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33章 退袁術關公示威,戰劉表文台殉命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33章退袁術關公示威,戰劉表台殉命

    劉表派遣蒯良向劉備借兵結盟。?.

    同為皇室宗親,劉備不忍劉景升受難,遂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謀士樂隱向劉備獻計:「袁術者,好面而懦弱,色厲內荏也!主公只需遣兵一支,便可牽制住他!更何況,南陽兵馬不過數萬,袁公路豈會遣大軍與孫台同攻劉景升?」

    「依先生之計,吾豈不結怨與袁公路乎?」劉備不解的問道。

    樂隱一笑,言道:「是否與袁公路結怨,皆在主公一念之間!主公馳騁天下,久揚威名。今接劉景升之書,念同宗之誼,豈可袖手旁觀?然,主公引兵而至南陽,只討袁公路退兵,而非攻其城池!」

    聞聽此言,劉備恍然大悟:「先生所言極是。吾知之若何也!雲長、翼德,你二人且留守徐州;為兄去會會袁公路!」

    言畢,吩咐關羽、張飛二人留守徐州。

    關羽攔住,言道:「大哥不可!如此小事,豈可輕易驚動大哥?弟前往足可!」

    張飛亦是要去。

    劉備看了看二人,笑著說道:「也罷。此事便交給雲長吧。汝千萬要記住,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切莫妄動刀兵。」

    「弟謹記兄長教誨!」關羽答應道。

    商議妥當,劉備派人找來蒯良。

    不多時,蒯良來到大廳。

    劉備言道:「吾弟關羽隨你同往,攔截袁公路的軍馬!不知子柔意下如何?」

    「多謝使君大義!」

    劉備遂遣關羽為主將,又使黃忠、周倉為副將,引兵馬萬人,隨蒯良而去。

    和孫堅結盟之後,袁術便派出麾下悍將紀靈,引兵馬五萬,直逼樊城。

    樊城守將乃是劉表的侄子劉虎。

    城中兵馬不過萬餘,戰將不過三五員。

    見紀靈大軍壓境,劉虎引了千餘兵馬出城邀戰。

    「大膽紀靈,因何無故犯我城池?」劉虎縱馬提槍,大聲斥責紀靈。

    紀靈言道:「劉虎,某奉前將軍袁公之命,前來討伐汝等!」

    「袁公路有何扺掌?竟敢私自起兵犯境?」言畢,劉虎揮槍,直取紀靈。

    紀靈也不含糊,大喊一聲:「來得好!」晃動三尖兩刃刀,便與劉虎戰在一起。

    別看這紀靈胖的上下一般粗,這柄三尖兩刃刀舞動起來可是疾如電,快似風,刀光影重重,暴喝聲陣陣。

    饒是劉虎年少幾分,正是壯年,也被紀靈的威勢所迫。

    戰不數合,劉虎自感不敵,遂引兵敗退而去。

    見對手逃跑,紀靈揮軍直追,趕至城下,被一陣箭雨壓回。本欲揮兵攻城,他卻發現樊城城牆高大厚實,一時間難以攻破,遂引兵馬退下,在不遠處按下營寨。

    如此果斷,可見紀靈不是一個沒有頭腦的將領。相反,此人殺伐果斷,冷靜果敢,乃是一個人物!

    劉虎退回城中,立刻吩咐各門守軍加強守護,又遣信使前往襄陽向劉表匯報。

    其弟劉磐言道:「蒯良已經到徐州尋劉玄德結盟!若是能得劉玄德麾下驍將關羽、張飛一人,足以平滅紀靈也!」

    「想來劉玄德與主公同宗,自然不會見死不救。我等只需堅守城池足矣!」劉虎說完,又吩咐了一眾兵將。

    連續數日,紀靈引兵討陣,皆無人迎戰。因為一時沒有準備好攻城器械,紀靈只得圍困樊城。

    不日,關羽引兵馬趕到,在遠離兩軍的地方按下營寨,遂讓蒯良入城邀劉虎兄弟來見,又遣使前往紀靈營中下了請帖。

    紀靈接到書信一看,竟然是關羽的信函。

    打開書信,他仔細觀看:

    紀靈將軍親啟:吾乃徐州牧、鎮東將軍劉玄德麾下部將關羽關雲長也。今奉兄長劉玄德之命,前來為汝做個人情,故請將軍入我營中一敘。

    下面落款:關雲長。

    莫非他是為劉表做說客的不成?

    我到底去還是不去呢?

    紀靈心中猶豫不決。

    部將橋懋言道:「將軍,此番去得要去,去不得也要去。想當年汜水關一戰,華雄連斬數將,卻不低關雲長數刀。足見關雲長之威猛!後有虎牢關三英合敗呂布,更見其能!今關雲長攜劉玄德之命而來,將軍若是爽約,便落了人家口實。」

    狠下心來,紀靈言道:「也罷!便是鴻門宴,某也要闖一闖!」

    言畢,吩咐橋懋好生把守營盤,遂引了親衛數名,直奔關羽營盤。

    關羽營寨的守衛早得關羽交代,見紀靈前來,立刻引他入營。

    來到中軍大帳,士兵向關羽通報。

    得知紀靈來到,關羽親自出帳迎接:「將軍賞臉,某深感榮幸。」

    「雲長將軍折煞某也!」紀靈趕緊還禮。

    關羽伸手拉住紀靈,便向帳內引領。

    紀靈挑簾入帳,卻見蒯良、劉虎、劉磐三人在座,臉上頓變,

    回頭便欲離開。奈何關羽死死攥住他的胳膊,使他難以動換半分。

    見他如此,關羽一沉紫面,微迷丹鳳眼,豎立臥蠶眉,沉吟道:「兀呀!將軍無視某乎?」

    紀靈心頭一沉,頗為慌亂,急忙說道:「將軍錯意,將軍錯意!」

    牽紀靈入座,關羽回到主座之上,開門見山的說道:「吾兄長玄德公聽聞你們兩家竟起無端戰事,悲憫兩家百姓,特使某前來為你們兩家調停。」

    「不行!我家主公是不會允許的!」紀靈跳起來,叫道。

    「嗯哼!」關羽紫面赤紅,丹鳳眼直盯著紀靈問道:「將軍想知關某刀利乎?」

    被關羽這樣一問,紀靈頓時老實下來,言道:「關將軍,非某不給玄德公面子。實乃我家主公之意,非某肯違背也!」

    聽他這樣說,關羽面沉似水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便來打一賭,讓老天來做主如何?」

    「如何賭法?」紀靈問道。

    「二百碼外以髮絲懸一珠錢,吾遣軍中一將用弓箭射之,一箭發斷錢落,便是天意不許汝兩家交戰。你當退兵覆命!不然,休怪某不客氣!若是不中,亦是天意使汝兩家合戰,吾自退兵不管!」關羽厲聲說道。

    紀靈一想,二百碼?!那麼遠,還是用髮絲懸錢,如何能夠射中呢?

    想罷,他便答應下來。

    關羽遂引黃忠、周倉陪同眾人來到轅門外,使士兵在離轅門二百碼外的地方用馬尾吊起一珠錢。

    眾人站好,在那裡看著。

    紀靈心中暗道:在這裡看都看不到那髮絲,你又如何能夠瞄準呢?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射中?

    在一旁,蒯良和劉虎兄弟也暗暗擔心。尤其是蒯良,心中暗自埋怨關羽:你這不是要害我們嗎?這麼遠,又那麼細,如何能夠射中呢?

    他不由自主的看向關羽,卻見關羽神態自若。

    不多時,士兵折回。

    「漢升,接下來看你的了!」關羽回頭對黃忠說道。

    黃忠早已摘弓在手,言道:「將軍儘管放心!」

    只見黃忠向前邁出一步,引弓搭箭,左膀向後一拉,「嗖」的一聲便射出一箭。

    眾人的心都隨著那支箭飛去。

    那箭猶如流星一般疾馳而去,飛過銅錢上方之時,就見銅錢向上一擺,竟然迎風落了下來!

    發斷錢落!

    果然是真的,發斷錢落!

    「錢落了!」劉磐興奮的叫道。

    劉虎、蒯良也都興奮的叫起來。

    紀靈呆呆的看著那一箭,愣住了!

    他心中一片空白!

    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既然發斷錢落,還請紀將軍能夠信守承諾,早日退兵!」關羽冷冷的說完,遂引黃忠、周倉回營。

    紀靈迫於關羽的威壓,只得回營,即刻派遣快馬給袁術送信。

    再說孫堅得知袁術派兵攻打樊城,遂引兵馬再犯襄陽。

    被分兵的劉表已經不是孫堅的對手,接連打了幾場敗仗,不得不退守襄陽。

    數日之後,孫堅屢屢攻城,而不克;卻也使劉表與諸將心中惶惶然,不知所終。

    忽一日,狂風驟起,爛葉黃土遮天蔽日。

    謀士蒯越向劉表獻計:「吾夜觀天象,見南方將星欲墜,當應在孫營之中。主公可遣將假以突圍,誘敵入硯山,以謀之。」

    劉表大喜,遂問道:「誰人敢突圍,與吾謀之?」

    健將呂覽,字公約,應聲答道:「某願往!」

    蒯越叮囑道:「汝敢前往,可細聽吾之計策:今夜許汝馬步軍士五百,多帶能射者衝出陣去。孫堅必引兵馬追趕,汝分一百人上山,尋石子準備;一百人執gongnu伏於林中。但有追兵到時,不可徑走;可盤旋曲折,引到埋伏之處,矢石俱發。若能取勝,放起連珠號炮,城中便出接應。今夜月不甚明,黃昏便可出城。」

    呂公約領了計策,約束軍馬,黃昏時分,從東門而出。

    時下,孫堅正在帳中,忽聞帳外喊聲,急匆匆引了三十餘騎,出營來看。

    軍士來報:「有一彪兵馬從城中殺出,望硯山而去。」

    見敵軍遠去,孫堅來不及匯合諸將,只引了三十餘騎追趕過去。

    呂公約早至山林之處,上下埋伏好,就等孫堅追至。

    孫堅馬快,單騎遙遙奔來,落了那三十餘騎數十丈遠。

    遙遙望見呂公約,孫堅大叫:「哪裡走?」

    呂公約也不交戰,撥馬便走,沒入山林……

    孫堅驅馬追趕,一轉彎,卻不見了呂公約……

    尋人不見,他便欲撥馬回營。

    忽然一聲鑼響,上山石子石塊胡亂丟下,林中亂箭齊發。

    好一個江東猛虎馳騁疆場數年,竟落了一個萬箭穿身、腦漿崩裂,人馬皆死於硯山之中,壽止三十七歲!

    見孫堅死去,呂公約又攔截了三十餘騎,一併殺死,放起了連珠號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