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正文 第600章 新時代的開端(3) 文 / 重生之第二帝國

    「法國人始終強烈反對我們接收他們的全部海外殖民地。他們堅稱法**隊並沒有戰敗,帝國絕不能用這麼苛刻的條約來侮辱法蘭西的榮譽。殿下已經在談判桌上幾度威嚇,但對方的態度卻仍舊出乎意料的堅定,與我最開始時提出停戰要求時的情況幾乎完全一致……或許我們應該再重新審視局勢,以便做出更有利於帝國抉擇。」德國外交國務秘書基德倫在向柏林發回的電報中如是說道。

    5月5日,阿姆斯特丹和平談判進入第四天。雖然德法之間在賠款數額上幾乎可以說是相談甚歡,其數額從德國漫天要價的500億法郎降到了只有最初零頭不到的200億,但在殖民地問題上卻是出現了嚴重的分歧。法國始終無法接受交出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條件,即便是德國在賠款上做出計劃當中的讓步也是一般。面對這一情形,基德倫一邊向柏林發回電報予以請示,一邊也將在對法戰爭中幾乎一路醬油的諸盟國代表召集到了一起,從而根據他們的需求調整停戰條件。

    「意大利王國在對法戰爭中做出了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我們從戰爭爆發的第三個月起就對法國東南部發起了攻擊,並將大批法軍主力部隊牢牢牽制在了阿爾卑斯地區。在地中海上,意大利皇家海軍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在我們的奮勇進取之下,才最終獲得了對法國海軍的勝利,並長期佔據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權。因此。意大利王國完全有理由在戰後獲得足夠多的法國利益!」

    身材肥胖的意大利外交部長宋尼諾在會場上第一個開口。似乎完全將自己當成了這場談判的主宰者:意大利王國應當得到法國人35%的賠款。以此來抵償我們在布列斯特條約中所做出的讓步。4艘科爾貝級戰列艦中當有2艘劃歸意大利皇家海軍,非如此不能填補我們在之前戰鬥中所沉沒的艦艇噸位漏洞。在殖民地上,意大利理應得到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這是王國政府的底線要求。」

    咫尺開外,奧匈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對搶先發言的意大利人只是冷眼相視:對於這個胃口極好卻又滿口爛牙的國度,他的心中除了鄙夷之外再沒有其他任何感覺了。在整場戰爭中,意大利陸軍的表現用拙劣一詞都不足以形容;就算是把渾身穿著亮若孔雀的羅馬尼亞軍隊拉到阿爾卑斯前線,在東線與他們同壕共事過的奧匈將領。都認為他們會比意大利人打得更加出色。至於海軍,誠然意大利人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但在地中海決戰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仍是奧匈的4艘無畏艦。就這種戰爭貢獻程度,能得到一口肉湯喝就已經是不錯了,現在這幫貪得無厭的傢伙,居然還妄想著要坐上大口朵頤的主餐桌?

    「維也納政府希望得到阿爾及利亞、或是一片濱海的法屬西非殖民地,以便能讓哈布斯堡皇朝也獲得一片屬於歐洲之外的陽光。」貝希多爾德不去看旁邊意大利人那不善的眼神,只是自顧自地說道,「在賠款方面,我們希望得到總金額的10%。雖然我們的陸軍沒有和法國人交過戰。但我們的艦隊卻是和法國海軍從開戰之初就拚殺到了現在;此外,帝國陸軍往西線所實施的集結。也算是從側面支持了柏林對波爾多政府的威壓和談判。」

    看著這兩個各有打算的盟友,清英心中也在仔細思慮著將要面臨的未來。

    對於德國而言,戰後的奧匈仍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性助力。這個由弗朗茨皇帝創立的二元君主國位居歐洲腹地,是德國觸手伸向中東和非洲地區的重要中繼;而其通過整合東歐數百個民族所凝聚出的更勝法國的重工業基底,則更是德國所值得擁有的一把堪稱鋒銳的神兵利器。換言之,只有奧匈這個政權穩定且強大的存在,德國才能借哈布斯堡皇族之手,將民族、宗教、領土等問題宛若一團亂麻的東歐力量盡數凝聚起來,並納入自己那轟鳴運轉的國家機器。

    最為有利的是,奧匈這柄劍刃根本不會在磨亮之後有反噬自己的可能:且不說戰前德奧兩國那差距超過4倍的國民收入,光是奧匈的民族問題,就足以使得維也納根本不敢有絲毫與柏林反目的念頭。經過一場對俄戰爭之後,民族眾多的奧匈根本不適合全面動員下的現代化戰爭的弊病已經暴露無遺:德國只需動員大軍發動一波全面進攻,只能仰仗奧地利團和匈牙利團的奧匈陸軍就會全軍崩潰,更遑論他們當中的日耳曼人還極有可能會簞食壺漿、喜迎柏林王師到來了!

    鑒於這一緣故,清英便有必要在戰後培植一番奧匈的勢力,以便讓這個最主要的衛星國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了。一片面積不俗的西非殖民地將被劃歸給他們統治,在讓維也納宮廷享受貿易剪刀差的利益同時,也從他們手中贖回其所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以便讓德國獲得一片能爭霸世界的理想根據地。至於法屬赤道非洲,清英已經準備好了要將其盡數吞下:如此一來,再加上鐵定不會歸還比利時的中非剛果、以及德國原有的德屬東非,德國就能在非洲形成一片連貫的殖民地群,其面積甚至要比英國在非洲的領土更加廣袤。

    在賠款問題上,清英也不準備和奧地利人再過多爭奪了。因為根據他的談判規劃,德國本來也就不打算從法國人身上要到多少賠款;之所以一開始還開出500億法郎的高額數目,其用意便是讓法國人通過在賠款數額上的談判勝利,來換取他們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讓步。至於法國那幾艘賠償艦艇,從增強奧匈海軍實力出發考慮的清英,更是準備在私下裡向奧地利人交底,讓他們不要貪圖眼前的一時之利。法國的科爾貝級戰列艦早已和當前世界海軍的潮流完全脫節,無論是火力、防護、還是速度都難堪入眼:與其在當前撈回一票破爛,倒不如空下噸位,以便在日後自行建造更為強大的主力軍艦。

    清英目光流轉,又看向了面前正躍躍欲試的意大利外長。實際上,他在心底深處是極不願意同這幫亞平寧半道上的美食家們打交道的:因為他們性情多變、且貪婪如豺,臨陣戰鬥時畏怯顫抖,分享獵物時卻又狂奔最前。然而清英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便是在當前英法勢力仍存、德國還沒有完全消化掉這場戰爭的勝利果實並徹底膨脹開之前,意大利做為德國盟友,將遠優於他們轉投英法所將要出現的局面。意大利陸軍

    軍自然不足為慮,可他們卻擁有一支足可改變地中海力量平衡的相當強勁的海軍艦隊,現在還需要同他們繼續虛以委蛇。

    位於北非的突尼斯是要給意大利人的。他們對這片隔海相望的土地已經渴盼了整整30年,若非是被法國人給搶先佔去,他們也不會在1882年加入德奧的同盟陣營。來自法國的賠款也要給予意大利人一部分,由此作為讓他們得到安心的資金撫慰。不過對於阿爾及利亞,清英卻並不準備將其交到意大利人的手裡。這片土地面積接近240萬平方公里,其開發程度在法國殖民地中也絕對是排名前位;因此最有利的局面,無疑是由德國將其完整掌握在手內。

    當清英向宋尼諾委婉地提出阿爾及利亞問題關係重大,需要更進一步商榷的時候,後者的臉上難掩苦怒失望的神色。儘管清英知道對方臉上的表情有一大半都是裝出來給自己看的,但他還是只能捏著鼻子好言撫慰,並提出了德國將支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裡的擴張,並建立起一片意屬東非的方案,以之來補償意大利放棄對阿爾及利亞的野心。

    20年前,由於意大利陸軍那悲劇的戰鬥力,使得其在進攻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中被一群土著打得大敗虧輸,賠款撤軍,此後再也不敢復仇動兵。而索馬裡的情況也如出一轍,雖然意大利人早在1885年就將觸手伸向了這片土地,但直到當前,也始終未能實現完整的殖民。如果意大利能夠借助德奧同盟的威勢,趁英國當前因戰敗受挫、無暇干涉歐洲事務之機,而將這一地區徹底佔領的話,那麼也算是在這場戰爭中有所裨益。

    在摸清楚奧匈和意大利的要求之後,清英對法國人的處置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如果對方的態度仍舊堅持如初的話,那麼將一些在奧匈和意大利要求範圍之外、且並不重要的殖民地放還給法國人也不是不可以。畢竟這些土地的財富價值有限,法國人再怎麼經營也搾不出多少油水。實際上,自己此前要求得到法國全部的海外殖民地也略有貪多求全之嫌,戰後需要德國去接收消化的地方實在太多,放還一些殖民地回去以安撫法國人那受傷的內心,也並不影響戰後的大局。(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紹江、廣州提督、chimera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