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九十三章 轉攻襄陽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九十三章轉攻襄陽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今日休戰一天,明日派大將領一軍出營搦戰,一部軍士大張旗鼓的打造攻城器械,若曹仁應戰,我們在趁機破敵,倘若曹仁不出,後日夜裡,吾則率大軍進取襄陽,留下驍騎軍和神武軍兩軍繼續圍困宜城,我要趁襄陽兵力空虛之際,拿下襄陽,只要襄陽一下,宜城一座孤城,也就不足為據了。」

    「雙管齊下,雖然可行,只是萬一曹仁知我軍兵力不足,率軍突圍,只怕留下的兩軍,未必能夠留下曹仁。」徐庶思慮之餘,沉聲說道。

    龐統卻道:「元直兄擔憂之事,我到有一計可以解決,首先我大軍轉移之時,可以依舊保留營地的規模,而且每隔個一兩日清晨或傍晚,可以用左出右入之計,迷惑曹仁我軍還在不斷增兵,另外我軍打造攻城器械的行動,也要大張旗鼓的進行,讓曹仁以為我軍缺少器械,無法強攻城池,這樣懷著僥倖心理的曹仁,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必然不會強行突圍。」

    「士元兄此計甚妙,就依你之計行事。」諸葛亮讚賞之餘,道:「即可起,士元汝徙都督護軍,護趙雲、陳楚兩軍圍困宜城,不得有誤。」

    「諾!」龐統欣然領命道,都督護軍為武將職務,掌武職選用,統諸將,察軍中不法。

    就在諸葛亮三人計議已定時,營門方向忽然傳來號角聲,諸葛亮、龐統、徐庶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了一絲訝異,這個時候營門吹響號角,明顯是宜城方向出現了敵情。

    「走,去營門看看。」諸葛亮沉聲說了一句,率先邁步走了過去。

    「難道曹仁準備突圍?」徐庶有些遲疑的說道。

    這話說出口,徐庶自己都覺得有些不信,眼下荊州兵馬,團團圍困住了宜城東西兩門出口,佔據了各個出城要道,曹仁手中雖然兵馬充足,應該不會這麼貿然出擊的,除非他知道諸葛亮手中只有三萬五千兵馬,並且準備拚死一戰突圍。

    「我看曹仁出軍,頂多是想試探一下我軍的虛實,就算要突圍,他也會瞭解我軍虛實再做出決定,如果曹仁在不知我軍虛實之下,就莽撞突圍,他也不會成為一方大將。」諸葛亮淡淡一笑,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諸葛亮三人走到營門口時,披掛縱馬而來的趙雲,張飛、陳楚、劉封、鄧艾等人皆趕到了營門。

    「子龍,翼德汝二人各點齊三千兵馬,準備戰鬥,子揚,子義領軍備戰。」諸葛亮雖然一時猜不到曹仁的意圖,但這會城池方向,喧鬧震天,大批人馬正出城而來。

    諸葛亮的營地,距離宜城尚有三里地,雖然依山而建,站在營門口可以俯看宜城方向的動靜,但畢竟距離尚遠,自是不能一覽無遺。

    趙雲張飛二人,接到將令,各率三千兵馬,飛馳出了營地,在距離城外五百步外列下了陣腳,而直到這時,趙雲才發現,出城而來的人馬,竟然都是穿著布衣的百姓,人數只怕不下萬人,顯然這些人,都是城中的居民。

    望著被驅趕而出的百姓,趙雲不由疑惑的道:「翼德,曹仁驅除百姓出城,這究竟是何意?」

    「曹仁這人智勇雙全,此舉必有深意,立即回報主公,聽候定奪。」張飛搖了搖頭,也猜透不出其中含義,但跟曹仁在徐州打過交道的張飛,卻對對方並不陌生,曹仁的能力,他也心中頗為清楚,所以張飛並不敢大意。

    營門觀戰的諸葛亮,接到前方趙雲送來的軍情,顧左右的徐庶,龐統道:「元直,士元爾等以為曹仁這是玩的什麼把戲?」

    「驅民出城,不外是試探,突圍,以及攜帶密使出城,主公可讓子龍將軍,對百姓好生安撫,切莫造成殺戮,然後分批登記造冊,若其中有使者,也定然逃脫不出我們的掌心。」龐統淡淡的說道。

    「士元兄所言有理。」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傳令,切記不可殺戮百姓,盡數收歸於營,聽候處置。」

    就在諸葛亮將令傳達前方之際,被驅趕而出的百姓,正狼狽惶恐的朝趙雲和張飛的軍前逃奔而來,就在這個時候,城中突然殺出千餘兵馬,殺奔向了北面漢水方向,一路奪路而走。

    而此刻張飛和趙雲所部兵馬,正被逃奔而來的百姓給阻擋住了步伐,根本無法追擊,只能眼睜睜看著這支人馬,往漢水方向而逃。

    漢水方向諸葛亮雖然佈置了一部士兵,但由於這面是絕地,加上昨夜的急行軍,臨時據點營地,也還沒有全部建好,因此雖然守衛據點的軍司馬,眼看著曹軍殺來,率領部下的五百軍士,悍勇的進行了阻擊,但最終還是有數十名曹軍騎兵,強行涉過漢水,逃脫了出去。

    此刻站在宜城城北城牆上的曹仁,舉目遠眺中漢水方向戰鬥,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顯然他的計策成功了,這批逃出去的求援使者,就是他堅守宜城的希望。

    曹仁現在已經決定堅守宜城,拖住諸葛亮的大軍,等待著援軍的抵達,以確保襄陽城的周全。

    然而曹仁此刻不知道的是,他雖然驅趕百姓出城得計,但卻失去了宜城數萬百姓的百姓,而且諸葛亮已經制訂了圍困宜城,轉攻襄陽的計劃,所以曹仁的戰略設想,最終只會成為泡影。

    趙雲張飛收攏百姓,回到營地時,二人來到諸葛亮面前,請罪道:「主公,末將等疏忽,中了曹仁之計,讓曹仁突圍求援的兵馬,衝出了包圍圈。」

    諸葛亮這會早就瞭解了事情的經過,這次指揮上自己也有失誤,自是不能怪罪二人,當下遂道:「二位將軍就不要自責,此事不關爾等之事,皆是我等輕視曹仁了;不過這對於我們來說,確是一件好事,最起碼從曹仁派出求援使者來看,曹仁是打算堅守宜城,企圖固守宜城拖住我大軍的行進腳步,從而確保襄陽不失,這對於我們下一步攻取襄陽是有利的。」

    「二位將軍還不知道吧,主公已經決定留下一軍圍困宜城,大軍不日即將出發,直取襄陽。」徐庶見張飛和趙雲不明其意,遂笑著解釋了一下。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驍騎軍和神武軍兩部一萬三千人馬,繼續圍困宜城,聽候都督護軍龐統調遣。」

    趙雲、陳到、陳楚三人聞令,立即沉聲道:「末將領命。」

    次日深夜,諸葛亮率領張飛所部神衛軍,劉封所部陌刀軍,共兩萬餘人馬,趁夜開拔,繞城而過,直插襄陽城而去。

    出發之前,諸葛亮傳達了兩道軍令,一是讓黃忠率五千兵馬,馳援宜城,並且命已經攻下漢津口一線的徐盛和蘇飛所部一萬人馬,沿漢水而上,趕至宜城城下,增強宜城方面的兵力。

    因為諸葛亮的胃口很大,這次他既想拿下襄陽的同時,把曹仁所部全軍殲滅,徹底斬斷曹操伸到荊州的觸角,若此戰能夠全滅曹仁,那南陽也或許能夠一鼓作氣拿下,甚至可以飲馬許昌城下,若拿不下曹仁,他也只能在攻下襄陽後停下腳步,與曹操劃漢水而治。

    諸葛亮出發奔赴襄陽之際,張頜所部的神威軍一萬五千人馬,也從南漳城開始朝襄陽進發。

    (感謝『快樂好運』同學的打賞催更,『非洲銀行家』同學的打賞。)

    呃……五十多萬字了,貌似好淒慘的成績,看在小蝦仍然堅持的份上,多多收藏,推薦票什麼的吧。嘎嘎嘎嘎……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