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意千寵

正文 第120章 文 / 九月輕歌

    燕王妃見葉潯沒有當即應聲,道:「怎麼,你表妹、二妹的事情還在鬧著?」

    葉潯笑道:「便是她們沒起衝突,我也沒有讓她們聽話的本事。」

    「明白了。」燕王妃理解地笑了下,「那就這樣,你如以往一般謹慎些,待我弄清楚原委,再與你細細商議。」

    「嗯。」葉潯點了點頭,又蹙了蹙眉。

    燕王妃不解,「還有難處?」

    「不是。」葉潯懊惱地按了按眉心,「我是真正的生個孩子傻三年,這幾日尤其覺得腦子不夠用,遲鈍得厲害。」

    燕王妃大笑,「不是我跟你賣關子,過幾日便告訴你,別費心思琢磨了。」

    葉潯心緒稍緩,「是這樣就好,我就怕拖累你。」

    燕王妃攜了葉潯的手,「總算給兩個孩子找了兩個投緣的丫鬟,不再整日黏著我了。我們去喝點兒冰鎮的果子酒,嘗嘗時鮮瓜果。」

    葉潯欣然點頭,「旭哥兒白日裡黏著我婆婆,晚間才會找我,橫豎也沒什麼事。」

    話雖是這樣說,回到府中之後,葉潯便吩咐秦許:「去幫我問問哥哥的手下,我想知道鎮南侯夫人的底細。」以往聶夫人隨著聶宇深居簡出,險些被人們遺忘,如今忽然冒出來,真讓她有些措手不及。

    秦許稱是而去。

    這件事容易,一般來講,裴府會留意的人,大多數也會引起錦衣衛的注意,而葉世濤專門留下了一批心腹,正是為了保護江宜室、照應葉潯。便是葉潯不問,來日他們也會主動告知。

    是以,第二天就有了回話:

    「聶夫人生於西域,孤苦無依,皇上登基之前,流落到京城,因樣貌才學出眾,得了先鎮南侯的青睞,促成了她與鎮南侯的婚事——這些是眾所周知的。」

    葉潯頷首,「尋常人所不知的呢?」

    「尋常人所不知的是,皇上、燕王的授業恩師陸先生對聶夫人有著幾年的扶持養育之恩,聶夫人出嫁之前鍾情燕王,並且在燕王成婚之前,曾找過燕王妃幾次,那時燕王妃的父親宣國公還在世,父女兩個絲毫情面也沒給聶夫人。近幾年,聶夫人與燕王妃屢生嫌隙,直至如今相互仇視。」

    葉潯目光微閃,「只要燕王夫婦願意,便能在打壓陸先生同黨的同時拆穿聶夫人與陸先生的淵源,這些事也就不再是秘密了,但是他們沒有……顯而易見,皇上也知曉這些事,陸先生養育幾年的人,皇上怎麼可能不知情?——是皇上和燕王不欲追究此事?」

    秦許點頭,「想來也只有這一個解釋了。」

    葉潯又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鎮南侯呢?有這樣的夫人在身邊,他就容得下?」

    秦許語氣平靜:「鎮南侯容得下,因為他對聶夫人一往情深。」

    那就難怪了。

    一番擾攘的根源,不過一個情字。

    得知這些,事情很容易就理清楚了,秦許道:「眾所周知,夫人與燕王妃私交甚密,聶夫人想登燕王府的門如同登天,只好從夫人這裡打主意。可是夫人喜靜,沒有深交的人從來不會應承,她這才另闢蹊徑——夫人這裡若是有了什麼事,燕王妃絕不會坐視不管,如此一來,聶夫人就有了與燕王妃相見的可能。」

    只要一相見,燕王妃輕則被拿捏住把柄,重則會有性命之憂。

    「再有就是,」秦許遲疑地道,「這件事表象如此,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聶夫人恐怕是為了被圈|禁的陸先生,試圖無所不用其極。不論是夫人還是燕王妃,身後都是皇上倚重的人,以一個被囚之人換取一個臣子家眷,皇上不會有半分猶豫——聶夫人在打的會不會是這主意?不為此,也不會在侯爺、燕王不在京城時做手腳了。」

    葉潯頷首一笑。大抵就是如此了。

    帝王、權臣在人們眼裡如同猛虎,不可冒犯,若心懷叵測,只敢從他們近前的人下手。得手了,極可能心願得償;失手了,也能有個迴旋的餘地。

    如果聶夫人想要報答陸先生的恩情,意在救他離開圈|禁之地,眼下是最好的時機。

    再靜下心來思前想後,葉潯猜測裴奕與聶夫人是相識的,最起碼,他一定知曉聶夫人生平一些事。

    而最讓葉潯意外且唏噓的是聶宇對聶夫人的一往情深。自然,也是有些擔心的。如果為了一腔深情而助紂為虐,皇上絕無容忍的可能。可又相信皇上不會看錯人,啟用聶宇,必有充足的理由。

    過了兩日,燕王妃來找葉潯,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和盤托出:「聶夫人早些年和王爺同在陸先生近前,見過幾次。我與王爺的婚事,先是皇上、皇后有意撮合,再加上我與他確實有點兒緣分,他又能容忍我一些不合俗例的要求,婚事便定了下來。成婚前幾日,聶夫人的確是找過我幾次,謊稱她與王爺青梅竹馬,卻被王爺狠心拋棄,要我成全她的一片癡心,將她帶到王爺身邊。若是我不讓她如願,她就每日在府門前鬧,讓我與王爺未成婚就蒙羞受人非議。」

    葉潯驚訝,「那是她想鬧就能鬧起來的?宣國公府還會被她一個弱女子擺佈?」

    燕王妃微笑,「要不是我自幼性情刁鑽,是與父親、姨娘針鋒相對著長大的,真就被她弄得六神無主了——多少女子都曾上過這種當。也是趕巧了,王爺那日恰好去了我家中,聞訊後,只對我說了他與聶夫人的淵源,讓我看著辦,與他無關,不需顧及他。」之後,她語聲透出幾分無奈、苦澀,「隨後,我父親也知曉了這件事,他那

    個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與人為善,給人難堪卻最拿手。我那時年少,心裡因為一些事,總像是憋著一口氣,不順心的時候,只要有人挑釁,便會狠下心來刁難人。聶夫人固然是有不對,可我和父親也實在是讓她太難堪了……她記恨上我,倒不是因為我嫁給了她鍾情的男子,而是我與父親對她的羞辱。如今回想起來,說不上後悔,但是怎麼都要承認,事情做得太過分了。」

    如何讓如今的聶夫人分外難堪,燕王妃沒說,葉潯也沒問。羞辱人的法子多的是,不難想像。

    隨後,燕王妃再說的就是葉潯已經瞭解的事,與秦許的回稟大同小異。

    末了,燕王妃道:「她這幾年明裡暗裡想法子見我,我說心裡話,一是不想見覬覦自己夫君的人,二是有點兒底氣不足,別說看到她,就算回想起來,也會覺得彼時太魯莽,不留餘地。眼下實在是沒想到,她把主意打到了你頭上。可我這兩日思來想去,覺得她不過是要用這些陳年舊事做幌子,真正意圖是為了陸先生。陸先生被囚禁之初,她可是大病了一場,足見她對陸先生的尊敬、孝心。」

    葉潯又想到了聶宇,唏噓道:「鎮南侯這日子可不省心啊……」

    燕王妃先是一愣,隨後笑起來,「這倒是。費盡心思娶了她,她卻沒有一日將心思放在鎮南侯身上,先是惦記著王爺,隨後又想方設法要救陸先生。」

    「不如意的人真是太多了。」葉潯問起最擔心的一件事,「依你看,鎮南侯會不會為著情分幫他夫人?」

    「不會,他沒那麼糊塗,卻又不能左右聶夫人,也是陷於兩難境地。」燕王妃笑意緩緩斂去,「他的底細,我也不妨告訴你。他並非老侯爺親生,是老侯爺仇家之子,他查了幾年才弄清楚的。若非如此,他早就想方設法地造皇上的反了。話說到這裡,你也該知道陸先生、老侯爺的心有多狠了吧?」

    「……我一直以為,自己就夠倒霉的了,比起他這樣的遭遇……實在是不足掛齒。」

    燕王妃認同地點頭,「可不就是麼。男人自來如此,一局棋布下,便是關乎著很多人的一生。」又寬慰葉潯,「他既能得皇上賞識,有了如今重返官場的情形,足見不是個簡單的人物,遲早能理清楚身邊那些是非。」

    「那樣再好不過。」

    燕王妃又說起柳之南和葉冰,「這兩日著意打聽了兩個人平日做派,都不算穩重,既然如此,咱們就別管她們了,隨她們去——要管就得管一輩子,都有一大堆事纏身,哪兒有那個閒工夫?她們便是與聶夫人來往也無妨,你心裡有數就行。萬一有個什麼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對聶夫人不需客氣,事後我自會給你擔著。」

    葉潯笑起來,「給我這句話就行,我只怕怎麼做都不對。」

    柳之南與葉冰之間的矛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情的時候,有了戲劇性的轉折。

    江宜室來裴府的時候,說起來是滿臉的啼笑皆非:「親近的都不理她們,她們身邊的丫鬟、管事媽媽就上場了,勸說著兩個人以和為貴,鬧得久了,便會淪為笑柄,還會被人說小肚雞腸。就這樣,之南見了冰兒一次,又給淮安侯去信,孫志仁便回去當差了。事情到這兒還沒完,冰兒又前去真心實意地謝了之南兩次,兩個人把話說開了,竟很是投緣,眼下之南連我那兒都不怎麼去了,每日和冰兒膩在一起。」

    「……」

    江宜室見葉潯無話可說,笑意更濃,「全怪你這烏鴉嘴,先前是怎麼說來著?——不怕她們鬧,只怕她們親近。」

    「反正女眷走動與否也影響不了大局,隨她們去。」葉潯笑道,「想想也是,兩個人都是直來直去的性情,氣人時固然能讓人吐血三升,可一旦以禮相待,便又是言語坦率,應該能有不少的話可說。」之後擺一擺手,「不說她們了。來,看看我新畫的幾個花樣子。」

    江宜室想想也是,管那麼多做什麼呢?只要她們兩個始終立場相同就好,別的都不打緊。

    聶夫人曾兩次遞帖子給葉潯,意在來裴府做客,葉潯婉言回絕了。

    第三次,聶夫人以裴奕舊識的身份,直接到了府門外。秦許等人認出了聶府的下人,連忙告知葉潯,結果自然還是不見。

    在府中不得相見,進宮請安時卻是要碰面的。葉潯就算是出於好奇,也會留心打量。

    聶夫人是那種極為耐看的女子,氣質柔和嫻靜,如果在相見之前對她一無所知,肯定會對她生出親切感。

    人不可貌相——聶宇夫婦是典型的例子。

    葉潯即將錯轉視線的時候,聶夫人望向她。她抿唇淺笑,盡帶疏離。

    聶夫人不動聲色,轉頭看向別人。

    **

    庭旭與太夫人應了那句隔輩親,屬於葉潯的時間,只有每晚睡前。她自然不會爭這些,並且喜聞樂見。還要繼續主持中饋,整日哄孩子的話,什麼都別想做。

    七月下旬,天公不作美,連下了兩場暴雨,莊子上的莊稼淹了不少,地勢低的失修的宅子漏雨、進水,情形一塌糊塗。葉潯見管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回話,看出情形很嚴重,親自過去看了看。

    沒想到,暴雨之後,天氣放晴,日後比之前哪一天都毒辣。葉潯在田地、宅子裡不過轉了小半個時辰,就有些難受了,心知可能是中暑了,忙去了涼快些的室內歇息,一面喝著綠豆湯一面和管事們商量出了應對之策,又好言安撫了莊子上的人們,留下了幾十兩銀子,這才回了府中。

    事情解決了,她中暑的情形卻沒能止住,第二日就起不得身了。

    太夫人心疼的厲害,過來正房探望,「何苦親自前去受那份罪?眼下可不就要吃苦頭了?」

    「我是想著,莊子上怕是人心惶惶的,露個面,安撫一番,他們心裡能好過一些。」葉潯不好意思地道,「再說我以前真沒去過田地裡,不知道莊稼受災是個什麼情形,這次親自過去看看,以後沒有這種事最好,再有的話,當下就能拿出個章程來。娘,我休息兩天就好了。」

    「你只管好好兒歇息,我幫你帶著旭哥兒。暮羽不在家,我就讓人去請了太醫。不舒坦可不能不當回事,好生歇息幾日,何時太醫說你痊癒了,才准你下地走動。」說到末尾,太夫人已是命令的口吻。

    葉潯笑著稱是,「那我可就心安理得的偷懶了。」

    「這孩子,」太夫人戳了戳她的眉心,「說你什麼好?千萬要聽話啊。」

    葉潯一再保證,太夫人才略略心安。

    自此,太夫人將府中的事交由管家和管事們打理,每日帶著庭旭在家裡玩兒,或是出去串門。

    葉潯真就老老實實地遵醫囑在床上躺了幾天,記掛的只一件事:太夫人帶著庭旭出門時,秦許、李海都要帶上手下明裡暗裡的保護著。這一老一小若是出點兒岔子,還不如給她一刀。

    從七月中旬開始,江宜室就聽說了聶夫人去孟府做客,隨後,柳之南與孟夫人每隔三五日就會見見面,說說話,末了,葉冰自然也跟著湊熱鬧,並且有意討好聶夫人,想著讓聶宇幫孫志仁鋪路,以求來日謀個更好的差事。

    一樁又一樁事,讓江宜室對柳之南就快失去耐心了。轉頭觀望葉潯,見她並不關注這些,便去了趟葉府,本想與外祖母說說這件事,去了才知道,老人家有點兒不舒坦,當然不能再說這些惹人心煩的事兒了。臨行前,老人家又一再叮囑不准告訴阿潯,說阿潯上有老下有小的,又打理著內外的事情,若是再知道她不舒坦,不急病了才怪。

    江宜室應下來,壓下此事不提。而到了這幾日,去裴府的時候,才聽說葉潯也病了。當時差點兒就哭了,心說怎麼事情全趕到一塊兒了?

    新柳見她神色不對,忙笑著解釋,「您別擔心,夫人是被太夫人勒令臥床休養幾日,不打緊。」

    江宜室仍是急急忙忙到了室內,見葉潯只是神色倦怠,面色不大好,這才心安幾分,說了一陣子話,擔心葉潯精力不濟強撐著應付自己,便道辭離開。

    葉潯叮囑她不要告訴外祖母那邊,橫豎過幾日就好了。

    回到家裡,江宜室不知怎麼的,心裡難受得厲害,獨自坐在寢室窗前,默默地哭了一陣子。自己累,阿潯累,她們在外的夫君更累,不知何時才能過上安穩無憂的日子。

    柳之南全無葉潯的病痛、江宜室的哀傷,她正相反,正沉浸在滿足、喜悅之中。和葉冰算是不打不相識,新結交的聶夫人也是個說話辦事爽利的;府裡的大事小情她已得心應手,裡裡外外都打理的井井有條;香露鋪子前些日子開了分號,情形可喜。

    還有什麼不如意的呢?大概只有孟宗揚不在家中這一樁了。

    真想讓他快些回來看看如今的自己,想讓他誇獎自己幾句。

    七月二十八是母親的生辰,原是不該擺排場慶祝的。但是柳之南想:自己已是出嫁的人了,為娘親好好兒操辦一回,也是情理之中。而等到祖父祖母生辰時,再幫著大伯母給老人家操辦一場。

    打定了主意,柳之南開始挖空心思地想新奇的點子。這類事,葉潯主意最多,但是現在這情形……她不好為了這種事去請教,只得自己想轍。

    與聶夫人、葉冰閒聊時提了幾句,聶夫人很熱心,幫她想了多時,建議道:

    「如今是夏日,若是在城中府邸設宴,賓客因著天氣炎熱,赴宴等同於受罪。依我之見,什剎海那邊臨水,景致又賞心悅目,若是在那邊的別院設宴,晚間再租幾條大船,在水上放些河燈……」

    「對啊對啊……」柳之南撫掌笑起來,「就如那年正月十六什剎海賞燈一樣,在船上邊吃海鮮邊賞燈,不知有多愜意。便是陣仗沒得比,總歸是件樂事。」她說到這裡,又殷切地看向聶夫人,「你在什剎海那邊有別院?」

    聶夫人歉然地笑,「沒有。難不成淮安侯在那邊也沒有別院?我還以為——」

    她們兩家沒有,但是裴奕和葉世濤在什剎海都有別院,還不止一個!柳之南雙眼放光,「沒事的,我可以借到宅子!到時候你幫我籌劃可好?」

    「自然願意略盡綿薄之力。」聶夫人眼神柔和,笑若春風,「只盼著到時候能前去給令堂道賀,跟著賞看一番。」

    「這還用說嗎?」

    一直插不上話的葉冰笑著推了柳之南一下,「我是幫不了你什麼,但是到了那天,你可不准不請我。」

    柳之南咯咯地笑起來,「怎麼能少得了你?放心放心,我寫請柬的時候,先寫你們兩個的。」

    第二天,柳之南就去找江宜室借宅子了。

    江宜室詢問原由。

    柳之南想到時候給她個驚喜,不肯說。

    江宜室乾脆地道:「不細說原由,我是不能借給你的。」

    柳之南失望地歎了口氣,「那我再去潯表姐那兒試試,你們都不肯借給我的話,我就設法買一座宅子。」

    江宜室一聽她要去找葉潯,忙改口道:「算了算了,別去給阿潯添亂了,我借給你就是,等會兒讓管事帶你過去,你可不准

    胡來啊。」

    柳之南笑得眉目彎彎,「你就放心吧。」

    **

    七月二十七,柳之南親自給太夫人、葉潯來送請柬。

    太夫人看了看請柬,不解地道:「要去什剎海那邊?」

    「是啊。」柳之南解釋道,「我想在那兒熱鬧熱鬧,這一夏天過的都沒意思,特地跟宜室姐借了宅子。還望您明日一定要賞臉。」又起身道,「潯表姐呢?她又忙什麼呢?我去跟她說說原委。」

    太夫人笑著拉住了她,「阿潯這兩天不大舒坦,我讓她靜養幾日,這件事就別跟她說了吧?」她雖然不干涉小輩的事,卻能看出表姐妹兩個不似以往,尤其阿潯,許久沒去過孟府了。這是一節,此外阿潯身體不舒坦,她又擔心柳之南說出讓阿潯心煩的話,由此又道,「明日我準時前去就是,阿潯實在是不得空,你體諒些。」

    語氣雖然柔和,態度卻很堅定。柳之南一時也分辨不出葉潯生病是真是假,自然不好強行去正房,笑著點頭,即刻道辭。

    作者有話要說:嗯,結局不遠啦^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