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龍騰世紀 第二十六節 文 / 項飛

    毫無疑問,《三國演義》的數字誇大了袁紹的實力,這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特點,若要突出某一方的強大就極力渲染,以至於有些過分。七十萬大軍,這是個什麼概念?那得多少人?別的不說,單是後勤供給就是個無法解決的難題。而且古時候科技不發達,通訊尤其不便,要調動七十萬大軍談何容易!要讓七十萬人整齊劃一,共同進退,如心使臂那樣靈活協調,幾乎不可能。事實上縱觀所有古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真正超過十萬人的都很少。

    《三國誌》記載的人數似乎也不可信,它所說的曹操的軍隊太少了。裴松之在註解《三國誌》時也駁斥了這種觀點,他承認雙方在人數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但同時也認為曹操不會只帶那麼點人馬來抵擋袁紹。他還引用同是《三國誌》的一段記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三國誌鍾繇傳》說,官渡之戰時鐘繇奉命為前線的曹軍送去了二千匹馬,但《三國誌魏武帝紀》和《世語》卻都記載曹操此時在前線只有六百左右騎兵。那這樣一來,多出來的這些戰馬哪去了呢?

    所以說以上兩組數字對雙方參戰人數的記載似乎不太準確。《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是晉朝人,晉源自於魏,他這樣記載可能也是為了給曹操臉上貼金。另外這兩組數字交待的雙方人數比都為10:1,這個比例好像也不准。雙方人數確實相差甚遠,但應該還沒達到10:1。袁紹雖然才略不及曹操,但也不是等閒之輩,如果他十倍於敵人還不能徹底取勝,很難想像他是怎樣稱雄北方的。裴松之認為兵法上說「十則圍之」,如果袁紹軍隊真的十倍於曹操,那他一定會力爭形成包圍圈,圍殲曹軍。但所有史書都沒有袁紹企圖包圍曹操的記載,只是說他強力推進,力求雙方主力對決。因此裴松之認為,袁紹軍隊雖然遠多於曹操,但還沒到十倍於敵的程度。

    項飛以前曾看過一篇文章(忘了題目和作者),該文說現在史學界能夠接受並認可的雙方參戰人數是:曹軍兩萬人左右,袁軍十餘萬人。文章沒給出推理過程,也沒有解釋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但項飛本人也覺得這個數字比較可信。如果哪位書友有詳細的資料,還請不吝賜教。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不需爭辯的,那就是此戰袁紹投入的兵力遠多於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八月,袁紹大軍開始一點一點向前推進,逼近官渡,「連營稍前,依沙堆為屯,東西數十里」,而曹操也分兵拒之(可見曹操的人馬絕不會太少)。雙方又打了幾仗,這幾次都是袁紹勝了,曹操只好退守大營,不再出戰。

    這才是袁紹想像的官渡之戰的樣子,看到戰局進展順利,他不禁有些得意。就在這時,分不出眉眼高低的沮授又來提建議了。他說,我軍人馬雖多但不及敵軍勇猛,敵軍的糧食和軍資卻不如我軍充足。所以敵人想要速戰速決,而對我軍有利的則是持久戰。因此我們「宜徐持久,曠以日月」,與敵人拼消耗,這才是萬全之策。袁紹這煩!剛打了幾場順心的仗,你就又來了!恨得袁紹堅決不用沮授的建議。其實沮授這個建議還是他以前的一貫主張,即不贊成以決戰的形式解決曹操,而是主張打持久戰、消耗戰。以前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袁紹就聽不進去,現在仗打得這麼順,把曹操壓縮到官渡一帶,袁紹就更聽不進這個建議了。

    袁紹見曹操躲在大營不肯出戰,就下令強攻。這時他的「謀主」之一的許攸攸提出個建議,他說您不用在這兒跟曹操拚命,派一支人馬跟他相持,另派大軍突襲許都,曹軍一下子就得潰敗;就算他不敗,也會讓他首尾難顧,疲於奔命,「破之必也」。這確實是個好主意,所謂兵法就是「奇道」和「正道」相結合的「詭道」,許攸這一計就是「奇道」。可惜袁紹不能用,他說:「吾要當先圍取之。」看來袁紹也和曹操較上勁了,非先滅了曹操不可,別的都好說。許攸聞言大怒,許攸也是,作為謀士提建議是職責所在,至於用不用就是主公的決定了,用不著生氣。許攸的「怒」在當時還沒什麼,後來卻成了此戰勝負的關鍵。

    袁紹不同意許攸的建議還有一個原因。遠在江東的孫策見兩雄相爭,覺得有機可趁,就主動聯繫袁紹,表示願意趁著曹操後方空虛偷襲許都。應該說孫策這個時機選擇得很好,以孫策之能,此計若是得行,歷史很可能就要改寫了。既然有這樣一個能打的幫手出力,自然用不著袁紹親自偷襲許都了。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孫策還沒來得及發兵就遇刺了,不久去世,曹操算是僥倖躲過一劫。儘管孫策沒幫上忙,但袁紹對曹操後方的統戰工作卻沒停止,並收到一定的效果。汝南黃巾軍殘餘勢力劉辟背叛曹操,就得到了袁紹的資助和扶持。一時之間,曹操後方警報頻傳,前線又不斷吃緊,形勢非常不妙。

    此時的曹軍就像狂風暴雨裡的一葉小舟,在風浪裡起伏不定,雖然它還在努力掙扎,但說不定哪一個浪頭就會把它擊沉。在袁紹看來,分兵偷襲許都也好,打消耗戰也好,都來得太慢,遠不如面對面地擊敗曹操來得過癮、解恨。他隨即下令加大了進攻的力度。

    曹操全軍躲在大營裡,袁紹打不著他。於是就下令在曹軍大營外築起土山,在土山上搭建起「櫓」,(「櫓」就是沒有蓋的樓),袁軍的弓箭手站在「櫓」裡居高臨下射殺曹軍。這就相當於在曹營外建立了高空碉堡,只要袁軍願意隨時可以登山放箭。一時間搞得曹軍很狼狽,「營中皆蒙楯而行」,只要離開掩體就得背著盾牌,誰知道會從什麼地方飛來一隻或者一堆箭。

    其實此舉的殺傷力有限,但卻可以嚴重干擾曹軍的日常秩序,極大地影響了部隊的士氣。這有點像現在戰爭中的狙擊手,只不過袁軍可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大張旗鼓、光明正大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袁紹打仗善用弓箭,他手下的弓弩手也經過嚴格訓練,而且居高臨下也佔了不少便宜,就算曹軍想還擊也she不中目標。因為一樣強度的弓能從高處射到低處,但卻未必能從低處射到高處,所以曹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