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袁世凱之大總統傳奇

龍騰世紀 中國朝鮮族歷史 文 / 裸奔在天堂

    朝鮮族(韓民族)的先民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雖然韓半島古代國名多變,但是「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在民間延續,在中韓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華民」、「韓人」之稱,19世紀90年代中期清國皇帝對日宣戰詔書中也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稱。

    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佈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第一次從民間進入國號,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絕大多數民族都喜歡選寓意好的或者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作為國名、族名。

    中國朝鮮族(korean-chinese)在我國境內現有人口192.1萬,主要聚居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吉林其他地區及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此外還有位於長白山懷抱中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也是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對於朝鮮族不能簡稱「鮮族」而是要簡稱為「朝族」,這是由於在日本在佔領朝鮮半島期間,認為朝鮮人不配使用在日本語中很神聖的「朝」字,所以稱為「鮮族」。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韓語(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韓文屬音位文字類型。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創製的,稱「訓民正音」,簡稱「正音」,有40個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

    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北方水稻之鄉」。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參、貂皮、鹿茸角,被譽為「東北三寶」。敬老愛幼是朝鮮族人的美德。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

    朝鮮族自17世紀末開始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特別是1869年朝鮮半島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又有大批朝鮮人遷入中國東北各地。

    中國朝鮮族的先民,多是l9世紀70年代自朝鮮半島遷入我國東北地區定居,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東北境內,如遼寧省蓋縣林家溝村姓樸的朝鮮族,在當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到1931年以後,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強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鮮人移入中國東北各地,他們在我國東北地區定居下來後,逐漸發展成為當代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