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無限強者

卷 三 蜀山劍俠 第二十六章 仙君渡世天下異 文 / 平民威嚴

    長歌誦心,張三豐頓悟七日七夜,已然明悟陰陽至道,無極太極之理,先前莊子大宗師,而後道德經,具已化為一片太極心,為大宗師業位,業果。

    魔神靜觀一切,他見張三豐悟道七日七夜中,性光萌發,圓灼灼,成一坨,天地交感下,一片陰陽之氣,之光,無形無相降落而下,業位頓成,果位自生,端的先天無法,玄妙非常,也不由心生讚歎,在這低級位面,也能見得如此妙道。

    此刻張三豐位證大宗師自身氣運頓時從長空隱沒,不在出現,這是大宗師應該有的,外邪不侵,萬魔不懼,身立天地,便是浩然長存。

    魔神知道,張三豐的武道大宗師業位還只是初成,與陳雲本尊相比,雖業位相同,但卻不等,就像仙人還有金仙太乙之分,只是這境界,在此世界也是無人可敵,雖跳不過凡俗習性需求,但也算陸地金仙,千人軍隊也視若虛無。或等張三豐將無極太極陰陽之理融匯一爐,太極拳劍出世,陰陽道大成,視萬軍隊如敝履也不在話下。

    張三豐渾然若素,一派道沖混元之相,寬大衣袖揮動,飄然卻帶山嶽雄厚,陰陽動靜完全體現。躬身一禮:張三豐道:「今日方知生死異,抬頭見道是聖心,多謝老師!」

    傳道之恩,授法之情,便是噹一聲老師,也不為過,位登大宗師,張三豐氣魄胸襟自然包容天地,便是不及孔子,也能不恥下問,不問俗規禮儀。

    「你自己所得,與我有什麼干係,莫在多說,這老師我是當不得,你我平心相交就是了!」魔神揮了揮袖,張三豐便覺無論如何也行不下去,身體自然一直,不由更感慨,魔神非凡,不能依俗而論。

    站直了身,張三豐也不在多禮,一眼望去,卻見眼中少年更是與天地相合,自然相融,彷彿他便是自然化身,一呼一吸,天地隨動,皆出自本能。心下一奇,不由問道:「天人合一為何?」

    魔神心中一動,法眼觀照,張三豐泥丸處一光升起,復還成圓,是性光,靈光,耀耀生輝,萌萌而動,而心宮出卻起五縷煙霞之氣,隱隱衝上泥丸,過脈,垂丹宮,練上下精神氣為一團,這是要破鏡的表象。

    心念轉動,魔神即明瞭,張三豐雖成了大宗師業位,但這與修為無礙,之前種種,卻融入他年人生積累,這時只需引導得當,這大宗師便是貨真價實的大宗師了。

    道符一震,魔神以道音震魂醒身,對張三豐喝道:「我為人,吾為天,天人合一,便是本能妙境,何須道理!」

    張三豐頓若泥塑,恍然不知無覺,陷入不知名境界。

    天空,陰雲密佈,一道電光霹靂,天地震響,大雨傾盤而下,張三豐站在雨中,任雨水澆在身上,又一道霹靂響起,其人猛然哈哈大笑:「原來如此,順逆一體,自然天人合一。」

    在這一剎那,霹靂震響天地,這一聲,讓張三豐如當頭棒喝,道窮而變,順逆實是一體,天地運行,大勢滾滾,順流而下,自然無窮,生命之意,本在超越,逆流而上,實為本心,順逆之勢,如環無端,此大道所包容。而在於人,自認為自己順天逆天,然此順天逆天,天知否?

    大道無形,姓日用而不知。自己所認為順天逆天,僅是自己心中給之命名,強之分別。如認為順天,便覺掌大道,代天行憲;如認為逆天,便想破天地而出,重立乾坤。不過僅是你心中概念而已。大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你認為的逆天,實在大道之內,大道如不周全,何以為道?故順天逆天,你自分別,順逆之意,庸人自擾,修士如生此分別心,不過是盲人摸象,不見大道。

    悟到此理,張三豐頓覺雲開霧散,人心與天心相應,響應如斯,剛才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立刻雲散日現當空,雨收彩虹懸於天邊,整個人如溶入天地。張三豐這時知道,天人合一,夏蟲語冰。

    魔神見他悟徹順逆,陰陽輪轉交替,心知大宗師已成,只差元氣相助。頓時引動真氣,凌空符,一白一火,正是草木精華,大日精氣道符。

    方圓千里元氣滾滾而來,又符引轉,歸於張三豐泥丸宮、心宮、丹宮三處精氣神之捨。張三豐自知機緣,也無他念,略作調息後,下照丹宮,一點真意微微引動,粘稠的先天真氣過尾閭沿督脈逆行而上,衝開夾脊一路直奔玉枕,轟的一聲,耳中雷鳴,眼中金光閃現,耳鼻抽搐,過了玉枕,入會,從天空一道金光而下,無數信息紛現眼前,短短一瞬間,張三豐卻似過去了無窮歲月,天地似在眼前重演,然後和真氣匯在一起順任脈而下,頓時,六根震動,一點靈光落入丹田,先天金丹成形!

    正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剎那間,週身毫光現,萬里風雲生,天地之間,鬼神嚎哭之聲頓起,又一超脫凡俗之人誕生,不再受天地所管,生死命理,鬼神哭,風雲起,一聲龍吟,一聲虎嘯,張三豐頭頂天空立現龍虎,是丹成龍虎異象!

    龍吟虎嘯中,天地風雲動,方圓千里內人物具能遠遠窺得武當山上元氣所化一龍一虎,震天嘯聲,自然引得萬民拜服,以為武當道長飛昇成仙。

    此為先天金丹成時異象,這是先天靈光道初成,一片靈光化為金丹,圓融無漏,通達光明,自然照耀全身,無缺無礙,只是金丹一成,牽動天地之機,動靜著實太大,附近人物紛紛往這裡趕來。

    魔神見得如此,反而一笑,並非阻止。他自是神道大拿,雖此刻轉仙,但若無神仙垂相,他這尊大神也難以輕易讓這片天地清寧歸復。

    遙望雲空,見白雲滾滾,霞雲出生,卻不見有其他,魔神微微皺眉,兩粒道符脫脂而出,沒入天空,頓時雲霞光現,卻轉而化為濃濃黑雲。

    眉頭一舒,魔神含笑看這天際,火雲彙集,此為大日精氣化為,威勢巨大,卻是助人練體的大緣法。

    先只見如一團團火球落下,張三豐體外自生罡氣,黑白流轉,陰陽相生,緩緩而動,隨意如行雲,卻與微妙無生只見,將火球撥離消磨,淬煉罡氣丹氣,最後歸於己身。

    熱浪肆身,張三豐放鬆身體,肩上光華收縮,淬煉過的丹氣罡氣化為一爐,逼得火勁如一絲火線,在心神牽引下,行遍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似一把錐子在其內行走,一股淡淡的灰煙從他身體飄起。

    頭頂火球越聚越多,張三豐的陰陽丹罡亦愈加精粹純練,待到黑白一頓,逆反席捲天下,火球頓消,陰霾的天空登時光明不少。

    就在張三豐受火球鍛身時,武當山頂已聚集不少人物,具是武當弟子,三豐的徒子徒孫,其中三位還是嫡傳,江湖號稱武當七俠,至於外人,卻是一個也無,想是被眾人攔在山下。

    眾人見天地異象,天將火球,本就心驚詫異,見的自家神人般祖師在週身異象,更不覺激盪開來,莫非師父要成仙?眾弟子激盪下,竟生出如此荒誕想法。

    魔神見他們不動,也不多管,只要不礙事便好了。

    一頓飯工夫,黑雲翻滾,落下道道青鋒,翠綠晶瑩,宛若美玉,卻是草木精華所化,雖有形卻無質,是風又更勝鋒,一陣清風吹過,只見那些奇峋陡峭之地,如雪崩一樣,瞬間整片崩潰,一旁傳來一陣吸氣聲,原來,大日精氣火球下,這地物早已成灰灰,不過因為無風,依在原處,這風一來,自然崩散了。

    青至極點,恍若化為黑色一般的清風似狂濤一樣,所過之處,飛砂走石,張三豐運足丹罡之氣,運以陰陽,行以動靜,按之生死,分其正反,這能逼死人的大補草木精氣,便化為一縷縷綠雲煙氣,從他口鼻沒入。

    收功定神,此刻天上那還是黑雲滾滾,眾人只見日有祥雲朵朵,紫氣瑞彩,更加堅信祖師已然成仙,是仙家中人,不類凡俗。

    張三豐已達大宗師,心境圓融,又成陰陽之道,那裡不知自己徒子徒孫想法,只是他苦笑一聲,卻不多說,這事是說不得!

    忽的,張三豐一怔,卻是受到魔神傳音,正待多問,卻見對方已然飄然飛崖落下。

    「化鸞化鶴化雲煙,又化少年與老仙,隱顯遨遊度有緣,少微星照九峰顛」渺渺輕音傳四方,千里內外無不響起魔神之聲。

    這下還得了,這不在說仙人臨武當,度得祖師成仙嗎,連連異象,加上那返老還童似的張三豐,無疑,此言就此定了,眾人也不在相信其他。

    張三豐也是心靈圓融,心緒收復,正當一縷朝陽光芒照面,他仰天長聲道:「此山雲水盡澄清,夜夜焚香表道心。首戴蓮花朝北斗,仙君為我鑄道基」

    數日後,武當有仙,傳遍海內九州,八方震動,群豪驚然。武當遂成天下名山第一,洞天福地之首,無可計數的人物朝武當前去,只為那長生仙緣,見得仙人一面。

    而魔神,便在渡了張三豐成道後,氣運功德降臨,大道交感,進入無上精神境界。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