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四十九節 小躍進 文 / 狂人阿Q

    雖然企業數量眾多,但是簽署的資金量卻不大,根據協議數額如果都能落實的話,總數只有八千萬銀元,平均下來每個企業竟然只有十幾銀元。因為其很多家完全是湊數的,或者根本就是個體戶,可能老闆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習工科的學生,一時心血來潮就宣稱自己要實業救國,至於能投入的資金恐怕連一台機床都買不起;也可能是一個木匠,想要開一個木器店。為什麼這麼多沒有資金的人物會積極參加呢,不完全是感情因素,實業救國的口號已經不及當年那麼響亮了,主要原因包括孔韌宣傳的一個優惠,那就是低息的貸款。這是他臨行前,趙書禮答應的,款項由趙氏銀行和徐的銀行承擔。

    趙書禮仔細的看了一遍,不停的用筆圈著,先是那些投資規模大的企業,有自來水廠,煙草公司還有貨公司等。這些企業,趙書禮又重點的圈出了幾個,有從天津來的制呢廠,終趙書禮的目光落到了一個這樣的企業上。

    永利制鹼公司,公司的簡介上這樣寫著:1926年8月,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本公司產「紅三角」牌純鹼榮獲高榮譽金質獎章。

    趙書禮該公司旁批示曰:可提供貸款!

    批閱完,趙書禮心長歎,縱觀整個國,這竟是唯一值得給予貸款鼓勵的公司,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啊。此時趙書禮堅定了一個信念,光靠私營或許效率會高點,但是恐怕一年也無法完成國的重工業化。

    於是他立即找來剛剛回來的孔韌,跟他講了一個的理念,國家出面建設大型重工業企業。孔韌認同,但是擔心資金為題,趙書禮說現銀行有大量日元貸款,另外德國人的信貸額也會慢慢兌現,這些都是資本。

    於是孔韌完成招商工作後,開始計劃另一個國有工業化的計劃,計劃兩年投入兩億日元建立大型工廠,同時吸引有技術能力的小企業參與配套生產,並且不局限於國本地的企業,因為國實是太缺乏這些技術儲備了。

    1927年初,第一批企業終於來到了綏察蒙地區,大部分是天津的,因為這裡距離近又有鐵路相通。趙書禮親自趕到了永利的施工現場,永利選址並不包頭或者歸綏張家口這樣的城市附近,而是選擇到了原理內地的二連鹽池附近。

    「我們又見面了,趙先生!」一到地方,前來迎接的永利公司的總經理范旭東歡迎趙書禮道。他沒有喊官名,也沒有稱職位,而是范范的稱呼先生。

    「額,見到你很高興!」趙書禮一時半會沒有想起這個人。

    他忘記了,第一次招商天津的時候,有一個人對他說,他願意到綏西投資,可惜他的企業需要鹽,必須建距離海水近的地方。而用鹽池產鹽成本比海水低,這是永利選擇這裡的原因,除了這裡的各種優惠政策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永利要想方設法的降低成本,因為他們此次正跟制鹼業的龍頭老大,英國卜內門公司進行激烈的價格戰來搶佔東方尤其是日本的市場。

    隨即范旭東感慨道:「沒想到綏遠有這麼一個好地方,這個鹽池估計能讓我們公司生產一千年。」

    「這就是緣分!」趙書禮忽悠道。

    然後范旭東帶著趙書禮參觀了正積極施工的現場。

    此時趙書禮問了一個問題:「不知道范先生可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政府幫忙解決的。」

    范旭東搖了搖頭,隨即又歎了口氣道:「沒想到這裡有個這麼大的鹽池,確實不錯,而且我知道鐵路也要經過這附近,交通倒不用擔心。可惜的是,周邊的水都是滷水,飲用的話不方便啊。而且制鹼過程也需要大量的淡水啊,這卻是一個困難。不過企業應該有自己的擔當,什麼都靠政府也不行,我們打算從四十公里外的河流引水。但是如此一來,恐怕投資會超標。」

    趙書禮承諾道:「錢不是問題,我可以承諾給予你們公司一千萬銀元的貸款!對了你們的這個產品,純鹼是吃的嗎?」

    趙書禮真的不懂這個東西,問題一出,范旭東哈哈大笑,但隨即猛烈的點頭。

    趙書禮鬱悶了,這是什麼意思,期待著他的回答。

    范旭東笑完了,道:「倒也可以這麼說,但是不是為了給人吃的,而是給工業吃的。」

    「工業?」

    「沒錯,純鹼是許多工業的原料,玻璃工業是大用戶,還有化學工業,冶金工業,印染工業,制革工業都需要用到。因為我國一直不能生產,所以一直以來鹼國都被叫洋鹼,這真是恥辱,可是國外公司一直對鹼的生產工藝保密,後來我們公司研製出生產工藝後,我給鹼起名叫做純鹼,以示跟洋鹼的區別,同時也說明我們公司的生產的鹼純高。」

    趙書禮聽的津津有味,聽完後道:「沒想到這個純鹼工業的產業鏈這麼長,真好。對了你們公司完全可以延伸產業鏈嗎,如果缺錢直接找我。」

    范旭東頗為感慨,從來沒有一個主政的人物會對一個企業這麼熱心,當即道:「既然趙先生如此說,我也就不客氣了,確實有點小忙,我心裡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我想把公司的總部搬到這裡,並且附近建一個鎮子給公司員工居住生活,不知道先生允許不允許。」

    趙書禮一聽,當即答應道:「這怎麼會不允許呢,對了我也給你的鎮子想了個名字,就叫永利鎮好了,你隨後去歸綏報備一下,讓他們給你的鎮子編製郵碼。」

    范旭東道:「沒那麼快,鎮子一時半會兒還建不起來。」

    之後范旭東從趙書禮這裡得到了大量的貸款,利用這筆款子他們撐過了跟英國卜內門公司的價格戰,跟卜內門分享了亞太的市場。而後范旭東將永利的化工業務不停的擴展,不但生產水玻璃、重鉻酸鈉、**、氟化鈉、小蘇打、硼砂、磷酸三鈉等化學產品,還生產冶金工業用的冶煉助熔劑、選礦用的浮選劑,煉鋼用的脫硫劑,以及印染工業用的軟水劑,制革工業脫脂的化學產品,等一系列化學產品,成為國化工業的霸主。而且范旭東還利用自己的私人關係,積極為綏察蒙的工業展出力,為永利鹼廠提供設備的上海大效鐵工廠就他的邀請下落戶到了包頭,並且這裡展成為了國大機器製造廠。

    這些都是後話,話說這一年,雖然來綏察蒙投資的企業資本量不是太過雄厚,但是卻帶動了商業的展,為了配套,趙書禮倒是利用趙氏銀行的資金張家口等城市大建電廠,自來水廠等基礎設施。大量投入又帶動了水泥產業,鋼鐵業等的展。這一年綏察蒙政府的收入比之去年翻了一倍,達到了1000萬銀元。同時人口的增多,帶動了消費,輕工業的毛紡業展很好,不但滿足了本地市場,還擴張到華北西北甚至出口日本國。

    而趙書禮支持,後來又拉來徐共同投資,孔韌一年間建和擴建了三個大型重工業工廠,綏西國營機床廠,國營機電設備製造廠,國營火車機車和大型汽柴油動機製造廠。並且計劃建立大型化工設備製造廠,精密齒輪及傳動設備廠和採礦設備廠。這些工廠都是投資達千萬銀元的大工廠,其很多設備並不是自己生產,而是採購外國的配件,對這些配套廠,根據趙書禮的想法,孔韌要求對方國設廠。由於其大多數設備是從德國採購,所以這些配套的小廠也都是德資工廠。

    常守成的鐵路也完工了,比日本人計劃建造的橫穿外蒙的鐵路通車早,這讓他頗為得意,因為兩國修築這兩條鐵路的時候,根本就是競速。其實也不是日本人差勁,而是他們的路線加困難,不但要經過戈壁沼澤,而且要翻越阿爾泰山脈。而常守成投資修建的庫張鐵路條件就好多了,沿途幾乎一馬平川,還有前清時期的庫張公路做支持,主要困難大概就是錢了。

    不管怎麼說,畢竟國技術人員和工人贏了,大家心自然高興。通車那天,常守成黃河樓大宴賓客,趙書禮也去了。他不能不表示一下支持,因為這條鐵路太重要了,有了這條鐵路,從綏察蒙的地盤上就擁有了一條完全自己控制下的,可以借道蘇聯去歐洲的通道。這條鐵路也很快就顯現出自己的價值,不但是綏察蒙三地的經濟交流貿易量增長了不少,而且隨著這條路的通車,大批的礦石,毛紡織品,糧食紛紛從這裡出輸往德國。並且跟興登堡達成了一個協議,給這些物資一個特別稅率,因為我德國人也需要趙書禮用物資出口來平衡德國給他的借款。隨著這些物資的熟人,德國人給的信貸也一步步放開,大量的民間經貿撬動了,通過這十億的信貸趙書禮建立了大量的國營大工廠,而這些工廠吸引來了多的德國小型配套企業,鐵路修通後的幾年裝備製造業幾乎是以幾何倍的速成長起來。當然這也是後話了,且說這次趙書禮參加常守成的宴會還有個小插曲。

    他當時一高興,不小心就喝多了,他是不常醉的,因為過去做生意跟俄國人練出來了。可是這次就是醉了,酒桌上他還不停的感慨,說人家常守成的名字取的不對,他不應該叫守成,而應該叫創業。常守成也感慨著,說他本身晉商常家的一個偏枝,到他這一代已經不如以往了,他父親只盼望他能守成就好。可是他卻不是個安於守成之人,沒有守著幾畝薄田,而是選擇走西口經商。到後來萌生了建鐵路擴張晉商外蒙貿易的想法後,是變賣了田產,和房產籌集到了一萬銀元,正是他的破釜沉舟才讓多的晉商對他有了希望,融到了第一筆資金。講述完自己的故事後,趙書禮說要給他起個外號叫做闖王,常守成說闖王不敢當,他頂多是個闖娃,於是闖娃這個外號叫開了。而且不久常守成還宣稱闖娃這個名字,是趙書禮贈的,屬於御賜,藉故把自己的鐵路公司改名闖娃鐵路公司。

    這一年,綏察蒙到處都動工,每天尤其是綏西的包頭,由於幾年前趙書禮就跟孔韌開始了工業計劃。雖然結果並不如趙書禮理解的那樣,開區一開就像深圳那樣,工廠林立起來,但是位於包頭西部三里外靠近黃河邊的工業開區的基礎設施卻有模有樣,幾年來一點點的政府投資下水電路三通做的很到位,可惜企業數量此前一直不多。今年這裡終於迎來了春天,幾乎每天都有工廠投產,趙書禮樂得給這些企業剪綵,身體雖然很累,但是他心裡頗為高興,感慨著:這真是一場小躍進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