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九卷 改天換日第十五章 破解 文 / 裸奔在天堂

    百年來,尋找鐵木真的墓穴已經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專了找到它,無數人不惜窮盡一生心血,無奈最終都抱憾而去,於是鐵木真墓葬已經成為一個謎團,各種猜測與說法更是層出不窮。其中有四種說法最為人們接受: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也是在這個區域墜機的);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

    第一種猜測的根據是,有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後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裡。」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裡。所謂獨木棺,是截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獨木棺下葬後,墓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第二種猜測相信的人比較多,不過後來鄂爾多斯市的成吉思汗幕被發現,最後證實是一處衣冠塚。第三種猜測最有力的證據是,馬可波羅在其遊記中的記述:「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並且人們還在馬可波羅所提的阿勒泰山脈,找到了一座疑似人工改建的大山。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則是,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死於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3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

    當郭嵩燾說自己知道鐵木真地墓穴所在時,就算袁世凱心裡素質再好下巴也差點掉到地上:「不、不是吧?真是成吉思汗的墓穴?」

    郭嵩燾點頭道:「你猜得不錯!」

    強壓住劇烈跳動的心臟,袁世凱問道:「那、那墓葬在哪裡?」

    郭嵩燾道:「只要你參透季高臨終前給你的遺言,你就能找到!據說在這個墓穴裡,成吉思汗從各國掠奪而來的珍寶數不勝數。」

    此時袁世凱還是不敢相信,他再次確認道:「郭老,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些文忠公從何而知?此刀他又是從何而來?」

    郭嵩燾道:「文忠公沒有說過這些東西的出處,或者他剛知道這個秘密的時候,自己也不相信。後來文忠公被發配新疆,他便借遊歷之名尋找天汗墓穴,並親手繪下地圖。雖然我沒有見過,但是季高確是親自到過那裡!」

    「親自到過?這麼說墓葬在新疆?」

    郭嵩燾點頭道:「嗯,你可知民間有個傳言,說季高收復新疆一共用去兵餉3000萬兩白銀?」

    袁世凱道:「那不過是民間傳言罷了,據稱當年耗費兵餉不過三百萬兩,而且大部分是從民間募集……怎麼?難道這傳言是真的?」

    郭嵩燾點頭道:「不錯。一共3300萬兩……大部分出自鐵木真的穴……」

    1871年7月,沙俄武裝強佔伊犁。次年6月,:英吉沙、莎車、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懸掛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旗並發行貨幣;1874年,日本入侵台灣|顧,不過由於兵餉匱乏,因此一下子陷入兩難境地。在這種局面下,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即是收復新疆還是鞏固東南海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兩人鬥爭的結果。自然是更得慈禧歡心的李鴻章佔據上風,於是左宗棠上書朝廷,願自籌兵餉收復新疆。面對左宗棠的堅持。朝廷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在得到任命後的一個月內,左宗棠便通過胡雪巖等江南富商募集到大筆軍餉,使得他能迅速的帶兵開赴新疆。關於左宗棠收復新疆消耗的銀兩有多少,民間一直存在不少猜測。雖然當時左宗棠對外公佈是萬兩,不過很多人並不相信這個數字。其中第一個原因是當時部隊想要進入新疆作戰,彈藥、糧草補給十分艱難,糧食只有20%能夠送到部隊,其他都在路上消耗——在這種情況下,300兩根本不夠。第二個原因,是常捷軍的裝備問題。當年隨左宗棠入新疆作戰的有兩支部隊:一支是滿人將軍金順帶領的朝廷騎兵;另一支就是左宗棠在平滅太平天國時就建立起來地常捷軍。常捷軍開始的時候基本是步兵,可到新疆平亂不久就裝備大量馬匹,基本變成了騎兵。不僅如此,當時常捷軍還裝備了整個中國難得一見地毛瑟槍。再加上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曾經大量的組織百姓開墾荒地,組建民間防禦力量,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有野史記載,左宗棠新疆一戰,耗銀3000兩以上。

    聽了郭嵩燾的話,袁世凱道:「這麼說來,募集三百萬兩不假,消耗三千萬兩也沒錯!」

    郭嵩燾點頭道:「當年西征前,季高確實在民間募集了三百萬兩,不過很多都是以借款的形式籌措的。後來他照文忠公講述的路徑,找到了天汗墓葬,取出部分還債,並用以平亂剿匪。」

    袁世凱喃喃道:「難怪當年常捷軍入新疆前還缺錢少餉,可征戰不到一年便鳥槍換炮,成了一直裝備精良的部隊。」

    郭嵩燾點頭道:「季高堅持要奪回新疆,這個寶藏也是也是其中之一!」

    聽到郭嵩燾的話,袁世凱已經信了大半,不過另一個疑問又在心中升了起來:「郭老,若是文忠公公發現了天汗寶藏的話。那麼他為何不盡數取出用以發展軍備,或者交給朝廷?而左公也是如此,既然取用了,何不全部取出?」

    郭嵩燾道:「文忠公與季高雖然都是以興天下為己任地忠臣,不過他們卻飽受朝廷排擠與防備,也正因為如此,讓他們看透了朝廷,看透了慈禧。他們知道,即便將這批財寶交給朝廷,也只能成為慈禧窮奢極欲的用度。根本不會有分毫用在國計民生之上。甚至文忠公臨終還留下遺言:寧可永世不見天日,也不供滿人享樂!」

    袁世凱把手掌伸出,然後做了個翻掌地動作道:「那……那他們為何不想著……」

    郭嵩燾道:「自新疆回到中原,文忠公開始深居簡出不問世事,而他的好友魏源晚年更是出家為僧,遠離紅塵。尉亭,你可知道這都是為何?」

    「這也跟這寶藏有關?」

    郭嵩燾點頭道:「大清二百餘年地管束,讓天下漢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特別是這個『忠』字,已經被刻在每個讀書人的骨頭之上。文忠公也好。季高

    甚至括我。我們從心底裡就沒有造反地想法。當誣陷、被奸佞排擠,在官場上起起落落的時候,想的依然是如何通過上書和死諫洗脫冤屈,從未想過用這種手段來改變國家和自己的命運。當年季高要不是走投無路,他也肯定不會輕易開啟天汗墓。因此,我們明明知道這批寶藏可以改變國家的面貌,卻無法讓它們重見天日,所以這批寶藏對我們如同一塊巨大地心病……季高去世那天,你在茶館跟我說的那番話,才讓我真正知道了這些寶藏該如何去用。那就是讓一個一心為國的人當權,然後……所以我才會如此痛快的答應與你一起共謀大事!」

    此時,袁世凱已經從震驚中恢復過來,他冷靜的問道:「郭老。這批寶藏能有多少?」

    郭嵩燾道:「我聽季高說過,他進入的不過是第一層墓穴,那裡已經的陪葬品已經無從計算。其後還有數十個墓室他沒有深入。恐怕整整一座山下都是墓穴。而且他猜測,鐵木真從國外掠來的寶藏基本藏於此處!」

    袁世凱再問道:「郭老,你可知墓穴具體位置,或者知道如何進入墓穴?」

    郭嵩燾道:「具體位置我不知道,不過據季高說能在地圖上找到。還有,墓穴大門有一個鎖眼,這把刀便是鑰匙,而且要進入墓室必須用此刀打開。」

    袁世凱道:「這倒不要緊,大不了炸開便是!」

    「萬萬不可!據季高說,墓門是一塊千斤以上的巨石,外表上根本無法判斷,但是那大石卻能跟這寶刀發生吸引,只能憑此找到入口。墓鎖是巧匠根據這把寶刀的豁口設計地,可謂先有鑰匙後有鎖,不僅無法仿製,而且墓鎖處設有火石,墓門下埋有大量火藥。如果強行打開,那麼火石會相互摩擦引爆火藥,將整座山埋掉。那裡是崇山峻嶺,如果山脈垮塌,那麼想要挖開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只能用此刀將門打開。」

    聽完郭嵩燾的話,袁世凱一下子陷入思索,他倒不是思索如何打開墓門,而是他太需要這筆錢了。有了這筆錢,不僅整個中國地經濟可以立刻上一個台階,而且他還能擺脫羅氏的控制,甚至將他們重創!見袁世凱沉默不語,郭嵩燾道:「尉亭,這個秘密從文忠公到季高,然後季高傳給我……今天我又將其傳給了你!這不僅僅是一個墓穴,也是我中華復興的希望所在……」

    袁世凱歎道:「是啊……一筆前人留給中華的寶貴遺產,我一定會好好利用……」

    「今天我把這個擔子交給你了,閉眼的時候也就沒有牽掛了……」

    「郭老,千萬別這麼想……」

    郭嵩燾拍拍袁世凱的肩膀道:「尉亭,順其自然吧……好了,我該回揚州了!」

    送走了郭嵩燾,袁世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將林則徐的地圖,左宗棠給他的遺信,還有那把彎刀擺在了自己面前:「慨可汗鐵騎西去,宏圖霸業震寰宇;北出玉門,憑弔松魂魄,奮激千秋。歎七尺殘軀東歸,榮華富貴掩黃土;南入中原,消磨錦繡心腸,現出金身。」袁世凱邊念著這副自輓聯邊琢磨:第一句左宗棠是要告訴自己,這裡面的內容是關於成吉思汗地;第二句,顯然是大概方位:北出玉門,還有附近的特徵:松樹、樹,而這兩種樹木往往被種植在墳墓邊,所以松二字有時直接代表墳墓——那也就是在暗示成吉思汗的墓穴。至於第三句「榮華富貴掩黃土」,則暗示墓穴中有財寶。那麼最後一句,說的就是找到墓穴地辦法:要想現出金身,就要消磨錦繡心腸……

    「錦繡心腸是什麼?」琢磨了半天,袁世凱還是毫無頭緒。無奈中,只好讓衛兵將文增瑞招來,準備一起破解這個謎團。

    不一會,文增瑞便來到辦公室:「中堂大人何事急召下官?」

    「文先生,我有件事要跟你商議……」袁世凱話音未落,門口就想起了沈月琴的聲音:「報告!」

    「進來!」

    沈月琴走到桌前,然後將一摞地圖放到袁世凱面前道:「製圖科的作戰地圖繪製完畢,請中堂大人過目!如果您認可,那麼就可以讓他們去印刷了!」

    由於中國現在還沒有成形地軍用地圖,因此參謀處特地成立了軍用製圖科,按照袁世凱的要求繪製中國各省的軍用地圖。袁世凱拿起一份地圖看看道:「還不錯,文先生,你也看看……海拔標高都準確嗎?別到時候讓我們的軍官們感覺到處都是開闊地。」

    沈月琴道:「按照各個野外繪圖組的數據核對過,沒有問題。」

    「那就好……先放在這裡,我一會再詳細看看。」

    「是!」

    見沈月琴轉身離去,文增瑞放下手中的地圖道:「製圖科怎把地圖畫的如此醜陋?我見過朝廷下發的地圖,上面標有山水道路,就像我中華的錦繡山河都在上面,可比這好看多了……」

    袁世凱道:「行軍打仗用的地圖好看有何用?關鍵是戰鬥中有用……等等,錦繡山河……」

    看袁世凱發愣,文增瑞道:「怎麼了?」

    袁世凱醒悟過來,興奮的道:「錦繡山河……錦繡心腸……哈哈……我懂了!文先生,你真是天才!」

    文增瑞不解的問道:「中、中堂大人,你怎麼了?」

    袁世凱道:「沒事了,你出去吧!叫一個製圖員來,我要他臨摹一副地圖!」

    「是!」

    袁世凱雖然猜到個大概,但他也不敢拿地圖冒險,因此找人事先臨摹一副,以作備份。由於林則徐留下的地圖比較簡單,一個稍懂繪畫的人就能臨摹,不過為了保證精確,袁世凱還是動用了一名專業的製圖員。一個小時,那名製圖員就將一張大小完全一樣的臨摹地圖交給袁世凱。揮退了眾人後,袁世凱打來一盆水,將林則徐那副地圖整個炮入水中,並用手輕輕揉搓。片刻,地圖上大部分墨跡漸漸溶解變淡,而左上角卻有一處的墨跡始終如一,最後顯出一個醒目的「x」形狀,還有一條與之相連的細線也因為周圍的墨跡散去而漸漸清晰……看到這一幕,袁世凱知道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將濕透的地圖用火烤乾,然後蒙在臨摹的地圖上,瞬間就鎖定了墓穴的位置所在!

    經過剛剛破解謎團的興奮後,袁世凱又開始犯愁。按照地圖所標位置,墓穴深入阿勒泰山脈,想要到達那個地方的人,必須具備相當高的野外生存素質。而且即便有人能夠找到,那又如何運輸?而且這麼大的一筆寶藏,怎麼保證找到它的人不會經不起誘惑而變節?思索了整整一天,袁世凱拿起了電話:「接通內務部特勤隊第二分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