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鳳雛

龍騰世紀 NO.219 朝堂變革,量才而用。 文 /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翌日,許久不曾於朝堂出現的劉表,與龐山民攜手而至,使得荊襄百官頗為驚訝。

    之前,荊襄朝堂多因龐家日漸壯大一事,心存顧慮,百官倒不是忌憚龐家勢大,詩傳家的襄陽龐家,於荊襄多年以來,少有惡評,可如今那許都朝廷,於龐山民大婚之時,以荊南上將軍位授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朝臣皆以為,荊襄劉氏,與襄陽龐家朝堂之爭,在所難免,可是如今卻見劉表,龐山民二人,面上盡帶歡顏,卻是讓朝堂百官,摸不清頭腦了。

    龐家忠貞至此?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若龐家無圖謀荊襄之意,又怎會於荊南臥薪嘗膽,便是朝廷敕令,亦當回絕,安劉表心才對。

    看著一同走來,頻頻歡笑的二人,朝堂百官,盡皆無言。

    「山民高才,如今得朝廷敕令,老夫心中歡喜,欲將這荊襄兵馬調度之權,交由山民手中,不知各位,可有異議?」劉表說罷,堂上諸人盡皆默然,眾人皆不明白,劉表此為,所為何意,莫非是想看看,這朝堂之上,可有悖逆之人?

    「仲業,你且言之。」

    劉表見堂上之人,盡皆默然,對文聘道:「上將軍掌荊襄軍馬,仲業以為如何?」

    「一切全憑使君做主。」文聘說罷,劉表點了點頭,見文聘面有躊躇之色,劉表疑惑道:「仲業可是有何顧慮?」

    文聘聞言,沉吟許久,低聲說道:「文某是想知道,使君此為,是否自願……」

    劉表聞言大笑,龐山民見文聘扭捏,亦笑道:「仲業將軍以為,龐某會威逼景升公?」

    「仲業不敢-_」文聘說罷,微微歎道:「劉使君於荊襄,安民十餘載。多有功德,若使君此為,乃形勢所迫。文某當與使君一道,卸甲歸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若君不在了,文某亦不欲立於朝堂。」

    龐山民聞言大笑,對劉表道:「使君,拿錢來!」

    劉表聞言歎道:「老夫於識人一道,遠遜山民。」

    見文聘愕然。劉表苦笑,對文聘道:「昨日老夫與山民說起朝堂之事,山民曾言,若老夫辭了這州牧之位,仲業亦會歸去,老夫原本不信,可是如今卻知,山民對於仲業瞭解。遠勝老夫。」

    「老夫治荊襄十餘載。是非功過,自有公論,只是諸君勿要疑惑,原本老夫於這治軍一道,亦無甚建樹,且老夫相信龐家。不會如那蔡氏一般,心存歹意。所以才欲接這朝廷敕令,使山民得此權位。」劉表說罷。群臣大嘩,議論紛紛,朝堂之上,除襄陽二蒯神色如常外,其餘文臣武將,面上多有疑惑之色,難道劉表如今,對於龐家信任,已遠當年蔡氏?

    念及此處,又有人從群臣中走出,對龐山民道:「上將軍可通兵事?」

    龐山民聞言,見來人慷慨激昂,正是向朗,搖頭笑道:「龐某不通兵事,所以荊襄軍馬,如今還歸仲業將軍統籌,曹操許龐某上將軍位,龐某又怎會不知,其欲使我荊襄,朝堂不寧?」

    「那山民為何還會接朝廷印綬。」向朗說罷,龐山民歎道:「先生以為,若龐某不接,便可萬事皆寧?」

    見向朗半晌無語,龐山民笑道:「許都畢竟還是我漢室朝廷所在,龐某不負景升公即可,又何必輕惹事端,區區名位,先生若是介懷,龐某可私相授受予巨達先生,不知先生願接否?」

    向朗聞言,苦笑一聲,道:「上將軍可勿要忘記先前所言,適才巨達狂悖,還望上將軍諒解。」

    「皆是為了我荊襄之事,又有何狂悖之說?」龐山民聞言笑道:「上將軍只一名號而已,諸君於朝堂之上,皆年長於龐某,龐某又怎會以權勢相挾,之前山民知諸位憂心,龐某欲學那曹操,挾持景升公,號令荊襄賢良,只是此乃曹營祭酒,郭嘉心計,山民又怎會不知?如今山民與景升公已商議妥當,荊襄之事,荊襄人治,山民得此尊位,可與景升公通力協作,使荊襄富庶,境內安寧,便是山民這上將軍職責,至於荊襄主位,山民並無此才德,所以還是讓景升公,繼續受累。」

    「老夫昨日與山民已商議妥當,若諸位還有何不明,可盡數道來,只是適才諸位已見,山民識人之明,所以老夫欲使山民,與子柔,異度,一同商議一下,當下荊襄朝堂,官員任免。」劉表說罷,群臣又是一陣不安,龐山民見狀卻是笑道:「景升公適才謬讚,諸位可不要當真,於龐某這裡,可與諸位先作承諾,便是諸位之中,何人去職,亦可於制糖,竹紙,典籍一事上,得一份買賣……」

    「山民可是欲使我荊南官吏,皆為商賈不成?」階下王粲聞言歎道:「以利趨之,山民這手段,未免太現實了些。」

    「總要予去職之人,一些安慰。」龐山民不以為忤,對王粲道:「就像先生,擅於文事,可專心從事教化,禮義一道,亦可於院之中,教導學子,龐某所為,非是以利趨之,而是量才用之,所以先生便是欲為商賈,山民這裡,卻是不允……」

    王粲聞言,輕歎一聲,對龐山民道:「如今於堂上見山民辯才,亦可遙想山民獨下江東之風采,既然山民已知粲所欲,粲便不多言。」

    「上將軍,這軍中之事,亦要變革?」文聘思索片刻,對龐山民道:「軍中不比朝堂,若將校不安,大禍將至。」

    「軍中變革,權且再議,只是龐某想請將軍,分些軍馬,協防荊南。」龐山民聞言,對文聘道:「如今荊南已出兵三萬,逕入西川,未免江東趁機興兵,龐某此來,亦欲向將軍支些軍馬。」

    「出兵西川?」文聘聞言,面上愕然,道:「文某先前,竟毫無察覺,荊南何時,有如此軍馬?」

    「早便有了,如今山民已至襄陽,自當將荊南現狀,讓諸位知曉。」龐山民說罷,自信笑道:「龐某自以為,這年餘經營,當入的了諸君法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