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大民國

龍騰世紀 三十三節 擴軍備戰 文 / 狂人阿Q

    對段祺瑞給的三個師編製的大禮,趙書禮也投桃報李,立即給段祺瑞送去了二十萬大洋,說是支持北京政府緊張的財政。同時也對各方前來拉攏的軍閥示好,既響應了閻錫山的共進退的約定,因為他知道閻錫山這個人圓滑,但是膽小,不怕他吞併自己。又給西北的馬鴻賓送去了兩萬隻步槍——自己部隊淘汰下來的日本步槍,說是自己跟馬鴻逵是兄弟就跟馬鴻賓也是兄弟了。馬鴻逵馬鴻賓是堂兄弟,馬鴻賓的父親是馬福祥的親哥哥。對張作霖就不用說了,他可是打算送個大油田給他的。

    然後明白變局將至的趙書禮加積極的練兵,又有段祺瑞的許可,軍隊也再次擴編,把西北邊防軍兵力擴張到了五萬人。現兵工廠已經投產一年,累計生產了槍支近十萬支,武器不缺。順便說一下,兵工廠的工人們趙書禮當初超越德國人的鼓動下,當真的做到了讓產量超越德國工人的水平,只是代價是日夜不息的加班加點。而那幾個德國人自從國工人完成了諾言後,他們的三年之期也到了,紛紛回國去了,也不知道是被兵工廠工人刺激的還是想家了。他們走之後,孔韌接手了兵工廠的運作。

    步槍富裕的同時,子彈儲備也很豐富,隨時保持兩千萬子彈的庫存,軍隊也終於能進行數量不多的實彈射擊了。只是趙書禮對此並不滿意,因為他詢問過宋遠,這樣的實彈量遠遠比不上日本,不用說設計訓練標準高的美國了。對此趙書禮只能讓剛剛用財政採購了一批機器,正積極籌辦機器廠的孔韌想辦法,讓他快將工廠的子彈機再複製一套出來,屆時兵工廠的彈藥產量將增加一倍,達到每月一千萬。

    趙書禮不但擴充了步兵為三個師,同時還悄悄的組建了一隻的騎兵師,該騎兵師目前還沒有番號,只是內部定為綏西騎兵第一師。

    之所以能組建這個騎兵師,故事還得從挖溝修渠的蘇方說起。蘇方當年計劃了一條從寧夏經過沙漠地區到黃河的水利工程後,趙書禮並沒有直接答應,只是給了他一點經費讓他仔細考察。但是這傢伙就用這點錢,招募人手,先把架子搭起來了。然後又跑去歸綏求馬福祥,又獲得了一筆投資,又用土地吸引已經移民到了河套地區的一些農民,允諾渠修好後,給予他們多的土地,讓這些農民接受了低工資後,蘇方終於風風火火的大幹起來了。

    當趙書禮從庫倫回到河套的時候,才現他已經幹了一年多,修渠二十多公里了。不得不支持他繼續動工。

    但是這傢伙很快就給趙書禮惹上了麻煩,由於工程計劃是從黃河上游的盤山附近的黑山峽引水,一路上利用地勢的降低,讓水渠地平緩緩下降。但是黃土高原並不是一個連續下降的平面,所以水渠經常不得不迂迴蜿蜒,有時候還得借助蒙古人的牧場。這就引起了衝突,蒙古人的牧場都是屬於王爺的。就當他們破壞了一處非常肥美的牧地時候,一個蒙古王爺帶著上人槍,把他們施工隊伍包圍了起來。

    這件事讓趙書禮注意到,是到了處理河套地區蒙古王公的時候,這裡跟外蒙一樣,土地都是王爺的,牧民的財產大多數都要上交,其實生產根本沒有積極性。但是因為考慮到這裡情況複雜,初到這裡的趙書禮一直採取安撫的態,此時兵強馬壯,該到了解決資源再分配提高生產率的時候了。

    於是趙書禮親自出面,派人禮貌的把所有蒙古王爺請到了鄂爾多斯,說是要商量此地展大計。之後趙書禮不但沒跟他們商量具體問題,反而每天好酒好肉招待著,就用拖字訣拖住他們。

    當半個月後,這些王爺決定回自己的領地的時候,才被告知他們的領地被窮苦的牧民們私分了,包括他們的衛隊也放下了武器,分了土地當老實牧民了。王爺們鬱悶了,找到趙書禮幫忙,卻只得到一個無能為力,但是願意補償他們,後按照領地大小,多的人分到了十萬大洋,少的也有一萬,總共花了趙書禮兩萬大洋。當然他可沒有這麼多錢,大多數是打了白條。

    分王爺領地的同時,趙書禮採取了外蒙招兵的方法,願意當兵的多分,不願意的少分。於是又招收到了一萬來人的騎兵,而且其大多數是,幾十年間陸續來這裡開荒的老移民,由於跟蒙古人雜居,他們也學會了騎馬,性情也十分彪悍。以這些人為底本,組建了一隻騎兵師,並且電令駐守庫倫的脫歡將一些騎兵軍官調集過來。將這些士兵快的訓練起來。

    繁忙的工作,時間很快就到了五月。

    此時傅倫終於回國了,帶回來三個美國工程師跟兩架鑽井和附屬設備。他們到了天津下船後,然後做火車直驅哈爾濱,用牛馬將設備轉移到趙書禮給他們地圖上標注好的一個點上,這個點就是傳說的大慶。然後讓他們以圓心為點,向四面打井,每口井相距五米,直到出油為止。

    趙書禮繼續坐鎮鄂爾多斯,遙控包頭。

    軍隊的訓練一日也不能停止,並且每半個月搞一次軍事對抗,有時候是騎兵對騎兵,有時候是騎兵對步兵,有時候是步騎對抗,也有混編建制對抗。各種戰爭情勢都模擬出來,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北京變局。

    同時接受了仿製子彈機的孔韌,積極行動起來,並且還日本採購了一些必要的設備後,終於成功的仿製出了子彈機一套。這時候,高星橋的煤化工廠機器也安裝完畢,德國工程師的幫助下,優質的梯恩梯**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趙書禮步槍和子彈方面終於不再受任何外界干擾了,而這時候時間已經到了1925年的11月。

    就該月21日,趙書禮等待的機會來了,馮玉祥跟張作霖之間的衝突終於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