻站在曲貢城頭的諸葛亮與法正,鄧艾、馬謖、劉封等人,絲毫沒有擔憂城下戰局發展,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

    諸葛亮從建寧城出發後,昨日下午就抵達了曲貢城下,城中守軍不戰而降,夜裡在城中宿營的諸葛亮,凌晨的時分,正睡得迷迷糊糊的他,卻接到出城斥候回報,說是一支敗兵,正急速朝城下退卻下來了。

    得知這個情況,諸葛亮訝異之餘,立即點起兵馬,在城頭駐防,當得知退下的兵馬,不過二三千人時,諸葛亮自是立即命趙雲和陳楚率軍在城外列陣,恭候著敵軍的到來。

    「嘿!」此刻戰場之上,趙雲飛馬挺槍而出,直取縱馬持刀而來的高定,兩騎相交,刀槍碰撞,發出一陣交鳴之聲。

    高定卻也是刀法精湛,雖然狼狽逃了一個晚上,但此刻拚命一搏,卻還是展現出幾分實力。

    「死!」大戰十餘回合。趙雲冷哼一聲,手中銀槍一個橫掃,緊接著一道疾刺。鋒利迅雷般的槍刃,瞬間刺穿了高定鎧甲直透胸膛。

    「吼!」高定仰頭大吼一聲,不甘的翻身跌落馬背,嘶鳴的戰馬。眼看著主人落馬,竟然低頭扯起了高定衣甲,顯然是眷戀著自己的主人。

    「老馬念舊,看來高定倒也是個愛馬之人。」趙雲看了一眼戰場上孤零零的戰馬,不由歎了口氣自語道。

    「來人。把此馬牽下去,待會好生安葬了此人。」趙雲吩咐左右一聲,卻並沒有再躍馬前去廝殺,因為此刻的戰場上,高定所部人馬,已經處在一面倒的情況,再也不足為懼。

    這邊戰鬥剛剛結束,張翼率領的兵馬。也追到了城下。看到眼前的戰況時,張翼先是吃了一驚,待看到是自家旗號時,頓時鬆了口氣。

    在陳楚的引領下,張翼隨即來到城頭,來到諸葛亮跟前。他忙躬身作揖道:「軍司馬張翼,拜見主公。」

    「你也叫張翼?可是本地人氏?」諸葛亮看了眼年輕的張翼。頗有些好奇的問道,要知道蜀中現在另外兩個叫張嶷和張裔。表現都不俗,尤其是張嶷,諸葛亮是寄予厚望的。

    「回主公,屬下是犍為郡人氏,確實叫張翼,不過是羽翼的翼。」張翼沉聲回道。

    「羽翼的翼,這個名字取的好,本侯希望在汝的輔佐之下,不單單是增加了羽翼,而是要如虎添翼,如此方為國之棟樑?」諸葛亮凝視了眼面前的張翼,這雖然只是個青年,但卻神色鎮定沉穩,身上已經具備了一些將才的風度。

    「末將謹記主公教誨。」張翼躬身沉聲應道。

    隨後諸葛亮又問了一些關於前方的戰事,張翼自是一一作答,得知南中各郡的叛軍,已經在朱提城下潰敗,諸葛亮等人自是欣喜不已。

    「恭賀主公,如今敵酋授首,南中三郡,安定有望矣。」法正也是高興的笑道。

    「伯恭,此城就交由你暫領,汝可能勝任?」諸葛亮在領軍前往朱提之時,把張翼叫到跟前詢問道。

    「請主公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張翼欣然應道。

    「有信心就好,今日起本侯任命汝為先行校尉,領曲貢令。」諸葛亮滿意的點了點頭,張翼率領一千兵馬,連夜窮追敵軍數十里,足見其有膽有識。

    隨後,諸葛亮點起各軍,拔營繼續北上,往朱提與各路兵馬會合,沿途行不十里,就遇到李恢所部人馬,兩部會合,繼續前進,二十里外,又遇張合、黃忠率軍而來。

    各路兵馬會合,得知諸葛亮率領的偏師,僅僅有了不到兩月時日,連克牂牁和建寧兩郡,收服城池幾十座,張合等人自是一陣唏噓。

    相比起來,他們這一個多月,近六萬兵馬,卻只殲滅高定的八萬聯軍,戰果明顯相差甚遠了。

    大軍回到朱提城,諸葛亮自是擺下隆重的慶功宴,對有功的將士,一一進行了封賞。

    值得一提是,蠻將鄂煥,得知高定以他做誘餌,率軍棄他而去時,原本還誓死如歸的他,最終選擇了向諸葛亮投降。

    因鄂煥被張合打敗,心中佩服其武藝,特意請求希望在張合帳下效力,諸葛亮為此,自是欣然答應他的請求,任命其為神威軍左郎將,留在張合軍中效力。

    至於庲降都督府,諸葛亮也正式下令,由朱提城遷移到建寧郡治所滇池,李恢依舊擔任都督,庲降都督府督朱提,建寧、牂牁、越巂、永昌五郡軍事。

    任命留守在俞元的張嶷為永昌太守,兼庲降都督府副都督,越巂太守黃權兼領庲降都督府長史。

    牂牁太守鄧方,建寧太守谷軍,永昌太守張嶷,越巂太守黃權,朱提太守呂凱,五郡組成庲降都督府勢力,李恢所部安夷軍擴編至兩萬五千人,永昌屯兵一萬,越巂屯兵五千,建寧屯兵一萬。

    另外其餘各郡成立城防營,設立五千常備軍,負責郡內之事;廖化則率軍返回交州,加封其為征討將軍,繼續協助諸葛瑾,開拓南疆區域。

    雖然永昌現在還未歸附,但雍闓已死,餘部已經不足為懼,諸葛亮自是沒有打算親自出兵征討,而是讓李恢和張嶷負責此項軍事。

    李恢率軍奔赴永昌之際,諸葛亮率軍在朱提休整,直到李恢派快馬送回消息,得知永昌拿下之時,諸葛亮的內心自是一鬆,然而信使帶回的另一條消息,卻讓諸葛亮雙眉緊皺了起來。

    「傳本侯將令給李都督和張嶷副都督,整頓兵馬,本侯隨後率軍趕到,南蠻王孟獲這人絕對不能留,此人一旦做大,勢必成為南中心腹大患。」諸葛亮得知孟獲冒頭,竟然在雲南自稱起南蠻王時,他的神色自是大為震驚。

    這一路打順利,諸葛亮幾乎都忘記孟獲此人,當初說南蠻王乃是孟佬時,他還特意派人打聽過,卻得知孟佬有兩個兒子,但都不交孟獲,當時諸葛亮還以為孟獲因為自己的到來,已經泯然於眾人矣。

    卻不想這個南中真正的霸主,這個時候卻突然冒出來了,這會左右的龐統,法正聽到諸葛亮要親自領兵去征討,一個剛剛新興而起的蠻王,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主公,孟獲這人,不過是剛剛藉機上位的蠻王,何勞主公勞師遠征?」法正不解的問道。

    龐統同樣一臉疑惑,等待著諸葛亮的解釋,諸葛亮對於二人的心情,自是能夠理解,若自己不是後世來的,這個時候要是聽說一個新蠻王出現了,肯定也不會太過驚訝的。

    但是孟獲這人,無疑是個小強,只要給了他機會,他勢必會不斷壯大,所以最好的機會,就是趁現在他剛冒頭之時,立即把他扼殺在搖籃之內,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會他正要開口解釋,關於出兵雲南,消滅孟獲的必要性,府院之外,一騎飛馬而來,口中高呼道:「成都六百里加急軍報。」

    「快,呈上來。」諸葛亮聽到是成都的軍報,心頭一震,立即起身站了起來,董允早一步就從飛馬而來的軍士手中接過了軍報,遞到諸葛亮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