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桃花渡春曲

龍騰世紀 77、「船板號」帆船(上) 文 / 海川北侖

    緣心和了煙倆女尼攙著老人來到了短姑道頭。只見短姑道頭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那些開農輔船的船家也都擁擠著等在碼頭上,一看到有遊客從島上下來,就一窩蜂地湧了上來,嚷著喊著搶著,死拉硬拽著要遊客乘坐他們的船。他們三人一下來,就有船家上來兜攬生意了。

    「師太,你們去哪裡?坐我們的船吧。我們船最快了,你看,已經坐了很多人了,坐滿人馬上就開。」

    「不用了,我們自己有船的。」了煙搶先說道。

    「你們有船?不可能的吧,就你們三個?總得有個駕船的人吧?沒看見有駕船的人啊,你們不是在騙我吧?」船家不相信,仍然糾纏不放。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逛言。施主,你就不用管我們誰駕船了。」緣心顯得有些不耐煩,但還是耐著性子說著。她一直呆在自己那個小島上靜修,很少出門,基本上是不問世事,而且她最不耐煩的也是俗事的騷擾。這次,老爺生病住院了,她才不得不出島一趟。本來,到普陀山也算是到佛門淨地,應該不會有煩心的俗事讓她煩惱的,但現在普陀山對外開放了,每天都有一大批的遊客湧上山來,到處人滿為患,人山人海,到處都是世俗之人,一路上已經夠讓她這個喜歡閉門苦修出家人煩心的了。這會兒,又碰到了一個囉嗦纏人的船家,她很是不適應。

    幸好,那位船家還算識相,只是有點奇怪地看了看緣心,沒有再糾纏下去。再多說幾句的話,那人肯定會唐突了緣心,褻瀆了佛祖,讓緣心暴走的。

    「緣心,佛說一切隨緣。要入鄉隨俗,隨緣而安。這裡比不上你的那個小島,這些事,你也不用太在意。這都是緣,世間一切皆有定數,該有煩惱還是有煩惱的,出家人心靜自然明。阿彌陀佛,我佛慈悲。這世間大千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利往,哪裡沒有紛紛擾擾?只要心靜,心中自在,任何地方都是阿彌陀佛。」老人在外奔波多年,看得反而更透徹一些。

    「阿彌陀佛,老爺訓斥的是。貧尼修道不jing,道心不靜。罪過,罪過。」緣心紅著臉,雙手合十,向老人作了一個揖。

    「師父,師叔這次不是又出去雲遊了嗎?你也應該像師叔那樣多出來走走的。以前大德高僧都是雲遊四方,廣結善緣,宏法廓宗的。」小尼姑了煙說道。

    「師父老了,只想在小島上持戒清修了。你還年輕,你應該多出去歷練歷練,以後這祖師爺的衣缽還是要靠你們繼承宏大。」緣心有些落寞,長歎了一聲。不過,很快的,她的臉上又恢復了那種風輕雲淡波瀾不驚的神情。

    老人的船就停在短姑道頭的一個角落上。這時,是漲潮,船隨著潮水浮上了淺灘,在很靠近岸邊的地方泊著。老人捲起褲腳,涉水先上了船。在船上,伸出一根六、七米長的跳板,撂在船頭與岸邊之間,讓老少倆女尼不用涉水,直接從跳板上走上船。

    小尼姑口中的「船板號」,就是這條船了。這是一艘用小漲網船改造而來的小帆船,長八、九米,寬約一米八十,吃水深約七十公分,船上豎著一根高高的桅桿。與一般的漲網船相比,人家是設船櫓的,或者乾脆用柴油機作動力,那麼桅桿也不用設了。而這艘小漲網船沒有船櫓,也沒有柴油機。還有,這船桅桿也跟普通的漲網船不一樣,桅桿除了升降帆篷外,它的頂端還掛著一個大風車。風車,不停地滴溜溜地轉著。即使船上的人感覺不到有風,它也在飛快地轉動著。大風車上有一個電能轉換器,直接把風車轉動時產生的風能轉換成了電能,儲存到船上的一隻高性能的蓄電池中。這樣,如果船在海上碰到逆風逆流或無風逆流的時,能夠以電動的方式,推動船舶前行。不過,上面這些與普通漲網船的不同,還不算太驚人,也就是說,這些不同還合乎情理。這下面的事,說出來就有點雷人有點另類了。

    這船的後艙居然橫臥著一隻大酒桶,像是存放紅葡萄酒的橡木桶。桶高二米五十左右,直徑二米多。橫臥的圓桶絕大部分高出在船艙外,桶的四周很巧妙地捆綁著繩索,既把桶固定住,又在面臨危險時能迅速解開繩索,推入海中,作為逃生器具用。圓桶幾乎佔了船長的三分之一,這船就顯得擠了、重了。一般情況下,老人自己一人駕駛乘坐,倒也不覺得擠。而且,他經常會鑽到酒桶裡去駕船。這酒桶成了他的睡艙了。但這次他不能鑽酒桶了,因為小尼姑了煙已經好奇地鑽了進去,舒適地趴在酒桶口,看他起錨解纜,準備開船。

    老人為了改裝這艘稀奇古怪的帆船,確是動了一番腦筋、化了一番心思的。他船上的大風車、高性能蓄電池、直流電動馬達,都是高新科技產品,一般人不是搞不到,而是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存在。

    為了這只「船板號」帆船,他幾乎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他懷念著他的父親,懷念著那個把他救上來的「飯桶」,懷念著兩個「飯桶」抱著一隻酒桶在大海中漂泊餘生的經歷,懷念著那個名叫「船板」的飯桶帶著他的童年經歷。

    解放初期他再次回到「故鄉」舟山時,他的心再無旁騖,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駕著一艘破帆船,一個人像小時候,像他的父親一樣,在海裡漂泊,在風浪中闖蕩。舟山的船多,泊在海灘上,沒人管,那時,他常常肩扛著一支船櫓,偷偷地溜到海邊,隨便找了條船就搖著出海了。後來,他湊足了錢,買來了一隻小木船,不跑運輸不打魚,專門供他出海漂流。四鄰八捨知道他事的人都認為他是個瘋子,年紀一大把了,不出海去冒險。人家撐船出海是為了養家餬口,他出海純粹是自討苦吃、不識好歹、不知死活。直到劉賽英從香港回來找到了他,周圍的人才驚奇地發現他原來是個奇人,在香港還有這麼厲害的親戚,才逐漸理解了他的愛好。以後,老人搖櫓撐帆船有點累人了,就專門找了這樣的一艘小漲網船來,把它改裝成「船板號」船。劉賽英為他船舶改裝提供了支持。他船上的大風車,他的高性能蓄電池,他的船用直流馬達,都是從香港進口來的。聽說這些設備是最新研製出來的遊艇專用的高科技設備,老人只想改裝一隻小漲網船,而劉賽英為他改裝寄過來的設備,足夠裝備十艘小型遊艇了。老人沒必要整一艘遊艇出來玩,對他來說,十艘遊艇也不如他現在的「船板號」。他的「船板號」讓他感覺稱心如意。當初,他只想改裝成一艘純帆船,只是聽從了劉賽英的意見,在自己身體日漸衰弱的情況下,由其他動力替代搖櫓這一力氣活。於是,這「船板號」就設計成了這樣,在帆船無風可借無力可依的情況下,由一種機械動力替代搖櫓。他堅決反對用柴油機。這柴油機耗油,還對海洋有污染,他是航運出身,曾經開了近二十年的輪船,他還不知道?而且,他闖蕩了大海這麼多年,在船的動力和船的體型上奇思妙想要多少有多少,稍一運用就是一大發明。於是,就有了風能轉電能,電能再拖馬達,保證他的船在風帆不起作用時,照樣可以航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