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龍騰世紀 第三十四節 文 / 項飛

    這樣處理了審配袁紹似乎還不太滿意,他又轉而徵求逢紀的意見,想聽聽他的意見。袁紹此舉頗有深意,因為逢紀也與審配一直不睦,沒想到逢紀的回答很出他的意料。逢紀說,審配「天性烈直」,他的一言一行都「慕古人之節」,像這樣一個人不會因為他的兩個兒子被曹軍抓了而做出「不義」的事情來,「公勿疑之」!

    逢紀的回答聽起來很公正,與之前對田豐的進言判若兩人,那一次更像一個諂佞小人,這回則是一個謙謙君子,連袁紹都覺得出乎意料。他問道:「君不惡之邪?」你不是很討厭他嗎?請注意,袁紹這一問至少說明他對逢紀與審配之間的齷齪早就心知肚明。由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斷袁紹此時對審配已經起了殺心,所以他才會不徵求別人的意見,單單來問與審配不睦的逢紀,大概就是想借逢紀的口說出這個「殺」字,以此來推脫「害賢」的名聲,就像殺掉田豐那樣。可是逢紀的回答太出乎他的意料了,因此摸不著頭腦的袁紹才會有此一問,卻不小心暴露了他的真實想法。

    對於袁紹犯的這個低級錯誤,逢紀假裝沒看出來,繼續回答道,之前我們相爭的是個人私事,現在討論的是國家大事,不能混為一談。這番話確實說得大義凜然、擲地有聲,袁紹不住稱善,於是決定「不廢配」,雖然解除了審配的職務,但是並沒有一擼到底,還讓他協理冀州。儘管屬於降職使用,但審配既沒有下獄,也沒有被殺,比起田豐來他算幸運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這件事中審配本來就沒有任何錯誤,甚至還為袁紹獻出了兩個兒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審配不但無過反而有功。只不過那時的價值觀與今人不同,審配的兒子如果陣亡,或者被俘之後就被處決,那審配就是烈屬身份,誰也不會懷疑他對袁紹的忠誠,他的遭遇也就大不一樣了,可他的兒子只是被俘,按照那時的觀念審配即使不是罪人,也成了不能被重用的不可靠分子,所以才會有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審配為了袁紹殫精竭慮,還搭上了兩個兒子,結果卻落得個如此下場,按說他應該怨恨袁紹才對,可從他後來的表現看,審配不但沒有怨言,還一如既往的忠於袁氏,這一點確實難能可貴。

    剛剛我們分析,認為袁紹有殺審配之心,這都是以小人之心度之。不管怎麼說,審配最後得以不死,還躲過了牢獄之災,只是被降職使用,這不能不說有逢紀的功勞,因此從那以後審配、逢紀放棄爭執,成了一對好朋友。如果繼續用小人的思維方式來推測,逢紀可太陰險了。他先是除掉了田豐,又拉攏了審配,在這些事情中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田豐、審配在袁紹集團內的地位、聲望都高於逢紀,到了此時這兩個人一個被殺、一個成了逢紀的好友,這不能不說是逢紀的高明之處。當然了,這只是以小人之心進行猜測,逢紀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由於史書記載太少無法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

    袁紹手下大臣爭權,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孫盛在評論這件事時認為「君貴審才,臣尚量主」,袁紹在「審才」上有欠缺,他的謀士比如田豐、沮授等卻不擅「量主」。田豐、沮授的才能可與張良、陳平有一拼,但卻選錯了「主」,尤其是田豐,「甘冒虎口以盡忠規」,明知袁紹是什麼樣的人,還不顧安危冒死進諫。但「諸侯之臣,義有去就」,就像《詩經》說的那樣「逝將去汝,適彼樂土」,就是說「諸侯之臣」可以選擇「有道」的主公,這從「義」上來說是可以的。大家對孫盛可能還不太熟悉,他是東晉著名的史學家,太原中郡人,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遙古城。孫盛字安國,曾任長沙太守。他一生著作很多,但是流傳下來的卻很少。被裴松之頻頻引用的《魏氏春秋》就出自孫盛之手,另外還有《晉陽秋》等也是他的代表作。

    孫盛作史以敢說真話著稱。他曾為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的參軍,頗受器重。有一次桓溫打了個大敗仗,孫盛毫不留情地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桓溫知道後大怒,但他卻沒找孫盛,而是找到孫盛的兒子,對他說這一仗確實敗了,但也不至於像你老爸說的那樣!「若此史遂行,自是關君門戶事」!如果敢在史書裡實話實說,就滅了你滿門!看來桓溫是真生氣了,以滅門相威脅。當時桓溫把持東晉朝政,內外大權,結於一身,他說要殺誰滿門可不是嚇唬人,確實有這個能力。孫盛的兒子聽了之後非常害怕,就回來求老爸把這一段「掐了,別播」,可是孫盛不為所動,仍然把這一段記了下來。還好,桓溫也沒真的難為他。

    孫盛同時還是「名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事物的論述、評論嚴謹、合理,因此他的評論、分析也經常被引用。以今人的觀點和思維方式來看,孫盛的觀點未必都正確,但在當時他的評論很有代表性,很能代表古人的普遍觀點。項飛這裡引用他的評論也是想讓大家進一步瞭解時人對袁紹及袁氏集團的看法。

    從上面這段評論可以看出,孫盛似乎是認為這些謀臣應該認真「量主」,考慮選擇另一個明主。這說起來容易,但對於身處其中的古人來說,「跳槽」可不似今人想像的那樣簡單,僅道義上的束縛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而且田豐、沮授這樣的名士一向「慕古」,以古代聖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且袁紹在某種程度來說還對他們有知遇之恩。在這種情況下,要他們捨棄袁紹根本不可能。既然選擇了這麼一個「主公」,是好是壞都只能認命了。不止是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很多名士尤其是知識分子都抱有這種觀點,輕易不出山,一旦出山跟了誰,就一定要從一而終。選了個好主公,就可以跟著借光,盡享榮華富貴、封妻蔭子;如果選了個糟糕的主子,輕者不受重用、才華埋沒,重者連性命都保不住。正是由於骨子裡有這種高貴的氣節或者說迂腐的觀念,很多人才都不肯輕易出世,寧可隱居山林、終老林泉,這也堪稱是中國特色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