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七十五章 整編兵馬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七十五章整編兵馬

    尋思一番後,諸葛亮當即道:「傳令,命駐紮在樊口的張飛,率領順平營以及所部軍士一萬,前往柴桑與鄧芝劉敏會合,命鄧芝為副將,劉敏為都尉,負責押運糧草,兩部會合,共舉兵兩萬出征。」

    諸葛亮這道軍令,迅速的被鴻翎快使送出了夏口,隨後諸葛亮又拿起案几上的竹簡,展開道:「根據各方統計匯報,赤壁大戰後,我軍共收編了六萬餘曹軍,兩萬荊州水軍,共計八萬兵馬,另外還有兩萬多傷兵,荊州的原兩萬水軍,即日起分別加入錦帆左右兩軍,呂蒙升任江夏太守,仍兼錦帆水軍左都督。」

    「甘寧擔任柴桑都尉,仍兼錦帆水軍右軍都督,任命文聘為鎮江將軍,領柴桑都尉府司馬。」

    諸葛亮對其餘眾將,也一一進行了封賞,在率軍返回江陵之前,諸葛亮除了讓呂蒙繼續鎮守江夏外,還升任了向郎為江夏長史兼任夏口令,傅肜為軍中司馬,並且還提拔了一部分呂蒙所部的軍官。

    諸葛瑾升任章陵郡太守,仍兼新城令,魏延和徐盛兩部的飛虎飛豹軍,擴編為八千人,徐庶歸建諸葛亮帳下,兵源由收編的曹軍新軍中補充。

    隨後,諸葛亮領軍返回江陵,張頜率領三百士兵,押解著二喬和周瑜家眷,返回江陵聽用。

    回到江陵,諸葛亮命陳楚率領一萬兵馬前往章陵郡,交由魏延和徐盛收編,另外又在剩餘的三萬兵馬中,擇其精壯,和分散在各部的陌刀軍士兵,重組了一支五千人的陌刀軍,任命劉封為陌刀軍統軍將軍。

    當初諸葛亮在江陵把親衛軍擴編為神衛軍,人數增加至一萬五千人,剩餘的兩萬五千新編兵馬,諸葛亮又新編了一支神威軍,人數依舊為一萬五千人,統軍大將定為張頜。

    黃忠所部的飛羽軍,增補一萬一千兵馬,編號改為神策軍,黃忠為統軍大將,兵員為一萬五千人。

    神衛軍統軍大將,諸葛亮任命了張飛擔任,不過張飛目前統兵前往攻打豫章西北各縣,只有等他返回之後,再行上任。

    諸葛亮把自己當初三千親衛軍,從各部把原先打散收攏了兩千兵力,編為神武軍,任命陳楚為副將,原親衛軍的隊率李信和鄧憲二人為別部司馬,諸葛亮親自擔任統軍大將。

    同時諸葛亮把巴陵講武堂中一百五十名,成績優異,已經學習了三年以上的少年子弟,充入到了神武軍中,值得一提的是,已經年滿十二歲的鄧艾,這次也要求加入到了神武軍中。

    本來諸葛亮的要求是十四歲以上,並且在講武堂學習了三年以上,成績優異者,方能加入神武軍的,鄧艾在講武堂學習已經五年,各項成績都十分優異,除了年齡不符外,幾乎樣樣都合格,所以在鄧艾的強烈要求下,諸葛亮隨即答應了鄧艾的請求,並且任命他做了自己帳下的衛隊隊率。

    這些時日,賈詡在南郡統率各部,整理戶籍人口,共得五萬戶,人口二十六萬,加上收編的各部老弱殘兵四萬餘屯田軍戶,南郡人口達到三十萬餘人,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大郡,這還不包括在曹操手中的襄陽和當陽數縣。

    諸葛亮在看完賈詡的文書後,又在江陵郡守府,召集眾官,對一些有功績的官員進行了提拔任用,並且決定把巴陵中樞機構,遷移到江陵城。

    同時諸葛亮在六曹之上,設立了尚書閣,任命賈詡為尚書令,任命徐庶為尚書左丞,任命龐統為尚書右丞,左右丞之下,則是左右侍郎,接下來就是六曹從事。

    六曹從事分別是,吏曹從事楊儀,戶曹從事糜竺,兵曹從事蔣琬,禮曹從事習禎,工部從事嚴峻,刑曹從事由零陵長史劉巴接任;原兵曹郎中向寵兼任南郡東部都尉,尹默為工曹郎中,兼任南郡主薄。

    零陵長史由習禎從弟習祥接任,楊儀從弟楊顒接任巴陵令,諸葛亮這樣安排,就是要讓這些原來的荊襄大族,都分散到各地去,分散他們家族的實力,以免造成為害一方的局面。

    諸葛亮接著又讓廖化率領平越軍,順平營、順義營各部,返回交州駐守,歸建平蠻將軍呂岱帳下,三部兵馬原編製是一萬八千人,這幾次大戰中,損失了六千士兵,各部兵馬都未滿員。

    諸葛亮本來就打算消弱地方駐軍,所以並未補充各部兵馬,而是讓廖化領軍回交州後,在當地征討越人的作戰中,擇精壯再行補充,同時提升廖化為偏將軍,糜芳為南海郡尉。

    蠻人所部的順忠營,則繼續跟隨張飛,征戰豫章西部各縣的戰事之中。

    至於趙雲和陳到二人,依舊為驍騎軍將軍,赤壁大戰,雖然只繳獲了兩千匹戰馬,而驍騎軍卻同樣損失了兩千匹戰馬,而且還戰死了一千四百餘士兵。

    所以諸葛亮這次也把驍騎軍的士兵,擴編至八千人,其中兩千人為重裝騎兵,其餘六千為弓騎,雖然騎兵兵源有了,但諸葛亮在新城的馬場,和軍中所有的馬匹,加起來也只有剛到八千匹。

    這樣一來,騎兵每人多可以分配一馬,但這樣單人單馬的騎兵,無疑不能最大的發揮騎兵的威力,然而由於目前缺馬,諸葛亮也只能暫時這樣編製。

    諸葛亮成立神武軍,神威軍、神策軍、神衛軍四軍,外加驍騎軍、陌刀軍、六軍共六萬餘兵力,而這六支軍隊,是作為拱衛治所的常備軍,和作為征討作戰的主要兵力。

    今後的其餘各軍,除了錦帆左右水軍外,將會逐步消弱,最終淪為城防營性質的地方屯田部隊,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地方各軍大將的專權,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這六軍常駐江陵城,以後兵力會逐漸增加,裝備武器,都會逐步提升,諸葛亮預想是在三年之內,把這六軍的人數,增加至十二萬,打造一支真正精銳的百戰雄獅。

    部隊整編完成,諸葛亮自是把政事交給了尚書閣各部官員管轄,他則和趙雲眾將,日夜留在江陵南郊的軍營,負責操演兵馬,整訓紀律。這日諸葛亮正在點將台指揮軍陣,龐統帶著二人聯袂而來。

    站在點將台上的諸葛亮,遠遠的就認出了龐統左右的二人,當下他忙笑著上前,作揖拱手道:「德仲先生和季常賢弟遠來,還恕亮迎接來遲之罪。」

    「哈哈……。」龐季、馬良二人與諸葛亮相視一眼,相互作揖大笑了起來。

    (感謝『jimmyniwf』打賞,謝謝。)

    唉,老家是鄉下,來趟縣裡找家網吧不容易,中午到現在才碼出一章,網吧太吵了,實在難以集中精神,最近更新少,請大家理解,這樣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幾天,要到8號才會回上海,請大家放心收藏一下,不要以為小蝦這幾天更新少,就認為會不更了,本書肯定完本。謝謝!!

    求收藏!!!求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