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6章 墨西哥危機 文 / 裸奔在天堂

.    爾塔登上墨西哥總統寶座之後,以為只要維持迪亞斯治手段,就能夠保住自己的獨裁權力。然而此時的墨西哥民眾已經經歷過一次戰火洗禮,從戰爭經驗到思想覺悟都不可同日而言。

    1913年3,韋爾塔就任總統不到三個月,墨西哥國內的起義軍數量已經超過五萬。在這些義軍中有兩支部隊格外活躍,它們分別是「北方師」和「憲法軍」。「北方師」基本由貧農組成,主要活動在墨西哥北部的奇瓦瓦州,其領導人是有「墨西哥拿破侖」之稱的比利亞。由於比利亞貧農出身,在墨西哥堅持了近20年的游擊戰,不僅在國聲望,而且還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因此他很快就將國內的農民武裝聚集在一起,「北方師」也成為代表農民階層的一支武裝力量。另一支武裝由馬德羅當政時期的軍政部長卡朗薩組建,由於他打出「捍衛憲法」的口號,因此被成為「憲法軍」。卡朗薩出生在一個富有的白人家庭,而且在舊政府擔任過高官,所以憲法軍得到國內資本家和地主的支持,成為一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軍隊。

    卡朗薩對農民運動的巨大力量有充分的認識,決心爭取農民武裝加入憲法軍,但因為農民軍對以馬德羅為的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背信棄義記憶猶新,害怕再次受騙上當,所以在起義初期比利亞隊採取了獨立的反韋爾塔行動。為了能夠盡快的推翻韋爾塔的統治,卡朗薩多次與比利亞接觸,希望可以成立一個統一的革命聯盟。比利亞從推翻韋爾塔這一大局著眼,在得到卡朗薩「恢復憲法與自由」、「推翻獨裁統治」、「實施土地革命」三項承諾後,同意與憲法軍實行聯合。並承認卡朗薩為革命領。但他聲明北方師不接受他人指揮,在政治上保持自己地獨立性。雖然各種反抗勢力為了推翻獨裁聯合在一起,但各自保持政治和軍事的獨立性的聯合方式為將來的爭權埋下禍根。

    墨西哥反獨裁武裝聯合起來後,軍事上立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至1913年底,墨西哥北方的奇瓦瓦、新萊~繼解放。1914年初,比利亞以奇瓦瓦州為根據地,集中兵力直搗政府盤踞的拉古那他地區。這裡是政府軍的後勤給養地,韋爾塔令其軍隊死守這個立足點,同時堵截北方師向南推進。雙方經過幾場激烈的拉鋸戰,北方師大獲全勝。佔領了這一關鍵地帶,徹底打亂了韋爾塔的部署。這樣,北方師僅用半年地時間,通過一連串的勝利,解放了墨西哥整個北部地區。然後,北方師和憲法軍聯合行動,開始繼續向南部挺進,直逼都。

    就在起義軍攻打墨西哥城北部最後一道屏障撒卡特卡斯城時,韋爾塔還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主子美國身上。可惜美國人也意識到韋爾塔大勢已去,加上這條走狗與英國人來往「過密」。於是一腳將其踢開,不僅停止軍事援助。還挑起事端出兵墨西哥。1914年1月,美國大西洋艦隊第二分隊開進墨西哥灣,同時一千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韋臘克魯斯港強行登陸,近0墨西哥士兵在保衛海港的戰鬥中犧牲。美國的入侵激起了墨西哥民間同仇敵愾的民族情緒,韋臘克魯斯的居民和海軍學校的學員自動組織起來,抵抗入侵的進犯。全國許多城市的工人、知識分子和市民舉行了大規模地反美示威,聲討美國的侵略罪行,要求美國撤兵。憲法軍領袖卡朗薩代表革命力量向美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譴責美國侵犯墨西哥主權和獨立,要求美軍立即停止入侵。並撤出墨西哥。

    1914年1月19日,南京。在得知美國出兵墨西哥之後,袁世凱立刻召集了軍政要員商議美洲戰略……

    皇宮議事廳內,袁世凱端坐上。手扶身前一個巨大地地球儀道:「帝國蟄伏近20年,如今已經具備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趁此次墨西哥內亂的機會,我欲以護僑名義往墨西哥派兵。涉足拉美事務。一來為帝國得到那裡的資源,二來牽制美國的展,諸位有何想法可直言無妨。」

    聽到袁世凱的話,十幾個正襟危坐的帝國官員面面相覷。按照慣例,第一個言的應該是相文增瑞,可此刻他坐在袁世凱右撚鬚而思,似乎沒有立刻言的打算。馬格裡見狀起立道:「陛下,現在國際局勢極為敏感,帝國若是此時插手美洲事務,恐怕是非頗多、變數頗多,福禍難測。另外,美國人已然把美洲看做後院,我們將手伸入必定會引起美國的強烈反對。若是衝突最終演變成戰爭,耗費軍費不說,即便能夠擊敗美國人,在美洲大陸實施佔領也是一筆巨款,恐怕得不償失……」

    作為馬格裡地直屬手下,唐紹儀也起立道:「陛下,臣同意馬格裡副相的意見,美洲與我國本土相隔萬里,直接插手有些鞭長莫及。而且帝國這些年一直內斂展,從未顯露野心,因此才

    各國保持良好的關係。若這次動了刀兵,恐讓各國帝國展不利……」

    聽完兩人的話,袁世凱對一直沉思地文增瑞道:「文相,往日你可是知無不言,今日為何沉默不語?」

    文增瑞笑道:「臣若知,自當無不言,然如今還有一事不知,所以言之前想請教侯將軍。」

    「我幫你問吧。」說罷,袁世凱對統帥部總參謀長侯晉道:「侯晉,帝國若是與美國開戰,有幾成勝算?」

    侯晉起立敬禮道:「啟稟陛下,若單獨純進行海戰,東太平洋艦隊有六成以上的勝算,若同時進行登陸作戰,勝算只有四成!」

    文增瑞皺眉道:「美國全國陸軍不過十三萬人。為何勝算如此低?」

    侯晉道:「單獨進行海戰,我東太平洋艦隊可傾盡全力與美國艦隊決戰,以潛艇、航母之威,擊潰美國艦隊不成問題。若是同時陸上爭鋒的話,我軍在美洲乃屬於跨海登陸作戰,補給必須通過海運,因此海軍必須分兵為運輸船護航。而美國艦隊也會避開我軍艦隊主力,全力騷擾補給艦隊,這樣我海軍艦隊只能被動防守,一旦海上戰局不利。陸軍戰鬥也會受到影響。最好地策略是,先消滅美太平洋艦隊,然後我軍再派陸軍上岸作戰!」

    雖然美國陸軍只有十三萬人,但其海軍經過十幾年的展已經完全脫胎換骨。現在美國太平洋、大西洋兩大艦隊共有「南卡羅來納級」無畏艦四艘,另外還有四艘「內華達級」超無畏艦正在建造,預計夏天就可以下水。這個時期航母剛剛出現,別說外國人,就是中*界也對它地威力吃不準,因此侯晉對只擁有一艘「華夏級」戰列艦的東太平洋艦隊有些信心不足。

    聽完侯晉的介紹,袁世凱道:「文相。你的主意定了嗎?」

    就在眾人以為文增瑞也會反對出兵時,他竟然道:「臣以為此乃將帝國勢力擴張到美洲的大好機會!」

    其實袁世凱心裡早已經打定主意。只是在等待著別人把這話說出來,他用鼓勵的語氣道:「說說理由。」

    文增瑞跟隨袁世凱四十多年,怎不知道袁世凱是在借自己的嘴把理由說出來,於是他清清嗓子道:「其一,帝國涉足美洲,最直接的好處是給美國人以牽制,同時獲得相當數量的資源。若是我們能夠成功拉攏一些拉美國家,就能讓美國在西藏的分裂活動有所收斂,夏威夷工業基地地原料來源也就會更加穩定;其二,從世界大局考慮。英、俄等國戒備我國,無疑是我國將戰略重心放在亞洲,時刻威脅著印度和遠東。若陛下有意涉足美洲事務,英俄等國不僅不會反對。歡迎還來不及,對我國戒心也會減小。其三,這些年來英美兩國之間遠有委內瑞拉邊境之爭。近有阿拉斯加邊境金礦之爭,英國在美洲的利益與地盤已經被美國人搶去大半,而且心中早有不滿。若是我們此刻就美洲問題聯合英國,相信英國人定然欣然同往,最起碼在國際輿論上支持中國。這樣可以避免我國單獨面對美國,也可以避免今後在拉美一家獨大引起各國嫉妒。另一方面,在美洲事務中與英國合作不僅可以改善中英關係,還可以在國際上擺脫中德關係過於親密的形象。只要與英國進一步友好,那麼協約國與中國的關係也會有所改善!」

    馬格裡沉思片刻道:「文相此言雖然有理,但臣還有幾個擔憂。其一,雖英、美素有間隙,然兩國在經濟領域的關係盤根錯節,恐難分化。其次,即便英國有意與我國聯合,恐怕也是先觀望,等到我國在軍事上取得一定優勢之後他們才會行動。而文相方纔所言都要基於東太平洋艦隊能夠控制墨西哥西海岸局勢的前提下才能實現,若是帝*隊一敗,那就真的得不償失。其三,德國人一直試圖讓我國與英、俄之間保持對立,今年開始向俄國出售軍火已經引起克林德的多次抗議。若是再與英國合作,德國人的不快恐怕還要升級。」

    袁世凱大手一揮道:「沒有風險就沒有利益,讓東太平洋先派戰艦和少量陸軍護僑,看看美國的反應再說……」

    馬格裡道:「陛下,我國也有不少美國資本,一旦中美關係惡化,恐怕對我國也有影響……」

    袁世凱打斷道:「中美之間遲早要有這麼一下,現在只不過是把潛在地敵對形式公開化。外交部加緊與英國人聯絡,先爭取英國人的聲援,至於以後地動作,就看局勢展了!」

    袁世凱的話已經是最後定案,誰都知道無法推翻,於是眾人開始分頭準備……

    在美國方面,自從美西戰爭嘗到甜頭,美國的野心越來越大,已經提出了將美洲變成自己後院的戰略口號。加上其後四任總統威廉&#麥金萊、西奧多·羅斯福、威廉·塔夫脫、伍德羅·威爾遜都一致主張對外擴張,於是拉開了史稱「美利

    帝國」的對外征戰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美國對外征展到世界各地。但重點是在它地「後院」——拉丁美洲。據統計,從1900年至1913間,美國三十多次對外軍事行動中有二十八次是針對拉美國家,其中三次入侵古巴、兩次入侵洪都拉斯、兩次入侵多米尼加。另外海地、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哥倫比亞等等拉美國家,無一沒有受到過美國的武力入侵和軍事干涉。由於歐洲列強的戰略重心基本都轉回歐洲,對於美洲事務重視程度越來越低,加上美國經濟的急速展,使得它敢於在美洲肆無忌憚地稱王稱霸。在沒有國際支援的情況下,那些落後的拉美國家只能在「大棒」和「金元」之間選擇後,忍氣吞聲的接受美國提出地所謂「互惠政策」。然而。這次美國入侵墨西哥卻以往不同,不僅引起了美洲國家的反抗,同時還引來了中國和英國地「關注」。

    韋爾塔可以算作是美國人地忠實走狗,可連他統治的國家都遭到美國的入侵,這讓拉美各國領導人感到驚恐萬分,覺得即便與美國合作也是朝不保夕。在這種情況下,拉丁美洲諸國紛紛譴責美國的大國沙文主義行徑,並在阿根廷都成立了「反干涉委員會」,開始聯合起來對付美國的稱霸行動。自從1903年美國入侵洪都拉斯開始,拉美國家之間種所謂「聯合」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往往是美國對某一拉美國家採取軍事行動。其他拉美國家就進行一次聯合,但這些聯合起來的國家不是數量很少難成氣候。就是除了無用的「聲援」再無其他作為,導致美國人的膽子越來越大。面對卡朗薩的抗議以及拉美國家地又一次聯合,在美洲稱王稱霸慣了的美國人根本不予理睬,威爾遜總統反而計劃向墨西哥增派10000陸戰隊員,徹底佔領其東部沿海地主要產油地區。

    就在威爾遜計劃著該將墨西哥石油分配給哪個大財閥時,中國表了一份聲明:對墨西哥局勢「深切擔憂」和「密切關注」,並支持「拉丁美洲反干涉委員會」,同時派出東太平洋艦隊和一萬名海軍陸戰隊員前往墨西哥西岸「護僑」。雖然墨西哥凱麗石油公司算是一個比較大的企業,有中國籍員工的近千人,但也不至於讓中國動用如此大規模的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因此袁世凱插手美洲事務的意圖分明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儘管拉美還是美國意淫中的「後院」,但美國也絕不能容忍中國伸手。在中國布「護」決定之後,美國外交部召見中國駐美公使,提出嚴正抗議。並表示如果中國繼續這種行動,美國將採取相應的軍事行動。就在兩國氣氛極度緊張的時候,英國人突然就墨西哥爭端表一份聲明。雖然英國這份聲明的中心思想是勸說中美雙方克制。以和平地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但是措辭卻「溫和」的偏袒中國,並流露出對美國出兵侵佔墨西哥的「委婉不滿」。

    自從第一次布爾戰爭之後,英國的影響力江河日下,在美洲事務也是對美國處處妥協,而且拉美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插手。這次英國不僅重新插手拉美事務,更讓人料想不到地是,英國人竟然站在中國一邊。其實英國持這樣的態度完全是源於英美之間微妙的關係,以及希望把中國注意力吸引到美洲地戰略目的。

    自1890年開始,美國超越英國,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