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27章 亞洲因素 文 / 裸奔在天堂

.    於奧地利人的最後通牒,各大國也紛紛給予了很高程當然,這種關心程度與其切身利益成正比。對於巴爾幹沒有興趣的英國保持著觀望的態度,堅信俄國會屈服的威廉駕著遊艇做了一次愉快的度假,法國則是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亞尼齊赴聖彼得堡,與沙皇尼古拉二世交換意見。7月26日,正在法國腦返回巴黎的途中時,維也納憤怒的斷絕了與塞爾維亞人的外交關係。這一舉動,讓整個歐洲局勢急轉直下。

    在此刻,德皇依然以為這次事件僅僅局限於巴爾幹地區,因為他得到了外交大臣雅格的如下保證:「奧地利的大膽加上德國的支持,最有可能使俄國安靜下來。」另外,參謀總長毛奇的分析更加堅定了德皇的信心:「法國的軍事形勢是十分困難的,俄國沒有自信心,而且今年的時機是有利的。」

    然而,俄國的反應卻恰好相反。尼古拉在得知奧匈帝國的野心後,拍著桌子大喊道:「這是對我國以及所有斯拉夫人*裸的威脅的,我絕不能容忍日耳曼人再得到一寸巴爾幹的土地,絕不……」尼古拉的信心來源於俄國從1907年後恢復的元氣,預案:若奧匈對塞爾維亞用兵,則俄國對奧匈作戰,法國保持中立並牽制德國;若德國與奧匈聯合,則法國與俄國聯合對德奧作戰。另一方面,自從上次革命之後,俄國國內已經出現大量反抗勢頭。現在俄皇極度需要一個機會將人民的視線轉移,而對抗日耳曼人的入侵無疑是最好的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英國人出面調停了四次。歐洲局勢開始不可控制地展……

    「巴爾幹國家裡的一些混帳事兒,遲早會點燃下次的戰火。」這是俾斯麥在職的時候所說的一句話。然而,這位英明的相指的戰火僅僅是一場地方性戰爭,他絕不會想到是一場世界大戰。殖民地爭奪和貿易競爭促成了互相衝突的聯盟體系形成,這些聯盟起初都是防禦性的協定。例如1879年俾斯麥與奧匈帝國締結兩國同盟條約之時,明確說明條約宗旨為保護德國免受法國人的攻擊,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地攻擊。然而,兩個利益完全衝突的同盟的存在,卻擴大了衝突的範圍。每當兩大集團中某個成員與對方生爭端時,其他那些不相干的成員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直接參與爭端的盟國。否則。它們擔心自己的同盟會瓦解,使自己孤立而遭受危險。因而,每次爭端往往會擴大為重大的危機,而兩大聯盟的所有成員國不論願意與否都將捲入其中。另一方面,由於法國人想收復1871年失去地阿便開始制定「讓右翼末梢袖拂海峽」的施禮芬計劃,而法國人則秘密籌備收復失地地17號方案,並在1905成功的將英國人拉入該作戰計劃。

    兩大同盟的存在、各種軍事計劃的多年預謀,讓整個歐洲就如同一列排列整齊的多米諾骨牌。728,奧匈帝國以「塞爾維亞的回復是推諉。讓人無法滿意」為由,向塞國宣戰。次日。奧匈帝*隊炮轟了貝爾格萊德。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轟然倒塌……

    沙皇夏宮,議事廳內文武大臣齊聚一堂。

    陸軍大臣蘇克霍姆利諾夫年逾六十,身材圓滾如球,用嘶啞的聲音向眾臣通報:「據剛剛收到的情報,奧匈帝國的軍隊一個小時前對貝爾格萊德動炮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臣建議,立刻對奧匈宣戰,並下達全國動員令!」

    尼古拉二世面色鐵青的道:「奧地利人吞併塞爾維亞地野心已經暴露無疑,若是任由事態展,帝國在巴爾幹將再無立錐之地。眾臣有何異議?」

    尼古拉話音剛落,外交大臣薩佐諾夫便出列道:「陛下,臣也主張向奧國宣戰,但建議實行局部動員!」

    留著俄式捲鬚的彼得格勒軍區司令尼古拉大公問道:「即要開戰。為何不進行全國總動員?」

    薩佐諾夫道:「此次戰爭,應當盡量控制在局部範圍,最好只限於奧、塞以及我國之間。若是總動員。恐會刺激德國,這對我國相當不利……」

    蘇克霍姆利諾夫一挺將軍肚道:「以德奧多年的關係,不管我們如何行動,德國人都會進行干預。若是決定一戰,不妨傾盡全力,一鼓作氣擊潰奧匈!」

    「薩佐諾夫大人,你是文官,這用兵之事還是交給我們這些軍人吧!」參謀總長雅努什克維奇中將身材乾瘦,一頭金色卷永遠疏理得整整齊齊,上挑的嘴角充滿桀驁不馴地表情:「帝國剛剛恢復元氣,戰事不宜過長。若是決定一戰,當以帝國百萬精銳與六百萬的動員能力,迅速掃蕩奧匈……何況,帝國不是與英法訂有協約麼?若是德國干預,薩佐諾夫大人應該可以說服英法相助吧……」

    「我國確有百萬雄獅,也有英法為盟,但是,各位不要忘記中國!」薩佐諾夫略一停頓,然後清清嗓子道:「中國人對遠東地區的土地一直耿耿於懷,上次交鋒後力爭名義上地所有權就可見一斑。這些年來,中德又是頻頻交好。若是歐洲戰事一起,難保中德不會聯手,到時帝國可是兩面受敵……」

    這些日子各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歐洲,遠方那頭醒獅竟然已經淡出他們的視線。薩佐諾夫話音一落,整個大殿一片安靜——誰也不敢保證俄國能夠同時對抗中、德兩個超級大國。見眾人冷場,尼古拉二世不悅,插話道:「袁世凱不是與我國簽訂了友好協定嗎?以愛卿之見,中國人會不會遵守諾言?」

    薩佐諾夫道:「袁世凱是個極有野心之人,隨著中國國力的飛躍,他肯定不甘心安於現狀。另一方面。中國的國土被我國與英國人的勢力範圍所包圍,但是袁世凱絕不會輕易招惹英國人……所以從長遠來看,我們遲早會與中國兵戎相見……」

    古拉智力有限,想像力貧乏,是一個好心但卻軟弱無能、優柔寡斷還十分容易憂鬱的統治,他通常聽從最後跟他講

    的勸告。薩佐諾夫一番分析,讓沙皇沮喪到極點:讓朕眼睜睜的看著奧匈帝國佔領巴爾幹嗎……」

    薩佐諾夫道:「陛下,雖然中俄將來避免不了為敵,但現在倒是未必,還需要試探後再做決斷。所以臣才建議做局部動員。待確定了中、英兩國的態度之後,方能宣戰……」

    聽到還有一絲希望,尼古拉道:「如此甚好,就依薩佐諾夫大人之言行事……」

    729日,就在奧匈帝國總動員令布的當天,俄國也在它與奧地利接壤的邊界一線實行軍事動員。當這個消息傳到威廉手中時,他一臉的震驚,因為他至此還堅信俄國人最終會選擇妥協。而且就在昨天,威廉還為奧地利的宣戰感到喜不自勝,並在公開場合表示:「奧地利人的血液裡也有日耳曼人的勇氣!」當這個消息被再三確認無誤之後。威廉才感覺到事態嚴重,並連夜趕回柏林召開御前會議。

    會上。威廉大雷霆,要求立刻向俄國宣戰,在眾大臣地規勸下才改為對俄國去最後通牒,要求尼古拉取消動員命令,同時德國也開始進行戰爭動員。很巧合的是,在德國這場御前會議上,外交大臣雅格也響起了遠在亞洲那頭醒獅……

    中國,南京。

    作為四大火爐之一,南京的夏天炎熱無比。帝國第一近衛騎兵師的練習場內,一千多名士兵正在毒辣的太陽炙烤下進行著訓練。蹄聲響起。一小隊騎兵開始縱馬疾馳,當他們經過射擊區域時,同時端起了手中的「軒轅1913式」衝鋒鎗。「噠噠噠……」槍聲響起,十幾個靶子起陣陣塵土……

    儘管幾個士兵的成績已經不錯。但是還是遭到了長官的呵斥:「笨蛋!開槍的時候手要穩,雙腳要加緊馬腹。看我演示一遍!」這個罵人的少校身高超過185分,面龐雖然黑若木炭。但一臉英氣與自信。話音未落,他已經縱馬而去,「噠噠噠……」一梭子彈將數個木靶打成兩段……

    在一座小山坡上,一身戎裝地帝國皇帝騎在黑色駿馬上道:「劉老將軍,你這孫子有點青出於藍的意思啊……」

    「陛下過獎了,這小子還嫩著呢……」劉永福已經77歲依然能夠騎馬打獵,酒量也從未見減。

    「誒~虎父無犬子,老將軍一家可謂帝[|

    聽到皇帝的誇獎,老將軍心中湧起一絲自豪,他四個兒子、七個孫子現在全部是帝國的軍官,最小這個孫子劉元山也已經是騎兵少校營長。看著自己最滿意的孫子,劉永福頗有感觸的道:「老臣已經是垂暮之年,陛下的知遇之恩今生恐怕無以為報,只能讓這幾個不成器的晚輩為陛下和帝國盡忠了……」

    聽到劉永福的話,袁世凱心裡湧起百般滋味。這些年開國的老人們一個個離去,劉銘傳、馮子才等人都已經不在人世,讓袁世凱也覺得自己有些老了,心裡突然有了挑選繼承人的想法。此時劉元山縱馬踏上山坡,將佩刀立在胸前道:「報告陛下!帝國第一近衛騎兵師一團一營正在進行騎射訓練,請指示!」

    「稍息……」還禮後,袁世凱笑道:「儀表堂堂,果然是一員虎將!對了,我聽你爺爺說,你不僅繼承了他地衣缽,連養狗的嗜好也如出一轍?」

    劉永福愛狗入癡是帝國有名的,別人家裡的傢俱雕龍刻鳳,他連飯桌上都畫著各種各樣地狗。聽到袁世凱的調侃,劉永福笑道:「讓陛下見笑了,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跟老臣一樣,愛狗如命……」

    袁世凱笑道:「無妨,想當年成吉思汗帳下還有一支藏獒之師,萬犬奔騰讓洋人肝膽俱裂。敬之,能否把你的愛犬喚來一觀?」

    「這……」劉元山有些猶豫地道:「臣所養正是陛下所說的藏獒,生性兇猛,怕驚了陛下聖駕……」

    「哈哈……無妨,無妨,我還沒見過藏獒呢,正好開開眼界……」

    「是!」敬禮後,劉元山打了一個呼哨。兩道白色的閃電飛馳而至,所有的馬匹的開始不安的躁動起來。劉元山怕驚了聖駕,離著老遠就喝道:「坐!」兩隻純白色的藏獒在不遠處停下,並虎視眈眈的盯著眼前這一票人馬……

    袁世凱勒住韁繩道:「好傢伙,果然不同凡響……」

    見袁世凱一臉喜愛的表情,劉永福道:「藏獒生性兇猛,而且極為忠心,最好從小侍養。若是陛下喜歡,等明年春天,老臣……」

    袁世凱也不推辭,笑道:「哈哈……老將軍好意我就收下了……」

    就在眾人準備檢閱騎兵的下一個訓練科目時,一輛帝國外交部的汽車開進訓練場。唐紹儀走近道:「參見陛下!」

    「你們先去,我與唐大人有事商議!」揮退眾人,袁世凱甩鞍下馬道:「是不是德、俄兩國公使都開始活動了?」

    唐紹儀道:「陛下料事如神,今天庫達攝夫和哈豪森幾乎是同時來訪……」

    袁世凱牽著韁繩,邊走邊笑道:「呵呵呵……預料中的事情,兩人態度如何?」

    唐紹儀跟在袁世凱身邊道:「庫達攝夫表面上雖然平靜,不過他的態度非常積極,似乎急於想得到我們的承諾。而哈豪森就平靜得多,態度亦是試探……」

    「英國人呢?」

    「朱爾典只是給我打了個電話,表示希望中國能夠遵守約定……」

    袁世凱道:「看來火候還沒到啊……你答覆他們了嗎?」

    按照袁世凱的指示,對俄國答覆的是會遵守約定保持友好,而對德國則表示會在亞洲牽制英俄的軍事實力。這兩個完全矛盾的做法讓唐紹儀擔憂不已:「臣按您的指示,向英、俄、德三國都做出了會遵守承諾的答覆……陛下,這會不會……會不會引起什麼後果?」

    袁世凱笑道:「當然有,我們就要大財了……傳令下去,總參謀部立刻召開緊急會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