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正文 NO.550 臨戰江東,強勢應對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見賈詡yu走,孫權急勸。

    孫權雖知曉荊襄強盛,卻不知曉中原到底狀況如何,江東與這兩家諸侯交鋒多年,皆有敗無勝,所以在孫權看來,兩家實力當不分軒輊。

    既然曹操都給出了這般利益,孫權也不會一味的顧念姻親之情,更何況這些年來,兩家的姻親之情因諸多事情已變得漸漸淡漠下來。

    一方是無盡的好處,另一方只有淡漠的姻親,孫權心中很快便有了決斷。

    與此同時,各江東世家家主也並未阻礙孫權的抉擇,實際上自周瑜,魯肅二人寒心離去之後,江東的世家家主們便心思各異了,明眼人皆可看出,孫權失去了二位肱骨之臣,江東怕是再無希望,逐鹿中原。

    如今無論孫權做何決策,只要不影響世家利益,一眾家主皆會支持,就算是江東覆滅,易主荊襄抑或中原,對於各家而言,影響不大。

    無論哪家諸侯日後yu統御江東,總要本土的世家支持,所以江東世家並不一定要依附吳侯,若丞相,唐侯可給出更高的利益作為交換,便是更換門庭,對各家家主而言亦有利無害。

    賈詡得償所願,匆匆而歸,江東水軍不ri來亦頻頻調動,如此動作,自然難以瞞過荊襄耳目。

    龐山民得江東異動的消息,冷笑不語,心中暗道孫權還是踏出了這覆亡江東的一步,荊襄早有力量,覆滅荊襄,雖不久要與中原大戰一場,然而荊襄水軍,卻不會參戰,既然孫權想要火中取栗,那便成全於他,只是到最後會不會引火燒身,便尚未可知了。

    以一家之力,應對兩家諸侯,荊襄朝堂之上的百官卻對如此時局,頗為畏懼。

    荊襄連下五城,又即將要與曹操征戰一場,可如今這江東趁火打劫,卻令朝堂群臣,並不看好如此戰局了。

    當今天下,還未曾有一家諸侯獨抗兩家的先例,況且江東雖弱,那也是六郡之戰力,荊襄便是悍然應對,所付代價,必然不小。

    朝會之時,不少世家家主,皆勸龐山民當遣使往江東一行,詢問江東水軍變故緣由,若可有轉圜,那便付出一些利益,也不要影響日後中原戰局,龐山民聞群臣勸言,卻神色如常。

    「諸君皆以為,當與江東虛以委蛇?」龐山民說罷,朝上群臣皆觀龐山民神情,見龐山民不似惱怒,韓嵩躬身一禮,對龐山民道:「非是如主公所言虛以委蛇,而是若我荊襄與兩家諸侯一併交戰,怕力有不逮。」

    韓嵩話音剛落,便聽堂外一聲高喝,一雄壯武將健步如飛,奔上堂來,對龐山民道:「主公勿要輕信此膽小如鼠之言,江東若yu於主公大戰之際,從中作梗,甘某定要其有來無回!」

    龐山民聞言,不禁笑道:「興霸且稍安勿躁。」

    對於韓嵩所言,龐山民並不反感,只是以龐山民對江東的瞭解,若此時荊襄示弱,江東必獅子開口,到最後怕是兩家依然會不歡而散,與其做此無用之功,倒不如以身涉險,看看江東現下戰力,究竟如何。

    且荊襄水軍數年來未逢大戰,之前的水戰經驗,還都是來自於如何應對江東周郎,如今公瑾已於荊襄為官,龐山民也想瞭解一下江東後周郎時代,這水戰之能,還可剩下幾分水準。

    而之前甘寧未能去往許都,撈得戰功,近些時日來,心中怨忿怕是不小,龐山民與甘寧雖為君臣,亦是摯友,總不能讓好友怨氣難平,且江東若要襲擾荊襄,唯靠水戰一途,如今的荊襄水軍,從不畏懼任何來犯之敵。

    韓嵩見甘寧入得殿內,當下不敢多言,甘寧挑釁的看著韓嵩,嗤笑一聲道:「若依你所言,我荊襄顏面,盡皆丟盡!」

    「興霸勿要動怒。」龐山民聞言不禁笑道:「德高先生所言亦是為我荊襄,一應爭執,只是二位理念不同。」

    「主公,總之甘某與我水軍將士,已有決一死戰之心,且那江東水軍,已無周公瑾居中運籌,其餘人等,不足為慮!」甘寧說罷,龐山民微微點頭。

    二蒯見狀,便知龐山民心意已決,蒯良思索片刻,率先上前,拱手拜道:「興霸江東守沿江水道,自可保水道無慮,只是若江東軍馬若登陸江陵,或荊南四郡,我等又當如何應對?興霸將軍只一人,怕是分身無術。」

    「陸戰自有文仲業!」甘寧說罷,文聘亦道:「文某願擔此職。」

    「仲業將軍一人怕不夠穩妥,江東畢竟也是一家諸侯,能人不少,若仲業將軍守禦江陵,長沙何人守禦?荊南諸郡皆我荊襄腹地,容不得絲毫閃失,不然對我荊襄發展,影響頗大……」蒯良說罷,龐山民只思索片刻,若有所得,對蒯良道:「子柔先生,龐某願保舉一人。」

    「主公莫非是說五溪蠻沙摩柯?」蒯良說罷,微微皺眉道:「沙將軍雖精通林戰,然而守城,非其所長!」

    「非是沙摩柯,而是御史徐公明。」龐山民說罷,堂上群臣皆目視文臣那邊一雄壯漢子。

    自徐晃入荊襄朝堂後,便不獻一策,如今聞龐山民所言,亦愣了半晌,蒯良看了徐晃半晌,忽然笑道:「若有五子良將之一,足可擋江東肖小,只是公明將軍似乎對我荊襄之事,並不熱衷。」

    徐晃聞言,訕訕而不能言。

    不得已被裹挾入了荊襄,徐晃便做好了混吃等死的打算,以荊襄朝堂之上的風氣,並無多少貪贓枉法之輩,龐山民所為徐晃準備的這御史之職整日清閒。

    如此日子,徐晃過的倒也滿意,若不是之前龐山民以荀氏族人相脅,徐晃早就想於荊襄致仕了,只是徐晃卻萬萬沒有想到,龐山民竟然yu予他調兵之權,呆立許久,徐晃對龐山民道:「晃乃是文臣。」

    「也不知羞!」

    龐山民未及開口,甘寧卻搶先喝道:「比甘某識字多些,便稱文臣,公明想讓我滿朝文武笑死不成?好歹也吃了荊襄不少俸祿,又不是讓你面對舊主,公明也該到了出些力氣的時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