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招賢館 文 / 皇甫大少

    李忠從招賢館回到太守府後,逕直到了書房。哎!原來以為自己手下的人手現在夠用了,那知道,哎!李忠在心裡暗自歎氣。不行,等這四城建好後,還是要南下尋找人才啊。

    「來人去,去吧魯肅先生叫來」,李忠對門外的虎衛道。

    「主公,魯肅先生到了」,正在沉思的李忠被虎衛的聲音所驚醒,對著門外道:「請先生進來吧」,魯肅進來對李忠拱了拱手道:「主公,不知主公叫肅來有何事?」,「子敬先生,顏良,丑兩人現在可有消息傳回來?」,魯肅搖了搖頭道:「現在還沒有這二人的消息,要不要讓公孫度派人前去看看」,李忠的臉色變了變,後又歎息一聲道:「算了吧,咱們就在這等著吧,我相信他們能回來,算了,不說這個了,我找先生來是要和先生商量一件事」。

    「主公請將」,「我發現咱們現在的這些人已經有點不夠用了,我想在太守府旁設一招賢館,為我遼東招募更多人才,子敬以為如何?」,魯肅想了想說道:「主公此法甚好,肅贊同」,李忠點點頭說道:「既如此那此事就叫給子敬先生了,對了,在招賢館內設兩館,一一武,叫招館,武叫招武館,招館就由子敬負責,這招武館」,李忠埋頭想了想到:「這招武館就讓廖元儉負責吧」,魯肅點點頭道:「那屬下先在就去辦此事」,「嗯,只是又要麻煩子敬先生了」,李忠歎了口氣道。「此乃屬下分內之事,主公不必如此,如果主公沒什麼事的話,那屬下就去做事了」,李忠點點頭。

    *****************************************************************************

    遼東玄菟郡北部有一片大草原,在這片草原上共有軍馬十餘萬匹。

    這天李忠來到這片草原,管亥帶著100虎衛跟在李忠身邊。作為玄菟郡守的沮授和玄菟郡都尉的鞠義也跟在李忠身邊來到了這片天然馬場。「主公,這片草原大約有駿馬十餘萬匹」,鞠義向李忠介紹道。李忠有些興奮對鞠義道:「鞠義將軍,你派人看好這片草原,以後這裡就是我遼東的馬場了,切不可有任何閃失,知道嗎?」,鞠義點點頭道:「主公放心,沮授先生早就給末將說過了,末將已經命一校尉率軍1000駐守此地」,李忠聽完後,讚賞的看了沮授一眼,對鞠義道:「鞠義將軍,你到這馬場給我帶2萬匹馬出來,過兩天我帶到瀋陽去,組建我們自己的騎兵」,說道此處,李忠一臉的興奮。

    鞠義點點頭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在主公回去之前辦好此事」,李忠點點頭,拍了拍鞠義的肩膀。轉身走了。

    2日後,李忠帶著這2萬匹馬返回瀋陽。

    自從李忠到了遼東後,嚴厲打擊殘暴不仁的地主官僚,分田地給百姓耕種,還免了3年賦稅。李忠的遼東軍更是與民無犯,更是得到了遼東百姓的支持,而自從李忠在遼東招募百姓修建瀋陽等四城,到現在為止共有20萬百姓自願前去修城,而李忠也交代不能隨意鞭打百姓,更不能殺害百姓,每天幹活不僅讓他們吃飽飯還要給工錢,這讓那些百姓更為感動,拚命的幹活,有的離家近的人,在幹完活後回家吃飯,也不拿工錢,因為他們明白,如今的好日子都是李忠給的,況且李忠讓他們修建城池也是為了保護他們,如果他們再那李忠的錢的話,他們覺得會被別人在背後戳他們的脊樑骨的,這就是當時樸實的百姓們的想法,你如果對他好,他就百倍千倍的對你好。讓各地主持修建城池的張郃,沮授等人感慨萬千。因而也更加佩服李忠,同時又為他們跟了這麼一個明主而感到高興。

    李忠在瀋陽城外看著百姓們不辭勞苦的幹活,有看了看著開始有了雄壯之態的城牆,心裡一陣感慨。

    等李忠讓管亥把馬帶到城外軍營後,他獨自一人帶這10名虎衛望招賢館而去。

    來到招賢館,李忠讓那些虎衛先回太守府,那虎衛們死活不肯,李忠無奈只有讓他們跟著,這才走了進去。看著來來往往的儒生,壯漢,李忠很是高興,希望能招到幾個有用之才吧,李忠在心裡想到。

    李忠先到了招館,看見魯肅正在和前來應徵的儒生交談,李忠並沒有去打擾他,而是轉身往太守府走去。李忠回到太守府,進了書房,開始寫著什麼,過了一會兒,李忠叫來了一名虎衛對他說:「把這個拿去交給子敬先生,讓他貼在招賢館的門口」,那虎衛看了李忠一眼,轉身就往府外走去。李忠看著那虎衛消失的背影,笑了笑,轉身回書房去了。

    「魯大人,這是主公要小人叫給魯大人的,主公還讓魯大人將他貼在招賢館的們口」,那虎衛把李忠寫的一張紙交給魯肅並對他說道。魯肅有些疑惑的看了那虎衛一眼,然後對他說道:「請回稟主公,就說肅知道了」。那虎衛點點頭走了出去。

    等那虎衛走了之後,魯肅打開那紙一看,上面寫著三個大字,「求賢令」,越往下看,魯肅的表情就越興奮,等他看完後,喃喃道:「主公真是大才啊」,「來人,把這個貼在門外,記住要貼在顯眼的位置」,李忠對門外的士兵道。

    那士兵拿過紙張,恭敬的點點頭。

    「求賢令,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等那士兵張貼好了之後,門外有的儒生開始大聲的朗讀起來。

    原來這正是李忠抄襲曹操的求賢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