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10卷第59章 機遇 文 / 裸奔在天堂

    工業革命之後,西方世界爆發經濟危機的頻率越來越高,美國發展的過快成為世界經濟危機頻發的根本原因。然而與前幾次不同,這一次經濟危機的導火索卻是俄羅斯帝國的投資過熱!1891至1894,由於各國國內投資市場趨於飽和造成各種產業反覆投資嚴重,於是爆發了第十四次經濟危機。這個時期對於經濟危機的處理,各國政府都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是簡單的通過戰爭和擴大海外殖民地的方式緩解國內的問題。然而,此時的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有了「主人」,於是在國內找不到有利可圖的投資出路時,歐美各國的資本家就把目光投向了幅員遼闊、礦產豐富的俄羅斯帝國。

    1890年,外國資本在俄國全部股份,1900則占以上。1892年至1893年起,.高漲。從1890年到1900年,俄c0公里的.庫的石油、南方的冶金業都有長足的進展。到90年代末,俄國的生鐵和鋼產量已超過法國而居世界第四位,鐵路線的長度僅次於美國。但是,缺乏工業基礎和財政連年赤字的俄政府根本沒有力量控制和引導外資,其國內的工業發展主要是靠外國資本和進口機器、鐵軌。對俄國的主要投資者依次為法國、比利時、德國,工業原料主要出口國依次為美國、法國、德國。迅速而持續的擴張自然引來狂熱投機,濫設企業。虛估前景,股票和債券高溢價發行。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長期頹勢,無數工廠關門,大量工人失業。由於俄國工業底子薄弱,發展泡沫基本是外國資本家在俄國創造,因此當俄國經濟危機爆發地時候,俄國政府反而成了看客。而那些在俄國有投資業務的企業,其國內的股票開始瘋狂下跌,頓時引起各國股市崩盤。

    這場危機雖然首先波及的是法、德、英等在俄羅斯有大量投資的國家。不過受到打擊最大的卻是美國。在上一次經濟危機中,美國的鐵路過渡發展是主要原因。然而,美國人卻依靠向俄國傾銷路軌、鋼鐵、機車等產品率先從蕭條中緩解過來,鋼鐵產業也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隨後十年,美國成為俄國的鋼鐵主要供應國。1900年,美國鋼鐵產量達到lvex.噸,佔據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7%。當俄國地危機出現時,美國鋼鐵行業最先遭到重創,成品鋼軌的價格下挫至每噸15元以下(1878年是120元一噸,這個價格跟白撿一樣)。鋼鐵企業的股票也成為崩盤的主要動力!整個危機期間,美國的生鐵產量下降8.4%。鋼產量下降7.3%,鐵路修築量比平均每年減少40%,機車產量縮減33%。至年,美國失業率高達15%,工資降低20%以上。和工資降低的情況下,壟斷組織卻趁機哄抬物價,使得房租等生活費用反而出現上漲。最終,工人的購買力進一步縮小,危機也就進一步延長……

    與1892年的俄國一樣,中國也有著此時對資金地飢渴程度比俄國還強烈,而且各種外資企業還有一定優惠政策。在這次經濟危機爆發的同時,各國資本家抱著與當年投資俄國一樣地理由與心理,開始紛紛把目光投向發展中的中國!

    雖然各國資本家都想到中國進行投資。然而列強對中國的防範措施卻依然有如一道壁壘,阻礙著資金的進入。這個時候,猶太移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與所有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一樣。猶太民族也可稱為一個遊牧民族,不過這個民族不是追隨肥美的水草,而是追隨高額的投資收益!哪裡的投資回報率高,哪裡就會有猶太資本家的身影,當各國經濟陷入不景氣地時候,中國自然成為他們「資本放牧」的最佳牧場。由於英、美兩國對到中

    的商人有種種限制,導致兩國無數猶太商人為了能夠的投資,乾脆把國籍改成東錫安,到中國定居。當這些受夠了排猶政策地猶太人在中國得到前所未有的禮遇後,更多的猶太人開始紛紛向東錫安移民,甚至有地猶太人直接舉家入籍中國。自1901年到1905,東錫安的猶太移民從不足一萬增加至十多萬,整個進入中國的猶太資本高達十億美元。

    在這個過程中,無法直接到中國投資的英美資本家,也開始紛紛與移民中國的猶太人合作,把過剩的資金通過猶太企業和銀行的渠道在中國實現投資。看著國內資本越來越向猶太銀行和企業集中,美國人有些坐不住了。自從猶太人開始移民美國以來,他們首先是用精明擠垮了大量美國的小業主,其次是大猶太資本家與美國本土資本家展開了一系列的壟斷競爭,歷屆美國政府都希望擺脫猶太資本對美國經濟的控制與影響,並平息國內民眾對猶太人的怒氣。此時這種情況,無疑將國內資金再次集中到猶太人手裡,使得猶太產業得到更多的支持。迫不得已之下,美國國會撤銷了限制美國資本流向中國的法案,大批的美國資本家開始到中國進行投資。而與中國交好的德國更是不用說,那些原來投資俄國的德國資本一股腦進入了中國……

    資金的湧入能夠促進中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就像俄國一樣,造成過渡投資,產生各種泡沫;其次,外國資本湧入並不一定會進行實業投資,而是建立一些貿易公司,將外國的產品傾銷到中國,對中國國內的企業形成衝擊;其三,大量投機者會湧入中國,通過各種皮公司或者操控股市在中國進行投機活動。為了杜絕這些問題,帝國中央銀行和商務部出台了多項法案和政策。

    政策一,增加進口鋼鐵產品的關稅,同時對國內鋼鐵企業減稅。這個時期,全世界的鋼鐵產品跟不要錢似的,中國鐵路大發展引起的鋼鐵需求,已經成為各國鋼鐵企業垂涎欲滴的市場。如果不對國內鋼鐵企業進行保護,那麼整個中國鋼鐵行業將受到強烈的衝擊。在關稅增加和國內鋼鐵行業減稅數額上,帝國外貿部部遵循一個原則:用關稅保證國產鋼鐵價格優勢的同時,通過減稅保證鋼鐵企業的利潤,保護國內鋼鐵行業的發展!

    政策二,提高各種原料和產品的生產標準,加大進口產品,特別是進口原料的技術壁壘,即把中國的生產標準強加到進口的產品上。由於中國企業建設之初就有標準化的要求,因此國內企業並沒有多少衝擊,然而國外產品要想進入中國,必須更改或者提升生產技術,無形中加大他們的成本,間接保護了國內工業的發展。另外,這種生產標準的提升,使得各國那些資本家想要到中國投資除了帶來資金,同時還要帶來一定的技術,或者向中國專利局購買專利,促進中國工業向高端發展。這種技術壁壘雖然會趕走一些資本家,不過現在不是中國求著他們來,而是他們爭著要來,而且在這種條件下願意來中國投資的,都是具有一定實力或者具有投資誠意的企業主。

    政策三,成立中華帝國證監會,加大股市監控,並且對於想要在中國上市的外資企業區別對待。投資實業的外國資本,中國政府不僅允許,而且鼓勵他們在中國上市;外資建立的所謂貿易公司、服務性企業雖然也可以在中國上市,不過要交納大筆的保證金,杜絕那種皮公司的出現;對於在中國沒有實業,但是又想投資股票的外國資本,中國政府也有硬性的規定,入市資金不能超過10萬美元,保護股市~.本擾亂!

    種種壁壘下,雖然進入中國的資本量沒有十年前進入俄國的多,不過中國政府的所有政策充分體現了一點:保護國內的企業,鼓勵外資進行實業投資。再加上鐵路是這個時代第一投資熱點,因此進入中國的外國資本,投資實業和交通運輸業的比例佔了九成以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