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西涼馬超

正文 第四章 馬騰心思 文 / 嬴須

    馬超一揚手,所有騎士都放下了武器。

    閻行一臉訝然道:「你為何放棄這次大好機會?」

    馬超指了指身上幾處,裘衣裂開,鮮血乾涸的傷口,道:「這還要拜你所賜,倘若我強行將你留下,即使殺了你,我也會付出代價,何苦來哉。」話音頓了頓,隨後道:「替我帶話給你的老丈人,黃昏之後,祖厲城百里外,馬某恭候大駕。」

    閻行一對眼上下打量馬超良久,抱拳率領剩餘的十三騎,在馬蹄聲中離去。

    鉗耳豪聲音響起,嗡嗡道:「主公先是放了李堪是為了引誘韓遂,這次放走閻行,又為了什麼?」語氣中透出不滿與疑惑。

    馬超冷哼一聲,眼中寒光一閃而逝,心裡暗歎一聲,不是他不想幹掉閻行,倘若將他幹掉,就會徹底激怒韓遂,到時來個玉石俱焚,李傕乘虛而入,漁翁得利,自己在西涼站穩腳跟的想法還沒成立,就被土崩瓦解,成就李傕的好事,這可不是他願意看見的。放走閻行,一來可以讓韓遂心中起一絲疑心,為後來打下伏筆,二來可以讓韓遂實力不至於大損,有能力接下一直沒有動靜的賈詡陰謀詭計。

    想來想去,馬超心中泛起一絲苦笑,既要亂又要穩,耗心費神,何苦來哉。

    一旁的楊嘯聽見馬超的冷哼,接口斥聲道:「主公佈局又豈是你能明白。」楊嘯在這些部落將領中威信僅次於馬超的人物,兼且楊氏部落實力雄厚,與中原走私販賣軍馬,獲得兵器,資助馬超,是馬超最信任的人,鉗耳豪聳聳肩,不敢得罪,沒有再發話。

    馬超驀地一笑,道:「我放走閻行的確是有深意,不過此刻卻不能道明。」一對褐色眼瞳看向滿地的屍體,道:「鉗耳留下,帶領一千人,將將士們的屍體掩埋,做上記號,待我日後執掌武威,定人人馬革裹屍,修建大墓。」

    「主公仁慈。」

    眾將一起長揖。

    眾騎士,在馬上向馬超行最高禮節。

    西涼人,一腔熱血,只為視己者死,馬超此舉是西涼戰士最高榮耀。

    馬超閉上雙眼,享受著周圍的最高禮節,心中躊躇滿志,只要他站穩腳跟,有這些手下做班底,何愁大事不成。

    就在這時,一頭巨大的黑影從遠處飛來,盤旋在上空。

    馬超睜開雙眼,伸出結實的臂膀,黑影俯衝而下,待快接近馬超時,緩緩降落最後停在臂膀上,正是馬超馴養的黑鷹——墨羽。

    馬超從墨羽的腿上取下竹筒,捏碎火漆,隨後取出一張紙條,看了一眼,隨即大笑起來。

    一旁的楊嘯詢問道:「主公為何發笑?」

    馬超面容露出笑意,道:「太守派龐德率領一萬騎兵前來增援,已從姑臧城出發,不久之後就會到達。」精芒驀地在眼中一閃而逝,笑聲道:「隴西郡的董旻,天水郡的郭汜聚集騎兵,脫離了各自的郡城,直撲金城而去,而安定郡的李傕也開始蠢蠢欲動。」

    鉗耳豪也隨即大笑起來,道:「主公,大勢已定,韓遂這老小子,這次要栽了個大坑。」

    楊嘯沉聲道:「這次韓遂栽得坑不是一般的大,從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此時的動向來看,時間把握的極為精準,一定有一個威望極高,兼且對局勢把握極為老到的人在調度,我已經猜到了此人是誰?」

    鉗耳豪奇聲道:「是誰?」

    馬超插口道:「西涼毒士,賈詡。」

    「賈詡」這兩個字一出,眾人齊齊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賈詡不僅在中原有名,而且在西涼更加有名,甚至比中原人更加有神秘色彩。傳聞賈詡用計從來都是步步緊逼,一環套著一環,讓人防不勝防,一旦中計九死一生。

    馬超一對眼望向西方,仿似能看見兩百里外,韓遂的大軍,淡淡道:「賈詡的親至,不過是我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罷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算算時辰,張濟與張繡兩叔侄也該到了,眾將士隨本公子回營,會會此二人,看看他們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張繡據說是當世四大隱者之一槍神童淵的入世弟子,深得槍法精要,雖未被列為西涼四大高手,但卻有四大高手的實力。雖然目前在李傕麾下寄居,卻貌似神離,此人倒要好好結交,以後定是助力。

    馬蹄聲響起,在一片轟鳴聲中,除了鉗耳豪與一千騎士外,全都撤得一乾二淨。

    姑臧城,床榻上,傷勢未癒的馬騰,瞇著一對眼,盯著房梁不知在想些什麼。僕人都已經退下,整個房間內,靜悄悄的。

    「吱啦」聲響中,曲線優美的龐氏裹著一身雪白的裘袍,端著藥湯,走了進來。

    濃濃的藥味隨著空氣飄蕩,瞬間塞滿了整個屋子。

    馬騰的鼻子嗅了嗅,睜開雙眼,扭過頭來。龐氏那張清麗的臉映入他的眼簾,一對憂傷的眼神使他的心一下子顫動起來,一個在心裡埋藏很久的倩麗身影在他眼前翩翩起舞,

    彷彿間他又回到了十八年前。

    十八年,在他記憶深處愛地最深的不是龐氏,而是他的側室。

    他依稀記得他與她相見的那個晚上。

    那晚也是大雪紛飛的天氣。

    馬騰率領扶風的一部分族人向高平遷移。

    那晚的雪下得似乎很大,族人們寸步難行。

    而遠方一個女子跌跌撞撞在大雪中艱難的挪步,身上雪白的裘袍沾滿了鮮紅的血液,觸目驚心。她終於體力不支倒在地上,可是卻依舊以四肢向前爬著,一對眼盯著前方,似乎那裡有什麼吸引著她。

    馬騰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走了過去,也不知道為什麼將那個女子抱在懷中。

    那女子蒼白秀麗的臉在雪光的襯托下散發著一種難言的光芒。

    那一刻,他知道他已經愛上她了。

    也許這就是一見鍾情。

    他不顧族人反對,強行將她留在隊伍裡,悉心照料,終於在第二天他知道了她的芳名:雪蓮。

    馬騰從她身上的衣著,她的姓氏上,判定她的身世不簡單,但他卻沒有問。

    這一切都不重要。

    又是一個晚上,那是夏夜,庭院裡刮著涼爽的清風。

    馬騰回到府邸,空中飄蕩著動人的羌胡樂聲,聲音哀怨淒婉,蓮兒俏麗的屋簷下,一對美目充斥著無限的憂傷。

    他知道她又想起了失散很久的哥哥。

    馬騰沒有打擾她,默默地陪著她站著。

    一輪明月高掛,佳人在側相伴,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樂聲止息,蓮兒動聽的聲音幽幽傳來:「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你就不怕我給你家族帶來災難嗎?」馬騰伸出臂膀,將她摟在寬闊的胸膛,輕輕撫摸著蓮兒秀麗的嬌顏,柔聲道:「上天將你賜給我,是我三生三世才修來的福緣,就是天地都毀滅了,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終生不悔。」

    洞房花燭,良辰美景。

    溫馨的床榻上,馬騰忍不住問道:「蓮兒,西海羌族王室夫蒙究竟與你是什麼關係,為什麼你身上會有囚龍紋身?為什麼夫蒙會在一夜之間被滅?」蓮兒身軀輕輕一顫,她轉過俏臉,秀麗的嬌顏有些蒼白,沒有回答,反而輕輕地問道:「夫君,如果將來有了孩子,能不能由我取名?」

    馬騰握著蓮兒有些冰涼的手,眼神中充滿了憐愛,道:「可以,你想取什麼名字?」蓮兒將她得俏臉枕在馬騰的臂膀上,喃喃道:「如果是女孩,就叫靜兒,平平靜靜的過著美好的生活。如果是男孩,就叫超兒,希望他能繼承馬家絕學,超凡入聖,到他二十歲那年,我就會將當年所發生的事告訴他,讓他去完成我心裡一直引以為憾的心願。」

    他沒有問是什麼心願,他怕,他怕她不開心,怕她那雙憂傷的眼睛。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晚上。

    蓮兒分娩後,出現血崩,剛搶救過來,馬騰不顧一切的衝進屋內,抱著她。

    蓮兒的臉色蒼白,艱難地道:「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

    馬騰抱著蓮兒柔聲道:「你說。」

    蓮兒以一種清冷的聲音道:「我要你從今以後,開始疏遠我。」

    馬騰肩頭一顫,聲音有些顫抖道:「為什麼?」

    蓮兒秀麗的臉上掛起一絲慘笑,道:「為了超兒。我背負著血仇,一直沒有機會報。你有家族的枷鎖,我不想拖累你,超兒是我的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母仇子報天經地義。我是羌人,非常了絕羌族的血統,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發揮更強的潛力,我請你以後疏遠我們,讓孩子得不到父愛。」一對美目透出無限的期待。

    馬騰艱難的點了頭。

    龐氏的聲音打斷了馬騰的回憶,瞬間拉回了現實,道:「將軍,該吃藥了。」一雙玉手將馬騰扶起,使頭部靠在她那柔軟的胸脯上。

    馬騰享受著從頭部傳來的美妙感覺,抿了一口龐氏喂得一勺藥,苦澀的味道差點讓他吐了出來。

    龐氏柔聲道:「聽說你派龐德率領一萬精騎,支援超兒了。」

    馬騰點點頭,道:「不錯,超兒雖然冒然出擊,但卻是為我報仇,孝心可嘉。」

    龐氏美目中閃過一絲憤恨,隨即嬌嗔道:「你呀,就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剛剛才清醒沒多久,就開始操心大事了,也不怕有個閃失。在你沒醒來之前,我已經讓龐德隨時候命,哪要你勞心勞肺。」語氣中透出一種濃濃的情意。

    馬騰抿完第二勺藥後,心裡隱隱有些刺痛,自蓮兒死後,他一直把龐氏當成蓮兒的托影,雖然知道此女素有野心,龐氏一家獨大,可是一直下不了手,並且情願享受她妙曼的身體。

    自己心甘情願往裡跳,怨得誰來?

    想到這裡,馬騰心中長歎一聲:蓮兒,對不起,龐氏與我日久深情,無法割捨。

    英雄塚。

    溫柔鄉。

    馬騰一對眼透過房門似要穿過數百里距離,他知道馬超自幼對權力的渴望,但嗣位向來擁有實力人才能奪得,他能幫馬超的只有這些了,重耳在外而生,馬超的心思,他又怎能不知。

    馬騰的眼中隨即又閃過一絲憂慮,據密探來報,馬超亮出了囚龍紋身。當年夫蒙一族被滅甚是蹊蹺,這囚龍紋身現出的時機,是不是太早了。

    馬超為什麼現在亮出囚龍紋身呢?

    難道刺殺他的刺客真得與韓遂有關?

    倘若刺殺之事不是與韓遂有關,馬超南下,只需據城而守就可令馬超無功而返,可是為什麼要親率大軍奔武威而來?

    囚龍紋身……刺客……

    這兩個詞在馬騰的腦海中不停的晃動,突然眼中閃過一絲精芒。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