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二卷 席捲荊襄 第五十四章 少年劉封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五十四章少年劉封

    縣府偏廳的宴客大廳,當諸葛亮與劉備一行到來時,縣令劉沁在府門外親自迎候,引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魏延、徐盛一行人進入宴會廳入座。

    劉沁雖然身為地主,但他卻沒份做首席,一來有諸葛亮這個上司在,二來又有劉備這個所謂的劉皇叔在,他自然不敢坐在首席。

    不過諸葛亮卻沒有推辭,昂然走到首席位置,目視眾人一眼,伸手指著左首第一席,笑道:「劉皇叔請入座。」

    諸葛亮這麼做,並不是他不懂得謙讓,而是他要表明身份和態度,那就是這裡我說了算,甭管你是皇叔,但在我的地盤,那還是得我做主。

    劉備其實也知道,形勢如此,半點不由人,所以他自是表現的欣喜的坐了下去,關羽張飛二人,緊跟著坐在劉備下首。

    徐盛和魏延相互看了一眼,謙讓的讓劉沁坐在了右首第一席上,以表達他們對劉沁這個地主敬重之意。

    「上酒菜。」諸葛亮滿意的一笑,席地而坐,揚聲喊道。

    很快侍女陸續的把酒菜,放到了各自面前的桌案之上,諸葛亮率先舉盅道:「這杯酒亮敬劉皇叔,也預祝皇叔早日消滅曹賊,匡護我大漢天下。」

    對於諸葛亮的祝詞,劉備惶恐之餘,忙舉盅道:「謝諸葛將軍吉言,然備雖然有此心願,奈何時運不濟,若能夠得到諸葛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襄助,曹賊安能不除,陛下又豈能受曹賊挾持……」

    說到傷心之處,劉備不由雙眼發紅,眼淚更是滾滾而下,滴落在面前的酒盅之中,端得是看者傷心,聽者落淚,對於劉備這套煽情的做派,諸葛亮自是心中冷笑,但還是配合的道:「皇叔大義,亮心感欽佩,奈何亮不過一介小吏,可謂是有心無力,又豈能擔負消滅曹賊的能力,只怕是有負劉皇叔的看重了。」

    劉備沒有想到自己這般訴說,諸葛亮竟然無動於衷,苦笑之餘,只得暗歎一聲,舉盅一飲而盡,道:「諸葛將軍請。」

    席間劉備口舌如簧,端得是妙語連珠,訴說著皇帝的不幸,自己匡護漢室的決心使命,可謂是開口是漢室中興,閉口消滅曹賊,給人一種十足的忠義仁孝楷模形象。

    要不是諸葛亮是個擁有兩千年歷史知識的現代人,他都幾乎要被劉備給忽悠了,不管劉備說的是真是假,但對於這個時代很多忠義之士來說,還是相當於蠱惑性的。

    起碼這會諸葛亮就看到,在座的魏延和徐盛二人,雖然平時受諸葛亮談論天下英雄時,多有貶低劉備,從而使他們對劉備自是沒有什麼好感,然而這會在聽了劉備的一連串忽悠之時,在看劉備的目光竟然也多了一份親近之意,至於縣令劉沁,更是滿臉欽佩之色,由此可見劉備的非同一般。

    正在眾人酒興正濃之際,忽然一個少年衝了進來,開口就朗道:「舅舅,宴請諸葛將軍,為何不請我。」

    「封兒,不得無禮。」劉沁見外甥寇封闖進來,趕忙起身呵斥一聲,接著向諸葛亮人等人告饒道:「吾家外甥無禮,還望諸位大人莫怪。」

    諸葛亮凝目望去,只見眼前的少年,雖然年紀不大,但卻面相清秀,身形挺拔,顯然是習過武藝的,這會聽劉沁喊對方封兒,心念一轉,隨即想到了眼前的少年乃是歷史劉備義子劉封了。

    同樣這會劉備也在打量著寇封,眼見面前站著的少年郎,頂多也就十三四歲的樣子,渾身上下雖然稚氣未脫,卻也是器宇軒昂,不覺讓他倍添親近之感。

    「無妨,就讓他入座便是。」諸葛亮笑著回了句,目光掠過劉備的臉龐,發現他也在關注著寇封,心下不由暗忖:難道劉備又想收寇封為義父?

    果然劉備這會開口道:「劉縣令,汝這外甥器宇不凡,莫非是世家弟子?」

    劉沁歎了口氣,道:「此吾外甥,因父母雙亡,估依於我處,沁見其聰明伶俐,故專門聘請武士先生教導,不過此兒也爭氣,雖然年紀輕輕,卻也學到幾分本事。」

    「哦。」劉備聞言,眼前不由一亮,心想自己年過四十,膝下卻沒有一子,不由升起收寇封為義子的念頭,當下遂道:「劉縣令,此子與吾有緣,不知可否願意,讓他拜吾為義父?」

    諸葛亮早在劉備真開口之時,就搶先一步,伸手把寇封招到自己身旁,輕聲笑問道:「寇封,聽說你武藝不錯,可否願意到我的親衛隊參軍呢?」

    「將軍,你真願意收留我嗎?」寇封欣喜的問道,這兩年來諸葛亮名震荊州,寇封早就聞名仰慕多時,一心都想跟隨諸葛亮建功立業,只是無人引薦,加上年紀尚小,故一直未敢前往投靠。

    寇封略顯高昂的聲音,立即傳遍了大廳,也引起眾人的注意,諸葛亮見眾人目光聚集到自己身上,遂點頭道:「當然,只要你願意,我現在就可以任命你為我的親兵衛隊丙什什長。」

    「多謝主公收留,屬下定當為將軍效命。」寇封興奮的單膝跪地,作揖拜道。

    原本劉沁聽到劉備願意收寇封為義子時,心下正要答應,但這會他見寇封竟然投到諸葛亮帳下,不由有些為難的道:「劉皇叔,既然諸葛將軍收留了他,至於拜義父一事,就要看他本人意願了。」

    「劉皇叔既然想認寇封為義子,亮自當成人之美,寇封,還不去拜見義父。」諸葛亮假裝剛反應過來似的,朗聲對跟前的寇封說道。

    寇封愣了愣神,有些遲疑的道:「主公,真要如此嗎?」

    看到寇封為難的表情,以及劉備尷尬的神情,諸葛亮心底暗笑一聲,板著臉道:「劉皇叔乃是一諾千金之人,既然他已經向你舅父開口,你若推辭,不但是對劉皇叔的不敬,而且對你舅父也是不孝,現在你既投與我的帳下,若不聽亮的話,就是不忠,難道你要做個不忠不孝的人嗎?」

    劉備見寇封投到了諸葛亮帳下,本已經打算收回剛才的話,但現在被諸葛亮這麼一說,他要是再收回自己的話,那就無疑有悖他的守仁義,重信諾的處世之道,所以這會他即使不想收寇封為義子,卻只能保持著笑容看著寇封,等待他的決定。

    「孩兒拜見義父。」寇封在劉備和諸葛亮的注視下,心不甘情不願的雙膝跪在劉備跟前,納頭叩拜道。

    對於這個便宜義父,寇封心裡完全沒有半點喜愛,在他看來,劉備都這大把年紀了,卻混的要來義陽這樣的小城避難,完全是浪得虛名罷了。

    而諸葛亮就不同了,如今不過二十出頭,就憑著自己的努力,在荊州打下了一片天下,成為荊州威名最盛的新興勢力,甚至連荊州最大的蒯氏和蔡氏這樣的權貴門閥,都不敢招惹他,只有這樣的英雄人物,才配他寇封追隨和效忠。

    寇封有這樣的心態,也屬於正常,畢竟他現在只是個少年,看到的自是眼前所見到的事實,不管劉備在中原大地,名氣如何響亮,但他現在總歸是落魄於此,而諸葛亮卻正是風頭正盛,手下更是兵強馬壯,在章陵郡這片土地上,劉備的名聲和威望,更是無法跟諸葛亮這個地頭蛇比擬的。

    劉備雖然心裡氣苦,但卻還得裝著欣喜的道:「吾兒快快請起,從今日起,汝既改名劉封。」

    「孩兒遵命。」劉封點頭應諾一聲,起身道:「義父,封兒既以歸於主公帳下,請恕孩兒不能在跟前盡孝。」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點了點頭,算是允許了,他心裡也明白,就算自己留劉封在跟前,他只怕也不會對自己盡忠盡孝,與其這樣,不如任他自處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