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四卷 巴蜀風情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甘興迎親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四十四章甘興迎親

    「汝……」吳懿怒視了法正一眼,張口本想開罵,但想到眼下家小都在城中,自己若是圖逞口舌之利,只怕正如法正所言,性命不保不說,只怕還會連累家小。

    思慮再三,臉色變了又變的吳懿,最終頹然坐倒在蓆子上,疑惑的反問道:「楚侯勞師遠征,就算奪了我梓潼,莫非就以為能夠立足蜀地不成?眼下梓潼城中的糧食,最多夠你大軍半年所需,到時糧草吃完,楚侯大軍莫非坐以待斃不成?要知涪關可是有我主大軍鎮守,閬中劍閣又在曹軍之手,楚侯不顧大敵當前,行此險事,豈是智者所為?」

    「子遠將軍能有此番見識,足見是個明智之人,亮不妨告訴你,閬中已經在數日前被我軍大將張合與龐羲將軍攻破,而劍閣至梓潼一線的棧道,現今已經全部被我大軍破壞,曹軍就算要想通過,沒有一年半載的修繕棧道,根本就休想到達梓潼。

    「而我荊州大軍,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攻取巴西,把梓潼,閬中、巴西連成一片,如此子遠將軍,還認為我荊州糧草運不進蜀地麼?」諸葛亮淡然一笑,接著道:「忘了告訴你,涪關的李嚴將軍,乃是本侯多年前,就秘密派遣進入蜀地,打探虛實的。」

    吳懿聽罷,頓覺後背一陣發涼,搖搖欲墜幾乎坐立不穩,好一會他才歎氣道:「傳聞楚侯妙算無遺,今日方知傳言不虛。懿願歸順楚侯帳下。」

    事到如今,吳懿若不知道大勢已去的話,那他就真的是個蠢人了,眼下能夠活命保全家小。若再不表忠心,還更待何時?

    「子遠將軍無需行此大禮,如今天下紛亂,漢室垂危,亮今日此舉,也不過是形勢所迫,如吾不取益州,曹賊也勢必取之。劉季玉雖然仁厚,然當今亂世,非豪傑難以守其土,非英雄難以立足天下。子遠將軍乃當世名將,困守益州,焉有用武之地?今日將軍的選擇,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以將軍之才。它日率軍直搗許都,復興漢室,亦不失封侯拜將,名垂青史。」

    諸葛亮趨步上前。托著吳懿雙手,鄭重坦誠的撫慰著對方道。

    「楚侯之言。讓吾茅塞頓開,懿定當為主公效力。絕無二心。」吳懿再次作揖一拜,道:「吾胞弟吳班,現今領兵鎮守雒城,若明公有心取成都,吾定可讓其為內應,協助明公成就大事。」

    「此事不急,當務之急,是夏侯淵的大軍,眼下劍閣棧道毀壞,曹賊大軍要想入川,只能由巴西進入,所以我軍目前的戰略,就是攻下巴西,阻擋曹軍進川道路,然後立足梓潼、閬中、巴西與我荊州連成一片,結納士族,廣聚民心,再圖取荊州不遲。」諸葛亮向來推崇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吳懿歸降,他也毫不掩飾的把自己的戰略意圖道了出來。

    「明公聖明,如此一年半載,益州士族民心必然歸附,則大事可期也。」吳懿思罷,不由連聲讚道,接著又從懷中掏出兵符,道:「此是末將兵符,請明公收回,整編軍士。」

    諸葛亮目光掃過吳懿堅毅的臉龐,並沒有伸手去接兵符,而是轉身返回了自己的座位,笑道:「子遠將軍心意,吾已明瞭,要這兵符何用,帳下兵馬,仍由汝自己統率,全軍編入我神武軍左營,由你擔任建武中郎將,神武軍左郎將一職。」

    「謝明公信任,末將肝腦塗地,以報明公知遇之恩。」吳懿到這時,方才真正的心悅誠服。

    隨後,諸葛亮對梓潼城的一萬七千兵馬,進行了打亂整編,這一萬七千人當中,真正的荊州兵馬,雖然只有五千人,但卻都是神武軍精銳士卒,一番混編過後,諸葛亮把軍中的兩千老弱軍士,編入了梓潼城防都尉府,讓李信擔任梓潼都尉,負責屯田以及成長的治安和協防。

    曬選留下的一萬五千人馬,經過三日的臨時訓練磨合,諸葛亮留下三千兵馬,交由吳懿率領,統管全城軍政事務,並讓鄧艾在軍中擔任典軍校尉,協助吳懿,另外鄧艾還有條職責,就是密切注意劍閣方向曹軍動靜,以防曹軍修繕棧道,殺到梓潼城下。

    大軍整編完後,諸葛亮與法正、趙雲、吳蘭一行,率領帳下的一萬二千人馬,前往巴西與張合所部會合。

    就在諸葛亮率軍趕赴巴西的途中,夏侯淵在劍閣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把張任、冷苞、鄧賢、劉樻四人率領的三萬降軍給屠殺了。

    除了四人各自的三五百親兵,其餘兵馬,全部被夏侯淵下令屠殺,夏侯淵的理由,是這些蜀中軍士,違反軍規號令。

    實際情況則是這三萬人馬,因為斷了糧草,無奈投降,而這批軍士都是蜀中子弟,家眷老小都在蜀地,剛剛吃飽肚子,光第一天晚上,就有上千名降兵偷偷跑了。

    為了防止降兵逃跑,夏侯淵隨即讓軍士嚴密看守,以防這些人逃跑,結果夜裡又有數千軍士嘩變,眼見這幫降兵如此鬧騰,大怒之下的夏侯淵,隨即率軍把這批降軍全部屠殺。

    這場血淋淋的屠殺,把葭萌關的大地染紅,堆積如山的屍體,讓人觸目驚心,夏侯淵這番殺戮,讓他成為巴蜀子弟眼中最仇恨的人,也為他埋下了殺身之禍。

    屠殺了俘虜之後,夏侯淵與漢中的曹彰兩軍會合,原本打算出劍閣攻取梓潼的他,很快得知劍閣前往梓潼的幾處險要棧道被毀,就在夏侯淵大罵諸葛亮卑鄙之時。

    巴西的韓浩派快馬給他傳來消息,得知閬中被荊州軍攻破,眼見前路不通,巴西又面臨危險,夏侯淵隨即決定,率軍奔赴巴西,會合各軍,重新奪回閬中。

    就在夏侯淵的大軍趕到巴西的時候,曹休率領的三萬援軍,也及時的趕到了巴西。

    兩軍會合,加上巴西守軍,一時之間,巴西城中雲集了七萬人馬,當消息傳到正前往攻取巴西的張合軍中時,全軍不由一片嘩然,軍中諸將紛紛提出意見,表示應該返回閬中駐守,請示諸葛亮再做計較。

    但徐庶卻力排眾議,道:「巴西乃川中重鎮,又是龐將軍的故地,如今曹軍雖眾,但卻勞師遠征而來,兵疲馬乏,戰力有限,我軍正好趁此機會,立足巴西城下,尋機與夏侯淵一戰。」

    龐羲也附和道:「巴西地廣人稀,山川眾多,賨人部落雲集,吾在此地,素有薄命,若吾出面招募,短時之內,必可招募萬餘兵馬,到時依托地形,引敵出戰,未嘗不可取勝。」

    在二人的堅持下,張合率領的三萬五千人馬,最終決定繼續前行,趕赴巴西而來。

    ***********************************

    壽春前線的曹操,率領征伐江東的十萬大軍,在於孫權罷兵言和後,出於對孫權的戒備,曹操撤退前,還是留下了五萬人馬,鎮守在汝南,徐州的淮河北岸,以防孫權的出爾反爾。

    他自己則率領五萬精兵,一路返回中原,奔赴關中而來,這日大軍抵達咸陽之際,前方流星馬飛報而來,道:「啟稟丞相,涼州賊寇馬騰馬超父子,集結羌人,氐人等各族部落,率領十餘萬騎兵,佔領了金城,北地,正朝天水郡而來,天水太守韋康大人,請求丞相支援。」

    「豈有此理,馬騰父子,去而復返,終究是心腹之患,此二人不死,涼州難有寧日矣。」曹操聞報,大怒之餘,立即召集司馬懿來到帳前。

    得知事情經過,司馬懿道:「丞相,馬超父子,皆為騎兵,來去如風,為禍不小,若趁我軍進攻蜀中時,其率軍劫我糧道,則會讓我大軍前功盡棄,下臣以為,必須引誘其深入腹地,然後給與殲滅,如此丞相方可安心出征蜀地。」

    「仲達之謀,甚合吾意,只是吾擔心夏侯妙才在漢中,抵擋不住諸葛亮,倘若有失,為之奈何?」曹操心中牽掛著漢中戰事,不由把心中疑慮道了出來。

    「如今漢中張魯已經無力反抗,漢中盡入我軍之手,主公若是擔心夏侯將軍有失,不妨下令夏侯將軍與曹休將軍,固守山川,嚴命他們不得出戰,如此諸葛亮縱使有任何詭計,也無法施展,待丞相平定涼州,再前往與夏侯將軍會合,與諸葛亮決戰蜀地不遲。」司馬懿進言之時,恭敬的低頭說道,以此來掩飾他眼中那絲狠戾的精芒。

    曹操思慮了片刻,立即道:「傳吾將令,命夏侯淵以漢中為根基,固守山川隘口,嚴防死守,不得出戰。」

    「諾!」帳外的傳令兵,接令應道。

    「快馬傳令,命駐守安定的征西將軍關羽出兵北地,命前軍繼續向前,長驅直入,直取金城,本相要讓馬騰父子有來無回。」曹操雖然個頭不高,但卻十分敦實,闊面短鬚的,眉宇之間,盡顯威嚴之色,尤其是那雙眼神,猶如利劍般,攝人心神,仿若能夠看穿人心一般。

    狼顧鷹視的司馬懿,站在曹操面前時,也時常有種被看透的感覺,所以他只能極力的掩飾著自己的眼神,表現出自己中規中矩的神態,以免招惹來殺身之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