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53 離西川,歸荊襄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堂上諸人皆沒想到,適才寧死不降的張任,王累居然有如此變化,龐山民邀二人同入席間,慇勤相待,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如今只餘嚴顏一人不降,龐山民雖心中依然有些芥蒂,卻並未耿耿於懷,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龐山民相信若是相處日久,嚴顏亦有機會,投效荊襄。

    一夜盛宴,通宵達旦,翌日一早,龐山民逕自拜會劉璋,使其修書往北川各路關隘,命其歸降,待送出書信後二日,成都軍馬徑往北川,接替各地防務,一應北川將校,多數皆趕往成都覆命。

    混亂了數月的益州,如今也漸漸安定下來,唯有張衛心中鬱鬱,此來成都不僅無功而返,且見過荊襄軍馬威勢,張衛心知,漢中難敵,辭別了龐山民後,便速回漢中,勸張魯早早收兵了。

    又於成都休整半月,龐山民憂心荊南之事,欲將西川事務,全權交由諸葛亮與法正打點,然後與劉璋一同,去襄陽拜會劉表。

    諸葛亮見龐山民歸心似箭,不禁哭笑不得,邀二龐至太守府後,諸葛亮對龐山民道:「兄長又欲做甩手掌櫃不成?」

    龐山民聞言笑道:「西川有孔明操持,龐某無憂,且離家多日,龐某欲與家人相會,孔明當知,自龐某成婚之後,與家中嬌妻,聚少離多。」

    「可如今西川乃用人之際,兄長雖不擅兵事,卻精於政務,若兄長在,西川可效仿荊南,不肖數月,便可大治。」諸葛亮聞言皺眉道:「亮以為兄長可將龐氏一族,盡數遷徙西川。」

    龐山民聞言,搖了搖頭道:「龐某心意已決,孔明勿要再勸,如今西川需休養生息。龐某留於此處,用途不大,且這天下大勢,已比數年之前,明朗許多,龐某以為數年之內,天下之間難有大戰,正是孔明施展才華。經營西川之大好時機。」

    諸葛亮還欲再言。卻聽龐統笑道:「孔明勿要推辭,若領兵征戰之事,統願與孔明一爭高下。只是這政事非龐某所長,兄長將西川一地,盡數交由孔明。孔明職權,堪比州牧,自當擔下這保境安民之任。」

    見二人去意已決,諸葛亮唯有苦笑不已,思索半晌,對龐山民道:「如今月英待嫁,兄長不會是打算使亮於西川大婚吧。」

    「若孔明大婚,再回荊襄便是,政務亦可交由孝直……」龐山民聞言笑道:「待你大婚之時。龐某便上表朝廷,也為孔明弄個州牧當當……」

    與劉璋一同辭別荊襄群臣,龐山民便踏上歸程,半月以來,劉璋的精神似乎也比之前好了不少,西川大勢已定,劉璋也清楚他這個益州牧。如今權勢盡皆不在,與其心思反覆,倒不如安心依照龐山民的意願,和劉表相聚一處,一路上龐山民只帶了幾千軍馬歸返。隨行將校亦多留在西川,輔佐孔明安撫百姓。震懾漢中,與龐山民同歸者,只有魏延,龐統,張任等數人而已。

    西川一戰,龐山民速戰速決,震動天下。

    自官渡大戰之後,天下間曹操勢力獨大,可如今龐山民用了僅數月之期,便平定西川,無論是北地曹操,抑或江東孫權,皆陡然發現,這逐鹿天下者,又多了一人。

    曹操倒還罷了,如今袁紹已無再戰之力,河北之地,遲早歸其左右,索性不去想西川之事,且曹操深信郭嘉,其已知龐山民無梟雄之姿,倒也並不對龐山民如何忌憚。

    而孫權則心中隱隱後悔,之前江東攻伐長沙之時,未盡全力。

    自周瑜回吳郡之後,領下敗軍之罪,便攜小喬回了柴桑,孫權於朝中聲威,一時之間,風頭大盛,可這還沒來得及風光幾個月,便見龐山民開疆拓土,震驚天下,孫權心中,又如何不妒?

    若數月之前,再為周瑜添數萬軍馬,這龐山民還會如此風光?

    糾結數日,孫權才意識到周瑜的先見之明,只是如今已多說無益,周瑜此番似是不欲與他重修舊好,整日攜二喬四處散心,遊山玩水,孫權召周瑜數次,其要麼不在府中,要麼稱病不歸,孫權雖心中惱怒,卻毫無辦法。

    於回荊襄路上,龐山民與龐統亦商議起了日後規劃。

    雖一鼓作氣拿下西川,且耗費不大,可龐統心中仍不滿足,龐統始終覺得龐山民當挾大勝之威,一口氣再將漢中張魯解決,只是龐山民自打半月之前,便將龐統的這般想法,扼殺於搖籃之中。

    龐山民已經打定心思,在西川徹底安定之前,不興戰事了。

    並不是拿不下漢中一地,而是龐山民之前壓根就沒打算過征伐張魯,倒不是說龐山民不願開疆拓土,而是漢中這個地方,位置太過尷尬。

    漢中北面,要面對馬騰,韓遂。

    西涼軍馬雖於董卓大敗之後,安分不少,但是無論哪家諸侯都不敢小覷這來去如風的西涼鐵騎,且羌人歸附馬騰日久,若一鼓作氣拿下漢中,萬一惹惱了馬騰,漢中便要征戰不休。

    漢中東面,距離長安也不過數日路程,曹操於長安屯重兵防馬騰作亂,龐山民如今還不欲刺激丞相大人,萬一惹惱了曹操,龐山民對守衛漢中的把握不大。

    且還有一事讓龐山民頗為顧忌,劉備自兵敗汝南之後,便一路往北面而遁,龐山民料想,這皇叔大人既然敢往北面一行,便是沒有放棄逐鹿天下的念頭,只是龐山民始終不得劉備蹤跡,劉備,張飛所率軍馬,似乎從世間消失了一般,其明面之上,唯一佔據的地方便是江夏一郡,關羽鎮守江夏,且又有了趙雲與之匯合,劉備如今的佈局,反而讓他有些看不明白了。

    於西川之時,龐山民便與諸葛亮和龐統議過此事,而諸葛亮則認為劉備已無路可去,只能轉投馬騰,只是若歸馬騰,劉備便是得了馬騰信任,一時半時亦難以復起。

    而龐統則對江夏駐軍,頗為疑惑,若徐庶此舉,另有深意,那荊襄除卻要提防江東孫權外,恐怕還要防著江夏關羽了,於是龐統建議,這江夏重鎮,也該重歸荊襄所掌,若此番回到荊襄,有機會的話,當想辦法將劉備軍馬,逐出江夏,如此才是真正的一勞永逸。

    「一勞永逸?」龐山民聞言,眼前一亮,心中浮想聯翩,對龐統道:「士元可有計策,對這江夏用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