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桃花渡春曲

龍騰世紀 76、周小通的無妄之災 文 / 海川北侖

    周小通在那兩人的窮追不捨中慌不擇路,四處亂竄。跑著跑著,前面有一道一人高的圍牆擋住了他的去路。周小通猶如神助,手扳住牆頭,右腿騰空甩出,勾住牆頂,然後左腿趁勢跟上,騎到了牆上,跳進圍牆裡。那裡面是一個碼頭的小堆場,場地上空蕩蕩的,沒有地方可以隱藏。而那兩人還窮追不捨,聽圍牆那邊的喊叫聲,他們是爬不上這圍牆,正繞著圍牆準備從大門口追進來。周小通不敢再爬圍牆,跑回客運碼頭去,他現在只想找個地方隱藏起來,等事情過去了再出來。可,那兩個混混就是窮追不捨,他在這圍牆裡反而成了甕中之鱉。

    周小通焦急地觀察著周圍,希望能找出一條逃跑的生路。這堆場靠海的那一邊,有一個小小浮船碼頭。浮船碼頭,是用水泥躉船作碼頭平台的碼頭,因為浮在水面上,與一般岸基的石砌的碼頭不一樣,這是一種活水碼頭。小碼頭上正停靠著幾艘船,其中有一艘小船已經解了纜繩正準備出港。

    周小通回頭看了看圍牆門口,正好有一個混混跑了進來來追了他。於是周小通也來不及多想,拔腿就朝碼頭跑。這時是海裡的潮水是落chao,連接浮船碼頭的棧橋向海裡傾斜著。周小通跑上棧橋,俯衝而下竄到了碼頭上,然後他在碼頭邊上用盡全力地一縱,身體在空中飛躍了起來,跨越過碼頭與那艘出港小船間的潮流滾滾的海面,朝著小船的船艙落下去。

    「啊——。」只聽得小船上一群人大聲的驚叫。隨即「呯」的一聲,周小通落在了船艙裡。巨大的衝擊,讓周小通腿一軟,一個趔趄,差點又撲入海中。

    「啊——。」由於周小通的跳落,巨大的衝擊也讓船失去平衡,劇烈地搖晃顛簸起來。一船的人都搖搖晃晃,抓住了船上可依靠的東西,盡力讓自己不會蕩出船去。一陣驚慌後,船上人都又驚又怒,瞪大著眼睛,看著周小通。

    「你找死啊。你有沒有毛病,這樣你也敢跳?不要命了啊?是存心尋我開心,想把我的船弄翻?」

    「不是,老闆,對不起。我是沒辦法,有壞人在追我。你行行好,救我一次。快,快開船吧。你看,就是他們,他們是壞人,別讓他們追上來。」

    「他們是壞人?你是誰?好好的,怎麼會有人來追你,你不會是逃犯吧?」船家猶疑地看著周小通。追著周小通的那兩個混混這時正上氣不接下氣地站在碼頭上,對著周小通怒罵著。周小通指著他們說::「你看,我已經被他們追得走投無路了,他們還不肯放過我。現在還這樣在罵我。老闆,你行行好,救我一次吧。快點開船離開這裡。這兩人說不定會找了船再來追的。」

    「他們再來追你?追上來又怎麼樣?打架?哈哈,一群小癟三而已。好了,走吧,走吧。」船家是認識這兩個小混混,知道他們經常混在碼頭上打架鬥毆惹是招非的。於是,他對周小通反而放下心來,開足馬力,駕著船離開了。

    這是一艘普通的農輔船,兼載客又載貨,往往是夫妻兩人搭檔跑運輸。舟山海島之間的島際運輸,以前是靠搖櫓的木帆船來承擔的。出門就是海,除了漁業生產需要用船外,舟山各島的人員往來、物資運輸都需要船。大宗的貨物和定期的人員往來可以用專業的貨運船或客運船,但絕大多數海島人口少,物資和人員往來數量少,而次數卻多,並不適合以專業的運輸來營運,這種漁輔船、農輔家就承擔起這種運輸的需求。

    隨著柴油機的逐漸普及,小木帆船裝上了柴油機發動機,改成了機動農輔船。農輔船一般載重量九、十噸的樣子,用一台二十四匹馬力的柴油機就可以保證其開得飛一樣的,當然這是指水上。一般水上船的速度都較慢,如果船速達到100公里每小時,那船就像飛船了,真正的飛在水面上了。農輔船實際的速度在40公里每小時,也算快的了。在舟山,隨著漁船、客船、專業貨船等主力運輸船舶的高歌猛進的大型化,小型的輔助的農輔船反而有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因為它成本低、配員少、經營靈活、價格便宜,並且不但速度快,還可直接通達各個小海島,方便旅客。農輔船從搖櫓改為柴油機作動力後,撐船的難度和強度大幅降低,馬上就吸引了大批資金和人員經營這一近途海上運輸行當。就連周小通他們那邊的桃花渡,每天也會有二、三十艘這樣的農輔船從舟山的各島上湧去,跑著桃花渡到舟山各島的小宗客貨運輸。在桃花渡,有些農輔船還堂而皇之地開到了航船的邊上跟航船搶客源搶生意。很多旅客也怕旅途麻煩,看中了農輔船能直達要去的某個小島,可以省去中間的轉乘,就紛紛乘坐了這種農輔船。所以,在這舟山一帶,農輔船紅極一時,比捕魚還賺錢。

    ——————————————————————————————————————————————————————————————————

    普陀山短姑道頭,密密麻麻地,停滿了這種農輔船。現在正是旅遊旺季,雖然普陀山經歷了文*革的破壞,寺院受損,古跡遭劫,但在周圍的百姓心中,普陀山還是佛教勝地,風景旅遊名勝。國內政策一調整,成千上萬的信徒、遊客就紛至沓來。

    短姑道頭是船停靠普陀山上客進山的唯一碼頭。「道頭」在當地的方言中,就是「碼頭」的意思。短姑道頭位於島的西南,原為突出隆起的平坦的石礁,兩旁可泊船直接上客,是天然的石埠,香客上島可免去涉水涉灘的麻煩。後來海沙淤積,海灘上升,香船難以靠泊石埠,普陀山僧就籌資建造了條石堆砌的碼頭。條石碼頭從岸邊延伸到深水區,長達數十米,略微有些傾斜。香船可以隨時停泊到碼頭上下香客。並且,這短姑道頭還是觀音菩薩顯靈的聖跡處,朝山進香的香客都希望自己心誠,心誠必須像當年被嫂子責怪的姑子一樣,這樣觀音菩薩才會顯靈,所以香客進山非從短姑道頭上岸不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