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洗兵條支海上波 文 / 殷揚

    原創第十三章洗兵條支海上波

    邏些城外,唐軍集結,列成一個又一個強大的軍陣,陣勢厚重,氣勢驚天精彩開始拼音

    唐軍頂盔貫甲,背負硬弓勁矢,腰懸彎刀,人如龍,馬如虎,威武不凡。

    這些唐軍就是即將從吐蕃撤退的唐軍,總計二十萬。

    在軍陣前面,有數十輛囚車,墀德祖贊、大事相這些吐蕃君臣乖乖的呆在囚車裡,低垂著頭顱,一副喪氣樣兒。

    「得得。」一陣急促的蹄聲響起,李昌國、哥舒翰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策馬而來。

    來到陣前,一拉馬韁,戰馬停了下來,李昌國掃視唐軍,只見唐軍警神抖擻,氣勢不凡,人人臉上泛著喜悅,大是滿意,微微點頭。

    「弟兄們:二月裡,我們從大非川出發,進攻積石山,攻入吐蕃腹地,圍困邏些,擊破吐蕃,俘虜吐蕃贊普、大事相,我們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哥舒翰大聲訓話。

    「大唐萬歲!」平定吐蕃一戰,以唐朝的完勝而告終,這事讓人歡喜,即使說上百遍千遍,也不會讓人厭煩,將士們特別歡喜,爆發出驚天的吼聲。

    「我們解救了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吐蕃兄弟姐妹,我們立下不世奇功。今天,是你們凱旋歸去的大ri,你們將從這裡,邏些城下出發,把我們勝利的喜訊帶回大唐。把我們的喜悅傳遍大唐!」哥舒翰的話富有磁性。很有感染力,將士們異常興奮,人人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

    「吐蕃的事,你們放心,有我們在,一定會不有任何事端。」哥舒翰拍著胸脯保證。

    三十萬唐軍,一分為二,十萬駐守吐蕃,二十萬撤軍。準備與大食的大戰。有哥舒翰在,吐蕃的事自然不會有事。

    「監軍,你說幾句。」哥舒翰訓話完畢,要李昌國訓話。

    李昌國是這次平定吐蕃的推手。平定吐蕃之所以能成功,李昌國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居功至偉。在這凱旋之際,李昌國說幾句是應該的。

    「弟兄們:我的話不多,只有一句,帶著平定吐蕃的勝利,凱旋而歸吧!把我們的喜悅灑遍大唐的每一個角落!」李昌國的訓話異常簡短,只有一句。

    「大唐萬歲!」將士們齊聲歡呼。

    凱旋讓人歡喜,因為終於可以回到大唐,把喜悅的消息。他們的英勇事跡向家人、朋友、親戚訴說,這是人生的喜事。

    「撤軍!」李昌國右手重重一揮,宛若驚雷閃電。

    「隆隆!」龍武軍當先馳出,走在前面。

    平定吐蕃之役,龍武軍先出發,攻打積石山,並且取得巨大的成功,一舉打通了積石山,方有唐朝大軍攻入吐蕃腹地之事。在此凱旋之際,龍武軍應該走在前面。這是對他們巨大功勞的敬重。

    龍武軍人人高昂著頭顱,挺起胸膛,個個紅光滿面,異常歡喜,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前面,朝積石山進發。

    這是對他們艱苦努力的承認。誰能不歡喜?

    李昌國策馬來到墀德祖贊囚車前,笑道:「贊普,你一心要打進長安,如今,大唐就成全你,讓你到長安定居。長安是天下繁華之地,就是大食的都城也是比不了,你們吐蕃的邏些加不能比。這次,你要多準備幾副眼珠,莫要晃瞎了眼睛,沒得換。」

    這話半調侃半譏諷,墀德祖贊聽在耳裡,恨不得有條地縫鑽進去。

    打進長安,佔有唐朝的花花江山,一直是吐蕃的夙願,墀德祖贊為之努力數十年。到頭來,卻是國破家亡,自己還成了俘虜,不得不按照唐朝的意志行事,被押去長安。

    這次倒是如願進入了長安,卻是俘虜身份,不是他希望的勝利者,這種顛倒的身份,讓他憋屈,讓他羞愧。可是,作為俘虜,沒有發言權,他只能把一腔怨氣埋在心底。

    「你應該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邏些,這是你這輩後一次看見邏些。從此以後,你不會再有機會了。」李昌國手中的馬鞭朝邏些城一指,提醒他一句。

    聽著李昌國的提醒,墀德祖贊有咬舌自盡的衝動。李昌國說得沒錯,他即將被押往長安,與邏些永別了,自此以後,不會再見到邏些。

    明知道此時打量邏些徒自讓人生恨,徒自讓人羞愧,然而,卻又不得不打量,難捨啊。

    墀德祖贊睜大眼睛,打量著邏些。邏些依在,卻是物是人非,早已不是吐蕃的都城,成了唐朝在吐蕃的大本營。

    眼淚大滴滴的從眼裡滾裡,墀德祖贊靠在囚車上,哽咽起來:「列祖列宗,不孝孫無顏在九泉之下見你們吶!」

    不僅他哭了,就是大事相這些吐蕃臣,無一不是痛哭流涕。

    「小論,你說,若是昔日我們精誠合作,吐蕃是否會大為不同?」大論眼淚如泉般湧出,沖小論道:「這都怨我,忌妒你的幹,總是排擠你,抱歉。」

    「大論,國已破,家已亡,再說這些有何意義?」小論倒也豁達。

    論長歎一聲,不再言語。

    李昌國揮揮手,唐軍兵士押著墀德祖讚他們出發了。

    哥舒翰、李白、李晟和王維騎馬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出百里,仍是不捨。

    「天下無不散的筵宴,終有一別,就此別過吧。」李昌國沖哥舒翰他們道。

    「我真想與你一道縱橫西域。」哥舒翰拉住馬韁,萬分不捨,凝視著李昌國,笑道:「李兄弟,此生能與你結識,並與你並肩作戰,縱橫吐蕃,哥舒翰死而無憾!」

    「哥舒兄說哪裡話。想當日,你我一見如故,痛飲千杯,那是何等的愜意。等大食這一仗打完了,沒有戰事了,我們卸甲歸田,終日痛飲。」李昌國回想起哥舒翰結識的經過,很是不捨。

    「好!說定了!」哥舒翰豪爽的道。

    「小兄弟啊,我李白癡長你二十餘歲,卻是慚愧呀。若無小兄弟的幫助,李白空負報國之志,卻是報國無門,大恩不言謝。在這離別之際,送你一句話。」李白對李昌國的感激之情即使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盡述,笑道:「你一定會參與與大食一戰,為兄祝你:洗兵條支海上波!」

    地中海,唐人稱為條支海。李白這句祝福之言,也是一句豪言,驚世豪言。

    「謝李兄。」李昌國精神陡長,豪情滿胸,道:「他日,一定要洗兵條支海上波!」

    「洗兵條支海上波!」身後眾將齊聲怒吼,聲震長空,讓人熱血沸騰。

    「監軍,啥也不說了,代我多殺些大食狗。」李晟有些興味索然。

    他不善謀劃,沒給挑中參與大食一戰,在這離別之際,很是艷慕李昌國他們。

    「你也莫老想著大食,把天竺滅了,亦是奇功一件。天竺,自從秦漢之際與華夏互通聲氣以來,就未被華夏納入版圖,只要這事做好了,亦是流芳百世的佳話。」李昌國勉勵。

    「監軍,我王維空自為官數十年,卻是一無建樹。幸得監軍提拔,方能建功,大恩不言謝,祝監軍掃滅大食。」王維對李昌國異常感激,眼裡的淚水滾來滾去。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激動時。若沒有李昌國,王維眼下不過是一個不為人知的閒官,李隆基甚至不記得他的名字。

    「祝你們馬到成功!」李昌國抱拳一禮,拉轉馬頭,疾馳而去。

    哥舒翰、李白、李晟、王維伸長脖,不住沖李昌國揮手。直到李昌國的身影不見了,他們仍是在揮手,彷彿李昌國並沒有離去似的。

    離了邏些,李昌國一路疾趕。沿途所見,與當初進軍吐蕃時截然不同,吐蕃奴隸沿路相送,個個眼淚汪汪的,不忍離別。

    在唐軍平定吐蕃之前,奴隸是奴隸主的工具,任由奴隸主欺壓,給奴隸主做牛做馬。如今,他們翻身作主人,有了人身ziyou,擁有牛羊駿馬,可以過上好ri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唐軍為他們帶來的。在唐朝撤退之際,他們萬分不捨,拖家帶口前來挽留,挽留不得,就趕著牛羊前來贈送。唐軍不接受,他們就不離去。

    弄得李昌國沒辦法,只得從唐軍中挑選一批能說會道的兵士,專門讓他們來處理此事,這讓唐軍的撤退如期進行。要不然的話,唐軍的撤退一定會很緩慢。

    到了積石山前,看著破壺口,唐軍歡呼聲響成一片,齊聲叫嚷:「飛飛飛,這是監軍他們飛翔的地方。破壺口很難攻破,可我們有無所不能的監軍,區區破壺口算得了什麼?」

    在平定吐蕃的過程中,唐軍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究竟有多少,難以說清。在這些困難中,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破壺口一戰了,因為李昌國他們是飛進城裡的。

    一進入積石山,唐軍的話題就多了,說得多的就是當日龍武軍如何攻打積石山的事跡。龍武軍攻打積石山,絕對是經典之作,華夏數千年沒有打下來的積石山,竟然被龍武軍拿下了,無論怎麼讚譽都不過。

    龍武軍是歡喜,聽著兄弟們的讚揚,再回想起當日的作戰經過,無不是熱血沸騰。(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