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607章 謀劃與開端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經過十天的航行,北美大陸已經遙遙在即。

    殘陽如血,晚風習習。美利堅合眾國首都華盛頓沐浴在一片燦爛的晚霞裡,在繁榮富麗當中又多了幾分閒適的安寧。在歐洲列強激戰正酣之際,這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國家,仍在5000公里外的大洋彼岸安享著最令人羨慕的富貴與和平。他們的人均收入分別是英國的1.5倍和德國的1.85倍,其財富總量更是超過了英、德、法、奧、俄這5大歐洲列強的總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國度都是上帝的私生寵兒;即便是不用經受血與火的磨礪考驗,他們也能憑借自己那無與倫比的底蘊強勢崛起,並成為當前這個星球上最矚目的核心!

    走下霍亨索倫號皇家郵輪,清英便被這片土地上所展現出來的繁榮氣韻所深深震撼到了。那鱗次櫛比的峰岳高樓,縱橫寬廣的巨型工廠;開闊馬路上來往如梭的小汽車,遮空蔽月般密集的廣告牌和霓虹燈……如此種種場景,即便是德國最繁華的金融中心法蘭克福,也都無法與之相比。這一春秋鼎盛的情景,他在20年前的倫敦也曾有所領略。然而那時的大英帝國卻是如午後之烈日,雖然極盡璀璨熱烈,卻是在無可挽回地向下沉去;而當今的美利堅卻好似清晨時分的朝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所綻放出的光華必將更加燦爛而輝煌!

    不過,見到這一幕的清英卻是沒有任何敵強不可敵的退縮和氣餒,反倒是充滿了熊熊鬥志和強烈的好勝之心。在吞併了東歐大片土地和海量殖民地之後,以德國主導的中歐同盟同樣膨脹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他們再不缺乏此前所一直掣肘其發展的糧食、各種工業原料、和商品傾銷地。其勢力觸角更是延伸到了世界五大洲的所有土地。與這個天之驕子進行毫不退避的正面博弈,才是符合德國那從中歐一路浴血奮鬥、並最終宣告崛起的光輝歷史和頑強精神的選擇:而清英始終堅信,勤勞嚴謹、勇敢堅韌的德意志國民,必將是未來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主角!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的美國還遠不像歷史上那般恐怖。由於這一位面的歐洲大戰之持續了一年時間。美國依附其上大發橫財的程度有限;而德國在陸海戰場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其世界地位和言語重量一時間無可比擬。這次即將召開的限制海軍軍備會議,就是德國一個挾歐戰大勝之勢、在談判桌上壓制美國的絕好機會。如果美國海軍在此次會議中被大幅削弱,德國就能在戰後從容實施自己的佈局:無論是間接干涉別國的內政外交事務來使德國獲利,還是直接在美國的後花園安插楔釘,手中大棒不夠份量的美國都無法予以反制和抵抗。

    對於接下來在會談中的謀劃。清英在航海途中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輪廓了。這次談判固然是結束海軍軍備競賽,以便為戰後的德國贏得一段健康發展的時間,但也同樣是德國用來打壓假想敵、從而提升自己國際地位的一次良機。而為了確保自己的意志能得以施行,德國有必要聯合多方勢力來在談判桌上增加自己的言語份量。奧匈雖然忠誠度絕對可靠,但在海軍領域的話語權卻幾乎是與會列強中最低的;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清英把搜尋潛在盟友的目光投在了日本身上。

    1905年5月28日,波瀾壯闊的對馬大海戰在日本島附近落下帷幕:遠征3萬公里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以逸待勞的聯合艦隊卻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傷亡。這一海戰的結束最終奠定了雙方的勝敗格局。儘管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得日本那脆弱的農業經濟瀕臨崩潰,戰後那在英法兩國的壓力下所簽署的「不割一寸土地,不賠一個盧布」的《樸茨茅斯合約》更是讓死亡12萬人、軍費開支近10億日元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但一個事實卻是無法否認,那便是日本戰勝了俄國這台歐洲壓路機,取得了亞洲國家對歐洲列強的第一個勝利!

    在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的狂熱煽動下。日本民眾已經全然將俄國無法在遠東投放全部力量的這一戰勝俄國的最主要客觀事實給徹底無視: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已國家經成為了超越那台歐洲壓路機的力量,即便是較真正的歐洲列強都完全不遑多讓!這種驕傲振奮的情緒如同瘟疫一般席捲國內。最終又反過來促使了軍隊政府在武力擴張道路上的愈演愈烈。儘管戰後的日本經濟始終氣若游絲、市面上的米荒面乏更是如同家常,但野心勃勃的日本人還是通過了數額龐大的擴軍預算:1910年,曾為聯合艦隊鑄造了海戰中堅的德國船廠,便不出意外的收到了2艘滿載排水量高達2.9萬噸的河內級戰列艦的訂單,連同圖紙在內的總包價格超過485萬英鎊。而為了維繫和當時仍是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之間的關係,日本又在半年之後向威克斯船廠訂購了滿載排水量超過3.2萬噸的戰巡金剛。隨著他們對圖紙的研習完畢。3艘與金剛號相同的戰巡姊妹和2艘繼承於河內的重型戰列艦也在之後兩年間於本國造船廠內相繼鋪下龍骨:如果不出意外。日本海權野心的第一步「四四艦隊」即將完成,而其海軍力量也將因此超越意大利。成為僅次於德英美三國的世界第四的存在!

    雖然這一位面的德國佔領了北部菲律賓,並即將從法國手中接過印度支那。已經較歷史同期大大牽涉進了遠東地區的鬥爭漩渦;不過,日本南下的格局卻也沒有因為德國的殖民而出現根本性的改變。菲律賓南部還在美國的掌控當中,馬來西亞、荷屬東印度、以及最南端的澳洲,仍舊是極其誘人的膏腴目標。而一旦日本對這些地區產生領土需求,則必然會觸發同美國之間的鬥爭矛盾,這便是德國所最願意看到的結果。日本海軍的強勁陣容必將牽扯住美國的大部分精力,如果能爆發如歷史上一般的太平洋戰爭就再美妙不過了。

    誠然,在德國已經擁有了豐厚遠東利益的當前,與日本之間的合作無異於是有著相當程度的矛盾:不過參考在日俄戰爭後還繼續延續了下去、並直到今天還沒有徹底廢除的英日同盟,清英認為以德國取代英國還是不難做到的。畢竟與這頭惡犬聯合所帶來的收益,要勝於它可能造成的反噬危險。

    不過,由於這裡是美國人的地盤,加之自己身份所帶來的矚目程度也實在是太高了點;如果就這樣在美國人的眼皮底下、同他們的潛在對手日本進行拉幫

    結派的接觸,清英也難以保證在談判中會出現什麼意外的變故。為了穩住美國人,同時也為了在日本人面前擺出矜持的姿態、以求今後讓他們在合作中做出更多的讓步,清英便沒有第一時間去聯繫日本方面的全權代表加籐友三郎,而是靜候會議的揭幕。7月2日,世界矚目的華盛頓海軍會議終於拉開序幕,包括法國和奧斯曼這兩個醬油代表團在內,共有8個國家參加了這次沒有硝煙的戰鬥。

    寬敞開闊的會場中,各國代表團涇渭分明地聚團端坐。除了主場作戰的美國人陣容龐大之外,其餘各方的代表都只有三五之數:其中一到兩名資深海軍將領做為專業指導,另外兩到三人則代表政府,隨時準備與各方展開激烈的嘴炮角逐。

    正中央的講台上,身材高瘦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正在進行著滔滔不絕的長篇敘述:其話語中充斥著和平、友善、陽光、幸福等詞彙,在花團錦簇之餘也讓卯足了勁準備廝殺一番的各方代表們昏昏欲睡。不過,當今的大國外交卻還有必要為其披上一層光鮮亮麗的外衣,以便向民眾們展示這其中的正義之意。

    眼前前戲進行得差不多了,威爾遜輕輕咳嗽一聲,原本的和緩語調也為之驟然一變:「根據合眾國政府在六周之前所推出的全新法令,我們將在未來的三年時間內建造不少於20艘的主力艦。然而為了讓世界重新歸於和平發展的格局,避免再出現自進入20世紀所驟然加劇的相互敵視甚至是戰爭對立,合眾國政府願意削減我們的艦隊。我們擬定了一份經過仔細斟酌之後的限制軍備方案,願為世界和平做出一份屬於頂尖工業國家的微薄貢獻。」

    聽得威爾遜那不緊不慢、字正腔圓的美式英語,清英的眉頭不禁微微一皺。美國人果然一上來就扯著自己的工業能力做大旗,先發制人的暗示自己完全有能力和你們這幫沒錢的草根把海軍競賽進行到底,這擺明了就是準備漫天要價的節奏。不過,德國卻也是有著自己的底牌:他們現在已經積攢起來的海軍家底、以及隨時可能拋出的德日合作,都是捍衛自己利益的最好工具。

    ps:感謝書友鴿子款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賞~~~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