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496 大戰之前,阻礙頗多!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正當江東上下猶豫不定,是否接受諸葛亮所提聯結之議,合肥張遼已得許都敕令,曹操yu張遼先攻廬江,中原援軍隨後即至。

    曹操得郭嘉授計,搶佔先手,江東於江北只廬江一地,若此地失守,只需提防江東的水上力量即可,然而江東水軍縱橫大江輕而易舉,卻顯然沒有攻城拔寨的能力,對中原而言,屆時抵禦江東,並非難事。

    如此一來,曹操便可抽調入手,提防荊襄侵略,郭嘉以為,若如此局勢,龐山民也當會考慮一下先前曹操的提議,兩家一道瓜分江東。

    張遼得曹操手書,便調集合肥各路軍馬,yu往廬江會一會盤踞江北已久的廬江大軍。

    雖三年來兩家交兵甚少,張遼卻從未小覷廬江大軍,守將蔣欽,周泰二入之前雖為水寇,卻勇力非凡,且呂岱,吳景等入,亦江東名將,廬江一地,守衛森嚴,足見江東復入中原之心不死。

    張遼大軍集結之事,並未瞞住江東耳目,聞得浩浩蕩蕩的合肥軍馬入廬江境內,江東君臣盡皆大驚,便是周瑜也未曾想到,這曹操競敢率先出征,難道其不知荊襄謀主,已入江東?

    得此消息,孫權忙請諸葛亮同入朝堂,一改先前游移不定的態度,言yu與荊襄,同伐中原,諸葛亮聞之,心中暗道江東並非強援,卻面帶歡笑的同意了孫權所請。

    在諸葛亮看來,若可先將曹操擊潰,日後再與江東為敵,遠好過對陣中原。

    兩家結盟,諸葛亮便歸長沙,龐山民見孔明歸來,一臉苦悶的將近日來於朝堂之上所遇「挫折」,盡數告知孔明。

    且與此同時,中原書信又至,只是此番致信龐山民者,除曹操外,亦有郭嘉。

    兩信同至,信上皆言辭犀利,曹操信誓旦旦可奪廬江,並坦言江東一旦失了廬江便不堪大用,若兩家交兵,白白便宜了江東孫權,這般使江東坐收漁利的蠢事,曹操料龐山民不yu為之。

    而郭嘉亦言,既然荊襄不懼中原威勢,何不先掃江東,後兩家爭奪夭下?與其給江東留一個包藏禍心的機會,倒不如一勞永逸,將其解決。

    諸葛亮看過信後,搖頭失笑,對龐山民道:「這丞相與奉孝先生言辭鑿鑿,兄長是否後悔先前早聯江東之事?」

    龐山民聞言,輕歎一聲道:「龐某如今,只對世家心態,頗為頭疼,荊襄世家之前歸還權柄,頗為配合,其不yu征戰,也只為保障權益,如今力排眾議,怕是不妥,至於丞相與奉孝所言,只是危言聳聽,龐某用兵,中原無論如何聒噪,龐某聞之即忘!」

    諸葛亮微微點頭,暗道龐山民如今尚算清醒,不為外界所惑,只是世家之事,諸葛亮一時之間,也沒有太好的即用兵,又保障世家利益的良策。

    如今的荊襄,西川世家掌控大量財力,比之掌權之時,影響不退反增,且龐山民治下法度嚴明,各地世家並未觸犯律法,龐山民也不可輕易降罪他們。

    思索良久,諸葛亮對龐山民道:「兄長,可否出讓宛城利益,若我大軍佔下此處,多予世家分配土地?」

    「土地?」龐山民聞言失笑,對龐山民道:「各處工坊獲利豐厚,世家對土地早已不似先前那般重視,我荊襄百姓入工坊勞作所得銀錢已遠超於鄉間耕種,荊襄尚有荒蕪之地,無入耕作,更不要說以宛城土地,利誘世家了!」

    諸葛亮聞言,微微皺眉道:「兄長點石成金,或可再授奇術!」

    「龐某雖有奇術傍身,卻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若每每用兵,皆向世家妥協,龐某怕總有一ri,心中殺意難以遏制。」龐山民說罷,輕歎一聲道:「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世家趨利,本是龐某引導,如今卻苦果自吞,苦不堪言。」

    諸葛亮聞言亦歎,思慮許久道:「總要先伐宛城,與江東遙相呼應,兄長可暫且委曲求全,待奪宛城之後,再思良策!」

    龐山民微微點頭,暗道唯今之際也只好如此了。

    如今竹紙,印刷皆龐家所掌,若分利予一眾世家,也算與其妥協,龐山民也相信,二蒯於此事之上,可從中配合,見諸葛亮亦無良策,龐山民便召一眾世家家主,入長沙議事。

    朝堂之上,當龐山民言明yu將竹紙,印刷之術,盡數授予荊襄世家之後,世家遂不再阻止荊襄用兵一事,荊襄興兵中原,影響的只是世家一時之利,哪比得過這竹紙,印刷可源源不斷的為一眾世家,帶來巨量錢財?

    諸世家家主「得勝歸去」,回到家中,龐山民思索許久,心中茫然。

    縱觀歷代歷史,統治者與世家豪族之間,總有糾葛,龐山民一直以來,善待世家,可是如今卻遭當頭棒喝,龐山民自然悶悶不樂,世家趨利,尾大不掉之事,已令龐山民開始思索,在表面看來安定祥和的帷幕之下,荊襄到底誰說的算?

    莫非日後荊襄用兵,總要與世家妥協不成?

    先前龐山民看在世家並未為難百姓的面上,與世家相處和諧,一應商賈貿易,皆從中指點,如今世家已可獨自行事,對於龐山民的依賴,也不似從前,翅膀硬了,世家的膨脹,已漸漸成為龐山民霸業之路上的阻礙。

    莫非真的要在此戰之後,騰出手來先將世家豪族收拾一頓?

    幾日以來,龐山民於家中苦苦思索,如何解決世家膨脹之事,而諸葛亮卻將精力投入在了用兵宛城之上,廬江一地,張遼大軍與廬江軍馬,已有交鋒,而荊襄軍馬,卻還在兵馬調度之中。

    江東之前的猶豫已影響到了荊襄集結兵馬的速度,又有之前一眾世家的阻礙,同樣給即將出征的荊襄大軍,蒙上了一層陰霾,在諸葛亮看來,獅子搏兔,尚須全力,且那徐晃乃曹營名將,宛地一役相要一戰勝之,並非易事。

    想到此處,諸葛亮索性離了府邸,逕往龐山民府上一行,將心中顧慮告知龐山民後,對龐山民道:「此征宛城,亮yu為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