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零陵劉巴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一十八章零陵劉巴(第一更求收藏,求收藏。謝謝。)

    自從入春以來,荊揚各地,大部分地域滴雨未下,眼看春耕時節即將來臨,可放眼望去,幾乎赤地千里,所有的農田被驕陽曬得乾裂。

    面對這樣罕見的旱情,諸葛亮雖然在江夏早有準備,可荊南四郡,由於剛剛取得,根本沒來得及修繕挖通河渠,從而導致土地大面積乾旱,各郡報災的文書,雪片似的送到了諸葛亮在巴陵的府邸。

    面對著這天災,諸葛亮卻也是愁上心頭,從二月初旬開始,他就命劉封率領親衛部曲,跟隨著他在荊南四郡奔走,號召各地百姓,挖渠抗旱,修建水車,建造水壩,積極的參加抗旱,同時對於斷糧的百姓,分發糧食救濟。

    好在攻取長沙郡時,獲得了大筆糧草物資,加上諸葛亮在江夏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因此對於這剛剛來臨的災害,到沒有給他的領地,帶來太多的負擔。

    為了視察四郡的旱情,諸葛亮從巴陵出來已經半個月,雖然知道黃月英、甄宓、鄒欣兒她們已經隨江夏的一眾官員,一起抵達了巴陵,可為了眼前的公事,他也只能割捨思念,先行視察完四郡,再回返巴陵與她們團聚。

    諸葛亮一路從武陵過長沙,至桂陽,最後來到零陵郡,零陵郡治十三縣,治所為泉陵*(差不多是今天的永州境內),全郡人口不過九萬三千餘人,其中郡治所泉陵戶籍有一萬五千戶,共五萬餘人口,其餘各縣,大多不滿萬人,皆是蠻夷雜居,在這個亂世之中,處在蠻夷雜居的各縣,隔三差五就會遭到蠻人的劫掠,很多縣城連縣官都不敢前去上任,幾乎形同虛設。

    諸葛亮一行隊伍抵達零陵之時,呂岱所部的飛甲軍,日前也剛從新城抵達零陵駐紮,正式接掌了這座城池。

    聞訊得知諸葛亮到達,呂岱率全郡各級佐官,一同來到了城門外迎接,在城門口與呂岱碰面,諸葛亮自是頗為高興,互相寒暄了幾句,呂岱接著給諸葛亮介紹了一下零陵郡,在任的一干官佐,其中郡主薄劉巴,劉子初,讓諸葛亮依稀有幾分印象,諸葛亮正在思慮著此人的記憶時,劉巴卻率先開口道:「下官拜見主公,感謝主公為天下士子和蒼生除去兩大害。」

    「呃,子初口中的大害是指何意?」諸葛亮有些驚疑的問道。

    「士子之害,自是那個粗莽屠夫黃祖,此人殘殺名士禰衡,豈不是士子之害,蒼生之害自是自詡為皇叔,號稱仁義的劉備,此人自吹以拯救蒼生為已任,可其到徐州陶使君處時,致使徐州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到河北袁紹處時,北方千里橫屍,如此行徑,不是蒼生之害麼?」劉巴昂首挺胸,說起劉備之時,滿臉的不屑與譏諷之色。

    聽到劉巴偏激之語,諸葛亮才豁然想起,這個劉巴不就是三國時,以討厭劉備和一心投靠曹操而聞名於世的名士麼。

    「子初之言過激了。」諸葛亮搖頭笑笑,並不以為劉巴所言,有何值得慶幸,劉備之死,完全是意外,諸葛亮雖然想算計他,可怎麼也沒有想到,黃祖會搶先下了殺手,所以這事他雖然有點責任,但卻並非有心。

    至於黃祖之死,雖然是出自他的本心,但也是因為黃祖自以為高高在上,完全不聽家主黃承彥號令,而且諸葛亮對這個聲名狼藉的人,也打從心裡不喜歡,也深知此人不能為自己所用,因此為了拉攏趙雲陳到,才借兵給二人,前往追殺黃祖。

    不過說起這個劉巴,諸葛亮還是很欣賞的,記得後世的時候,他看過一個關於劉巴的軼事記載,說有一次張飛在成都,聽聞劉巴大名,前去拜訪,不料劉巴嫌張飛是一個武夫,竟然一句話也不屑跟張飛說,這讓張飛尷尬不已,只得不快而回,聽說這事的劉備,心下頗為替張飛不平,怒道:「孤欲定天下,子初專亂我法政,雖留與我處,實是想假道返回北方曹操處,此人著實可恨。」

    不過由於劉備礙於劉巴名士身份,加上諸葛亮當時勸說,劉備才沒敢下手懲罰,後來這事傳到東吳,張昭搖頭道:「這個劉巴真的很不上道,竟然對張飛如此無禮。」

    孫權聞之,卻笑道:「劉巴就該這樣子的嘛,高人都是應該有架子的。」

    而且據歷史記載,曹操也知道劉巴名聲,很是欣賞的,魏國司空陳群,也對劉巴很是關心,竟然在劉巴死時,寫書信給諸葛亮,詢問關於他的事情,可見劉巴這人在當時,確實有些聲名,不然絕對不會獲得各方君主的另眼相待。

    入城之時,諸葛亮見零陵城內外,竟然遍佈井口,驚異之下,諸葛亮忙問道:「這些井口是何時所挖?」

    呂岱在旁道:「這都是子初的功績,由於零陵處於山陵地帶,缺少河流,為此子初在零陵當主薄這些年,主持在城中挖了數千口深井,即解決了百姓用水問題,在災旱之年,又可起到灌溉所用,實是惠民的仁政。」

    「呂將軍繆讚了,此不過是份內之事,不值一提。」劉巴謙虛的推辭道。

    諸葛亮對於劉巴此舉,還是頗為贊同的,當下他鄭重的道:「子初乃大賢之士,吾欲把零陵之事托付與你,不知子初可願意屈就?」

    劉巴為人雖然傲氣,但卻並不是不知進退的人,雖然與諸葛亮剛會面的,但諸葛亮的謙和豁達之氣,卻讓劉巴有股如沐春風的感覺,當下他遂道:「承蒙明公垂愛,巴敢不效力。」

    「哈哈,今得劉子初,猶如漢得蕭何也。」諸葛亮握其手,欣喜而笑。

    回到郡府,諸葛亮聽取了呂岱和劉巴之言,得知如今雖然旱情嚴重,但零陵由於處於山陵地段,山中泉眼不少,加上深井的作用,郡內的旱情並不會嚴重到無法春耕,二人並且還向諸葛亮保證,會從山中挖渠引導泉水,流入山腳平原的田地,給農田起到灌溉作用。

    接下來諸葛亮又向二人,道出了堅壁清野,對抗蠻人的策略,對此二人自是深表贊同,尤其是劉巴,對於長居零陵的他來說,對蠻人之禍,更是感同身受,當下他就建議道:「對付蠻人,首要派兵狠打,只有打怕了,他們才會臣服,然後再行懷柔,把壯丁編入軍隊,把婦女安排在縣府耕種,為我們效力,再通過戰爭,不斷的把他們有生的兵力消耗掉,如此數年,他們就算有心作亂,也無可用之兵。」

    「子初所言正合吾意,零陵之事,就托付與你和定公了。」諸葛亮欣喜的點頭道,他沒有想到,劉巴之策,竟然與自己和賈詡所定的平蠻策略,不謀而合,這到著實讓諸葛亮,對他更是另眼相看,也越發的覺得此人是可堪造就之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