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九十二章 圍困曹仁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九十二章圍困曹仁

    黎明時分,夜宿宜城縣府的曹仁,剛剛從睡夢中睜開雙睡,就聽到走廊外,遠遠的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曹將軍,可醒了?」來人來到曹仁的住房外,小聲的詢問著門口守衛的親兵道。

    「可是伯然和子緒來了?」曹仁聽到腳步聲是兩人,而問話之人正是軍中議郎兼領參贊軍務的趙儼,趙伯然。

    至於曹仁口中的子緒,則是擔任護軍的杜襲,此人乃穎川人氏,字子緒,曾經和趙儼避難於荊州,在劉表帳下棲身過,但二人見劉表不足以任事,在曹操穩定中原時,遂帶著家人返回了中原,投奔於曹操帳下。

    曹操南征荊州失敗撤軍之際,因知二人熟悉荊州事務,特讓二人在曹仁帳下效力,協助曹仁出謀劃策,參贊軍務。

    「正下下官和杜護軍。」趙儼剛回話,曹仁就內打開了房門,見著二人一大清早聯袂而來,曹仁心知必有要事,當下遂道:「二位有何事,請入內再敘。」

    「曹將軍,諸葛亮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趙儼並沒有進門,直接就開口道。

    「你說什麼?」曹仁驚異的以為自己聽錯了。

    「曹將軍,請上城頭一觀,便知道了。」杜襲苦笑著說道。

    「走。」曹仁連披風都顧不得穿,就匆匆的走了縣府,走到城門樓上時,望著城外縱橫交錯,一眼望不到的營帳,曹仁幾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昨夜入睡前,曹仁明明看見天空大雪紛飛,眼下城頭的積雪高達一尺之深,可就是這麼一個夜晚,諸葛亮的大軍竟然從天而降的出現在了城外,這著實出乎了曹仁的預料。

    「看諸葛亮的營地規模,只怕不下六萬人馬,看來諸葛亮是傾巢而出了。」杜襲觀看了一陣城外的營地,神情凝重的說道。

    「以營地規模來看,確實在五萬人馬以上,不過其中只怕有些出入,想必是諸葛亮故意擺下的陣勢,以震懾我們罷了。」趙儼對於諸葛亮有這麼多軍隊,表示了自己的懷疑,思慮了片刻的他,接著又疑惑的道:「於禁將軍一萬六千餘兵馬,在當陽城難道全軍覆沒了?為何諸葛亮大軍到此,我們連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到呢?」

    「來人,把那個求援的陳季押上來,我要問問,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曹仁從初時的震撼中驚醒過來後,立即對身邊的親兵軍侯吩咐道。

    「若是於禁將軍真敗了,那人必然是諸葛亮派來的奸細。」趙儼搖了搖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果然,曹仁的親兵軍侯,很快就折返而回道:「將軍,陳季昨天夜裡離營而出,不知所蹤。」

    「混賬,給我全城搜索,一定要把他給我找出來,本將軍要把他碎屍萬段。」曹仁咆哮的怒吼了一聲,臉上也佈滿了陰霾。

    「將軍,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如今局勢危急,當務之急,應該確保城池不失,另派兵馬向丞相求援,遲則襄陽危矣。」趙儼冷靜的勸諫道。

    曹仁看了眼趙儼,深深的一拜道:「伯然此言有理,是仁過於拘泥於小事了,只是丞相大軍如今遠在涼州,許昌一線又沒有大軍可用,縱使馳援也難以造成影響,汝南雖有李通的兩萬駐軍,但諸葛亮在章陵郡也有不下兩萬人馬,汝南大軍根本無法調動。」

    「將軍,丞相大軍雖然無法調動,但徐州和壽春卻有六萬大軍,張遼,樂進、李典、藏霸、呂虔等將軍皆在軍中,吾建議將軍立即休書,快馬送往丞相處,請求暫且與東吳休兵,這樣一來,壽春前線的四萬兵馬,最少可以調動兩萬人馬,在半月之內,於汝南所部兵馬會合,進攻章陵郡,這樣定可緩解我部壓力,還請將軍立即決斷。」趙儼以多謀善斷名著於世,以此刻的表現來看,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將軍,趙大人所言有理,請立即決斷吧。」杜襲也附和道。

    「杜護軍,你立即點齊三千兵馬,把全城百姓集中起來,留下所有壯丁,其餘婦女老弱,全部集中東西兩個城門口,我要驅使他們為前部,以便我軍快馬混出城池,伯然;你領一軍,把全城百姓家中的糧食全部搜集到一起,以供軍需,這次我們馳援出戰,糧食只夠十日所需,要想堅守城池,糧食為關鍵。」曹仁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宿將,這會冷靜下來了,立即就表現出了他卓越帶兵才能。

    「諾!」二人欣然領命而去。

    宜城是座小城,只有東西兩座城門,南北兩面雖有出入口,但卻是小城門,隨時可以添土夯實。

    城外諸葛亮大營。

    一夜冒雪急行軍,雖然各軍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但卻是疲憊不堪,所以在紮下營寨時,諸葛亮就下令除了留下必要的警戒軍士外,其餘的各部軍士,則全部進入營帳休整。

    臨近中午時,睡了兩個時辰的諸葛亮,起身來到營寨的轅門口,望著遠遠在望的宜城城池,看了眼站在自己面前的轅門督,道:「城池方向可有發生什麼異常?」

    「回稟主公,剛才城中傳來一片喧鬧,現在已經安靜下來了,而且城頭兵馬調動頻繁,似乎在準備守城的物資。」

    「嚴密觀察,若有情況,立即吹響號角。」諸葛亮吩咐一聲,正準備回營帳,卻見徐庶也走了過來:「元直,也醒啦,正好,我們一起走走。」

    徐庶點了點頭,笑道:「主公可是想說,如何攻打宜城?」

    「知我者,元直也。」諸葛亮笑了笑,沉聲道:「宜城雖小,但城池卻堅固,曹仁手中擁有兩萬精兵,而且曹仁更是一代名將,若是其龜縮不出,我軍要想強攻,只怕一時也難以攻破。」

    「主公,雖然攻城難,但把曹仁引誘出了襄陽,這對我們來說,已經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宜城再難破,也會比襄陽好打的。」徐庶卻對前景充滿信心,頓了頓的他,接著又道:「現在我大軍雲集,圍困住了宜城,有充足的時間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準備攻城所需。」

    「元直兄所言不差,不過統剛才醒來,忽感腹中飢餓,猛然想起一事,曹仁出城馳援,必然不會帶足糧草,現在他佔據宜城據守,城中雖然有餘糧,但他卻有兩萬大軍,就是他把全城的糧食搜刮到一起,頂多能夠支撐兩月,所以統以為,我軍完全可以圍而不攻,把曹仁困死在城中。」這會遠遠走來的龐統,卻一臉輕鬆的說道。

    龐統的建言,無疑讓諸葛亮和徐庶眼前一亮,但諸葛亮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有些不妥,大軍若是圍困宜城兩個月,這無疑是耗時耗力的,而且其中萬一有什麼變故,或者曹操大軍回援,那奪取襄陽城的計劃,將會破滅。

    諸葛亮提出其中的問題時,龐統和徐庶不由都沉思了起來,顯然長期圍困宜城這個計劃,確實存在問題,但也卻是是一條可行的計劃。

    所以說眼下要想圍困宜城,還必須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苦思之餘,諸葛亮豁然想到個計策,可以解決眼前的困難。

    (第二更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