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415 郭奉孝破釜沉舟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    魯縣初戰,江東守城軍馬士氣旺盛,郭嘉早早收兵,並未接連攻城,初入青州,曹操大軍便受挫折,一眾將校面上,盡皆陰霾,如今還未遇周瑜,便遭如此強烈抵抗,諸將心中皆清楚意識到這青州一役,怕是一場硬仗

    自曹操陳留起兵之後,郭嘉屢屢設謀,其所挾軍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之前周瑜亦於郭嘉手中,吃虧一回,所以便是遇到挫折,各部將領也只以為是郭嘉此來青州匆忙,並未準備妥當,些許小敗,尚可承受,待軍師大人用計之時,自可力挽狂瀾。

    帥帳之中,郭嘉也在思索,如何於太史慈手中,奪這魯縣。

    若是強攻城池,魯縣可得,只是郭嘉不想承受如此損失,如今江東軍馬於青州散落各郡縣之中,天知道江東已借水道,往青州運兵幾何,便是奪回魯縣,斬殺太史慈,在郭嘉眼中,意義不大,此番遠來青州,若不將周瑜逼退,便不全功!

    且攻城試探,郭嘉亦發現這太史慈麾下軍馬,比之先前所遇江東士卒,更為悍勇,郭嘉心中暗暗奇怪,莫非是先前壽chun一役,這周瑜手中,還有底牌未用不成?

    想到此處,郭嘉心中不禁凜然,這周瑜智計本就不俗,如今又有勁旅相助,或許這長久以來,的確是有些小覷江東實力了。

    獅子搏兔,尚盡全力,郭嘉從未小覷過周瑜,實際上儘管周瑜近些年來,無論是征討荊襄,抑或交鋒中原,逢戰必敗,可是郭嘉卻知道,並非是周瑜無謀,而是這廝運道已經悲劇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莫非公瑾要在郭某這裡,時來運轉?」

    郭嘉思索半晌,口中呢喃。再看地圖之時,神情更為謹慎,這太史慈堅守城池,死戰不退,本就讓郭嘉心生疑惑,魯縣雖於青州,也算富庶,卻絕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

    這太史慈死守魯縣。怕是另有所圖!

    郭嘉凜冽一笑。先前攻城,雖折了孫觀,倒也摸清了這太史慈打算。既然江東軍馬yu死守魯縣,索性將這縣城,讓予江東便是。這青州如今,各地皆江東軍馬,遇其強者,暫避鋒銳,遇其弱者,一舉全殲!

    郭嘉很快便心有定計,同樣也料定如今這魯縣被圍的消息,應當已傳入那周瑜耳中,五萬大軍行軍之時.zhaosfok.雖浩浩蕩蕩,可於這偌大青州,卻也是滄海一粟,如若尋熟識地理的本地嚮導,直取北海郡城,這樣一來,便可破周瑜先前。化整為零的計謀。

    反正這江東軍馬,便是再多,能過十萬?

    如今江東軍馬皆於青州各地,強佔土地,那周瑜坐守的北海城中。又可屯多少軍馬?

    再說若轉道北海,過魯縣而不攻。破太史慈計策之後,這廝也當心急如焚才是,這為將者最忌行軍之時,心浮氣躁,郭嘉也不介意讓太史慈焦躁一番。

    已有算計,郭嘉當下便將大軍各部統率,召至中軍帥帳之中,於諸人面前,道明心中算計,一眾將校聞郭嘉之言,議論紛紛,其中不少人皆以為郭嘉如此用計,頗為行險。

    若過魯縣而不爭,這太史慈所率的城中軍馬又可隨意出城而戰,一旦與其他幾路江東軍馬接戰,遭逢敗績,這離青州的後路,可被太史慈輕易攔截,郭嘉此舉,除非逢站必克,否則便是自掘墳墓。

    郭嘉聞一眾將校言語,面上一如往昔,恬淡從容。

    「諸君以為,我大軍此來青州,所為何事?」郭嘉一語說罷,擲地有聲,諸將聞言默然半晌,其中一小校見郭嘉目光投來,硬著頭皮答道:「軍師大軍乃平亂軍馬,yu逐周瑜離青州,遠遁江東!」

    郭嘉微微點頭,對一眾將校笑道:「正是如此!所以郭某才有如此算計,即便是強攻城池,這魯縣一城,早晚亦被我大軍所破,如若那太史慈以為魯縣易守,也不會逕自出城,與我一戰了!避過魯縣,直取北海,於郭某眼中,亦是我大軍,破釜沉舟!」

    郭嘉此言,倒是讓軍中諸將,深以為然。

    魯縣城池與曹營諸將眼中,平淡無奇,遠遠談不上「險峻」二字,這太史慈首戰告捷,諸將只是多贊其勇猛無儔,以郭嘉先前所言,若強攻三日,破魯縣城,絕非妄言。

    只是雖可破城,戰損亦大,太史慈麾下勁旅,已足以令曹營諸將心中忌憚,若可避過魯縣,揮軍北海,此避重就輕之舉,也算巧妙。

    諸將商議半晌,又有一將於郭嘉面前道:「軍師計策,甚是巧妙,只是若避過魯縣,逕往北海,這魯縣軍馬棄城而出,襲我後軍,我大軍又當如何?」

    「棄城而出,那便更好!」郭嘉聞言,冷峻一笑道:「若論野戰,我中原大軍還怕過何人?那太史慈但敢出城,郭某自有辦法,讓其不得歸去,待我大軍離去,yu知太史慈如何應對,只需五十斥候,綽綽有餘,一旦其出城追襲,我大軍便將後軍,變作前軍,迎頭痛擊便是!」

    郭嘉說罷,諸將皆眼前一亮,那臧霸聞言,忙於諸將之前搶道:「還請奉孝先生,允臧某殿後!」

    「宣高一人,非那太史慈對手,郭某yu使文謙與宣高一道,鎮我後軍,一旦那太史慈出城追襲,便叫其不得平安歸去!」郭嘉說罷,臧霸連連點頭,對樂進拱手一拜道:「文謙將軍,還望幫扶臧某一二,為我兄弟報仇雪恨!」

    樂進聞臧霸之言,點頭應道:「宣高將軍不必多禮,樂某自當盡力!」

    於帥帳之中,商議一陣,帳中各將,皆有部署,正午一過,太史慈於城頭之上,便見城外曹營拔寨而去,心中不禁疑惑不已。

    若說那郭嘉知難而退,太史慈無論如何也不肯輕信,可若是那郭嘉用計,yu引城中軍馬出城攻伐,這般行事,又過於明目張膽,太史慈聞身旁將校,皆奚落曹軍膽小如鼠,不禁皺眉,對諸將道:「勿要小覷曹軍,之前我大軍雖小勝一場,卻未傷城外大軍筋骨,這郭嘉軍馬此番退去,必有陰謀!」

    「定然是懼怕將軍威風!」

    「之前一戰,將軍已殺的郭嘉,聞風喪膽!」

    諸將只道太史慈自謙,太史慈見狀,亦不多言,眉頭緊皺,看著城外軍馬,悉數離去之後,便命斥候出城,探郭嘉軍馬動向,不多時候,斥候便回,言郭嘉軍馬並未離青州退去,而是轉道往東北方向而行。

    東北方向?

    郭嘉軍馬的動向令城中將校,盡皆失語,太史慈沉吟片刻,恍然大悟道:「避實就虛,這郭嘉是yu往北海,直取公瑾!」

    太史慈說罷,上將校盡皆驚愕,紛紛道這郭嘉不要命了不成?如今青州各地,皆江東軍馬,這郭嘉怎敢視沿途江東軍馬於無物,直取中宮?

    「將軍可趁勢掩殺!」

    又有將校於太史慈面前提出建議,太史慈聞言卻不置可否,實際上得斥候消息之後,太史慈便想過,趁郭嘉離去不久,挾城中百餘騎軍,速速追趕,襲其後軍,可是這個念頭於太史慈腦海之中,轉瞬即逝。

    壽chun一役,郭嘉可擋數萬江東精銳,太史慈深知此人謀略,不遜周瑜,太史慈平時便對周瑜敬服,對郭嘉則頗為忌憚,若說郭嘉五萬大軍毫無準備,敢往北海一行,太史慈無論如何,不肯輕信。

    且郭嘉此舉,看似行險,卻恰好破了太史慈先前之計。

    太史慈本以為據城死守,待凌統,朱桓兩路軍馬馳援,將郭嘉困於魯縣,可如今郭嘉說走就走,待凌統,朱桓軍馬至時,必然撲空,如此一來,江東軍馬雖可匯聚一處,追擊郭嘉,可到那時候,郭嘉軍馬怕是已經兵臨北海,若北海有失,周瑜危矣。

    難道這郭嘉早有打算,擒殺江東主帥不成?

    想到此處,太史慈冷汗淋漓,對左右道:「無論如何,我等也要拖住江東軍馬往北海的行程,北海守軍只有萬餘,若那郭嘉奮力攻城,都督難擋!」

    諸將聞言,盡皆大驚,皆罵郭嘉詭詐,太史慈不與諸將多言,點城中半數軍馬,一道出城,沿曹操軍馬離去方向,匆忙追趕。

    太史慈挾軍馬一路前行,卻許久不見斥候回報,心中更是疑慮不已,眼前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太史慈命士卒於山道之下,安營紮寨,又遣斥候趁夜再探,務必要摸清敵軍動向。

    夜已深沉,太史慈未曾入眠,那郭嘉五萬軍馬銷聲匿跡,更是讓太史慈心中煩悶不已,直至如今,太史慈不禁暗道這郭嘉手段,果然匪夷所思,只先行半日,卻可讓他連番打探,卻難覓蹤跡!

    營帳之內,燈火昏暗,正當太史慈於帳中嗟歎不已之時,忽聞帳外異動之聲,只見一斥候渾身浴血,被營中士卒,攙入帳中,太史慈見斥候慘狀,急忙問道:「曹操軍馬,所在何處?」

    「之前只探得其後軍距我大軍,五十里外……」斥候說罷,口中咳血道:「且曹軍有人熟知道路,若連夜行軍,我等再難探得,其大軍動向!」

    ps:感謝卷毛貓貓同學投出的評價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