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9卷第39章 天變(下) 文 / 裸奔在天堂

    雖然現在雷雨交加,地上十分濕滑,不過官道兩旁還是擠滿了百姓,他們正在圍觀一支匆匆冒雨趕路的隊伍。這支隊伍一共有八千人,這八千人不僅沒有雨具,而且連衣服都沒有穿。是的,你沒聽錯,他們確實是個個一絲不掛,整整八千人除了一面日本國旗外,連一隻襪子都沒有……

    用雙手捂著下體的井上光走到黑木為面前道:「師團長閣下,這、這太丟臉了!我寧願剖腹!」

    由於這段道路十分泥濘,日本士兵們的雙手又必須做一個非常不利於走路的動作,所以「行軍」十分辛苦,不時有士兵摔倒。不過這些人裡黑木是例外,在膠州城戰鬥中,因為中國一個特種兵的好奇,使得他的「傢伙」一半已經陷入體內,他只用一隻手就完成了井上光的動作。看著一個個赤身**的手下,黑木為咬牙切齒的道:「井上君,記住今天我們受到的屈辱,將來一定要在戰場上還以顏色!」

    「可這樣走到上海,我們帝**人的尊嚴……」井上光心道:你說得容易,不是人人都能用一隻手完成這麼「複雜的動作的!」。

    黑木為道:「這些都是帝國的勇士,為了把他們帶回家,為了第六師團將來還能東山再起,我們必須忍受現在的屈辱!命令部隊,加快速度!」

    「咳!」隨著黑木為的命令,這些光溜溜的日本人開始了小跑,就像一群褪毛豬在雨中狂奔……

    自從兩江的部隊從山東撤回江蘇後,俘虜的日本士兵也都全部被帶到蘇北看押。日本人雖然要求釋放這些士兵,不過他們也沒說用什麼方式釋放。於是袁世凱命令士兵把這些日本人全部扒光。讓這8000光溜溜地日本人從蘇北走到上海港,再從那裡登船回國。當知道袁世凱要這麼折磨自己時,黑木為企圖發動日本俘虜造反,不過在數十挺輕重機槍的掃射下,真的有勇氣去死的日本兵基本遂願,剩下的都成了乖寶寶。黑木見狀突然想起一句中國真理:好死不如賴活著,於是他決定追隨真理去做。用黑木自己的話解釋就是:為了將這些大日本帝國的勇士帶回國,為了東山再起,必須忍受這樣的屈辱!對於黑木的這番言論,袁世凱除了感歎自己的臉皮太薄以外。只能無語……

    東京,外務省。

    伊籐博文將手裡地電文放下,對一旁垂手侍立的陸奧宗光道:「袁世凱真是這麼答覆的?」

    陸奧點頭道:「咳!他還將田中君打成重傷,恐怕中國那個無能的皇帝還真不敢撤他的職……」

    伊籐博文舉手打斷道:「不!為了停戰,中國政府可謂做足了讓步。如果我們施壓,光緒皇帝是不可能不對袁世凱採取措施的!這個袁世凱不是傻瓜,他是不是有什麼打算?」

    陸奧宗光道:「難道他想造反?」

    陸奧的話讓伊籐博文一愣,隨即喃喃道:「如果袁世凱造反,對我們就太有利了!」

    現在德、俄、法三國組成聯盟,要求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如果中國出現內亂。那麼就可以轉移列強的注意力,日本也可以將遼東永久的據為己有。陸奧宗光道:「不錯。最起碼我們就不用歸還遼東了!不過他是不是真有這個野心和膽量?現在各國可都在看著中國,隨時準備咬上一口……」

    伊籐博文道:「袁世凱的軍隊雖然厲害,不過他太小看各國地野心了。至於他的打算,我們試試不就知道了嗎?現在就以帝國地名義向中國提出抗議,要求嚴懲袁世凱。如果袁世凱沒這個野心,他就會被解職,如果他造反,我們也可以得到利益……」

    陸奧不停的點頭道:「對、對,我現在就去發電報……」

    陸奧宗光剛想離開,小宮松一臉怒容的摔門而入:「可惡!太可惡了!」

    伊籐博文道:「小宮君。怎麼回事?難道袁世凱還是不願意釋放俘虜?」

    「袁世凱竟然……」小宮松將電報往伊籐博文面前一放道:「這簡直是在打帝國的臉!」

    伊籐拿起電報越看越心驚:「現在我們想不抗議都不行了……」

    小宮松道:「帝**人的尊嚴都讓黑木這個混蛋丟光了!回來我就槍斃他!」

    伊籐將電報交給陸奧道:「陸奧君,現在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咳,我這就去!」

    見陸奧離去,伊籐博文對小宮松道:「小宮君。恐怕你很快就又會與袁世凱交手了……」

    南京郊區,原江南軍團三師營地。

    一隊穿著鐵路護衛隊軍服的士兵開到營門,指揮官上前。對等候在營門口的軍官敬禮道:「金杭鐵路護衛隊指揮官寧遠鵬,率護衛隊全體官兵奉命趕到!」

    那軍官回禮道:「稍息,我是101師的師長劉文南!歡迎你們歸隊,現在帶你的部隊到北面軍營接受改編!」

    「全體都有!目標北營,跑步前進!」下達命令後,金大鵬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笑道:「老劉,幾年沒見當上師長了?!」

    劉文南笑道:「怎麼?給我當手下委屈你了?」

    金大鵬道:「哪能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對了,咱這番號咋這麼長哩?都排100面去了……」

    劉文南道:「我也不知道,不過既然給我們番號,說明我們已經進入正式地戰鬥序列,你小子以後也不用去守鐵路了!走,趕快進去!」

    「對!我得趕緊換了這身衣服!」

    「武器可以馬上給你們更換,不過軍裝要明天才到,據說連我們的軍裝都要全部跟換……」

    聽了這話,金大鵬壓低聲音道:「是不是……」

    南用食指在嘴邊比劃一下道:「別亂說!我們只管執有。約束你的部下不得隨便猜測!」

    「是!」

    按照兩江陸軍的編制條例,陸軍師分為a、b、c三類。現在地整編師,三省一共有5。b類師與a相比,所轄步兵團數量一樣,不過師直屬作戰單位縮小為:1個機炮連、1個特務連、1個工兵連、1個汽車連,全師人數18000人左右。可以看出,b類師火炮地配備比較少,行軍速度與戰術可以更為靈活,不過攻堅能力較弱,採用這種編制的師級部隊一般為山地、叢林作戰師。c類師步兵團兩個。直屬戰鬥部隊為:1個炮兵連、1個機炮連、1個特務營、1個警連、1個工兵連、1個汽車連,全師總人數15000左右。c類師由原充師改編而來,雖然減少一個步兵團,但是配備了相應的直屬輔助戰鬥單位,也具完全的獨立作戰能力!

    這場雨雖然覆蓋了整個江南地區,但是卻一點也沒有澆滅兩江三省軍人、特別是那些分佈各處的「非現役」軍人的熱情。南京城郊曾經駐紮過江南軍團1、3兩個師,雖然現在這兩個師都已經調到蘇.此刻軍營裡卻依然擠滿了士兵,而且還有士兵不斷的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這樣的情形不僅發生在江蘇,安徽、江西也有同樣的動作。很多嗅覺靈敏地人已經預感到什麼……

    兩江總督府密室。

    自從袁世凱成立幕府以來,還是頭一次將所有的心腹召集在一起。眾人看這架勢。都隱隱約約感覺到大事要來臨了。

    「起立!」

    「嘩……」數十人同時起立,袁世凱邁步進門,然後在中央的椅子上坐下道:「都坐吧!」

    袁世凱吐出的三個字非常平常,甚至所有的人都聽過不下十遍,但是今天會議的氣氛卻因為這三個字突然顯得凝重起來。袁世凱的目光從一個個正襟危坐的手下臉上掃過,然後說道:「在座各位跟隨我最長的有30年,最短的也有五六年。既然你們有資格坐在這裡,多餘地話我就不多說!我只想告訴各位,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變成一個整體。變成一個改變祖國命運的整體,變成一個為祖國地強大而終身奮鬥的整體。在這個整體裡,你們有可能得到榮譽、權勢,同樣也有可能失去生命、家人!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所書寫,所以,只要走出這一步。我們要麼問鼎天下,成為歷史的創造者;要麼埋骨荒野,成為遺臭萬年的反賊!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袁世凱話音一落,武猛和所有在場陸軍軍官起立敬禮道:「江南軍團所有官兵誓死追隨元首!」

    舒暢和所有海軍軍官起立敬禮:「中華第一艦隊所有軍官在此表態:我等願意誓死追隨元首!」

    文增瑞和馬格裡帶領文官起立道:「我們全體誓死追隨元首!」

    袁世凱起立,向所有人敬禮道:「我在這裡謝謝各位!不是為自己,是為天下受苦的百姓,為我們苦難深重的祖國!」

    「誓死追隨元首,強我中華!」

    「都坐吧!」坐下後,袁世凱道:「從現在開始,戰時臨時政府正式成立,所有人員按照戰時條例堅守崗位。武猛!」

    「到!」

    「三省五個a級師立刻集結,開到指定位置待命。同時,所有b、c級師以最快的速度集結,要求他們三日內趕到指定位置!」

    「是!」

    「舒暢!」

    「到!」

    「第一艦隊即刻開始取消所有休假,所有戰艦處於戰備狀態,巡邏艦隊出海警戒!艦隊全體出動,開至南通以東洋面隱蔽待命!」

    「是!」

    「諸葛嚴!」

    「到!」

    「通訊基地即刻執行戰時保密條例,括休假人員必須全天候在基地內待命!」

    「是!」

    「其他沒有接到命令的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有違背戰時條例者,以叛徒論處!聽明白了嗎?」

    「是!」

    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袁世凱讓日本俘虜裸奔回國的消息,不到一天便登上了國內外各大報紙的頭條。而朝廷也收到了日本政府十分、非常以及相當憤怒地抗議。在這封抗議書中,日本人揚言如果不嚴懲袁世凱,就要再次開戰。三天後,欽差張、吳保初等人便帶著聖旨來到了南京,同行地竟然還有一隊禁衛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袁世凱多次抗命不尊,後又痛毆外國使節、開釁洋人,引起兩國爭端,現革除袁世凱一切職務,發配新疆。永世不得錄用!」

    「罪臣袁世凱接旨!」袁世凱除了那個最後處罰以外,其他啥也沒有聽進去!

    看袁世凱接過聖旨,吳保初一招手道:「袁大人,對不住了,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袁世凱一邊任由士兵將自己綁住,一邊歎道:「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惜今生再無報效國家的機會了……」

    「帶走!」隨著吳保初的命令,幾個隨行地士兵拉住袁世凱就往門外走去。不過他們走到總督府大門時,他們便被堵了回來,因為附近幾條街上已經跪滿了百姓。遠遠望去,一片黑壓壓的人頭……

    袁家奇帶著數十個親衛持槍喝道:「誰敢綁我家大人?!」

    看這陣勢。張有些緊張:「你、你們難道想抗旨嗎?!」

    此時總督府的所有官員也都圍了上來:「中堂大人無罪!」

    吳保初喝道:「哼!難道你們質疑皇上地聖命嗎?!」

    文增瑞道:「欽差大人!我想問問你是不是中國人?」

    「噹」

    「日本人不僅辱我中華,而且還佔我土地、殺我數萬同胞,袁大人加以懲戒,這何罪之有?再者,若是沒有袁大人在山東殲滅三萬倭寇,朝廷能跟倭人議和嗎?殺敵無功,懲敵無賞就算了,竟然還要治罪?這是何道理?!若你認為袁大人這些做錯了,你就不配做一個中國人!」

    張本不想做口舌之爭,無奈此時被人堵住逼問。只得辯解道:「兩國既已罷戰,就不再為敵,袁世凱私開釁端,引起外交糾紛。自當治罪!再者,皇上有命,豈能不從?!」

    「一個國家被人佔了大片土地。被人殺了數萬百姓後,不想著如何報仇,竟然反過來治功臣的罪,這是何道理?!」說罷,文增瑞對著人群喝道:「百姓們,自從中堂大人上任以來,兩江三省年年豐收,他可曾增加你們的賦稅?昨日,就在昨日,朝廷為了湊銀子賠付倭寇,竟然要將兩江賦稅提高五倍。這明明是在用我們百姓的血汗,去換他們滿人地江山的安穩。當中堂大人聽到此事,第一反應就是上書求朝廷減免稅賦!南京城的百姓們,我想問問你們,中堂大人有罪嗎?一個一心為國為民的袁青天有罪嗎?!你們難道願意把自己的血汗全部交給這樣的朝廷嗎?!」

    早已安插在人群中的數百個強國會成員煽風道:「袁青天無罪!放了中堂大人!」這喊聲由近及遠,漸漸在人群中傳開,最後變成數萬人的齊聲高呼:「中堂大人無罪……」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激動,最後場面終於失控。數百「群眾」將欽差團圍住一陣痛毆,要不是袁世凱的親衛及時救援,張和吳保初地命都保不住。文增瑞將袁世凱手上的刑具解除道:「中堂大人,這樣地朝廷我們不聽也罷!」

    此時總督府所有的官員也跪倒道:「我等願擁戴大人自立,誓死追隨大人!」

    「你等陷我於不忠啊……」袁世凱歎了口氣,然後登上親衛端來的一張椅子道:「南京的百姓們!」

    見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袁世凱繼續道:「我為官十餘載,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總希望以綿薄之力強盛國家、造福百姓。可我看到的不是國家強盛,而是國土一寸寸的被洋人割走,百姓的賦稅一天天增加!中華已經成為一隻待宰的羔羊,那些蠻夷今天想吃就來咬一口,明天餓了就來割一塊!東北、台灣、遼東,這些本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土地,可那裡現在正插著洋人地旗幟!那裡的百姓千年之前就是我們中華的兒女,可現在他們祖宗的在天之靈,已找到他們!看看你們地腳下吧,說不定過兩年,這裡也將插上洋人的旗幟,你們的戶籍也要變成洋人戶籍!你們願意當一個蠻夷嗎?你們願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地錢,交給洋人嗎?!」

    「不願意!不願意!……」

    揮手讓百姓安靜下來後,袁世凱一掃「罪臣」的頹廢高聲道:「本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我不忍百姓苛政加身,不願中華屈辱於外,所以今天我就做個不忠的臣子!」從一個親衛身上拔出匕首,將腦後的辮子割下道:「我宣佈,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即刻自立一國,永不再向清狗稱臣!我知道朝廷定會發兵來攻,但是請百姓們信任兩江的子弟兵,也信任我!我在此立誓,絕不離開南京半步,直到與朝廷決出勝負!」

    就在袁世凱宣佈自立的當天,兩江造反的消息即刻傳遍了大江南北,而第一個給朝廷報信的竟然是劉銘傳!當光緒收到劉銘傳的電報時,差點沒從椅子上摔下來,慈禧更是在給盆栽剪枝的時候將手割破。慌張的光緒和恐懼的慈禧立刻連夜召集了所有的文臣武將……

    大殿上,光緒一臉怒容的喝道:「大膽的袁世凱,竟然敢犯上作亂!眾卿家可有何良策?!」

    回答光緒的是死一般的寂靜,彷彿下面那數百文武大臣都不存在一樣。這些的大臣都是剛剛聽到消息就被召進宮中,他們甚至還未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此時哪裡會有什麼主意?看到手下不說話,光緒道:「廢物!一群廢物!平日裡沒用的奏本不斷,現在有事連句話都不敢說!」

    「太后駕到……」

    所有的人即刻跪倒行禮:「微臣(兒臣)參加太后……」

    「平身!」慈禧也顧不得那麼多禮數,她走到以前聽政的位置坐下道:「各位大人,如今外敵剛退,內亂又生,你們倒是趕緊拿出個辦法來啊……」

    新任直隸總督榮祿道:「啟稟太后,如今還有不少各省兵勇逗留山東,奴才以為,當先命一員虎將統領各部兵馬南下進剿。另,兩廣、閩浙軍隊並未參與中日之戰,定有不少戰力,可命劉銘傳等人由南向北進剿,一舉平滅兩江之亂!」

    「嗯,此言有理,哪位大人願意率兵平叛啊?」慈禧暗道:這個還要你說?關鍵誰能擋住袁世凱的江南兵團?

    翁同龢進言道:「啟稟太后!兩江之亂,只袁世凱一人之亂爾,大部分士卒和官員都還是忠於朝廷的。臣以為,可以派欽差攜聖旨南下,只要能將兩江的統兵將領與官員收歸朝廷所用,那麼定能使平叛事半功倍!」

    聽了這兩條計策,慈禧的擔憂依然沒有散去,她問道:「不過袁世凱麾下的士卒戰力不弱,朝廷兵馬可敵否?」

    此時取代過世的醇親王重新成為總理大臣的恭親王出列拱手道:「啟稟太后!奴才以為,可倣傚當年剿滅長毛之策,請洋人兵馬協助進剿!」

    恭親王的建議算是提到了點子上,慈禧心下稍安道:「如此甚好,你等商議一下,看請哪國出兵更為合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