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眉馬良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七十六章白眉馬良

    一身儒服的馬良,頭戴高冠,面相儒雅秀氣,身高七尺餘,年約二十出頭,雖然年紀輕輕,可他卻長了一副白眉,顧荊襄有對馬氏兄弟,有一個說法,叫「馬氏五常,白眉(馬良)最良」的美譽。

    馬良字季常,乃是襄陽大族宜城人氏,家中兄弟五人,其中尤以馬良和其弟馬謖名氣最大,馬良曾師從過龐德公和司馬徽,故與諸葛亮多年前就相識,而且性情相厚,故馬良常呼諸葛亮為兄長。

    面對諸葛亮謙和的禮遇態度,馬良欣喜之餘,作揖道:「良苦學經年,自認有幾分才略,今聞賢兄創業,特來相投,還請賢兄提攜。」

    「季常賢弟名動荊州,今得季常來投,大事可期也,哈哈。」諸葛亮開懷大笑一聲,上前托住龐季和馬良的手,笑道:「二位大賢前來,自當慶賀一番,走,今日我等自當一醉。」

    「哈哈……」馬良龐季等人相視大笑,眾人隨即返回郡守府而去。

    得馬良和龐季來投,諸葛亮自是難掩欣喜之色,這二人皆是才略兼備之士,得此二人,可謂是如虎添翼。

    當天中午,諸葛亮召集城中一眾文武官員,大擺筵席,款待了馬良和龐季,並且把二人介紹給了眾人認識。

    隨後,諸葛亮又任命了馬良為尚書閣左侍郎,龐季為南郡太守,接替賈詡的職責,賈詡先前代理南郡太守之職撤銷,諸葛亮這個任命,一是考慮到龐季在南郡多年,熟悉情況,治理起來更容易上手,二是考慮賈詡年邁,而且他作為自己手下第一文官,掌管中樞尚書閣,手頭的事情本來就忙不過來,再兼任南郡太守的話,他只怕連睡覺時間都沒有。

    午後,酒宴結束,諸葛亮留下馬良,親自為他泡了杯自製的醒酒茶,笑問道:「季常賢弟前來,為何不把幼常(馬謖)也喚來,亮記得幼常從小就博聞強記,往往一篇文章,讀過一遍,就得熟背如流,另我等汗顏之極啊。」

    「哈哈,幼常要是知道主公還這般掛念著他,他指不定有多高興,這次良前來,他也一直叫嚷著要跟來,不過被我大哥勸住了,大哥讓他在家再讀兩年書,明年娶完婚之後,再前來效力,為此他還老大不高興。」馬良想起學堂往事,也不由開懷大笑了起來。

    「季常,今吾雖然得荊州大部,然荊州四戰之地,恐怕非立業之地,汝以為如何?」閒聊一番後,諸葛亮語氣一轉,開口詢問道。

    馬良思慮片刻,道:「吾聞主公未出隆中,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吾以為此乃長久之策,今主公赤壁大敗曹操,足以震動天下,雖不敢說曹操從此一蹶不振,但卻也讓他元氣大損,三年之內,只怕也未必恢復的過來,而江東三代經營,文武效命,孫權亦一代雄主,非短期亡國之相,最好還是接納為好。

    「益州劉璋,秉性懦弱,雖無大錯,但卻佔據益州天府之地,此乃懷璧之罪,正是主公用武之地;良素聞劉璋張魯不合,只要我們設計一計,讓兩家相爭,到時劉璋若兵敗,必然向主公求援,主公自是可名正言順進兵益州,趁勢假途滅虢,一舉攻取益州為根本不遲。」

    「季常此謀大善,就依你之計,不過眼下我們與江東關係緊張,局勢未明,我軍也需要時日整編休養,待冬季之後,汝再西進益州不遲。」諸葛亮欣然而笑,點頭贊同道。

    馬良之策,可謂是與諸葛亮不謀而合,攻取益州,最好的辦法就是挑起張魯和劉璋的戰火,然後再強勢介入,一舉拿下雙方,取得益州。

    諸葛亮期待的家眷還未到達江陵,魯肅卻前來了,得知魯肅竟然還敢前來江陵,諸葛亮在佩服他的膽略之餘,也對魯肅起了一份敬意。

    魯肅能夠冒死前來出使,足見他一片赤誠之心,作為人臣,魯肅無疑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眼下諸葛亮也想與江東暫時苟合,不過目前張飛和鄧芝正在攻略豫章郡,而諸葛亮早就定好了戰略,豫章西部和東部十縣,加上柴桑十一座城池,他是志在必得的,而張飛他們雖然進展順利,但據昨日接到的情報,張飛最少還需要半個月,才能把各縣拿下鞏固,所以諸葛亮接到魯肅前來拜訪的消息時,隨即讓神武軍別部司馬李信,調動一百兵馬,把魯肅送去了驛館,暫時把他軟禁起來。

    諸葛亮這麼做,自是有他的原因,把魯肅軟禁起來的目的,就是不想聽魯肅聒噪,待豫章地盤穩固下來,到時再以此作為談判,孫權縱使不願意,也得承認豫章一分為二成為事實。

    魯肅抵達江陵的第三天,張合也回到了江陵城,這一路上,張合早就聽到了高覽戰死的消息,這會他一回到郡守府,交接完軍令,就一臉悲慼的道:「主公,高覽與吾相交多年,生死與共,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是兄弟,如今他走了,請容許末將前往夏口祭拜,容後再回來接令。」

    對於張合的這個要求,諸葛亮自是沒有理由反對,當下道:「高覽將軍乃我之股肱之臣,中道身隕,吾也十分悲痛,汝一路歸來,車馬勞頓,不妨先歇息幾日,待高覽將軍家眷到達後,你領嫂夫人一行去夏口共同祭拜不遲。」

    張合想想也對,遂道:「還是主公思慮周到,末將這就告退。」

    張合走後,諸葛亮招來賈詡、徐庶、龐統三人,道:「如今魯肅前來,目的很明確,無非是來議和,以及讓我們放回周瑜家眷和俘虜的董襲,對此,爾等以為該如何處置?」

    「主公,對江東苟合,雖然勢在必行,只是這周瑜家眷,可不能這麼放了,江東孫權被盟棄約之徒,此人只要有利益,必然不會信守承諾,但咱們也不能一步不讓,暫時表示一分誠意,先把董襲放了,至於周瑜的家眷和二喬夫人,這要看江東的誠意了。」徐庶淡淡的笑道。

    龐統點了點頭,微笑的道:「元直所言有理,董襲是江東老臣,招降肯定是行不通,既然我們已經決定跟江東暫時同盟,放了也確實能表達我們同盟的誠意,不過周瑜的家眷,咱們可以讓江東用人或糧食來換,我聽說這幾年,江東討伐山越,得民眾幾十萬,想必是人口不少的,至於該怎麼談判,這底盤就在我們手中了。」

    「哈哈,獅子大開口,統認為還是可以的,吾聽說孫權對自己長兄孫策之子很忌憚,而且與周瑜也有嫌忌,只要我們掌握好談判方法,無論如何,就是不放二喬夫人和孫紹,然後放一些謠言出去,說孫權刻薄寡恩,欺負孫策遺孀孤兒,必能讓孫權名聲大損,這對於我們來說,方為長遠之計。」賈詡撫掌大笑一聲,開口徐徐說道。

    「好,此言大善,待張翼德攻取豫章十縣戰事結束後,就由文和先生和士元負責與魯肅商談,吾準備巡視南郡,來個避而不見。」諸葛亮點頭一笑,隨即確定了二喬的命運,雖然這樣讓人家夫妻骨肉分離,有些殘忍,可這就是戰爭,容不得心慈手軟。

    (求收藏,拜求收藏……推薦票……點擊……謝謝。雖然更新最近不給力,但還是厚顏求一下,畢竟編輯垂愛,給了一個目錄推薦,如果數據太難看,編輯定然會把本書丟進冷宮的,偶可不想孤獨終老在冷宮啊啊啊啊……求收藏,謝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