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10卷第53章 火上澆油 文 / 裸奔在天堂

    6;麥金萊在競選中以主黨候選人布萊恩,當選為美國第二十五任總統。雖然這是一次美國國內一次相當平常的政權更迭,但是在這場選舉背後卻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資本戰爭,同時,麥金萊的上台拉開了美國對外擴張的大幕……

    在美國內戰後,各國資本紛紛流入美洲大陸,其中就不乏羅斯柴爾德、洛克菲勒這樣的猶太家族。由於這些資本的所有者都妄圖通過經濟手段操控美國政局,以達到擊敗競爭對手和進一步抓牢美國命脈的目的,於是紛紛開始吞併各種小型工廠,使得美國國內資源和市場進一步集中。隨著美國國內壟斷資本的形成,國家權力也日趨集中,北方資產階級的政黨——共和黨已成為大工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的政黨。共和黨能連續執政達沒。到)年代初,隨著美國新興產業資本家的興起,這些小資本家為了避免被大資本家和猶太人吞併,開始紛紛支持民主黨參加大選。而這個時候那些支持共和黨的美國本土資本家也與猶太人出現了矛盾,共和黨內鬥不止,最終在1892年總.~森敗北。失去了總統寶座,美國大資產階級極需另找一個更能代表他們利益的政治代表。

    早在82注意,被認為是共和黨內的關稅專家,並被指派到權力很大的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工作。在88沛、能言善辯的小個子。被共和黨的後台克利夫蘭的金融資本家、有著「洛克菲勒特派員」諢號的馬克-漢納看中,在漢納等人的著力培養下,麥金萊成了共和黨的得力代言人。而麥金萊也沒有讓漢納等人失望,18904,麥金萊提出將關稅率平均提高到.:10月,法案經簽署生效,稱為《麥金萊關稅法》。新稅率限制了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產品的輸入,同時限制了新資本的進入,保障了美國工業資本家地高額利潤,加速了壟斷資本的形成。在這部法案的保護下。洛克菲勒、摩根等等大托拉斯完成了對美國經濟的控制,故《麥金萊關稅法》也被稱為「托拉斯之母」。

    麥金萊身材矮胖,長相酷似拿破侖,加上他主張實行保護主義關稅,因此被人成為「保護主義的拿破侖」為了報答支持自己的富豪,麥金萊上台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插大工業家和金融寡頭的代表擔任內閣要職,如陸軍部長、內政部長、財政部長都由工業與金融巨頭擔任。他辦的第二件事是要求國會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增加關稅問題。1897通過《丁利關稅萊關稅法》地高稅率,使稅率普遍提高了%。最高的達到%。

    除制訂關稅法及確定實行金本位制之外,麥金萊在內政上地建樹並不多。他任期內的主要「業績」是對外實行侵略擴張,被稱為「擴張主義的急先鋒」。在十九世紀末期,美國的西部市場也基本開發完畢。面對急劇膨脹的生產能力,美國的那些大托拉斯急需尋找新的投資點和市場。這個時候,在美國國內的一些人正在極力宣揚「種族優越論」、「天定命運論」等擴張主義理論,鼓吹美國「應該在全世界建立貿易站,作為推銷美國商品的據點」。為了「順應民意」,更重要的是滿足幕後老闆,麥金萊公然表態:「我們地生產能力已經發展到如此之大,迫切需要我們注意更多的市場」。於是古巴問題再次被美國舊事重提。

    就在麥金萊對古巴虎視眈眈卻苦無借口下手的時候,18982月出現的兩個事件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民憤地風暴。事件之一是紐約《月報》發表了一封「輕率」的私人信件。這封信是西班牙駐華盛頓公使迪皮伊-德-洛梅寫的,後來它落入古巴叛亂者地手中,這位公使在他的信中說麥金利總統是個「次等的政治家」。

    其實對於要求言論自由的美國人來說。諷刺甚至辱罵總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例如麥金萊上台後,美國報紙刊登漫畫。把漢納畫成一個「護士」,而麥金萊則變成了一個被這個護士牽手走路的小胖子。還有的報刊把美國畫成已發胖並需要做新衣裳的「山姆大叔」,而麥金萊總統則手拿皮尺為他量體裁衣。如果換作平

    金萊可能對西班牙公使那封所謂的「信件」付之一笑非常時期卻演變成美國對西班牙開炮借口。

    就在西班牙人苦口婆心的向麥金萊苦口婆心的解釋之時,被派往古巴保護美國人的生命財產的「緬因號」戰列艦在一聲巨響中一分為二,260艦員死亡。美國公眾認為這一爆炸來自外界破壞,是西班牙人用炸彈干的。紐約《月報》懸賞5美元,要求捉拿和審判罪犯。儘管後來的研究已經表明,那場爆炸很可能是由於一場「內部事故」造成的,但美國此刻已經有了足夠的開戰理由!

    雖然「緬因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而且兩國之間的氣氛已經空前緊張,不過由於兩國此時的國內政治特徵,讓雙方都採取了完全相同的態度:最好以外交手段解決,如果最後談不攏必須用武力解決!在西班牙方面,由於自由黨內閣剛剛上台,上一次被美國一抗議就召回了古巴總督並做出讓步,這讓新內閣壓力空前。它既擔心接受美國的要求會引起國內革命和反對黨的藉機攻擊。又擔心拒絕美國的要求會引發美西衝突,畢竟美國的海軍現在已經完全具有壓倒性優勢!在這種背景下,西班牙政府一邊試圖通過談判平息美國人地憤怒,一邊也在為戰爭做準備。

    剛接到爆炸的消息,西班牙海軍大臣就給本土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帕斯誇爾-後封鎖美國沿海。對於這一屆新政府的坐井觀天,西班牙軍界所有的人都有深刻的體會,但是塞韋拉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接到如此荒謬的命令,因為他的作戰力量只4破爛不堪的巡洋艦和2艘驅送死的塞韋拉建議道。西班牙在大西洋彼岸沒有強大地軍事基地,因此他的艦隊在古巴和波多黎各很可能得不到充足的後勤支援,而且自己的海軍無法與美國海軍抗衡。同時他表示,西班牙只有糾集起一支能在裝備和供應上提供幫助的海上同盟力量,他的艦隊才能使美國海岸成為有利可圖的軍事目標。而現階段,一旦發生戰爭,西班牙海軍最實際的行動方案應該是保存實力以保護國土。內閣據此修改了它的指示,但堅持認為海軍力量至少應該保衛波多黎各。1898年2,無奈的塞韋拉只得率領艦隊從加地斯啟航,不過他們並沒有直接前往加勒比海。而是在佛得角群島下錨,等待形勢的進一步發展。

    在美國方面。西班牙本土艦隊剛剛出發就在美國東海岸引起了一場戰爭大恐慌。各處地市民根據道聽途說,臆想出海岸遭轟擊和敵人入侵的情景。美國人不僅要求海軍出港「迎戰」,而且要求把地圖上能找到的所有河流和港口都布上水雷。而沿岸市民更是發了神經,他們甚至要求政府派發槍支彈藥,便於在被西班牙軍隊登陸後保護自己。無奈之下,政府連內戰時期的老式槍炮都從倉庫裡搬了出來,並派發給那些「熱血青年」用以保護家園,可它們只能毫無意義地瞄著遼闊的大西洋。時任海軍部長的西奧多-羅斯福後來回憶說:「神經質的波士頓金融家們因為擔心自己的投資債券的安全,向內地搬遷了50里。

    別看美國人遇到事情叫得歡,但是一旦到了戰爭編員。立刻陷入恐懼中。國民這種變化讓麥金萊措手不及,同時對沒有經過對外戰爭的美國海軍毫無信心,於是他也選擇了與西班牙人談判。不過談判歸談判,此時民主黨打出了「讓古巴獨立」地口號。麥金萊意識到,如果在談判中稍有讓步,很有可能會讓自己在下屆連任選舉中失敗!在這種情況下。麥金萊下令海軍,將所有新式戰艦集中於大西洋,同時抽調太平洋艦隊的「俄勒岡」號戰列艦從皮吉特海峽出發,繞過南美洲到達加勒比海……

    1898年2,墨西哥海域。

    此時海面上烏雲密佈,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積蓄著力量,準備隨時爆發。風雨中,一艘戰艦正在破浪前進,它的艦首不時被海浪高高舉起,落下時形成一個巨大地水花……

    這艘冒著暴風雨前進的戰艦就是美國三艘主力戰列艦之一——「俄勒岡號」。「俄勒岡號」96年下水,排水量10452噸,主要武備4330mm,8門203mm,4152mm炮,身長超過

    雖然自己的戰艦排水量超過一萬,不過在這樣地風暴面前,艦長沃克依然顯得十分緊張。他看看海圖道:「麥克,下一個補給點還有多遠?」

    副艦長麥克道:「還得往南行駛三百海里……艦長您不用擔

    俄勒岡號的性能,這樣的風暴完全可以應付……」

    沃克道:「還是小心為好,我接到的命令很急,必須保持這樣全速狀態,否則就無法在規定時間內與大西洋艦隊匯合了!」

    麥克道:「嗯,要不是為了停靠補給,我們完全可以繞過這片海域,可惜啊……」

    沃克舉起望遠鏡看看遠處的海面道:「讓所有船員各就各位,估計一個小時後。我們就要進入風暴中心了!」

    由於1889年,美國國會否定了海軍申請,每年只允許生產三艘戰艦,於是海軍只能希望通過提升戰艦的噸位和火力來提高戰鬥力,俄勒岡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地巨型戰艦。在近海防禦、大噸位、大火力的設計思想下,與「俄勒岡號」同期的美國戰艦都裝備非常厚重的武器和裝甲,導致側舷很低而且續航力有限、航速慢。「俄勒岡號」從美國西海岸的吉皮特海峽出發,以它的續航能力和航速,不僅沿途必須停靠好幾個補給點,而且還需要進行全速才能按期到達加勒比海。不過在歷史上。「俄勒岡」號以平均約的速度,僅僅用了66天就完成了15000海里的航程,可以稱作是一次出色的遠航。它的抵達使美國大西洋分艦隊地力量增強到5戰列艦:「衣阿華」號、「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得克薩斯」號、「俄勒岡」號。此外,該艦隊還有兩艘鐵甲巡洋艦:「奧林匹亞」號、「布魯克林」號和其他一些輔助小艦。

    「俄勒岡號」引人注目的1.5萬里航行,不僅僅是增加了美艦隊的實力那麼簡單,同時它還喚起了美國人對航海的熱情,使得美國公眾從感情上開始接受發展「大海軍」的方針,被視為美國現代海軍發展的第二個分水嶺!不過此刻,就在「俄勒岡號」正進行著它的「英雄」航行時,水面下三隻餓狼已經開始獵殺行動……

    「聲納報告。目標的螺旋槳轉速正在加快!」

    聲納手的話音一落,東太平洋軍區的潛艇指揮官黃天行趕緊撲到潛望鏡上:「輪機長報告。還能加速嗎?」

    輪機長地聲音在話筒裡響起:「不行了,這種天氣我們連排氣管都沒辦法用!」

    大副上前道:「艇長,在這樣下去我們會被他們甩掉的,馬上發動攻擊吧!」

    由於風暴地到來,「俄勒岡號」還是與原來的預定航向有些偏差,這也讓海狼的截擊計劃變成了追擊計劃。黃天行道:「2000米,這樣距離加上天氣,恐怕對魚雷影響太大……」

    大副道:「如果現在不發動攻擊,我們還要向南行駛三百海里,這樣我們就沒有充足的燃料返航了……」

    黃天行道:「不著急。我們可以讓總部派補給艦出來。傳我的命令,下潛至50米,航向轉至199。等他們補給出海再說……」

    「艦長,目標的輪機突然慢下來了。恐怕是機械故障!」

    「什麼?停止下潛,維持原來航向!」在潛望鏡裡觀察了片刻後,黃天行笑道:「天助我也!他們怎麼會突然放慢航速……不管了。命令後面兩艘艇全速,追上它,幹掉它!」

    半個多小時後,麥克衝進「俄勒岡號」的指揮艙道:「艦長,機械故障已經排除,不過只能維持十節的最高航速,要靠岸後才能搶修……」

    沃克咒罵道:「真該死!命令加速,立刻……」

    「轟——轟——轟——」隨著一連串的爆炸響起,俄勒岡號消失在這場風暴中……

    「俄勒岡號」地離奇失蹤,讓美國民眾更是恐懼,同時更多的美國人把這次事件推到了西班牙人身上。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麥金萊於月「保護商業、貿易及企業利益」以及「古巴形勢對和平形成威脅」等等理由,要求對古巴進行「強力干預」。420巴「獨立」地決議,21

    鑒於雙方已經開戰,西班牙內閣下令塞韋拉即刻前往聖地亞哥港,支援古巴的守軍。5月18,美國艦隊與西班牙艦隊同時在加勒比海集結。就在美西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又有中國一艘商船在菲律賓海域被西班牙軍艦「撞沉」。中國政府這次連招呼都沒打,直接向西班牙人提交了戰書,同時十餘艘戰艦開始奔赴馬尼拉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