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17章 雙簧 文 / 裸奔在天堂

.    《墨西哥城條約》公佈後,墨西哥國內要求推翻韋爾塔的呼聲已經沸騰,此刻中*隊登陸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倒賣國賊韋爾塔」、「中國人滾出去」的口號走上墨西哥城街頭,隨即各大城市都爆了大規模示威遊行。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起義軍領袖卡朗薩適時的表了一次演講,強烈的譴責了韋爾塔獨裁政府的賣國行徑,並要求中國政府立刻撤兵和歸還佔領的墨西哥領土,同時他還再次抗議美國對墨西哥的軍事入侵。卡朗薩這次演講措辭之嚴厲、態度之強硬,讓他贏得了墨西哥民眾的好感。

    在國際上,中*隊登陸墨西哥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拉美國家擔心戰火會波及自己,紛紛出面聲援墨西哥;利益受到最大傷害的美國本來也想出來囉嗦幾句,但是想到自己也算墨西哥的「侵略」之一,只能啞巴吃黃連;歐洲列強,特別是英、法、俄幾個協約國,則以一種矛盾的心理關注著局勢的下一步變化。英俄等國雖然希望中國將注意力轉移到美洲,甚至希望中美兩國打起來,但是又不願意中國過於輕易的戰勝美國,更不希望中國獲得過大的利益,使得國力進一步加強。由於此刻的墨西哥政局充滿著不確定性,因此各國都寄希望於卡朗薩能夠盡快推翻韋爾塔政權,使《墨西哥城條約》失去法律效力。這樣中國即便登陸墨西哥。也將面對一個更加混亂的局勢和全墨西哥人地抵抗,從而深陷戰爭泥潭、知難而退。就在各國高度關注的時候,墨西哥政壇又一次地震——韋爾塔宣佈下野,並將總統位置讓於卡朗薩,隨後他離奇失蹤……

    1914年2中旬,韋爾塔出逃後,墨西哥各路起義軍頭目在薩卡特卡斯城外舉行會議,共商革命的前途以及新政權的組建問題。在目前的墨西哥起義軍陣營裡,一共有四支主要力量,分別是由南方農民領袖薩帕塔率領的南方師、比利亞率領的北方師、卡朗薩的憲法軍、由工人團體「工人之家」領導的「紅色兵團」。南、北兩支農民軍佔了起義軍7成地兵力。而且基本都聽命於利比亞;工人紅色兵團雖是卡朗薩的盟友,不過他們與比利亞關係相當密切。不管公開選舉還是武裝內鬥,對只有3人馬的卡朗薩都十分不利。

    在薩卡特卡斯會議上,卡朗薩高舉民族大義的旗幟,強調起義軍這個時期的必須團結起來驅逐「外敵」,另一方面他又虛情假意的表示不願意接受韋爾塔的禪讓,希望通過民主的方式選出總統。如果比利亞稍有野心和決心,那麼總統非他莫屬。可惜純樸的農民軍領導人缺乏政治鬥爭經驗,既不懂得奪取政權對實現社會政治改革、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又沒有起來掌握政權地勇氣和決心。這種心裡造成了這個時期墨西哥農民的共性:雖然憎恨專權地政客。但又溫良謙卑,期待救世主的降臨。在卡朗薩推辭了幾次後。終於如願就任墨西哥「臨時總統」。

    與缺乏政治經驗的比利亞等人不同,卡朗薩曾經擔任過墨西哥的軍政部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在他上台後,立刻下令各路起義軍就地休整,而他自己則帶著一萬憲法軍直奔墨西哥城。同時,卡朗薩的嫡系將領特雷維尼約,被任命為薩卡特卡斯城守將,不僅收編了城內數萬投降的政府軍,而且還控制了這個南北要衝城市。當卡朗薩率軍星夜兼程的趕到墨西哥城時,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都也順利落入卡朗薩之手。此時墨西哥南部已經完全被卡朗薩地嫡系控制,而農民軍那些將領依然在薩卡特卡斯以北「待命」。

    在外界看來,卡朗薩作為一個新總統不可能認同《墨西哥城條約》,中墨之間鬧翻也是遲早的事情。對於美國而言。只要卡朗薩與中國人鬧翻,那麼美國就可以順勢與墨西哥談判,通過讓步或武力威脅保住在墨西哥的利益;對於英俄等國而言。只要中墨鬧翻,中國就無法短時間在美洲站住腳,中美之間就要接著掐。在這種心裡的作用下,卡朗薩地上台讓各國都鬆了一口氣,英、美、法、俄等國先後承認了墨西哥新政府的合法性,卡朗薩也就名正言順的得到了「合法」地總統職位。不過隨後生的一系列事件讓各國再次大跌眼鏡……

    在美國承認卡朗薩合法地位的第二天,這位臨時總統就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除了向墨西哥民眾承諾各種美好明天之外,卡朗薩還對中美兩國採取了最激烈的行動:向美國宣戰,並下令驅逐所有在墨西哥的美國人,同時也對中國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十天內不撤兵就開戰。

    由於韋爾塔已經逃走

    們最關心的問題已經不再是推翻獨裁統治,而是驅逐軍隊。在卡朗薩的演講裡,處處表達著「誓死捍衛國家尊嚴」的基調,而且他敢於同時向兩個強國開戰的強硬態度,讓他再度獲得國人的認可,頓時被譽為「硬骨頭總統」。雖然卡朗薩對中美兩國的態度看似都很強硬,但其中卻是大有文章。美國剛一承認卡朗薩的合法地位就接到墨西哥的宣戰書,這等於是用熱臉了個冷**,顏面無存。而且墨西哥對美國的宣戰,更是封死了美國人通過和平的方式保住其在墨西哥的利益地可能性。而對中國的最後通雖然嚴厲,不過卻留下了十天的「談判」時間……

    在接到「最後通牒」之後。一直自稱「愛好和平」的中國政府第一時間表態:「暫時」承認卡朗薩政府的合法地位,並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墨西哥爭端。卡朗薩演說的第二天,中華帝國駐墨公使許正陽走進了總統府,並開始了一輪「艱難」的談判。

    在總統府內一起喝酒閒聊數天後,卡朗薩和許正陽一起公佈了「談判」結果:中國願意撤兵,並把北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交還給墨西哥,不過關於《墨西哥城條約》割讓給中國的南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雷維亞希赫多群島、特雷斯瑪麗亞斯群島以及石油開採權的問題,雙方還存在很大地「分歧」。儘管沒有最終達成一致,但是雙方都表示談判取得了積極的進展。隨後卡朗薩延長了對中國最後通牒的日期,他的理由有兩條:其一。中國很有談判的誠意,而墨西哥內戰多年百業凋零,最好能夠和平解決中墨爭端;其二,中國與墨西哥的爭端是因為韋爾塔簽訂的賣國條約引起,與美國的入侵行為有著本質區別。

    第一次談判取得積極成果之後,卡朗薩與許正陽在總統府的次數越來越多。幾乎每一次「談判」過後,中國都要做出一些讓步:先是放棄了北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隨後又答應將南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歸還,第三次則是放棄了墨西哥全境石油開採權的30%。到了最後,雙方竟然一邊解決爭端。一邊開始討論「中墨經濟合作」地未來。這一次次談判的成功,在證明卡朗薩「愛國」地同時。更顯示出他高超的「外交能力」,他也就越來越得到民眾的擁戴……

    普通民眾好騙,但政客們可不是那麼好愚弄的。本來卡朗薩得到韋爾塔的禪讓,順利接收數萬政府軍就已經引起不少人的懷疑。隨著許正陽和卡朗薩談判越來越「曖昧」,各國政府、包括墨西哥國內一些「有識之士」也意識到意識中墨「談判」中有不少的貓膩。在美國人「好心」提醒之下,一心為國卻無政治頭腦的農民軍領袖醒悟過來,並在薩卡特卡斯城外召開第二次起義領袖會議:要求卡朗薩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否則農民軍就不再承認他的領袖地位。

    對於這種情況,許正陽和卡朗薩早有準備。就在起義軍召開第二次薩卡特卡斯會議之後不久,中墨兩國代表再次會晤。卡朗薩還邀請農民軍派代表參加這次談判。在這次談判中,卡朗薩當著農民軍代表的面慷慨陳詞,態度強硬地要求中國無條件撤軍,並歸還所有墨西哥領土。而許正陽也是針鋒相對的不願意再度讓步。就在雙方要不歡而散的時候,被卡朗薩買通的墨西哥談判代表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可以請國際仲裁法庭出面仲裁。

    這個時期的國際仲裁與現代完全不一樣,仲裁法庭沒有常任地理事國和仲裁法官。遇有締約國生爭端,並在所有當事國都同意托請常設仲裁法院解決時,由各當事國在該院「仲裁員名單」中選定兩名仲裁員,再由各當事國共同選定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法庭的仲裁委員會,並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處理爭端案件。如果中墨兩國的爭端訴諸國際仲裁,那麼這個爭端的仲裁委員會將會有5仲裁員:中墨兩國各推薦兩個,共同推薦一個,而共同推薦的這個又被成為「中立仲裁員」。由於《海牙公約》的粗糙,不難看出仲裁結果關鍵取決於那個「中立仲裁員」的態度,也就是他所代表的立場與利益。

    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卡朗薩和許正陽都同意將爭端訴諸國際仲裁,不過對於中立仲裁員的國籍雙方爭執不下。卡朗薩堅持要在協約國裡找,而許正陽堅持要在同盟國裡找。許正陽的堅持很好理解,各國都知道中國與德國關係親密,同盟國的中立仲裁員自然會偏向中國。而卡朗薩之所以堅持要協約國的中立仲裁員,是因為《墨西哥城條約》除了將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及墨西哥所有太平洋島上的嶼割讓給中國以外。還將全境地石油開採權都交給了中國,這無疑損害了英、西、法等國在墨西哥的利益,但是英國人此刻又不敢過於得罪中國,所以仲裁時自然會「照章辦事」。對於卡朗薩這些有政治經驗的

    言,國際仲裁無疑是個合理的選擇,可對於比利亞這而言,他們不僅不知道國際仲裁為何物,即便知道也對那些帝國主義國家毫無信任可言,所以當即拒絕了這個方案。見農民軍領袖不同意國際仲裁,卡朗薩並沒有堅持。而是「堅定」的站在了「農民代表」一邊。雖然這次談判最終還是沒能取得任何進展,但農民軍對卡朗薩的懷疑卻減少了不少……

    南京,帝國外交部。

    見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走進辦公室,唐紹儀起身相迎:「朱爾典先生,久候了……」

    朱爾典與唐紹儀握了握手道:「唐大人急召在下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請坐!」示意朱爾典坐下後,唐紹儀道:「朱爾典先生,不知你是否得知了我國與墨西哥談判的最新情況?」

    各國對中墨談判都高度關注,並紛紛派人打探第一時間的消息,朱爾典豈能不知。然而這位外交官裝作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道:「在下還沒聽說。請唐大人明示……」

    唐紹儀也不繞彎子:「那幫無知的墨西哥農民介入後,使得談判陷入僵局。」

    朱爾典道:「那太遺憾了。貴國接下來打算如何處理?」

    唐紹儀道:「我國希望把中墨爭端訴諸國際仲裁。」

    「唐大人,墨西哥方面會同意國際仲裁嗎?」朱爾典早已經知道墨西哥方面拒絕國際仲裁地態度,此時聽到唐紹儀的話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唐紹儀臉上浮出一抹曖昧的笑意道:「卡朗薩當然會同意……」

    外界對中墨談判中的貓膩還都是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此時唐紹儀的笑容讓朱爾典頓時明白了一點:卡朗薩才是中國選定的傀儡總統,韋爾塔不過是一個混淆視、提高卡朗薩地位的幌子!想到這一層,朱爾典心中不免對中國在墨西哥的佈局佩服萬分,同時也意識到中國很快就可以在墨西哥站住腳跟!不過朱爾典在中國多年,知道唐紹儀是個非常高明的外交官,把這麼重要地信息暗示給自己必有目的,於是帶著一絲試探地口氣道:||大人要在下前來是……」

    唐紹儀道:「中墨爭端能夠多快解決,那還要取決於貴國啊……」

    「我國?」

    唐紹儀點點頭道:「不錯,我國想要貴國擔任中立仲裁員……」

    由於中立仲裁員的重要性,每次國際仲裁之前。各當事國都要與中立仲裁員所在的國家進行「洽談」。說白了就是開出各種條件,給予一定的利益,使仲裁時偏向自己。這已經是一個不可言明的慣例。聽到唐紹儀的話,朱爾典裝作一臉為難的道:「這……恐怕卡朗薩不會認同由我國充當中立仲裁員吧?」

    唐紹儀笑道:「放心,只要我國點頭,卡朗薩也會同意的……」

    聽到這裡,朱爾典已經對中國暗中扶持卡朗薩的事情確定無疑,他笑道:「看來唐大人是成竹在胸啊……」

    唐紹儀道:「成竹在胸不敢說,不過德國人為了得到這個中立仲裁員的身份,已經數次與我接洽……」

    唐紹儀地話很明白:你們英國人不當這個中立仲裁員,我就讓給德國。對於石油需求,德國人可以用飢渴來形容,如果中國真的控制了卡朗薩,讓德國人涉足墨西哥石油開採將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一旦德國擁有足夠的石油供給,以其超強地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英國戰艦在航速上的優勢將蕩然無存,這是英國人不願看到的事情。

    聽到唐紹儀話裡地潛台詞,朱爾典道:「唐大人,恕我直言,以貴國的關係為何不直接找德國人合作?」

    唐紹儀道:「朱爾典先生,你也恕我直言。我國一直希望保持中立,並與貴國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但由於中國與德國的合作關係,因此中德一直被看做盟友,甚至還有些國家已經把我國劃入同盟國的行列,這在我們兩國之間造成了誤會。我國想與貴國在美洲事務中一起合作,包括共同開那裡的石油,共同對抗一些生在美洲的『不公正』現象……通過合作和相互瞭解,相信這種誤會最終會消除的……」

    一套外交辭令下來,朱爾典明白中國想拉著英國在美洲合作,並一起對抗美國在美洲的稱霸行動。雖然這會為英國在美洲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同樣會引起美國的不快,讓英美關係惡化。這樣的大事,朱爾典無法立刻決定,於是禮貌的道:「唐大人,這件事恐怕在下無法決定,還要請示國內……」

    「這個自然!」唐紹儀點點頭表示認同後說道:「在您向國內請示的同時,我希望您能為我向貴國相帶兩句話!」

    「請講!」

    「第一,中國是個講道義的國家,對於合作的朋友絕不會虧待;第二,對於貴國而言,一個友好的亞洲大國要比一個友好的美洲大國更加重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