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第五卷 平步青雲 第十章 高昇 文 / 裸奔在天堂

    戰事平靜之後,慶字營全體開始修整,袁世凱趁著這對手裡三營的軍官進行了大量的清洗換血,這使得他與吳兆有的矛盾更加激烈與公開化。3g網網友上傳開始的時候,袁世凱還處處忍讓,不過在他翹首以盼的朝廷封賞到來之後,吳兆有明顯蔫了不少。

    朝鮮平亂,慶字營大揚國威,功績「震徹環宇」,有功人員一律封賞。吳兆有從副將一躍而至總兵,不過卻成了個沒有兵權的空架子。而袁世凱這次的「剿撫應機」,加上不久前吳長慶表他「治軍嚴肅」,兩功同賞,得「以同知分發省分,前先補用,並賞戴花翎」。能夠在一年之內由從七品一躍升至正五品銜,那可是連跳五級!別說別人沒想到,就連袁世凱自己都沒想到!不過有一點袁世凱是肯定的,就是中堂大人肯定此刻已經回到直隸總督衙門,而且王凡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自己被封賞個文官銜,袁世凱倒是沒太在意,既然自己的目標是割地為王,那只要快速陞遷,總有一天能劃拉個巡撫什麼的,而且自己也正想回國,到時候吳長慶藉機調自己回去,反而省了不少事。不過對於潘義等人的封賞,袁世凱倒是非常開心。潘義這次戰鬥中尋獲閔妃,拒敵上千而能將之平安送回,功勞僅次於袁世凱,因此他外委千總(八品)的「外委」兩個字給去掉了,得了個衛千總(從六品)封賞。而袁傑、史令、古大力、魏三等人都得了個把總之類的軍職,史令升任六營營官,袁傑升任五營營官。

    就在袁世凱開心之際,吳長慶的戒備也顯露了出來。袁世凱不再擔任憲兵隊職務,調到吳長慶身邊任參謀,而憲兵隊改由張接任;憲兵隊舊部幾乎全部陞遷,調到各營任職。吳長慶的意思很明顯:這三營就給你了,可別再搶權了!看著這些任命,袁世凱淡然處之,不僅再沒有參與任何權力紛爭,反而盡職盡責的當起了吳長慶的參謀,並且事事稟明吳長慶再做處理。袁世凱的表現被吳長慶看在眼裡,這位大帥當即有些後悔:這孩子還是聽話的啊!自己人何必如此戒備呢?

    九月底,朝鮮王李熙正式照會慶字營高級軍官,這次不僅袁世凱在被邀請之列,竟然與會的還有潘義!在王宮外,吳長慶看著袁世凱身後一身禮服的潘義問道:「世凱,這潘義也要赴宴嗎?」

    袁世凱還沒說話,前來領路的金允植答道:「回大帥,娘娘此次能夠安然回到大王身邊,多虧潘將軍的全力護駕,因此娘娘以私人名義招潘將軍進宮赴宴,希望能夠當面致謝!」

    袁世凱趕忙解釋道:「閔妃的帖子今日方才送來,下官還未來得及稟明大帥。3g網網友上傳若是大帥覺得潘義不適合出席,那回了便是……」

    吳長慶釋懷道:「既然是王妃召見,不好博了她的顏面。那潘義就同去,不過宮中禮節繁雜,可莫丟了我大清顏面!」

    到了宮中,吳長慶才知道自己的關照有些多餘,這潘義不僅精通朝鮮禮儀,甚至連朝鮮話都能簡單的說上幾句!自從潘義被「校長」告知要在朝鮮扎根之後,他就開始學習朝鮮的禮儀和語言。

    看著潘義到位的禮儀以及不時蹦出的幾句朝鮮話,朝鮮王李熙大感吃驚,通過翻譯問道:「看潘將軍通曉蔽國禮儀,略通蔽國語言,難不成將軍以前來過蔽國?」

    潘義回道:「在下第一次來,不過我大清與貴國自古交好,因此在下對貴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既然來貴國是為了平亂,那就要安撫順民,剿滅叛軍,因此學習些貴國語言有利於更好的完成使命!」

    一個中**官說對朝鮮文化感興趣,那是什麼概念?雖然會為吳長慶等大清「上官」所不喜,不過卻是給足了朝鮮王面子!果然李熙對潘義又是一通褒贊,要不是礙於吳長慶面子,估計他能走下來跟潘義把酒言歡。

    聽了潘義的話,吳長慶低聲問道:「世凱,這潘義怎麼回事?作為我大清上**官,怎可如此自降身份去討好屬國?」

    袁世凱低聲回道:「我也不知,不過潘義是第一次出席這種場合,不通禮儀,一會我好好教訓他一番!」

    「嗯,你好好關照他,莫要再讓他失禮!」

    宴會剛一結束,潘義就受到了閔妃和幾個大臣的召見。吳長慶作為主帥,自然要留下來陪朝鮮王。袁世凱低聲道:「大帥,那下官現在就去跟潘義好好說說,讓他別再出錯!」

    「去吧!」

    閔妃召見之處,袁世凱與潘義一起向閔妃行完禮之後過翻譯表達了對二人的謝意。就在閔妃誇讚,兩人謙虛的過程中,袁世凱看清了這個嫵媚女子的真面目。上次因為在軍中相遇,而且流落在外多日,因此袁世凱看到的閔妃早就花容失色。現在回宮一番梳洗,這朵花兒竟然光彩奪目。雖然閔妃已經嫁人生子,不過那種少婦的風韻更是讓人遐想無邊,別說朝鮮王被搞得五迷三道的,就連袁世凱身邊的潘義都是兩眼放光,一副「發春」模樣。只聽那嫵媚入骨的女人通過翻譯問道:「袁大人,聽從貴國歸來的大臣們說,你的練兵之能在貴軍中有口皆碑?」

    這閔妃雖然名義上是個後宮妃子,但她卻掌握朝中權柄,想要在朝鮮練兵,得不到她的同意肯定難以通過,因此這次袁世凱來就是要打動閔妃,讓自己能順利的接掌練兵事宜。袁世凱答道:「這些是在下的虛名而已,不過我大清自大辦洋務以來,軍隊戰力也是突飛猛進。此次能夠如此順利的為貴國平叛,倚仗的也是洋務帶來的好處。」

    隨即閔妃又就練兵、裝備等事情對袁世凱進行了咨詢。聽到這些專業的問題,袁世凱才知道這女人的厲害,同時也知道金允植、馬建忠等人,已經就練兵的事情向朝鮮王做了陳述,而這闇弱的國王竟然一字不差的全部告訴了自己媳婦!

    聊了一通之後,閔妃再問道:「袁大人,如果我國新兵交由你訓練,什麼時間他們才能有貴軍一樣的戰力呢?」

    看著身邊「春情蕩漾」的潘義,袁世凱淡淡一笑,立刻將潘義隆重推出:「娘娘,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不免有些老王賣瓜之嫌,還是由潘將軍來回答吧!」

    在袁世凱的暗示下,潘義自然要大大的表現一番,只見他劍眉一立,正色道:「若是要達到我軍戰力,非訓練可成就,還需實戰。不過要是給在下半年,必定能為貴國訓練出一支猛虎之師!」

    「嗯,有袁大人、潘將軍這樣的能人相助,蔽國定然無憂……只是……只是這次兵變,讓我等驚魂難定,這軍隊要是再反……咳∼怕是我們母子的性命都難保了啊!」

    聽了這話,袁世凱心底冷笑。這閔妃哪裡是在訴苦,她明明就是在試探!如今清軍勢大,朝鮮局勢暫時得由清廷來左右。正因為閔妃一直親日,因此根本與大清任何官員都沒有良好的關係,此刻她不得不在這種形勢下努力爭取幾個清軍官員的支持。而且閔妃也知道兵權的重要性,因此她必須要在大清將領中找一個合適的人來為朝鮮練兵,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權力!綜合比較了所有的清軍在朝官員,這袁世凱無非是最好的人選,因此他的態度就相當重要了!

    只見袁世凱頗有深意的道:「娘娘,既然是為貴國練兵,那所練之兵自然要保護您跟大王的安全。若是在下為貴國練兵,必定將他們的忠誠放在第一位,讓他們誓死效忠大王跟娘娘!」

    閔妃一改方纔的「擔憂」,欣慰的笑道:「嗯,既然袁大人有如此把握,那我就放心了……」

    十月,朝鮮國王鑒於「禁兵之不可用」,下旨改練新軍,並派陳奏使趙寧夏來到中國,向清政府致謝,其中有要求清政府派人練兵一事。這時朝廷中大部分官員,也主張採取積極政策,維護兩國之間的「宗藩關係」。翰林院侍讀張佩綸在得到馬建忠的匯報後,於當月間奏陳「朝鮮善後六策」,其中「預兵權」一條,主張「選派教習,代購洋槍,為之簡練諸軍」。李鴻章對這些意見大體表示贊同,並命令吳長慶籌劃。

    雖然大家都主張給朝鮮練兵,但是對於練兵的人選卻出現了非常大的爭議!得到張佩綸的暗示後。馬建忠立即與朱先民、吳兆有等失去兵權的慶字營軍官暗中溝通,希望能夠奪下朝鮮兵權。這樣一來,吳兆有可以再有邀功的資本,而馬建忠今後也不必事事要看吳長慶和袁世凱的臉色。

    現在手握軍權,在朝鮮說了算的吳長慶當然不能讓他們如願,他力主讓素有練兵能手稱號的袁世凱代朝鮮練兵。這袁世凱的能力此刻已經是廣為人知,馬建忠等人怎可能讓他來參與,於是以袁世凱文官銜,不能代大清替屬藩練兵為由,用吳長慶自己搬起的石頭狠狠的砸了他的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