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一卷 龍出深山 第二十六章 2627兩章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上一章排版不是偶的問題,我都修改幾次了,還是那樣,悲催……鬱悶啊……26.27兩章現在更新在這裡一起,謝謝大家支持,另外小蝦明天要回老家,家裡沒電腦,更新這兩天可能只有一天一章,下星期一就回來。)

    第二十六章迎戰胡車兒

    從縣府出來後,諸葛亮領著親兵衛隊,直接上了城頭。

    新野城池雖然不大,城防卻還算堅固,一丈二高的城牆,寬兩丈,城外的護城河,引用的育水支流,雖然寬不過一丈,深度也只有五六尺,這樣的護城河,對於大軍強攻,無疑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但對於小規模的防禦戰,卻還是綽綽有餘的。

    諸葛亮到達城頭時,城頭駐守的千餘兵士,都在忙碌搬運滾石檑木,做好防守的準備,往來的軍士,看到諸葛亮到來,紛紛齊呼:「主公!」

    「弟兄們辛苦了。」諸葛亮揚聲喊了一句,接著喊道:「張繡背信棄義,妄圖奪我城池,殺我妻女,搶我財貨,弟兄們,對待這樣的無恥小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啊?」

    「殺死他!殺死他!」城頭上的軍士,紛紛高呼,士氣頓時大震。

    這會聞訊趕來的徐庶,見諸葛亮三言兩語,就挑起了將士們的情緒,暗自讚賞之餘,上前笑道:「孔明,你這個主帥不坐鎮中樞,跑到城頭來幹嘛?」

    諸葛亮搖著羽扇笑道:「敵軍已經距離新野不過百里了,亮自當前來視察一下,你這個軍師,是否稱職咯。」

    「哈哈!」聽到諸葛亮玩笑的話語,徐庶放聲一笑,道:「看來孔明對此戰,是信心十足了。」

    「難道元直不這樣認為?」諸葛亮笑著的反問道。

    徐庶點頭道:「當然。」頓了頓,徐庶接著道:「張繡此人,不愧是隴右出身的軍閥,反覆無常,這次他是打錯算盤了,以為咱們好欺負,若是上次咱們出兵之時,他果斷出擊,把我們阻在穰縣,也許我們是必死無疑,但現今他只派出五千兵馬,就敢侵犯我新野,這叫自尋死路。」

    「元直,所言甚是,張繡此番突然變卦,其中必有緣故,只是到現在,我還是猜不到,給我們送情報的人,究竟是誰。」諸葛亮想到那封救了自己性命的情報,自是充滿感激,要是沒有那封情報,他這會和劉琦,只怕已經一頭鑽進了宛城,真正成了張繡的甕中之鱉了。

    「此事無需費神,相信等我們打敗張繡之日,也就是水落石出之時。」對於這個暗中相助之人,徐庶雖然好奇,但他卻明白,對方既然隱匿姓名,自然是不想他他們猜到的。

    諸葛亮想想也是,在城頭上巡視一遍後,諸葛亮道:「元直,城防之事就交給你了,我率親兵衛隊,前去與徐盛會合,這一戰事關重大,不容有失,正如你說的,某還是親自去坐鎮為好。」

    徐庶聽到諸葛亮要上前線,忙向開口勸阻,諸葛亮卻搶先開口道:「無需多言,亮雖說是一介書生,但並非手無縛雞之力,作為統帥,雖無需身先士卒,但坐鎮前沿,也是能幫鼓舞士氣的,保重!」

    「保重!」徐庶見他已經決定,遂作揖道。

    諸葛亮率領親兵衛隊的五十騎,清點好行裝後,隨即出城往博望坡而去。

    新野如今的三千多名軍士,只有二百匹戰馬,因此隊伍中,除了千人督一級的將官配備戰馬外,整支隊伍中,只有諸葛亮的親兵衛隊和斥候隊兩支隊伍,全員配齊了戰馬。

    戰馬問題,是諸葛亮現在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無奈的是,自從曹操佔據中原之後,北方的戰馬,已經鮮有流入荊州的,就連現在劉表帳下的十萬大軍,也不過數千騎兵,而且大多是單人單馬,而那些馬匹大多數還是從漢中輾轉來到荊州的。

    因此往往一匹優良的戰馬,價格高達五千錢,而且還是有價無市,因為一隻真正的精銳騎兵,最少得一人雙馬,甚至一人三馬者,方能稱之為精銳的鐵騎。

    就好比如今荊州劉表部下雖然有五千騎兵,但人員配備卻都是一人一馬,而南陽張繡部下,同樣有五千騎兵,但最少的也是一人兩馬,甚至三馬,因此在正面戰場上,一旦面對張繡這支西涼鐵騎的衝鋒,縱使五萬人的方陣,也同樣被這五千鐵騎衝垮。

    但同樣負擔這樣一支軍隊開支,耗費是十分驚人的,南陽本數富裕之地,張繡所控制南陽十幾個縣,人口超過二十萬,但他部下的二萬餘兵馬,他卻經常糧食不夠,每每都要靠劉表接濟糧草,否則轄境內就會缺少糧食。

    造成這種現象,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帳下的一萬多匹戰馬,耗費了他大量的糧食,因為一匹好的戰馬,每日食用的糧食,絕對可以養活三五個人,試想一下,一萬匹戰馬,就相當於養活三五萬軍士,對於如此龐大的糧食開支,也難怪區區南陽一地,會負擔不起了。

    當然這種算法是在中原地區,因為中原地區不適合放牧,馬匹只能喂糧食為主,而北方的遊牧民族,情況自然也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有廣袤的草原,可以供養戰馬,這也就是他們天生的優勢。

    諸葛亮率領親兵衛隊,趕到博望坡時,徐盛率領的軍士,也是前腳剛到,見到諸葛亮趕來,徐盛驚訝之餘,忙迎了上來,道:「主公,你怎麼來了?」

    「文向,我可不是來跟你並肩作戰的,汝也無需關注我,亮此來就是給你鼓舞士氣,祝你旗開得勝。」諸葛亮擺擺手,表示無需他照看。「諾!」徐盛點頭退去,開始下令軍士,砍伐樹木,開始紮營。

    諸葛亮隨後領著十餘騎,前往博望坡四周,繼續察看地形,以便確認,伏擊的萬無一失。

    翌日,黃昏時分,斥候來報,胡車兒大軍已經進入博望坡,正朝徐盛大營直驅而來。

    「胡將軍,斥候來報,前方大道上,有一座營寨,大約有一千五百兵馬把守,請將軍定奪。」副將張念得到情報,立即驅馬來到胡車兒面前匯報道。

    「傳我軍令,全軍加快前進,攻下對方營寨,紮營吃飯。」胡車兒聽到面前不過千餘人馬時,毫不為意的笑道。

    在胡車兒的軍令下,南陽的五千兵馬,迅速動了,飛奔著鑽進了博望坡腹地,朝徐盛的營寨殺了過來。

    鑽進狹小的博望坡腹地,望著山道旁幽暗的密林,隊伍後頭的副將張念,總感覺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正當他想開口進言時,縱馬在前的胡車兒,眼見前方徐盛營地在望,當即大喝道:「弟兄們,隨我殺進去敵方營寨,殺啊!」

    博望坡狹長官道之內,胡車兒的五千兵馬,被拉的長長的,延綿長達數里,前後不能相顧。

    「文向,這一戰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戰,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勝敗就看你的了。」臨行前,諸葛亮握住著徐盛的手,鄭重的說道。

    「請主公放心。」徐盛雙手抱著鐵槍,凜然的回道。

    「出發吧,營地交給我來放火。」諸葛亮滿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開拔。

    「弟兄們,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隨我出擊!」徐盛跨上戰馬,高舉鐵槍,揚聲喊道。

    「出擊!」

    「出擊!」

    ……

    「將軍,地方營地起火,莫非內訌了?」望著敵營上空火光沖天的情景,胡車兒身旁的校尉,不由疑惑的喊了起來。

    「殺!」就在胡車兒驚疑之餘,徐盛率領的兵馬,從山道轉彎之處,吶喊著殺了出來。

    眼見敵軍殺到跟前,胡車兒猙獰的大笑一聲,雙腿一夾馬腹,手執鐵戈,喊道:「殺!」

    (唉,排版是網站問題,不是偶故意的啊……抱歉,,,,感謝支持……)

    第二十七章胡車兒授首

    在徐盛領兵出擊的瞬間,諸葛亮立即對陳楚喊道:「傳令焚燒營寨,放信號火!」

    身後早就準備好桐油火把的親兵衛隊,在聽到將令後,立即四散而起,在營地中點火焚燒了起來,在桐油的澆灌下,整個營地瞬間燒成了一片火海。

    「撤!」眼見火起,諸葛亮隨即領著親兵衛隊,撤出了營地,朝東南方向的主峰而去,哪裡距離戰場有兩里地,但站在主峰之上,卻可以俯視整個戰場的戰鬥情況。

    「殺!」

    「殺!」

    當埋伏在博望坡中斷山林中的呂岱,看到前方信號起時,立即掩軍殺了出來,呂岱更是一馬當先,手執長刀,突入敵陣之中,手起刀落之間,數名敵軍被斬殺當場。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攻擊,胡車兒帳下的兵馬,明顯有些慌亂,尤其是在沒有大將指揮的情況下,慌亂的軍士,那顧得上抵抗,紛紛四散而走。

    緊接著胡車兒的後軍方向,呂蒙率領的伏兵,也趁勢殺了出來,負責殿後的副將張念,見呂蒙率軍殺出,心下不由一慌,尤其是見到山林之中,風吹林動,喊殺聲彼此起伏,仿若前軍萬馬殺奔而出時,驚慌失措的他,連忙吼道:「撤,有伏兵,快撤!」

    呂蒙手持長鐵戈,縱馬飛奔,率領一百軍士,形成錐形陣勢,直衝敵陣之中,口中更是大喊道:「呂蒙在此,敵將拿命來!」

    「噹!」眼見呂蒙朝自己直奔而來,心膽俱裂的張念,雖想飛馬而走,但奈何官道狹小,兵馬擁堵,根本無法走脫,無奈之下,只得挺槍回馬,懷著僥倖的心理,迎向了呂蒙。

    兵器碰撞,二將激戰數合,呂蒙見敵將武藝平平,自是不在留情,當下長戈揮出,大喝一聲:「落馬!」

    「啊!」張念驚吼的大叫一聲,被呂蒙一戈劃破半邊腦袋,當場身死。

    「投降者免死!」斬殺敵將之後,呂蒙豪氣頓生,長戈連挑帶刺,一連殺了數人,驚的周邊敵軍,紛紛跪地而降。

    前鋒敵陣,胡車兒正領軍與徐盛的兵馬,激戰正酣,後方哨騎,飛馬而來,喊道:「將軍,不好了,中軍後軍被敵軍包圍,請將軍定奪!」

    「什麼!」胡車兒驚訝的怒吼一聲,朝身後望去,之間山谷之中,喊殺震天,狼煙滾滾,顯然情況如哨騎所報。

    胡車兒率領的前軍,這會聽到後路被斷,不由軍心動盪,原本高昂的士氣,瞬間就衰竭了下來,有的軍士,已經開始後退……

    「弟兄們,援軍來了,殺啊!」徐盛這會也看到敵陣之中,原本嚴密的戰陣,開始鬆動,頓時精神一震,手提長槍,率先衝進了敵陣之中。

    「殺,殺啊!」在徐盛的率領下,新野的兵馬,個個爭先,奮勇的衝入了敵陣之中。

    面對新野軍凌厲的攻勢,胡車兒咬牙道:「弟兄們,前路被阻,只有前方一條活路,想活命的,隨我殺出去!」

    胡車兒以悍勇著稱,是張繡坐下第一猛將,可謂是沙場的宿將,這會在面對後路被斷,前有阻兵的情況下,他雖然心下驚恐,但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並且迅速的作出了調整,毅然聚攏帳下五百私兵部曲,悍然朝徐盛撲去,顯然胡車兒已經看清了局勢,那就是殺出去,才是唯一的活路。

    面對胡車兒勇猛的反撲,徐盛不由想起臨行前,諸葛亮對自己說的那句:狹路相逢勇者勝!

    「榮耀即吾命,死戰!」徐盛怒吼一聲,長槍高舉,縱馬直取胡車兒而去。

    「榮耀即吾命,死戰!」徐盛左右軍士,轟然而動,齊聲高呼,悍不畏死的殺了上去。

    面對士氣高昂,悍不畏死的新野軍士,胡車兒好不容易聚攏的五百部曲,瞬間被衝殺的七零八落。

    戰場上的胡車兒,面對新野軍瞬間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凝聚力與戰鬥力,心下也是一驚,但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更沒有時間容他思慮,因為徐盛已經執槍殺到了他的跟前。

    「殺!」徐盛大喝一聲,長槍幻化出一片槍影,刺向了胡車兒前胸。

    「來的正好!」胡車兒自持勇猛,眼見徐盛殺來,心下還在暗喜,準備趁勢斬殺了敵將,從而獲得脫身的機會,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徐盛手中的鐵槍,可不是花架子,而是名副其實的殺人利器。

    「不好!」當徐盛鐵槍刺到跟前時,胡車兒猛然感覺到一陣深寒的殺氣,撲面而來,吃驚之下,他根本來不及格擋,只得翻身滾落馬背,這才堪堪躲過了徐盛的殺招。

    「哪裡逃,再吃我一槍!」徐盛眼看敵將躲過,縱馬一躍而起,單手握槍,朝胡車兒刺了下去。

    驚恐之下的胡車兒,面對徐盛凌厲的攻勢,眼見躲避不及,仗著天生神力的他,雙手提起身旁的一名軍士,直接就朝徐盛扔了出去,生生擋下了徐盛的攻勢。

    失去戰馬的胡車兒,心知不是敵將對手,這會他也顧不上迎戰,狼狽的往亂軍中開始逃竄,企圖混入軍中逃脫。

    「敵將休走,看箭!」徐盛大喝一聲,拉動了弓弦,胡車兒中聽到喊聲,急忙再次抓起一名軍士,擋在了身前。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他預想的那樣,擋在他身前的軍士,並沒有中箭,就在他扔開身前的軍士的剎那,徐盛手中的羽箭,這才飛射而出,心知上當的胡車兒,這會再也來不及抓擋箭牌,驚恐之餘的他,剛想揮動手中的兵器,格擋之時,飛射而出的羽箭,呼嘯般射進了他的胸膛。

    雙目圓睜,死不瞑目的胡車兒,瞬間感覺眼前一黑,轟然倒在了地上,徐盛眼見得手,躍馬殺衝了上去,一槍挑下對方頭顱,高舉喊道:「敵將已死,投降免死!」

    戰場上廝殺的張繡帳下的將士,看到徐盛高舉的頭顱時,原本就驚慌失措的軍士,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最後不約而同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器。

    戰鬥結束後,徐盛諸將在經過一陣清點後,把戰鬥結果上報到了諸葛亮跟前。這一戰新野兵馬,戰死三百人,傷千餘人,胡車兒的五千兵馬,被殺一千二百人,俘虜三千一百人,其餘人逃匿而走。

    此戰繳獲馬匹三百匹,兵器甲冑等各三千餘,弓弩箭矢萬餘,糧草萬石,其餘物資若干。

    第一戰就取得這般戰績,諸葛亮心下還是高興的,對於戰死的軍士,一律登記,給予優厚撫恤,對於有功將士,諸葛亮同樣給予重賞,尤其是這次戰功卓越的前三名軍卒,在回到新野之後,諸葛亮一律賞賜榮耀錦袍,並且各自官升一級。

    當諸葛亮領軍,押解著俘虜,班師回到新野時,全城百姓,更是夾道歡迎,場面積極熱鬧,前來迎接的劉琦、徐庶、諸葛瑾等人,個個欣喜若狂,紛紛上前表示祝賀。

    回城之後,諸葛亮第一件事情,就是對有功將士,進行了封賞,並且對俘虜,進行了一番整編,對於願意留下來一千三百人,諸葛亮一律編入隊伍,不願意留下的,諸葛亮隨即把他們編入雜役營。

    雜役營是諸葛亮臨時新設的,就是用來安排那些不願意歸順的俘虜,以後這支雜役營的軍士,將從事徭役勞動,比如修城牆,挖水渠,屯田等等。

    這也不是諸葛亮心狠,而是由於這些年來,連年的征戰,導致勞力極度匱乏,要是不善加利用這些勞力資源,諸葛亮手上就會缺乏人力可用,畢竟新野城,人口不過二萬出頭,戶口也才六千多戶,這還是因為新野是大縣,一般的小縣,人口頂多一萬上下,戶口不過兩三千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