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文 / 孤鴻夜飛

    遼國皇帝耶律延禧正期待著南線報捷之時,易州卻報來西路兵馬大敗,主將身死,三萬兵馬也只逃回不到四千。東路兵馬也受到霸州天兵阻擊,加上正值雨季,河水暴漲,無法渡河。

    耶律延禧聽得皇弟身死,不由大怒,當下便令人招來眾臣商議。

    耶律大石聽得西路兵馬幾乎全軍覆沒,不由疑道:「南國兵馬想來羸弱,如何可以擊敗我遼國精兵,還幾乎全殲我大軍。」

    耶律延禧道:「奏報上說,南國發明了一種威力巨大的火炮,使得我騎兵戰馬受驚,才贏了西路兵馬。」

    耶律大石聞言,不由雙眼一亮,道:「金國厲害者,騎兵爾。那火炮若果然能使戰馬受驚,正可克制金國。我國卻不得不南下了。」

    耶律延禧御駕親征,卻被金國打的大敗而回,一直引以為恥,聞言道:「卿與我所想正不謀而合。卿有何良計可獲南國火炮?」

    耶律大石道:「前幾日,西夏與吐蕃不是已經出兵了嗎?而且南國必然也有不少人起兵希望恢復宋朝。那張揚可說數面臨敵,必然不敢再與我國大規模開戰。大王只要調集檀、順、薊三州兵馬南下,給雄州兵馬些苦頭,必然可以逼其稱臣獻款,到時要取火炮製作之法自然如探囊取物。」

    耶律延禧聞言也道:「雄州蠻子殺了朕皇弟,自然不能輕易饒了他們。朕這次要御駕親征,定要殺得那些蠻子從此聞風喪膽。」

    耶律大石聞言,不由一驚。

    皇帝親征,固然可以鼓舞士氣,雄才偉略的皇帝更是可以把軍隊指揮的有如臂指,但若碰到無才的皇帝,卻會左右掣肘。尤其自家皇帝更是不通兵事,還愛指揮兵馬,若讓他親征,貽誤戰機事小;若因此被南兵倒打一耙,才是不妙。

    想及此,忙道:「南朝張揚不過一個竊國鼠輩,何勞大王親征。且正值盛暑,大王何必受那車馬勞頓之苦。臣雖不才,願領兵前去逼降南蠻。」

    蕭奉先卻看出耶律延禧有意親征,出列道:「大石林牙此言差矣,大王繼位以來勤政愛民,常往四處考察民情,豈會因暑熱退避。且大王親征方可顯示大國威儀,震懾南蠻。」

    耶律延禧xing喜遊獵,繼位後便把「捺缽制度」發揚光大。捺缽制度主要是指以遼國皇帝為中心,以狩獵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巡狩制度和游幸活動。對元、金、清三朝都有一定影響。特別是清朝的木蘭秋獮、熱河避暑受遼國捺缽文化的影響更為深刻。

    耶律延禧更是對對四季捺缽情有獨終,狂熱異常,每次捺缽動輒十幾萬人馬隨行,一年四季到有一大半時間是在行獵中渡過的。

    眾臣聽得蕭奉先把皇帝的遊獵說成考察民情,不由暗罵。

    耶律延禧卻滿意的點了點頭,心內更覺蕭奉先能體貼聖意,道:「蕭卿所言甚是,眾卿不用多說,朕已決定御駕南征雄州,令東路軍強攻霸州,務要給南蠻一個教訓。」

    耶律大石聞言,也只好退回班列。

    張揚帶兵出東京之時已是五月初,士兵冒著炎威趕了十數日,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阻在了冀州。

    張揚看著窗外銅錢大小的雨點,不由皺眉不已,都三天了,天還沒有放晴的跡象。雖然楊志在雄州大敗遼兵一陣,但霸州的遼軍卻開始不計傷亡的強渡,顯然遼國還未死心。更令人頭疼的是西邊局勢,西夏分兵兩路分別從河東、永興軍入侵,吐蕃也出兵襲擊秦鳳路,就連成都府都有數州苗人作亂。呼延灼和關勝的兵馬要防守那許多州府也是捉襟見肘,只好暫時放棄北部許多州縣。

    張揚正苦思從哪裡調兵增援西疆時,卻聽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張揚轉首望去,卻是剛剛歸順的冀州知州馬義。

    馬義顯然是剛從城外歸來,鞋上沾滿了黃泥,一身蓑衣也早已濕透。

    張揚見其滿臉焦急,不由一陣心驚,恐怕又有什麼麻煩了。

    馬義摘下斗笠,剛要行禮。張揚便道:「愛卿免禮,大雨天愛卿不在府裡,如何還出城了?」

    馬義道:「臣也想在家安歇,可城外百姓來報河水暴漲,眼看便要漫過河堤了,臣不得不出城探看。」

    張揚聞言,不由一驚,道:「那現下水勢到底如何了?」

    馬義憂道:「現在河水便已與岸堤等高了,若大雨不停,恐怕不用多久,便會漫出河堤了。」

    張揚聞言,忙道:「空中陰雲密佈,恐怕大雨還停不了,若河水出堤,恐怕災禍不小,卿可速把河邊百姓遷往城內。」

    馬義道:「臣也這樣認為,只是兩岸百姓眾多,恐怕一時間無法全部搬到城內。」

    張揚聞言,忙道:「卿帶些熟悉地理之人來,朕親自領大軍與卿去搬遷百姓。」

    馬義聞言,卻是一陣惶恐,道:「聖上乃萬金之軀,若有甚閃失,恐怕天下便要更亂了。臣斗膽請聖上在城內安歇,下臣自帶人馬去可也。」

    張揚取來馬義剛剛孝敬的冀州地圖,看了一下,道:「不用多說了,你快去召集幾個熟悉地形的人,讓他們給我大軍帶路,我們兵分幾路,把岸邊這幾個村莊百姓全部搬到城裡。」

    說完,便取了牆上一個蓑衣,去召集人馬。

    馬義見狀,也不敢耽擱,忙去找熟悉地形的衙役。

    ~~~~~~~~~~~~~~~

    大家多多投票,晚上再更一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