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二章 雨中情 文 / 孤鴻夜飛

    蒼穹彷彿突然被捅了一個窟窿一般,不斷的墜下銅錢大小的淚珠,天地間也彷彿只剩下了雨點打在積水上的聲音。三日的大雨使得萬物都垂下了頭顱,匍匐在地上,躲避著蒼天的憤怒,抑或祈求著蒼天的原諒。

    官道也已變得泥濘不堪,通看不到一個腳印,商旅行人都躲在屋內祈禱著天晴。

    一個坐落在黃河邊上的小村更是被河水的咆哮聲籠罩著,幾十間草屋在大雨的澆打下,也顯得搖搖yu倒。

    李老漢站在門口,看著外面絲毫不見減小的大雨,不由搖頭道:「好多年未見這麼大的雨了,恐怕河水又要決堤了。」

    旁邊一個半大孫子聽著村後河水的咆哮,也是小臉煞白。聞言道:「爺爺,那我們快走。」

    李老漢歎道:「我們往哪裡走啊,家裡還能遮一時風雨,若離了家,恐怕不用幾天就得餓死凍死。」

    兒媳剛剛出的外屋,聞言也是一陣傷心,但想起甕裡糧食已經見底,也只好道:「爹,家裡糧食也快沒了。地裡的莊稼估計也壞了,今年冬天恐怕熬過不去了。」

    李老漢聞言,也不由打了個哆嗦,摸著孫子的頭,兩行老淚不由悄然滑落,歎道:「老天作孽啊,寶兒才這麼小,你就奪了我們活路。」

    兒媳想到孩子便要早夭,也是兩眼一紅,但仍懷著一絲僥倖道:「州里馬大人愛民如子,他一定會救我們的。」

    李老漢道:「聽說東京換天子了,馬大人也多半呆不住了。」

    兩人正說間,卻聽寶兒高聲道:「爺爺快看,村外來了許多人。」

    李老漢聞言,不由一愣,這大雨天的,哪來許多人。但也知道孫子不會撒謊,擦了擦眼淚,朝村口望去,果然看見許多人披著蓑衣冒雨而來。

    那許多人進的村子後,便分頭往各戶走去。轉眼間,五六個人便來到了李老漢家門口。

    李老漢此時也看清其中一個人是知州大人,忙拉孫子和兒媳跪倒,叩頭道:「參見大人。」

    馬義忙道:「聖上來了,你們快見禮。」

    李老漢聞言,不由一愣,見馬義前面還有一個年輕後生,也不知道他是哪門子皇帝,但也知道不是自己管得著的,剛要叩頭,張揚已扶起他,道:「老人家快起來。」

    李老漢被張揚扶起來,也不敢再正視張揚,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垂頭看著地面。

    馬義見他還把眾人堵在門外,忙低聲道:「還不讓聖上進屋?」

    李老漢聞言,不由一驚,拉著孫子讓到一邊,便又要下跪。

    張揚進屋扶住二人,道:「老人家不用多禮,朕這次來是要請你們進州里躲避。」

    李老漢聽得皇帝親自來救自己,哽咽著道:「草民叩謝天恩了。」身子又往地下跪去。

    張揚扶住他,道:「老人家不用多禮,快收拾收拾,我們去州里。」

    李老漢聞言,忙道:「草民這就去收拾。」

    張揚看著李老漢和兒媳風急火燎的進了內屋,這才有時間打量外屋。看了一眼,張揚便也知道什麼叫家徒四壁,頭上的茅草屋頂也有多處開始漏水。

    張揚見那小孩在牆角好奇的看著眾人,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啊?」

    寶兒見張揚和顏悅色,也沒什麼膽怯,道:「我叫寶兒。」

    張揚見剛才男女年齡懸殊,知道應該不是夫妻,又道:「你爹爹呢?」

    寶兒道:「爹爹下江南辦貨去了,都走了好幾年了,爺爺說他就快回來了。」

    張揚聞言,不由一愣,前幾年下江南的人有許多都被捉去拉船運那花石綱,死在河邊的人成千上萬。恐怕這孩子的父親也遭了厄運,不然辦貨早該回來了。那爺爺所說,多半也是安慰孫子。

    一時間,張揚也不知該與那孩子去說什麼。只好對一旁馬義道:「以後照料著他們些。」

    馬義聞言,忙道:「遵旨,只是今年恐怕地裡收成沒了,州里又沒許多錢糧。」

    張揚點頭道:「朕會令戶部考察各地災情,分撥錢糧的,只是你們一定要認真賑災,勿讓下級官員把百姓救命錢偷走。」

    馬義見新皇愛民,便也道:「聖上放心,臣一定親自督辦此事,保證讓朝廷錢糧分到百姓手中,只是臣聽說聖上未動那些大戶土地,現下土地都集中在大戶手裡,百姓得了朝廷錢糧,也不過解了一時之渴而已。只有分到自己的田地,才能使百姓真正富足。」

    以往馬義雖然也勤政愛民,但見皇帝昏暈,也並不敢多說什麼。正是主明則臣賢,主昏則臣jiān。

    張揚見他敢言,笑道:「你只要保證他們暫時無事便可,朕自會為他們找到田地。卿正直敢言,朕本該提拔你,但現在冀州遭難,便先委屈你在這裡賑災,日後再往京師為官。卿當以魏征為榜,多奏一些地方實情,朕才可知曉百姓需要,治理國家。」

    馬義聽得新皇要重用自己,不由跪倒道:「臣一定不負聖上重托,聖上能廣開言路,真是蒼生之福啊。」

    張揚扶起馬義,道:「要使天下大治,還需你等一起努力才好啊。」

    二人正說間,李老漢已收拾了兩個包裹出來。張揚見家中只有一個蓑衣,便脫下蓑衣,遞給李老漢:「老人家,你穿好衣服,咱們走。」

    李老漢哪敢去接。

    馬義見狀,忙去解自己蓑衣,同時道:「聖上萬金之軀,怎能冒雨行走,還是讓他穿臣的蓑衣。」

    張揚按住馬義,道:「朕身子強壯,你已奔波了半日,便不要再搶了。」說著把蓑衣披到老人身上,便蹲身背起老者往屋外走去。

    李老漢呆呆的任張揚給他繫好蓑衣,等張揚背起他,才醒神過來,掙扎著便要下來。幾個親兵也為上前,要替張揚。

    張揚健步如飛的走著,道:「老人家莫動,朕還能背得動你。」說著又對一邊親兵道:「你們去扶孩子和婦人。」

    親兵聞言,只好回去背起孩子和婦人。

    李老漢看著皇上在泥水跋涉,淚水不由再次滑落臉頰,感歎道:「老漢活了一輩子,還沒聽過這樣的好皇上啊。要是皇上能早些當了皇上,我那兒子也就回來了。」

    張揚聽著老者的感歎,也是一陣心傷。古代真是天下幸福繫於一人啊,百姓盼的無非是吃飽穿暖,家人團聚,可縱觀歷史,一個短暫的盛世之後,天災**便又再次肆虐了。自己可以保證幾十或者上百年清明政治,可自己卻不能保證子孫後代也會善待百姓。也許一個好的政治制度,才可以長期保證百姓的生活啊。

    張揚一面想著,一面健步如飛的往城內走著,渾未感覺身邊增多的士兵和百姓。

    眾多士卒見張揚親自背著一人,也是為自己能跟隨這樣的皇帝自豪不已。百姓聽得前面那人是皇帝,也是大聲驚歎著,要不是馬義攔著,恐怕早已都跪地叩謝了。

    到的城中,張揚便令人把百姓安置到衙門軍營,只是百姓眾多,張揚讓出自己的住處,都有許多人沒有地方安置。馬義見狀,忙領人挨家挨戶去向百姓求助。百姓聽得皇didu讓出了住處,感歎之餘,也紛紛把搬遷百姓接到家中。

    大雨雖未停止,但冀州卻已充滿了溫情。

    ~~~~~~~~~~~~~~~

    本正處在尷尬地界,還需要700個收藏,編輯才給安排推薦,大家有小號的收藏一下,要能給做下廣告就感激不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