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龍騰世紀 第六節 文 / 項飛

    如果曹操只想青史留名的話,僅憑他的文章就可以做到,但他想要的當然不止於此。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訓練水師,他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江東。這時北方已經完全統一了,至少名義上是這樣,就連烏桓也派人來,表示願意接受漢政府的領導。於是曹操想,去年已經封賞過自己手下的功臣了,今年該好好封賞自己一下了。怎麼封賞呢?曹操已經想好了。於是這一年朝廷罷三公,設丞相。丞相是誰呢?當然就是曹操了,自此曹操始為「曹丞相」。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丞相這個官職。丞相是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為高權重。丞相制度起源於戰國。「丞者,承也;相者,助也。」西漢之初設丞相一人,首任丞相是蕭何,後改稱相國。丞相的權力很大,一般的事情丞相即可決定,有時甚至可以「事先不請示,事後不匯報」;一些重大問題,皇帝也要首先聽聽丞相的意見。當然丞相的工資也很高,秩為萬石,絕對的高薪。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君權和相權發生了衝突。武帝對位高權重的丞相越來越不信任,武帝末年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位在丞相之上。漢成帝時,更是設立三公。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這是旨在分散丞相權力的一項措施。到了漢哀帝乾脆不要丞相了,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根本就沒設丞相,直接就是三公制。東漢末年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最尊,曹操的老爸就曾任太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曹操親統大軍南征劉表。走到半路,傳來消息劉表病死了,他的小兒子劉琮繼承了他的勢力集團。劉琮在襄陽,而一直依附於劉表的劉備則駐紮在樊城。曹操加快了進軍速度,他可不能讓劉備先佔了荊州。九月份就到了新野,劉琮當機立斷,立刻派人請降,曹操則很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切進行地很秘密,劉備一點都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時候,曹操已到了宛城。宛城離樊城很近,可把劉備嚇著了。他跑到襄陽城下痛斥劉琮,為什麼事先不通知一聲,劉琮根本沒敢見他。劉備過了嘴癮之後,才想起還得跑。曹操恨透劉備了,派一支人馬專門追他,必yu除之而後快。《三國誌》記載這支隊伍由曹操親率,一ri一夜急行三百餘里。終於在當陽的長阪追上了劉備。經過一番惡戰,重創劉備,但還是讓他逃走了。這時候益州的劉璋也開始向曹操靠攏,願意接受曹操的差遣,不但主動示好,還「遣兵給軍」。應該說,此時革命形勢一片大好。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提到當時的情形:「昔先帝(劉備)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

    這時是曹操集團的全盛時期。曹操本人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精神狀態都處於巔峰,而集團內部的團結也是空前的。文臣積極獻策,武將奮勇當先。大家在接踵而至的勝利的刺激下,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對勝利的追求,但同時也變得驕傲輕敵,盲目樂觀。而劉備和孫權誰都不是等閒之輩,任何一人都夠讓曹操頭疼的了,現在這兩人聯合到一起更是難纏。曹操恨透了劉備,必yu除之而後快,從徐州打到到汝南,從汝南打到到荊州,劉備已經沒有退路了。孫權雖然可以選擇投降,而且以曹操對待投誠的態度,應該不會有性命之虞,但「南面稱臣」可不是孫權想要的。於是哥倆湊在一起一合計,就把曹操給坑了。決定歷史的赤壁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

    關於赤壁之戰,《三國誌魏武帝紀》的記載很簡略,只有二十多個字:「公至赤壁與劉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根本沒提火燒赤壁的事,但是從《三國誌》中其他傳記和別的史書記載來看,火燒赤壁應該是有的。

    下面簡單描述一下赤壁之戰。其實早在曹操發兵江東前,孫權就已經多次流露出對曹操的不忿,他曾拒絕曹操要其送子為質的要求。在曹操數十萬來勢兇猛的大軍面前,江東眾臣惶恐不安,多數人主降。但孫權還是採納了以魯肅、周瑜等少數人為代表的主戰派的意見。順便說一句,魯肅是個難得的人才,他最先提出了聯劉抗曹的戰略思想,但他的作用和影響在《三國演義》裡被淡化了。周瑜奉命在赤壁與曹操對抗。這時是黃蓋提出了火攻計,然後又下詐降書。在約定時間,周瑜用小船繫在大船後面,放上引火之物,「引次俱前」。曹軍將士還在指指點點,伸著脖子看熱鬧呢,突然小船同時放火。「時風盛猛」,連岸上都燒著了,「煙炎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曹軍大敗。《山陽公載記》說「公(曹操)船艦為劉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當時道路泥濘難行,又趕上大風。於是讓那些老弱殘兵背草填坑,騎兵才勉強通過,而那些填坑的老弱殘兵卻被踩死不少。可是曹操卻大喜,他說劉備是我的大仇人,但是「得計少晚」,如果他早些放火,咱們大家就都懸了。曹操戰敗之後的這種樂觀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三國演義》裡說曹操赤壁戰敗後有個「三笑一哭」描寫的也很傳神。據說曹操兵敗逃亡途中,先後經過三處設伏的好地點,可是都不見敵軍埋伏,於是大笑。笑敵人的不懂兵法,他說劉備如果在這裡設伏兵,我們就會怎樣怎樣被動。每次都是笑聲未落,敵人的伏兵就出現了,搞得曹操手下很是緊張,生怕這位丞相再笑,不知道還會笑出誰來。撤回南郡之後,曹操卻大哭起來。眾人很奇怪,逃亡路上一波三折,您老一個勁地笑,笑出三波伏兵,現在回到根據地了,您怎麼反倒哭了?原來曹操想起了他英年早逝的一流大謀士郭嘉郭奉孝,他說「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搞得手下謀士「皆默然自慚」。當然這是羅貫中先生杜撰出來的,但是卻體現了曹操樂觀的精神,這也是他的一個過人之處吧,至少保證他不會像袁紹那樣吐血而亡。另外補充一下,《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一事所有史書均無記載,應該是老羅的神來之筆。

    大家可能還記得,曹操在淯水敗給張繡後說過一句話「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以後不覆敗矣!」應該說,曹操做得還不錯,基本上說到做到了,只是赤壁一仗把這個誓言破了。那麼曹操這一仗為什麼會敗呢?原因很多了,首先是曹操太驕傲了。這一陣子曹操的仗打得太順了。張繡、呂布、袁術、袁紹、烏桓、遼東各個規模較大的勢力集團非降即敗,那些小一點的割據勢力更是不在話下。而且這回出征更順,剛一出兵劉表就病死了,荊州得來的毫不費力,曹操和他的將士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有些飄飄然了。這真應了那句話「驕兵必敗」。其次是孫劉聯盟已經沒有退路了,必然要全力一搏。這拚命一擊勢不可擋,曹操終於被擊敗了。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曹軍中當時疫病流行,士卒多染病等等。

    除此之外,項飛認為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曹操的兵太多了。《三國演義》說曹操統兵八十三萬,詐稱百萬。那麼曹操當時究竟有多少兵呢?《三國誌》沒說,但在《三國誌周瑜傳》裡提到曹操得荊州降卒數十萬。《江表傳》中記載了曹操給孫權寫過一封信,信中曹操自稱大軍「八十萬眾」。根據這些數字,保守的估計曹操當時的士兵數量也要在三十萬左右。三十萬士兵是個什麼概念呢?項飛沒見過這麼多人,也不知道。記得上大學時學校要求全體出早操,結果弄得偌大的校園全都是人,連樹林的小路上都有人練氣功,當時覺得場面挺浩大的,其實那時全校的學生總共加起來還不足萬人。這樣的描述可能會對理解「三十萬士卒」有所幫助。冷兵器時代作戰兵多將廣當然是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好事可能會變成壞事,這裡的這個度就是統帥的個人能力。有個成語「多多益善」說的就是這事,出自《史記淮yin侯列傳》。漢高祖問韓信,像我這樣的人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高祖很不高興,就接著問,那你能帶多少呢?韓信也沒謙虛,答道:「臣多多而益善耳。」其實不論是誰多少兵都能帶,這裡說的「帶兵」應該是不但帶兵還能取勝。同樣是統帥,帶兵的差距咋這麼大呢?古時的通訊很不發達,隊伍之間的聯繫方式主要是舉烽火和通信兵,影視作品裡常見的「飛鴿傳書」基本不敢用於兩軍作戰中,因為誰都不知道鴿子會落到哪裡。由於通訊的制約,對統帥的要求就非常高,比如統籌能力,協調能力、調度能力、應變能力還有對戰鬥進程的預判斷等。當然這也要求統帥手下帶兵的將領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統帥在派兵前就要把領兵外出的將領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考慮到,包括地形、天氣、戰局的變化等各種不確定因素。這一點非常困難,那時的地圖不像現在這樣準確、詳盡,也沒有天氣預報,對戰鬥進程的預判斷更是考驗統帥的綜合能力;一旦實際情況與事先設想的不一樣,統帥就要立刻做出調整,並盡快通知帶兵在外的將領。這點同樣困難,當時的通訊太落後了,統帥獲知前線的變化不會很及時,做出調整後再通知在外的將領就更不及時了,往往戰鬥都結束了,調整通知才剛剛送到。當然在外的將領也要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和隨機行事的權力,但是這反過來又要求統帥對將領的控制能力。總之,在通訊不發達的冷兵器時代,統兵越多對統帥的要求就越高。曹操此次戰敗很大原因就在於此,他帶的兵超過了他的能力。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度,就連「多多益善」的韓信也不例外,只不過他的這個「度」可能遠超過別人。有的人當縣長會很優秀,但是當市長就不行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管轄的面積超過了他的能力。而且曹操的情況更為特殊,他統領的兵成分複雜。有他自己的兵,這部分是作戰的中堅力量;有荊州的降卒,這些人隨時可能反水,需要時刻提防;還有其他割據勢力贊助的部隊,但別指望他們會賣命。這簡直就是一隻多國部隊,而那時的通訊方式跟現在的美軍根本沒法比,所以即使曹操帶兵的上限是五十萬,這樣一打折就剩下不足三十萬了。帶兵一旦超過這個「度」就好像是恐龍,核桃大的大腦指揮龐大的身體,結果滅絕了。

    曹操打敗之後,把剛得到的荊州也丟了。接下來的幾年,他好好休整了一段時間,還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下了一道求賢令,鼓勵人才的推薦和自薦,並表示自己願意不拘一格的歡迎和使用人才。這期間還修建了銅雀台。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銅雀台時有一段講話,可以看作是他的內心表白,事實上這段話確實有,而且還記載史書上,當時還是以「令」的形式發佈於天下。原文比《三國演義》中的講話更詳細、更感人也更長,項飛就不抄錄原文了,簡單地評述一下。曹操說我剛舉孝廉的時候,年紀還小,生怕自己這點德行被人看不起,所以就下決心好好幹。那時的願望只是做個郡守而已,希望能夠有個好的名聲。可是當時宦官當政,我又得罪了很多豪強,「恐至家禍」,因此辭官不做。辭官時我的年紀也不大,後來看到有些人五十多歲了也沒做官,就想再過二、三十年天下清平了,那時我也就是五十幾歲,再出來做官也不遲。於是我回到故鄉「築jing捨」,「yu秋夏讀書,冬春she獵」,還想「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但是不久朝廷征我為督尉,「遷典軍校尉」,這時我的願望變成了為國家討賊,以功封侯,做征西將軍。死後我的墓碑上寫著「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我就滿足了。後來董卓作亂,我首舉義兵。當時我如果多招兵也能招得到,可我沒那麼做,還時常裁員。因為「兵多意盛」,就可能會與豪強相爭,如果那樣,可為禍不小。後來幾次招募,都不超過三千人,這是我的「本志有限也」。後來我做了兗州牧,「降黃巾三十萬眾」,勢力漸大。這時袁術在九江yu稱帝,準備得差不多了,這時有人勸進,袁術卻說:「曹公尚在,未可也」。後來我剿滅了袁術,袁紹又來了。袁紹勢力強大,我「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考慮到「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以垂後」,於是與之戰,「幸而破紹」。隨後又平定劉表。我現在身為丞相,位極人臣,早已大大超出我當初的願望。「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有人看我強盛,又「xing不信天命之事」,所以「妄相忖度」,認為我有「不遜之志」。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他們雖然強大,但「猶能奉事周室也」。當年燕國的樂毅跑到趙國,趙王想讓他攻燕。樂毅「伏而垂泣」,拒絕了趙王。秦二世下詔殺蒙恬時,蒙恬說:「我的先人、我和我的子孫積信於秦已經三世了。我現在統兵三十萬,足以背叛。但我寧死也要守義,是因為我不敢忘記先人的教誨和先王。」我每看到這裡都會「愴然流涕」,從我祖父到我,「皆身當親重之任」,不能不說是「見信者」,到我兒子曹植幾個兄弟這一輩已經超過三世了。我不是只對大家這麼說,對妻妾也這麼說,讓她們都知道我的心意。我常說,我死之後你們「皆當出嫁」,「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我這些話,「皆肝膈之要也」。但是如果讓我交出兵權,回到封國,那可不行。為什麼呢?「誠恐一離兵權,為人所禍」。而且如果我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以前朝廷因為我的功勞而封我三個兒子為候,當時我沒接受。現在又要接受,這不是為了榮譽,而是想要他們成為我的後援。我「奉國威靈」,蕩平天下,這是「天助漢室,非人力也」,可我卻受封四縣,食邑三萬戶,「何德堪之」?天下未平,不可以讓位,但願意退還三縣,二萬戶,只保留武平縣和一萬戶,這樣多少可以「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曹操的這番話似乎是他的內心獨白,但如果真是這樣,也沒必要以「令」的形式曉諭天下呀。應該說,這篇「令」理解為曹操為自己的辯護更為貼切。雖然這裡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但在很大程度也是事實。曹操在這裡先是回顧了自己的前半生。他一開始沒有太大的野心,做一個太守就滿足了。由於時局的變化,曹操被朝廷征為督尉,心中的志向也隨之改變,但也只是「封候」和做「征西將軍」,因此他一直控制著自己勢力的大小,使之不會太小也不能太大。但是隨著時代大潮的淘洗,曹操逐漸浮出水面,成為朝廷重臣,並把握了歷史的走向。而他對國家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正如他自己所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確實,如果沒有曹操,以漢室之衰弱,稱帝稱王的不知道會有多少。袁術就不說了,袁紹雖然沒有稱帝,但他「矯制」封烏桓的首領為單于,由此可知其志不小,如不是被曹操擊敗,他一定會稱帝。實事求是地說,曹操至少給了國家一個相對的安定、統一,給了黎民百姓一個相對的和平、安寧。

    接著曹操委婉地說出自己沒有「不遜之志」。他借齊桓公和晉文公的事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此舉旨在讓那些背後理論他的人閉嘴,也讓那些忠於漢室的人放心。曹操還引用了《論語》的一句話「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他大概想告訴天下人,我會學周「以服事殷」的例子,大家就別瞎操心了。其實這一點上不怪大家懷疑,曹操所說和所為差得太遠,別的不說,單是他對漢獻帝的態度就讓人說三道四。還不顧獻帝的求情,處死了懷有身孕的董貴人,哪裡有一點「服」的樣子,更別說什麼「至德」了。

    但是曹操既然提前、超額完成了生產任務,也就是他「封侯」的願望,為什麼不急流勇退呢?不行啊,同志們!曹操語重心長地指出,如果我沒有兵權就會被他人所害,我死不要緊,國家就要「傾危」,黎民百姓就要重新陷入戰亂。一開始朝廷封我三個兒子為候我沒接受,現在接受了,也是這個道理,是讓他們成為我的後援,保證我不「敗」。曹操的這個解釋看似牽強,卻很有道理。他現在是國家的支柱,他確實不能「敗」,他一「敗」國家就又要陷入到無休止的戰亂中。而且老子有大功,兒子封為侯在當時是很正常的事,那時有「祖蔭」一說,就是指的這種事。更何況父子天性,相互為援,天底下大概沒有比這更叫人放心的後援了。據《魏書》記載,袁紹曾派人勸降曹操,來人說:「今袁公勢盛兵強,二子已長,天下英雄,誰逾於此?」可見當時的觀念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權重,兒子必須帶兵,既為羽翼,又是後援。曹操的意思是告訴大家,別指望我會退休,天下不定我就不會交權。

    最後曹操表示願意上繳大部分的封地和食邑,「分損謗議,少減孤之責也」。

    依項飛看,曹操的這道「令」的目的就是要表明心跡,減少不必要的猜測,安定人心。在那時候,統治階級牢牢地掌控著話語權,更何況「成者王侯敗者賊」,只要你把敵人都消滅了就沒人說你壞話了。但是曹操不這樣想,他不但要敵人不說他的壞話,還要爭取民心;不但要撈到政治上的好處,還要得到輿論的支持。順便說一句,自漢武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學的主導地位,人們所受教育以儒學為主,曹操也不例外,他的這個「令」通篇以儒家思想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論曹操的目的是否達到,它確實使曹操集團內部一些為了「保漢」而「保曹」的人得到了心理慰籍和理論上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