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二百零六章 張松來訪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二百零六章張松來訪

    宜城的戰鬥結束,諸葛亮驅馬來到城外的戰場,望著眼前被鮮血染紅的大地,以及屍橫遍野的慘烈景象,他不由深深的吸了口氣,翻身胯下馬背,跪倒在戰場之上,給這些英勇犧牲的英靈拜了三拜,以表達自己的敬畏之情。

    在鄧艾的攙扶下,諸葛亮起身後,感慨的道:「翼德,勞煩你領軍好生把犧牲的兄弟和曹軍士兵都安葬了,受傷的士兵妥善安置,尤其是曹仁,給他單獨立塊墓碑,以列侯之禮厚葬。」

    「請主公放心,末將定當安排妥當。」張飛鄭重的點頭道,眼前慘烈的戰場,甚至連他這個沙場老將,也都為之側目。

    陌刀軍這一戰的損失,也是驚人的,一千八百名士兵戰死,近兩千士兵不同程度的受傷,幾乎把全建制的陌刀軍給打殘了。

    雖然曹仁所部也付出了三千人的陣亡,但這個代價,別說劉封心情鬱結傷心,就連諸葛亮也是心痛不已,這五千陌刀軍,那可是他親手培養出來的精銳,可結果卻一戰幾乎打殘廢了,這還是佔據了主戰場的優勢,若是今日處於劣勢的話,會不會全軍覆沒呢?

    想到這個問題,諸葛亮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陌刀軍的戰鬥力還有待提升,不過相信經歷了這次的血戰,陌刀軍只要信念不失,整體戰鬥力肯定也還能提升,真正的鐵軍,肯定只能是從沙場的浴血奮戰中錘煉出來的,光靠訓練最多只能是紙上談兵。

    曹仁兵敗身亡,也宣告了宜城之戰的結束,城中的守將趙儼在城破之時,自殺殉城,曹仁的偏將史渙被陳到斬殺,杜襲受傷被俘虜。

    此戰結束時,諸葛亮案頭的戰報,讓諸葛亮看的都觸目心驚,此次大戰,荊州軍戰死的士兵高達萬人,這可以說有史以來,諸葛亮經歷的戰事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這一戰曹仁所部一萬六千人馬,戰死的人馬超過一萬人,其餘五千餘人被俘,雖然看起來是整體戰鬥是諸葛亮勝了,但像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勝利,實在是沒有什麼可取之處。

    面對著死氣沉沉的宜城,諸葛亮並沒有移營入城,在城外打掃完戰場,諸葛亮派龐統入城安撫百姓,其餘各軍休整待命。

    對於有功的將士,諸葛亮也一一進行了封賞,尤其是陌刀軍的將士,諸葛亮親自進行了安撫,這一戰,對於陌刀軍來說,也算是一次血的的錘煉了。

    除了陌刀軍外,其餘各軍損失也不小,徐盛所部和黃忠所部的傷亡最大,兩軍皆戰死了數千軍士。

    好在張飛好陳楚所部的士兵,傷亡不大,驍騎軍也沒有受到影響,在城外休整了兩天,龐統進言道:「主公,此戰我軍雖然傷亡頗大,但卻還是有一戰之力的,以統之見,主公應該立即揮兵北上,攻取南陽,就是拿不下南陽,也可以震懾一下曹操,讓天下諸侯知道我荊州兵馬的雄壯。」

    「元直兄,你意下如何?」諸葛亮如今得到襄陽,若再能取得南陽,那荊州八郡,可就盡落自己之手了,自己這個楚侯,那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名符其實。

    徐庶思慮了一下,道:「如今南陽兵力空虛,到確實是我軍進軍的大好時機,不過我軍出征已經兩月有餘,尤其是最近這些時日的苦戰,軍中士卒,多有厭戰之心,若進軍南陽,一旦戰事不利,只怕軍心士氣皆會受到影響。」

    「以庶愚見,主公大軍可動,但卻不宜大動干戈,可定個時日,若一月之內,大軍進展不利,立即退回襄陽,以漢水為屏障,扼守襄陽一線,方位上策。」

    聽完二人的意見,諸葛亮也不由沉思了起來,趁勝進攻南陽,無疑是符合當下局勢的,但正如徐庶所言,大軍久征在外,軍士難免會思鄉情卻,若是進展不順,更是會影響軍心。

    經過一番思考,諸葛亮沉聲道:「就依元直之言,若一月之內,不能拿下宛城,大軍立即撤回。」

    「士載,召集眾將前來大帳議事。」諸葛亮接著對鄧艾吩咐了一聲。

    很快接到將令的眾將,一起趕到了大帳,端坐主位的諸葛亮,環視了眾將一眼,道:「這兩個月來,我軍一直出征在外,眾將也辛苦了,吾本準備撤軍回江陵休整,但眼下南陽兵力空虛,吾跟元直和士元商議之後,決定領軍攻打南陽,若能取得南陽失地,對於我軍它日進取中原,討伐曹賊的戰略意圖,無疑是有著很大幫助的,而且還能威脅許都的安全,對曹操形成震懾,不知爾等意為如何?」

    「主公,南陽地處要衝之地,西進則可進關中,北上可直取許都洛陽,若能趁勝奪取此地,自是再好不過,請主公下令吧。」趙雲第一個表示了贊同。

    其餘眾將,思慮之下,也紛紛進言道:「請主公下令吧。」

    諸葛亮見眾將士氣高昂,倒也是頗為滿意,當下道:「文向將軍所部先行,與蘇飛所部水軍,在漢水上游搭起浮橋,以便我大軍過河。」

    「末將領命。」徐盛接令而退。

    「翼德將軍所部為前鋒,明日午後出發,趕至漢水碼頭,直取樊城為立足地。」

    「末將領命。」張飛沉聲應道。

    「子龍將軍所部,漢升將軍所部,以及子揚所部為中軍,隨吾出征。」諸葛亮說道這裡,接著又道:「子義所部陌刀軍,押解俘虜和照顧好傷員,返回當陽休整。」

    劉封聽到自己所部竟然被滯留了下來,雖然有心請戰,但看到諸葛亮肅穆的面容,劉封最終沒有開口,他心理其實也知道,陌刀軍這次打殘了,也的確需要重新編製和休整,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這次大戰,也暴露了陌刀軍不小的缺點,諸葛亮留下劉封,就是要他好生整肅部隊,盡快彌補不足,讓陌刀軍重整雄風。

    數日之後,諸葛亮大軍趕至樊城駐紮,樊城令早在張飛先鋒兵馬抵達之時,已經棄城而走。

    進入樊城,諸葛亮下令全軍暫時休整,他和徐庶,龐統商議出兵攻打南陽重鎮穰城的方案,正在這時鄧艾卻走了進來,道:「主公,府門外有一人求見,自稱知道有秘密軍情,特來告之。」

    「哦,請來人到偏廳對話。」諸葛亮驚異之下,遂開口道。

    「諾!」鄧艾應道一聲,立即轉身而去。

    這會坐在下首的徐庶,開口道:「主公,我軍探子昨日已經送回宛城和穰城的消息,此人來的蹊蹺,主公還需提防一二。」

    「嗯,元直所言有理,主公可令人先搜查一下來人,再面見不遲,以防是曹軍刺客。」龐統也開口贊同道。

    諸葛亮看了眼二人,笑道:「士載雖然年少,但辦事謹慎,這點無須擔憂。」

    諸葛亮來到偏廳剛坐定,鄧艾就領著來人走了進來,不等諸葛亮詢問,對方作揖行禮道:「益州別駕張松,拜見楚侯。」

    (一更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