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十七章 無上榮耀 文 / 殷揚

    第十七章無上榮耀

    長安,玄武門外,人山人海。

    不計其數的百姓,把玄武門圍得水洩不通,個個伸長了脖子,人人一臉的期盼,相互打量著,那意思是說「什麼時間到?」

    在得到唐軍已經通過積石山攻入吐蕃腹地的消息時,百姓就在期盼勝利,少百姓趕到玄武門們打探消息。更別說,如今是大勝之後的慶典,誰不想親眼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

    為此,百姓早早就趕來,把玄武門圍得嚴嚴實實。

    「隆隆!」

    就在這時,只聽如同悶雷般的聲音響起,身著明光鎧、背負硬弓勁矢、腰懸橫刀、騎著駿馬的龍武軍一隊接一隊的開出來。

    領頭的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將軍,身材高大,威猛異常,眼睛異常明亮,正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

    陳玄禮執掌龍武軍數十年,經歷過的重大慶典很多,卻是很少親自主持的事情。實在是,今天的慶典太過重要了。平定吐蕃,是華夏數千年的心願,如今終於成功了,如此重大的慶典,陳玄禮豈能不親自主持?

    再者,平定吐蕃之戰,龍武軍出了大力。可以這樣說,沒有龍武軍,唐軍就無法通過積石山。無法通過積石山,就無法攻入吐蕃腹地,就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陳玄禮非常高興,決定親自主持這事,為參戰的龍武軍送上一份大禮。

    作為龍武軍的一員。龍武大將軍親自主持,這對出征的龍武軍來說,那是無上美事。

    在陳玄禮的指揮下,龍武軍驅趕百姓,要他們讓出通道。

    對這事。百姓肯定是支持的,不需要龍武軍動手。只要龍武軍到來,他們就自動的讓出來了。不多一會兒,原本水洩不通的玄武門很快就是道路暢通。

    「陛下駕到!」高力士尖細刺耳的聲音響起。

    只見李隆基身著皇袍。頭戴皇冠。滿臉喜色,在群臣的簇擁下,快步而來。

    今天的李隆基彷彿吃了仙丹仙藥似的,整個人透著一股喜氣,彷彿他是喜悅的源頭似的。

    李隆基當了數十年的皇帝,把唐朝治理得花團錦簇,如同夢幻一般。然而,他親自到玄武門參與慶典的事卻沒有幾件,要他不振奮都不行。

    來到玄武門前。李隆基站定,雙眼睜得老大,踮踮腳,望著前方,問道:「到了嗎?」

    「陛下,還沒有。」高力士忙回答。

    「沒有啊。」李隆基話中透著失望,問道:「到了哪裡?」

    「陛下,太子已經與李昌國他們匯合,正朝長安趕來,應該就要到了。」高力士忙道。

    「才匯合啊。這太子做事太過拖泥帶水了。咋不早點回來?」李隆基臉一沉,頗有些不悅了。

    高力士一愣,都不知道如何說話了,想了想,重新組織語言,道:「陛下,太子的行動很迅速呢,這才沒過多少時間。」

    「還迅速?」李隆基很是不悅,道:「朕都等了半天,他怎麼還不到?」

    李隆基才到的,好不好?李隆基到達玄武門不就幾句話的功夫,怎麼又成了半天?

    高力士看著李隆基那一臉的急切與期盼,乖巧的閉嘴了。

    莫要說李隆基急切,就是李林甫這些大臣,誰個不急切?他們個個如同李隆基一般期盼,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恨不得立時見李昌國他們。

    能親眼見證如此慶典,那是八輩子積了德,莫大的榮耀,誰能不急切呢?

    「隆隆!」

    突然間,只聽一陣悶雷似的聲音響起,從北方傳來。

    「來了!」李隆基眉頭一挑,眼睛一翻,精光暴she,打量著北方。

    群臣無不如是。

    尤其是陳玄禮更是鬚髮抖動,不住搓手。龍武軍是他的心頭肉,是他心愛的孩兒,龍武軍得勝歸來,他能不急切?

    要不是時機不對,他早就騎著戰馬衝上去了。

    只見北方出現一片浪潮,如同海潮一般朝著龍武軍湧來,不計其數的旗幟在風中飄揚,獵獵作響,上的「唐」字一目瞭然。

    玄武門一下子沸騰了,李隆基君臣、長安百姓的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無不是大吼。

    「來了!來了!」

    「大唐的英雄歸來了!大唐的英雄歸來了!」

    「哈哈,我終於可以親眼見到大唐的英雄!親眼見到大唐的英雄!」

    百姓的歡呼聲響成一片。

    李隆基一抬腳,就迎了上去。

    高力士忙攔住:「陛下,這不符禮儀。」

    李隆基右手重重一推,把高力士推開,大叫道:「禮儀,狗屁的禮儀!」

    堂堂皇帝竟然爆粗口了,這無異於天方夜譚,然而,聞者莫不是大喜,對李隆基更增幾分敬意。在如此天大的喜事面前,若是固守禮儀,太讓人不爽了。

    李隆基爆粗口,這多好,無異於一劑興奮劑。

    高力士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愣怔了一下,方才相信他並沒有聽錯。李隆基大步流星,已經走出老遠了,忙跟了上去。

    看得清了,只見一隊唐軍趕來,個個身材高大,人如龍,馬如虎,氣勢如虹。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隊唐軍不僅威猛不凡,還在於他們人人身上透著殺氣,有些人身上的殺氣如同實質,讓人震驚。

    不需要任何才智,都能看出來,這隊唐軍人人都是在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他們殺過的人不少,不然的話,不會有如此濃烈的殺氣。

    從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軍隊,才是真正的軍隊。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唐的英雄!」

    百姓的歡呼聲響徹天地,人人揮著胳膊,吼得山響。

    李隆基眼中精光暴she,只見李昌國、郭子儀、李光弼正與太子李亨一道,疾馳而來。

    來到近前。李昌國一揮手,行進中的唐軍刷的一下就停了下來。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似的,這體現了良好的訓練。

    不用說。這只有精銳中的精銳才能有如此整齊的動作。惹得百姓又是一通驚訝讚歎。

    「李昌國、郭無敵、李光弼……」李隆基邁開雙腿,小跑著迎了上去,邊跑邊叫嚷:「朕的英雄!」

    李昌國很是詫異,他萬萬沒有想到,李隆基這個皇帝是如此的急切,就要飛身下馬,卻給李隆基阻住了:「不許下馬。」

    「這個……」李昌國大是驚訝。

    「朕扶你們下馬。」李昌國的驚訝未了,只聽李隆基大吼一聲。

    李隆基親自扶李昌國他們下馬,這是何等的榮耀。李昌國更加詫異了:「陛下,這不好,萬萬不可。」

    「什麼好不好的?就這樣。誰敢不聽,就是抗旨。」李隆基臉一板,沉喝一聲。

    這不過是一點小事,怎麼又成了抗旨?李隆基一下子把這小事上升到了原則的高度。

    李隆基跑過來,來到李昌國身前,打量李昌國,笑呵呵道:「李昌國,打得好。打得真好!吐蕃被你們給滅了。」

    「這都是陛下英明。」李昌國頗有些感慨:「若無陛下大力支持,也不會有此大勝。」

    平定吐蕃這事,雖是出於他的謀劃,卻是成算不高,可以說是一場賭博。若是換個人,肯定不會同意,李隆基卻是同意了,還是放手讓李昌國去做,李隆基真的是夠得上「英明」二字的讚譽。

    這話李隆基愛聽,很是享受的瞇瞇眼睛,微微頷首,扶著李昌國下馬,把李昌國一打量,笑著拍拍李昌國的肩頭,讚歎道:「有些瘦了,更加剛毅了,嗯,不錯。」

    戰爭最能磨煉人,平定吐蕃這一戰,李昌國學到很多東西,對戰場把握更加得心應手。

    群臣看著兩人說話,無不是一臉的艷慕。

    李隆基是九五至尊,親手扶李昌國下馬,這是無上榮耀,放眼整個唐朝,有幾人有如此殊榮?

    想想當年,李白被李隆基賞賜親手調過的羹,那是天下皆知的美談,卻與李隆基親自扶李昌國下馬沒法比。

    最鬱悶的莫過於楊國忠了,他恨死李昌國了。若不是李昌國,他出征吐蕃,立下大功,凱旋歸來,李隆基也能如此對他,那就是天大的榮譽,他飛黃騰達就不再是問題了。

    李林甫看在眼裡,眼中精光閃動,亦是艷慕。轉念一想,李昌國與他沒什麼衝突。李昌國不過二十二三歲,就算再厲害,也不會威脅到他的丞相之位。即使李昌國能當丞相,那也是二十年以後的事了,到那時,他李林甫早就不在人事了。

    最歡喜的莫過於陳玄禮。李昌國是他的愛將,李昌國如此被尊崇,那就是他的榮耀,陳玄禮捋著白鬚,笑得眼睛眼瞇到一起了。

    李隆基在李昌國肩頭拍拍,轉過身,快步來到郭子儀身前,笑道:「郭無敵,你看上去更加精幹了。看來,這次吐蕃之行,收穫頗多。」

    郭子儀傑出的軍事才華雖然還未被李隆基發現,不過,他的勇猛卻是馳名京中,李隆基對他很是喜愛,越看越是歡喜。

    「這都是陛下眷顧,臣方能參與此戰。」郭子儀忙見禮。

    「呵呵!」李隆基笑得特別歡暢,這話他愛聽了,扶著郭子儀下馬。

    在郭子儀肩頭拍拍,李隆基來到李光弼身前,打量一通,不住點頭,笑道:「早就聽說西北軍中有一個叫李光弼的虎將,勇猛過人,能征善戰,足智多謀,今日一見,果是如是。」

    這是無上誇獎,李光弼儘管不是浮躁之人,聽了這話,也是渾身輕飄飄的,都快飛起來了,扯起嗓子道:「能得陛下惦記,臣李光弼榮幸。」

    皇帝嘛,就是要能左右人的生死,就是要給人榮耀。李隆基的話讓李光弼倍感榮幸,這正是帝王的美好感覺所在,李隆基大是歡喜,笑呵呵的扶著李光弼下馬。(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