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民國歲月

第一卷 第二百十二章 出兵華北(三) 文 / 萬馬奔騰

    第二百十二章出兵華北(三)

    「既然宋明軒不要援軍,孫連仲所部以及豫南鮑剛部組建第二集團軍,派劉峙去統一指揮,孫連仲為副司令長官,在保定、石家莊一線佈防。另外,調衛立煌的十四軍北上,歸石家莊行營指揮,協防平漢線。」蔣中正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後說道。

    衛立煌的十四軍是中央軍中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絲毫不遜於十八軍、七十四軍等部隊。原先十四軍一直駐紮在皖西南大別山區,主要是為了防範活躍在大別山的紅軍高敬亭部,拱衛南京、合肥。就是在淞滬會戰最緊要的關頭,蔣中正也沒有調動這支部隊。如今南京已經失守,合肥已然成為了前線,加之桂系的二十一集團軍和徐源泉的第二軍團相繼撤往這一地區休整,才得以使蔣中正將十四軍調往華北戰場。

    「委座,二十九軍已經靠不住了,但是南口不容有失,必須要有重兵佈防啊!」白崇禧聽到剛才蔣中正的一番調兵遣將都集中在平漢線,連忙說道。

    蔣中正擺了擺手,道:「南口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除了重兵佈防外,這支重兵還必須是支精兵。但是經歷淞滬、南京一戰,部隊損失嚴重,你們說說看,派哪支部隊去比較合適?」說完,蔣中正朝陳誠和何應欽看了看。

    蔣中正很清楚南口的重要性,但是淞滬會戰和南京戰役之後,手中的精銳德械部隊損失慘重,部隊基本上都在休整階段。為了防範陝北的gcd,胡宗南的部隊又不能動。難免讓蔣中正有些捉衿見肘。不過,他還是比較傾向於沒有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十八軍和實力依舊比較強大的由教導總隊剛剛編成的二十七軍。

    陳誠和何應欽看到蔣中正的目光看向自己,對於委員長的心思,兩人的心裡明鏡似的,十分清楚。但是陳誠的十八軍在淞滬會戰中損失慘重,至今還沒有恢復元氣。何應欽剛剛丟掉一個七十一軍,他也實在不願意把剛剛調往四川的二十七軍再調到華北戰場去拼光。兩人不由同時低頭不語。

    蔣中正見兩人都不說話,眉頭不由皺的更緊了。不過,他也無奈。他也明白這兩位左臂右膀的難處。其實,他也捨不得把自己的精銳部隊都調往前線去拼光了。但是如今情況緊急,不得不讓必須要拿出血本,和日本人一拼到底。

    這時,白崇禧在一旁開口了:「委座,我建議派七十二軍上去。」

    作為一名桂系將領,涉及到中央軍的事,白崇禧一般很少開口。不過,今天的南口戰略是他提出來的,他也很希望能派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去實現他的戰略構想。但同時他也明白何、陳二人的難處,並不想因此得罪蔣系的兩大巨頭。實際上,在他的心目中有一支部隊在看他來比十八軍和二十七軍都要合適,那就是沈修文的榮一師。血戰羅店、松江保衛戰、南京戰役,白崇禧都曾細細研究過,結果就是讓平時一向自視極高的小諸葛也不得不欽佩沈修文這個後起之秀。

    「委座,沈修文善守,這是有目共睹的。且榮一師此次補充的大部分都是老兵,戰鬥力恢復得很快。而且八十八師又是三個德械樣板師中損失相對比較小。我看七十二軍完全又能力當此重任。」何應欽一聽,連忙說道。

    他知道如果讓老蔣點名的話,很可能就是目前戰鬥力高出十八軍一籌的二十七軍,既然這個時候,白崇禧提議派七十二軍,對他來說無疑就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剛剛從九江回來,還未來得及跟迎出門來的參謀長喬榛打招呼,沈修文就重重地打了一個噴嚏。

    「師長,是不是著涼了,要不要讓林副院長過來給您看看?」喬榛連忙有些擔心地上前問候道。

    「沒事,沒事。」沈修文揉了揉鼻子,搖頭道。

    「師長,事情一切都順利吧?」喬榛又接著問道。

    「順利,一切都很順利。」說起這次的九江、安慶之行,沈修文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拉著喬榛道:「走,咱們進去再說。」

    回到武漢後,北平方面又詭異地停火了,二十九軍和日本人展開談判,談判代表而且還是沈修文心目中的英雄張自忠。記得在後世中學的歷史課本中描述的七七事變,什麼二十九軍奮起反擊,抗日戰爭爆發等等,還把宋哲元整個兒塑造成一名抗日英雄。但是如今現實中發生的這一切都讓沈修文十分困惑和失望。

    不過,沈修文也沒有為此而閒著,親自趕往九江籌建了榮一師在九江的辦事處。沈修德當年在南昌行營帶了好幾年,加之蔣委員長以前也時常在廬山辦公。沈修德在九江乃至整個江西有不少的關係,榮一師如今又名聲在外,辦事處的籌建都十分順利。

    期間,沈修文親赴安慶,特意拜會了駐防安慶的二十軍軍長楊森。沈修文雖然是第一次和楊森見面,但是對這位川中大佬已經是久聞大名了。楊森在四川眾多勢力中,是一名頗為傳奇色彩的人物,早年在萬縣就敢於炮轟英國家艦,淞滬會戰二十軍更是眾多地方勢力中表現的最為英勇的部隊。同時他又以妻妾成群,兒女眾多出名。

    對於沈修文的親自登門拜訪,楊森表現的十分的熱情,同時又對沈修文在松江時對郭汝棟的四十三軍施於援手表示感謝。沈修文自然也是對沈家在萬縣得到的優待同樣向楊森表達了感激之情。

    不過,當沈修文提出在萬縣辦個兵工廠,並且請楊森入股時,楊森並沒有表現出喜出望外,而是顧左右而言他,對沈修文頗為提防。

    對此沈修文也是早在意料之中,這幾年的歷練,使得他早已對官場和各種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知之頗深。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有的只有利益的交換。楊森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員,自然懂得這個道理。而且,沈修文的身份和這送上門的好處,不能不讓楊森引起警惕。

    沈修文明確地提出了他的條件,他要把萬縣變成榮一師以後的兵員補充基地,以川東行署的名義給他申請兩個保安團的編制。但同時讓楊森放心,他絕不會參與到萬縣的政務。而楊森只要象徵性地投入一點,既能獲得兵工廠的三成股份,同時沈修文還可以每月提供給他兩千支盤尼西林。

    楊森對沈修文承諾的絕不參與萬縣的政務並不相信。這年頭手中有槍,就有地盤,更何況沈修文已經在萬縣購置了大量的土地,開設了榮軍農場,並且把他們沈家的產業都搬到了萬縣,要是再有兩個保安團在手,即便在明面上不參與萬縣的政務,但誰說了算,還不是一目瞭然的。但是真正能打動他的是每月兩千支盤尼西林和沈修文承諾的兵工廠一旦建立起來,從明年下半年起,他能從兵工廠得到三成的收益,即每月五百支仿1903式春田步槍和十萬發7.62mm尖頭彈。

    兩千支盤尼西林如今按照黑市價差不多值二十萬大洋,一年就是二百四十萬,已經遠遠超過了楊森一年在萬縣收取的各項稅收。就算沈修文把萬縣這塊地盤佔去,他也不吃虧。更何況從明年下半年起還有兵工廠的三成收益。再說,如今中央軍自從進川以來,對川中勢力也是步步蠶食。這個時候選擇和沈修文合作,倒也不失一個雙贏的局面。經過慎重考慮後,楊森終於答應和沈修文合作。

    聽完沈修文的描述後,喬榛十分的欣喜。這等於萬縣以後就成了榮一師的師管區,而且將來兵工廠一旦建立起來,加上從美國進口的儲備,榮一師完全可以自行補給、自行成軍。但同時喬榛心中還有一絲疑惑,如今的榮一師已經是嫡系部隊了,補給一切優先,沈修文還要花這麼大力氣幹什麼?不過,這個疑問他沒有問出口。

    就在沈修文剛剛回來,還未來得及召開會議,聽一聽目前部隊訓練的情況時,便接到了軍長孫元良親自打來的電話,匆匆出門了。

    如今的武漢是戰時臨時首都,在穿過城區時,車窗外到處是遊行、集會和一幅幅燙人的抗日標語。

    沈修文和孫元良臉色凝重地坐在車裡,驅車前往軍事委員會,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即刻到軍委會報到,委座要親自接見。

    儘管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但是在這個時刻,他們的心裡都清楚,肯定是跟華北的戰事有關。南京戰役後,平靜的好日子到頭了,七十二軍極有可能北上,調往華北作戰。

    特別是沈修文,剛剛臨出門的時候,沈醉向他報告了剛剛接到的北平方面的情報,三十七師開始集結準備撤離北平,並且開始在拆除北平的城防工事。很顯然,宋哲元違抗了軍委會的命令,私自和霓虹軍達成了秘密協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