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10卷第46章 榜樣 文 / 裸奔在天堂

    輪駛入中華歷三年(1897)春節.公佈一年。雖然這部法案中對移民北方的百姓做出了種種優惠政策,但是第一年效果並不理想。移居東北的總人數不超過20萬,而移民新疆、內蒙的人數加起來還不到15萬。不僅百姓對移民政策持觀望態度,那些手裡握著資本的財主更是謹慎。有錢人不願到北方受苦,而想去北方創業的人手中又缺乏資金。政府雖然有貸款,但也不能向所有人發放。資金和人口無法大量北移,這讓帝國的戰略規劃第一年就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農曆正月十六,南京。

    首都的街頭依然繁華,喜氣洋洋的百姓們還在消費著前一年積攢下來的收入。一排排林立的店舖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後面是笑得合不攏嘴的店主,從他們嘴巴岔開的幅度就能判斷出春節期間的收入多少。此時貼在各家各戶門口的春聯墨跡未乾,穿著新裝的孩子們還在嬉鬧,大街小巷裡不時傳來鞭炮聲。就在春節的氣氛還未消散的時候,南京民政部移民局的大門前已經來了一大群人。他們都是郊區或者附近各南京直屬州縣的百姓,甚至有的百姓幾天前就已經到了這裡……

    等候的人群中,一個穿著滿身補丁棉祅的年輕人對身旁的同伴道:「狗子哥,你說今天這衙門會不會辦公?」

    被喚作狗子的年輕人十七八歲,他身上的衣服比剛才說話的年輕人還破,已經是補丁落補丁。狗子用衣袖擦了擦被凍得有些麻木的臉道:「小四兒,你放心!現在地衙門不像從前,說一就是一。你等著吧。一會就會開門了!」

    小四兒道:「狗子哥,你說咱們去哪兒合適?新疆還是東北?要不咱去蒙古?」

    狗子道:「我也不知道哪兒好……既然魏老三是在東北發的家,咱們也去東北吧?說不定運氣好,也能圈一塊地底下有寶貝的地……對了,那寶貝叫啥來著……」

    小四兒道:「聽村裡的王秀才說是一種啥油,那玩意兒到底有啥用啊?」

    狗子笑道:「對,王秀才念報紙的時候說那叫石油。只要有了這種東西,那些有錢老爺們坐的鐵皮車不用騾馬拉著也能跑。」

    小四兒有些憂慮的道:「狗子哥,你說咱們行嗎?」

    狗子道:「他魏老三原來不也是一個長工嗎?要不是沒了活路往東北跑,他也不能發。咱哥兒倆現在好歹還是有家的人。雖然窮了點,怎麼也比魏老三強吧?」

    小四兒道:「我擔心咱沒那個命……」

    狗子道:「最次,咱也能撈個三五十畝地,比在南方受窮強!」

    小四兒道:「只是咱這一走,家裡的爹娘可就沒了著落了!」

    狗子道:「四兒啊,咱留在這兒,家裡的老人還不是跟著受窮?說句不孝地話,他們百年後我們連棺材都買不起!不如現在去闖闖,只要那邊安頓好,咱再接他們過去就是!」

    小四兒道:「嗯。我聽說現在鐵路已經修到關外了,咱們有了錢可以坐火車回來!」

    「嘎嘎……」隨著門軸的摩擦聲。移民局的大門緩緩打開。等候的人群蜂擁而入,擠到接待台前。

    「我是沙田村的,想去東北,一家四口……」

    「我、我是姚家坡的,申請去內蒙,一個人,我讀私塾,識字……」

    ………………

    「別著急,一個一個來……」看著自己的門口從門可羅雀變成人群湧動,移民局的官員們有些措手不及。但不管怎樣,今年他們完成移民任務有著落了……

    百姓們對北方移民突然如此熱情高漲,主要是近期東北出現了一個傳奇富豪——魏老三。雖然在帝國出台了《人身自由保護法》,使得很多身工、長工有了自由。但是也出現了一些社會矛盾。由於帝國工業基礎落後,工業發達的兩江地區對於如此龐大的無業人口也是杯水車薪,加上那些身工也沒有土地養活自己。所以大部分長工還是無法離開地主家。突然出現大量自由、低價地勞動力,加上公民的擁有土地上限又有所限制,使得那些地主開始紛紛僱傭年輕力壯地勞力,希望能夠用工人的勞動強度來彌補土地減少造成的減收。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年紀較大的勞動力自然

    工作。

    魏老三是安徽一個地主家的長工,由於年逾四十,因此在這場改革中也成了被淘汰的一員。當他因為失業而走投無路的時候,只得「響應」政府的號召,前往東北討生活。由於現在大慶市所在的地區有一個團的帝**駐紮,魏老三為了自己今後種出地糧食有買主,選擇了距離兵營十餘公里的一塊土地進行墾荒。不料,他勞作了幾個月後,帝國勘探隊竟然在他的土地上發現了石油!

    按照移民法的規定,在公民土地上發現地礦產,土地所有者有優先開採權!勘探隊的官員立刻給魏老三做工作,希望他能夠與國家一起開採石油!起初,魏老三還以為是「朝廷」要收回他的土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地勞動成果要泡湯,他自殺的心都有了,於是死也不願意將土地交出來。勘探隊的官員無奈之下下,給了魏老三一筆錢,並且另外給了他一塊面積兩倍的土地!

    當這個消息上報科工部的時候,驚動了袁世凱。面對目前移民不利的局面,袁世凱立刻做出指示:第一,不僅給魏老三一筆錢和更大的土地,而且這塊土地上的石油開採權依然給他兩成;第二,通過競標的方式向民間拍賣開採權,這個競標競爭的是誰能拿出更多的錢來經營這裡的油田。第三,中國政府向中標者成立的公司出40%,佔四成干股,不過不參與經營!

    石油或者對中國百姓是陌生的,不過對於移民到中國的猶太人來說,那可意味著無窮無盡的財富!經過幾輪激烈競標,一個從德國移居東錫安的猶太商人莫裡亞獲得開採權,並成立了「中國莫裡亞石油公司」!按照競標前的協議,莫裡亞石油公司總共股本是100中國幣(現在中國幣處於過渡階段,與白銀按照1:1的兌換比例)。中國政府和莫裡亞各4股份,而魏老三佔兩成股份。就這樣,魏老三一夜之間就有了十萬兩白銀!

    對於自己一夜暴富,魏老三當時就傻在哪兒了。本來魏老三想把自己的股份賣掉,換成現錢——畢竟還是拿著銀子踏實。不過在那些勘測隊的官員們苦口婆心勸說下,他答應留下股份。其實魏老三隻當那些股份是「朝廷」騙他的借口,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現在他有了政府給的一筆錢加上更大的土地,已經非常滿足。就在魏老三準備兢兢業業的開墾他的第二片土地時,莫裡亞公司在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雖然莫裡亞公司的石油剛剛發現,還沒有正式開採,不過由於對這口油井前景的看好。猶太商人紛紛購買莫裡亞的股票,股價從1元一下子飆升到5元。莫裡亞得到了他想要的資金,而魏老三把自己的股票賣掉後,身價也達到100!就這樣,魏老三從一個長工一年之間變成百萬富翁。有了錢,這個四十歲的光棍娶了三房姨太太!

    在春節期間,《中華帝國日報》、《中華帝國論政報》、《中華帝國南方商務週刊》等等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了魏老三的「事跡」。經過這些媒體的演繹加上民間的傳說,魏老三成了一個傳奇,也成了東北移民的一面旗幟,大大刺激了那些正掙扎在貧困中的年輕人!別說那些生活在落後地區的百姓,就是那些南京的年輕人都有些心動……

    雖然帝國不反對學子們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甚至各個學校對古典文化的教育還非常到位,但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還是對帝國的新式教育有些質疑,那些自然科學的專業自然就沒多少人報名。看到榜樣的力量如此巨大,袁世凱立刻讓國務院出台兩個政策。其一,成立國家科學院、擴建中華帝國大學,並制定完善的教職員工薪資保障體系、學生就業安排體系以及技術人員優待制度。其二,下令各個工廠建立工人的聯合醫療制度,並要求實行節假日福利制度。

    當第一批科學院院士住進豪華的「帝國精英社區」,當第一批尖端技術人員獲得突出成就獎,那些還死抱著四書五經不願進入新式學堂的學生們開始有些眼紅了!而看著有子女在城裡當工人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那些還不願讓子女離開土地的百姓也開始眼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