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9卷第41章 安內 文 / 裸奔在天堂

    一個個閃雷將烏雲劃破,聚集已久的雨水傾灑在大地上。負手憑窗、凝眉遠眺,袁世凱的思緒彷彿已經融化在這場大雨中……

    文增瑞和馬格裡小心翼翼的來到袁世凱身後,拱手道:「元首,他們正在廳外等候!」

    袁世凱沒有回頭,只是喃喃說道:「我在考慮你們昨天的問題!」

    文增瑞道:「元首若有決斷,可告知下官,好早做準備!」

    袁世凱道:「馬格裡先生,你以一個外國人的眼光來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治制度?」

    馬格裡道:「元首,各國都開始了民主化進程,我們是不是考慮一下民主制度?」

    袁世凱道:「一個民族強大的根源是這個民族的思想!中國為什麼落後?不是因為沒有工業,也不是因為政治體制落後,其根源恰恰就在落後的思想與思維方式!有了先進的思維方式,國家才能實行先進的政治體制,才能創建先進的工業體系。對於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民主二字,不亞於地球是圓的一樣難以接受!」

    文增瑞道:「元首,我主張採取帝制,不過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進行加入一些民主元素?比如建立國民議會,這樣可以順應目前民間呼聲很高的變法要求。」

    袁世凱反問道:「二位認為,我的思維方式如何?」

    馬格裡道:「元首的思維方式不僅在中國無人能及,甚至超越這個時代!」

    袁世凱道:「如果我想把這種思想灌輸給所有的中國人,那幫所謂『德高望重』的老夫子能接受嗎?」

    馬格裡道:「那元首地意思是實行帝制?」

    「不錯!中國現在要的不是所謂民主,而是強權!即便我們推行民主。也是由一幫不懂民主為何物的人來享受和執行民主。既然如此,在我統治期間實行帝制,然後開民智、強工業,等到時機成熟,再開始民主化進程。」

    文增瑞道:「元首,這樣會不會對我們有些負面影響?畢竟目前變法的呼聲很高。」

    袁世凱道:「為了順應這些書生的要求,國民議會是要建的,但是他們只能議政不能參政,而我會做出四項承諾:第一、內閣成員由我委任,但絕不封王封侯。所有的人才全部量才而用;第二、雖然國民議會不能參政,但如果一項措施遭到國民議會全體成員反對,我必須修改;第三、皇室的用度與國家稅收分開,我賺多少錢就花多少,國家稅收我一分不用!第四,不搞世襲,我的繼任者可以由國民議會選舉。在目前的中國,相信這樣地保證,遠遠要比那些所謂的民主更能收攏民心!什麼時候機製成熟,再取消帝制進行民主改革!」

    在奉行三綱五常的年代裡。在滿清統治了200後,袁世凱提出的四條承諾在中國已經可以稱石破天驚。但是細細琢磨起來,這幾條只是袁世凱作為政治家的一件外衣。第一條,自己稱帝而不封王侯,這雖然可能會讓手下人有些不舒坦,但是其好處也是同樣多的:首先,可以避免出現特權階級,歷朝歷代貴族造反的例子不少;其次,沒有特權階級就能避免出現過大階級分化,為國內統治消除一個不穩定因素。第二條國民議會議政不參政,說白了這個國民議會只是一個代表民眾提意見的機構。不過這對封建獨裁數千年的中國已經算是進步。而這些意見最終能否得到通過,全憑袁世凱一句話,大權依然獨攬懷中。至於全體反對的否決權,只要袁世凱安插一個自己人進議會。那就永遠不可能行使。第三條皇室不用國家稅收,這對袁世凱也沒有什麼太大地意義,因為只要袁世凱不窮奢極欲到慈禧那個程度。他的家產已經幾輩子花不完,而且兩江大部分工廠、企業都有他地股份,到時候說不定國家還要他掏錢出來建設。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袁世凱可以通過它得到很高的政治聲望。如果起事成功,那麼袁世凱肯定是大權獨攬,至於當總統也罷、做皇帝也好根本沒有本質區別,然而這兩個頭銜的選擇順序,卻有很大的文章。首先,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真正自願放棄皇位的皇帝恐怕不曾有過。舜禪讓的不過是一個部落頭領位置,但卻讓他們成為明君的代名詞。若袁世凱真按照他的承諾去做,那麼他無異於將帝位自願歸還天下人,這足以媲美堯舜之舉!其次,如果先民主後稱帝,那麼你就是讓中國歷史倒退的罪人,而相反地,如果先稱帝而後放棄帝位實行民主,那你就是促進中國進步的偉人和聖人——雖然都是同樣做兩件事,但是順序不一樣卻完全是不同的效果。能夠登上頂峰的政治家都有一個共同地能力,就是可以在民眾心目中樹立一個偉人的形象,然後讓天下人對他頂禮膜拜!袁世凱現在就在為登頂做著準備!

    文增瑞跟隨袁世凱30年,從主子的話裡,他已經琢磨出躬身問道:「元首,是否要起草一個立國章程?」

    袁世凱點頭道:「嗯,這件事就由文先生去辦吧!我想到什麼再進行補充!另外,蒂娜已經起草了一份憲法草案,你們先看看!」

    「是!」

    馬格裡道:「元首,是不是請幾位進來?」

    「請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公安部部長何剛德、江蘇直屬憲兵隊隊長趙秉鈞、商務部部長鄭觀應、江南工商銀行行長胡萼卿、陸

    令武猛等人紛紛進門行禮(幾人在袁氏幕府一章有簡們每人都一臉疲憊,袁世凱笑道:「看幾位地樣子,這段時間工作不輕鬆啊!坐吧!」

    「謝元首!」

    落座後,袁世凱問道:「鄭部長,胡部長。你二位可是我們兩江的錢糧保障,現在各地的經濟秩序如何?」

    鄭觀應道:「由於兩江的憲兵隊和警察上街執勤,因此市面上地經營秩序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商人也都表示願意留下,不過也有不少百姓和商人擔心戰亂而出逃!只是外來的貨物減少了七成,這讓兩江的物價上漲不少,特別是有的百姓擔心糧食會出現短缺,所以糧價上漲了三倍!」

    胡萼卿補充道:「從本月7日開始,江南工商銀行發生擠兌,雖然人數不多。但現在我們的存銀已經見底!而且南京證券交易所有人大量拋售股票,至今天收盤為止,一百多家上市企業總市值蒸發一半以上。不少外資企業紛紛準備轉手出售……」

    兩江本土商人的投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工商總會,而袁世凱手裡操著槍桿子,哪個商人敢說我要撤股?撤股無望,只能留下觀望。現在兩江商人們的利益可謂已經與袁世凱綁在一起,如果袁世凱倒台,他們只能接受破產的結局。而外資就不同,由於江南工商總會不接納外國人的投資,因此外商都是獨立投資。雖然中國政府不敢對他們怎麼樣。但他們來這裡投資,都是看中了袁世凱開創地良好的投資環境。還有兩江完善的工業體系。若是兩江淪為戰區,那麼整個工業體系都會受到連累,到時候這些工廠不是貨源斷了,就可能是沒了客戶,這樣的生意自然無法再做下去。

    聽完胡萼卿的話,袁世凱問道:「羅氏銀行沒有發來接管工商銀行的信函嗎?」

    胡萼卿搖頭道:「沒有,我甚至去過電話催促,但對方答覆現在還不是時候。另外,拋售股票的大部分是洋人和洋人商行。」

    馬格裡補充道:「據美國發回的消息,自從我們宣佈自立後。凱麗集團的股票也暴42%,另外幾個股東紛紛要求撤資,這恐怕是梅爾森在後面搗鬼……」

    按照袁世凱和梅爾森達成的協議,戰前羅氏銀行會來接管工商銀行。使之成為中國未來地國家銀行。不過此時梅爾森還未動手,說明他已經不準備在掏錢,而是準備隨時動用自己的力量撲上來咬袁世凱一口!

    袁世凱冷笑道:「現在看來。羅氏是下定決心要整死中國了……文先生,我們地糧食和資金還有多少?」

    文增瑞道:「今年四月的漕糧全部被我們截住,所以糧食不存在問題。內務部存銀還有兩萬萬兩,大部分是上次從英國轉賬過來的,還有就是我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

    袁世凱道:「只要糧食有保障就沒問題……馬格裡先生,如果要把我們在凱麗集團的股份增加到51%還需要多少錢?」

    馬格裡道:「我們還需要18%的股份才能擁有51%的絕對控股權,按照現在的市值,還要1億美金左右,折合5500萬兩白銀……」

    袁世凱道:「文先生,把內務部存銀全部拿出來,除了購買凱麗集團的股票外,剩下的錢全部用來購買兩江急於出手地外資工廠,能買就買,不過要把價錢壓到最低!」

    胡萼卿道:「元首,那銀行方面如何解決?」

    袁世凱對武猛道:「武猛,把最新戰報通報一下!」

    「是!」武猛起立道:「第一軍三個小時前同時攻克泰安、即墨、青州,現在先鋒已經進抵濟南!」

    袁世凱道:「相信得到這個消息,銀行的擠兌會有所減少,而現在我們只要能將這些外資工廠買下來,就能將整個工業體系控制在手中!」

    文增瑞道:「元首,還有一個很要緊的事情,現在朝廷派了一批欽差南下。他們正在跟兩江一些官員秘密接觸,估計是在試圖拉攏我們的人……」

    袁世凱皺眉道:「部隊地情況怎麼樣?」

    武猛道:「有一個營長和兩個連長想要叛逃,都已經被擊斃,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問題!」

    「那就好……何部長,趙隊長,現在各地治安情況怎麼樣?」

    何剛德道:「由於兩江的警察和憲兵大量補充到軍隊,因此治安比以前差了一些。江蘇境內暫時還能勉強維持原狀,但安徽和江西兩省情況比較糟,這幾天出了三十餘起殺人越貨的重案。」

    趙秉鈞道:「元首,現在我們憲兵隊已經在幫助公安部維持治安,無奈人手不足,應付起來比較吃力。」

    袁世凱道:「這樣,從南京地直屬憲兵隊調一部分人到贛、兩省維持治安,我讓親衛隊上街執勤!」

    何剛德道:「元首,這萬萬使不得,現在是非常時期,您身邊的防衛最重要!」

    趙秉鈞也勸道:「元首,若您出現一點差錯,我們可……」

    袁世凱道:「各位要牢記一點:要想得天下,首先要得天下人的心,要想得天下人的心,我們的心中必須先有天下人!所以越是非常時期,我們就越不能讓百姓失望!執行命令!」

    袁世凱此言一出,眾人都有些動容。何剛德道:「元首此時依然以百姓為先,我等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