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正文 第056章 :鋼軌訂單 文 / 鈞申

    與德國人簽訂協議之後,西北政府高層都鬆了口氣。

    「現在我們與德國人建立了合作關係,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能夠快速發展了,到時候也就完全不用怕滿清反撲。」郭士銘對張奎發他們說道。

    「話雖這麼說,但是要如何發展卻還是一個大問題啊!」沈進文保守的說道。趙維書點頭說道:「我們問德國佬借了5億什麼馬克,也就是2。5億白銀,這麼多錢就算是3%%u7684利率,日後還錢還真是一個大問題。」

    沈凝雲淡定的說道:「錢生錢,是很容易的,只看有沒有本事。我們只要不是把這些錢亂花掉,還款還是很輕鬆的,畢竟那都是十年後的事情了。大不了到時候我們再拖上幾年,德國佬和英國佬肯定打起來,到時候還不還這個錢,都是我們自己說的算。」

    「所以我們要用這筆錢,打造出我們自己的工業體系。同時還要建立教育體系,因為人才是工業發展的根本。」郭士銘說道。

    「我看,這筆錢怎麼用,也就不用我們幾個操心了,讓小雲兒和郭主任還有孫繹龍他們三個去管就是了。」張奎發輕鬆的說道,這方面基本上不需要他去過問的,小外孫自然能夠做得很好,這讓張奎發很舒心。

    「大帥說得不錯,我們還是在軍事和行政上多下點功夫。我們現在面臨的局勢,滿清隨時可能會抽出手來反撲我們。」趙維書點頭說道,提出了軍事上的問題。

    誰又知道,慈禧那腦子會不會一熱,接著來反撲西北政府。清軍反撲是不怕的,但問題是發展的穩定就被打亂了。

    「我們現在應該加強軍事力量。一個師起碼要配備50挺重機槍,我們的重機槍現在只剩下95挺了,已經報廢了5挺。」

    重機槍是當前西北軍最關注的軍事裝備,至於火炮,從清軍手裡繳獲不少,多是土炮,沒什麼用。

    「我們再購買100挺重機槍應該差不多了,至於其他的缺口,則日後我們自己製造。」沈進文說道。

    買重機槍主要是為了應急,如果再能有100挺重機槍,確實不用怕清軍了。清軍的新軍數量不多,編練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滿清用舊式軍隊來打西北,那麼來再多都沒用。因此只需要再買100挺重機槍就差不多了。

    買太多沒必要,因為德國人會在幫西北軍建立兵工廠,到時候自己有兵工廠,如果軍隊都裝備了重機槍,兵工廠就拿不到訂單了。買太多,也是給歐洲人送錢。還不如到時候自己造。

    至於火炮,再說吧!西北軍又沒打外部,俄國佬的擴張方向又在東北,暫時威脅不到西北。

    第二天,郭士銘就去找盧卡斯商談採購的問題。

    首先要採購的自然是機械製造廠的設備,很多機床都是要購買的,因為這些機床比較複雜,雖然慢慢造能夠造出來的,但是時間卻又是很寶貴的。

    造機床雖然說還是自主一點比較好,但問題是剛開始的階段,需要跨越式發展的。

    鑽床、銑床、測量床、沖床這些,直接買一批,就能夠讓西北的機械設備製造能力直接跨越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高級水平了。

    至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還得等電氣製造廠及內燃機製造廠的投產及發展。

    工業的發展,其目的又是為了推動生產力。而轉化生產力則需要財團的存在,才能將生產力迅速轉化。

    就如糧食加工,此時西北集團正在到處建造蒸汽機為動力的麵粉加工廠,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力的投入。

    再如修路、開礦,黃色炸藥(tnt)已經在西北大規模應用了。

    還有修水利、造房子,水泥也開始應用。還有運輸上,火車已經開始小規模的應用。如果德國容克財團把玉海鐵路修起來,那麼運輸效率將會大大的提升了。

    這次的機床採購,砸了三百多萬兩銀子下去,買了很多不少中型設備,至於那些大型設備,暫時真沒那麼多錢買,也沒有那樣的工業基礎來使用那些大型設備。

    另外,還購買了幾套小型的化肥生產設備,以及一套鑽井設備和一套煉油設備。其中訂單最小的,就是100挺馬克沁重機槍了,這點錢還真不算什麼了。

    快到春節的時候,西北王王府,這時也正在蘭州修建。這座王府,佔地50畝,並不是很大,修建檔次也不怎麼高。

    反正按照沈凝雲的意思,有個地方住就行了。按照沈進文的意思,只要風水好,不在乎多大,多奢華。

    因此這座王府,規格修得很一般。但風水卻是極好的,前面黃河流蕩而過,如玉帶環繞,後面則靠著群山。

    巒頭上不僅好,而且理氣方面,堪輿師也用九宮飛星算了一遍,是三碧祿存丁財兩旺的坐向。

    民間堪輿師一般之會看巒頭,即山水、青龍白虎、明堂什麼的。而九宮飛星則是理氣方面的,一直是宮廷帝王之術,古代朝廷是禁止民間私學星相的。兩者以巒頭為主,但理氣有畫龍點睛的妙用。

    這座西北王王府,不僅理氣上丁財兩旺,巒頭上也是丁財兩旺的格局。

    沈凝雲基本上沒去看過,因為他現在很忙。正在榆中工業區指揮著建設高爐和平爐呢!

    「我們與德國人簽訂了鐵路修建協議,玉海鐵路全程由德國人修建,而甘肅一段則由我們供應鋼軌。我們按照60公斤/米的鋼軌規格,修建1200公里的鐵路,一共需要供應7。2萬噸鋼鐵。一年需要3。6萬噸鋼鐵。按照日產50噸的平爐來計算,我們需要擁有4座平爐才能滿足這個需求。加上其他方面的鋼鐵需求,起碼需要6座這樣的煉鋼爐。」白成明為沈凝雲計算了一下建設目標。

    「有難度嗎?」沈凝雲問道。

    「只要有足夠人力,沒什麼太大難度。平爐煉鋼技術,已經吃透了。不過如果要進一步降低煉鋼成本,最好是把煉鋼爐造得大一些,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效益。不過更大的煉鋼爐,則需要更長的建設時間了。」白成明說道。

    「就按照日產50噸的平爐去建設,這東西速度快。成本高一些沒問題,反正成本的錢都工人賺走的。更大的煉鋼爐,等德國的工程師來了,再建個大的。」沈凝雲決定道,眼前這些鋼軌是西北鋼鐵發展的第一個大訂單。

    如果德國人不建設這條鐵路的話,這些成本都是要西北財團出的。不過德國佬既然投資了,也就變成德國佬掏錢了。

    至於德國人是否會從運費上卡西北商品的銷路,這個完全不用擔心。首先只要西北政府手上有技術,德國佬就不會做得太過。就算是德國佬要這麼做,大不了自己再修一條鐵路,反正早晚都要修雙軌鐵路的。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條鐵路就不是德國佬的了。

    反正沈凝雲這傢伙,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

    為了供應鋼軌,因此榆中工業區的平爐建設,在1901年,計劃建設5座起來,形成6座煉鋼爐的規模,即一年生產10。8萬噸的鋼鐵產能。

    鐵路修建,也保障了鋼鐵的銷路。實際上,也就是組織生產建設。鋼鐵出產更多了,就要用掉。

    這些鋼鐵用到什麼地方,能提高多少生產力是關鍵。

    財團的好處就在這裡,鋼鐵沒地方用了,可以創造出消耗的領域。就如鋼鐵消耗,一開始肯定是鐵路、輪船等東西。當鐵路、輪船建造得差不多,還有汽車、建築、公路等等方面。

    建設計劃制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建設環節了。西北集團開始向榆中縣調集大量工人,一個個生產環節解決下去。

    高爐、平爐都開始大規模的動工建設。

    煤礦、鐵礦也加大開採,煤礦、鐵礦與鋼鐵廠之間的道路也開始鋪設鐵軌。榆中縣成為了西北工業中心,從而向四周輻射,日後隨著鐵路的建成,也就能夠形成第二個、第三個……許多個工業區。

    安德森這一年2月也回到了西北,他帶回了三百多名技工,全是靠忽悠來的。同時還忽悠來了十幾名工程師,幾名學者。

    這批人才的到來,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前西北工業人才不足的問題。

    德國的工程師及軍官,則在3月份來到達了第一批人,這些德國工程師很驚訝的是,中國西北這樣的地方,竟然自主建設出了日產50噸鋼水的平爐鋼。

    對此盧卡斯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西北政府是一個很奇怪的勢力,他們連合成氨都能搞出來,何況是煉鋼這種玩意。

    這些德國工程師到達後,立即成立了一個『玉海鐵路』工作組,德國方面派來了一名總工程師,西北鐵路公司方面,則派出詹天祐參加這個工作組。

    玉海鐵路的修建工作正式展開,不過目前還是處於測量階段,還未真正開工。詹天祐卻已經測量了不少路線。

    德國方面的工程師不由對詹天祐的水平刮目相看,在鐵路修建方面,顯然西北政府也已經掌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