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征天下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瀋陽長春丹東錦州 文 / 皇甫大少

    李忠看著眾人鄭重道:「給位有沒有發現我們遼東的地理位置如何?」,說完看著眾人。眾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最後徐榮站起來道:「主公,榮自幼生在遼東,頗為瞭解遼東的情況」,見李忠點點頭,徐榮接著說道:「遼東地處幽燕之北,很是苦寒,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由南從遼西可到中原,由北可向烏丸,東部鮮卑,東南則可從鴨綠江到高句麗。」,徐榮說完看著李忠點點頭,然後坐到了位置上。

    李忠看著眾人沒有說話,也不生氣,對著旁邊的虎衛道:「去把遼東的詳細地圖拿過來」,那虎衛士兵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主公,地圖拿來了」,一會兒那虎衛拿著地圖過來呈給李忠道。李忠點點頭,對那虎衛說道:「把這地圖鋪在大廳的地板上」,那虎衛點點頭,轉身走到了堂下,把那地圖鋪開,大約有5平米的樣子,很是詳細。李忠走下來對眾人道:「大家先過來看看這地圖吧」,魯肅,沮授等人圍了過來,紛紛瞧著這張詳細到村鎮的地圖。突然魯肅,沮授,田豫三人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繼而開始冒出了冷汗,紛紛表情凝重的看著李忠,那表情像是擔憂,又或是自責,反正是相當的豐富。

    李忠看見三人點點頭,看見除了他三人外就沒有人發現有什麼問題,依然興致勃勃的看著地圖,他心裡有點失望,剛想說話,卻看見了徐榮,張郃和公孫度三人和魯肅等三人先前的表情差不多,心裡頓時一喜,暗道,名將果然是名不虛傳啊,到底還是發現了問題啊,只是現在他們還稍微有點年輕,等到他們成長起來的話,說不定比三國裡的他們更厲害。

    看這那三人剛想說話,李忠對他們擺了擺手,大概一刻鐘後,李忠見到再沒有人發現問題後,對眾人道:「好了,大家聽我一言,現在請大家看著地圖,這邊是大海,這邊是兩座山脈,我管它們叫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在兩條山脈北邊還有一座山脈,我管它叫長白山,他們就如同遼東的長城一樣,為遼東擋住了北面的胡虜,若他們想到遼東,一是從長白山轉道向南,從沮沃到我遼東,而走這條路,就只有一個入口,武北縣,雖然此條道路比從遼西走廊要多500里路,但是這樣卻能打遼東府一個錯手不及,而高句麗若想侵犯我遼東,則必從林縣進入,大家再看著裡,烏縣,這裡是我們到中原的唯一到路,如果有人率兵堵在這裡的話,」。

    李忠沒有再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那些剛才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的人,發現那些人的額頭不斷的冒出了汗水,看樣子他們也是被嚇壞了。李忠當時也沒特別在意遼東的地理位置,只是覺得在這白山黑水中埋頭發展,等待時機,就一定能完成他心中的夢想。但是當李伯拿著捕風耗時一年而繪製的詳細地圖看了大概一刻鐘後,他的全身也都開始在冒冷汗,因為這是關乎遼東160多萬人的生死,所以李忠連夜差人去吧沮授等人叫回來商量。

    等眾人的臉色逐漸恢復了以後,李忠點點頭道:「大家看來是都想明白了,我也不在廢話了,我欲在烏縣以北50里處建一城,名曰錦州,此乃是我遼東通往中原的唯一道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林縣則是改建,規模和錦州一樣,林縣則是改名丹東,北面的武北縣改名長春,也要在擴建,而壤平乃是我遼東首府,但城池太小,我欲將他擴建,擴建後的壤平要能容納50萬人居住,而壤平則是改名瀋陽,而等他們建好之時,就是我們爭霸天下之時」,說道最後,李忠激動的看著眾人說出了他的建議和爭霸天下的理想,雖然以前他曾經隱晦的向魯肅,沮授等人說過,但他卻是第一次在眾人的面前表露他又爭霸天下的野心。

    李忠說完後看著眾人,魯肅,沮授,張郃,徐榮是一臉淡然,其餘人先是驚訝,後則是大喜,因為他們知道李忠既然對他們說出了他的野心,就表示把他們當成了心腹,而一旦李忠成功的推翻了大漢王朝建立了新的國家,他們就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這叫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看著眾人一臉的激動,李忠笑了笑,對眾人說道:「大家先不要高興的太早眼下當務之急乃是建成這四座城池,現在我命令,張郃你率軍2萬駐紮在烏縣,周倉輔之,公孫度率軍5000駐紮武北縣,徐榮率軍5000駐紮林縣,我會在遼東和中原招募工匠盡快趕去,公與先生和國讓也要在玄菟郡和帶方郡招募工匠,爭取在半年內修建好此三城,保我遼東,望諸位不負我望」,眾人聽完後皆是一臉鄭重對李忠道:「主公放心,吾等必不負主公重托」。

    李忠看著眾人點點頭道:「有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說完大笑起來,眾人也是跟著李忠一起笑起來。

    在接下來的5天裡,李忠吩咐魯肅在遼東郡共招得工匠和百姓近5萬人,於是連忙叫裴元紹令兵一千把他們帶到烏縣,而張郃等人則在會議的第二天就領兵走了,這也是李忠要求的。

    而魯肅則在李忠的授意下再壤平城開設了招賢館,專門招收能工巧匠,還要懂得建造城池,前3天裡幾乎沒什麼人來。李忠都有點灰心了。到了第十天,魯肅來報說有兩人去了招賢館。而李忠半刻也沒耽誤馬上就干了過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招賢館。

    李忠看著這兩人問道:「我乃遼東太守李忠,就是你二人前來招賢館徵聘」,那兩人一聽是遼東太守,連忙點頭,其中一人道:「大,大人,我,我二人,人能幫大,大人造好城池」,那人有些結巴的對李忠說道。李忠見他說話結巴,連忙問道:「敢問先生是馬均馬德衡否?」,那人驚訝的看著李忠道:「大人怎,怎知小,小人的名字」,李忠一聽是馬均當場大喜道:「德衡先生的大名李忠早就知曉,不知德衡先生能為在下效力否?」,馬均大喜,本來他就是來應聘,混口飯吃,但是沒想到太守大人居然還認識他,當即下跪道:「馬均拜見主公,願為主公效命」,李忠大喜道:「好,好啊」。

    馬均見李忠對他的到來很是高興,他的心裡也很激動,因為當時的人對於工匠很不重視,所以他們過的很不好,現在李忠能夠接納他,並且真心

    心的待他,他心裡很是感激,當即在心裡發誓要一輩子忠誠於李忠。

    高興過後,李忠看見馬均旁邊還有一人,對馬均問道:「德衡這為是?」,「這,這乃是,是屬下的好友,友鄭渾,和屬下一一樣,擅長,長武器發明」,李忠一聽又是一喜道:「可是鄭渾鄭公否?」,馬均又是一驚道:「正是」,「好啊,好啊」,李忠連說了兩個好字來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鄭渾(生卒年不詳),字公。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南)人。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名守,東漢名儒鄭眾的曾孫。

    鄭渾早年與侄子鄭袤避亂淮南,後轉投好友華歆。被曹操闢為掾屬,歷任下蔡長、邵陵長,任內都幫助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因而頗得民心。後為丞相掾屬,遷左馮翊,任內擊斬了擾亂郡縣的梁興,又擊破作亂的山賊。後遷任上黨太守,轉京兆尹。再為丞相掾屬。曹丕稱帝,拜鄭渾為侍御史,加駙馬都尉,先後擔任陽平、沛郡太守,任內興修水利,使得常年豐收,百姓稱為「鄭陂」,後轉任山陽和魏郡太守。曹叡聽聞鄭渾的事跡之後,下詔將其政績佈告天下。之後遷任將作大匠,數年後去世。

    馬均,字德衡,為三國時期著名科學家。曾為給事中。曾改進前人所造織綾機、百戲木偶,曾再次發明已失傳的指南車、發明翻水車,當他看見諸葛連弩時,首先是大讚其」巧」,可見它與以前的連弩實有大別,其次是認為還可演進為連發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項,讓他試驗並推廣,結果未引起重視。這就為後人研製諸葛連弩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

    李忠當即叫兩人趕到烏縣,先建好錦州。兩人也不推辭,在10餘虎衛的護衛下往烏縣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