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歸草原 文 / 橫耳

    第二百九十六章回歸草原

    格林談起橋樑建築、物質變化、自然哲學,一開口便沒個休。霍青勉力回答他的提問,偶有提及格林所不知道的奧妙,格林便喜不自勝,連忙記錄下來,以作今後的參考。

    二人不知不覺間就談了一整天,到最後霍青要告辭了,格林才歎道:「您要是能和我一起在這兒研究學問,那該多好。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合作,必然會給帝國的文明創造新的開篇。」

    霍青道:「只是我身在朝廷,不便放下一切來研究學問。」

    格林忽然問道:「您現在在朝廷中有很多緊要事務嗎?」

    霍青訝然。但回想一番,似乎自己在朝中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

    格林繼續道:「您看,朝廷中諸大臣各司其職,總攬事務的是安德羅伯爵,還有皇帝陛下作最後決策。軍務上有傑德將軍管理後勤,平時訓練佈防有格雷芬斯的參謀部制定,假如沒有出征的話,您可就是一點事也沒有。」

    霍青想了一番,覺得真是如此。

    「那麼,我就是個多餘的人物了?」

    格林想了一回,道:「若說您是多餘的,也不準確。畢竟民眾相信的是您,您是他們的旗幟。」

    霍青道:「假如我沒有任何職務,那麼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了?」

    格林想了半天,才道:「確實是沒什麼要緊的。這樣看來,您的地位很是尷尬。雖然現在似乎沒有矛盾,但日後必會導致朝政有阻礙的地方。」

    霍青至此,已然明白。格林雖未明說,但已經指出了問題的實質。在以往,自己是頂替了阿瑞芬這個君主的角色,但現在,阿瑞芬已經長大了,他正在朝實質的君主邁進。那麼,自己則成了一個夾在君與臣之間的角色。日子長了,必會導致阿瑞芬與朝臣不好對待自己。朝政是需要稟報自己,等待自己決策之後再報阿瑞芬同意呢?還是不須經過自己這一關?

    現在想來,只怕是其他重臣都不好把這矛盾跟自己明說,阿瑞芬也不會明著跟自己要權。只有身在局外,人又直爽的學者格林,才會直言相告。

    「謝謝你的提醒。」霍青衷心感謝道,「我得回去想想,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格林一番思考,也明白了霍青的心思,於是道:「我覺得您能夠放下一切,來跟我一起研究學問,未始不是帝國之福。」

    霍青告辭之後,在路上想了半天,決定先找格昆問計。老格昆智謀出眾,他在軍事以外的其他地方,謀略之深未必比自己差了。

    格昆在府中迎接霍青,聽霍青訴說心事。他點頭道:「您的想法很及時,我也已經感覺出來了。陛下不會老是讓最終決策權在你的手上,畢竟他才是君主,否則這始終不合道理。從歷史上看,沒有哪個大臣把握大權會有好的結局,無論他多麼忠心也無濟於事。不是君主奪回權力將權臣處死,便是權臣奪位改朝換代。陛下雖然英明,但很難說他一定就心無芥蒂。這回他讓安德羅接替您當執事大臣,或許有此考慮?」

    霍青道:「想我進入西大陸時,並無求富貴的念頭,之所以登上如此高位,不過是順勢而為。要是放棄大權當個太平子民,倒也甚合我心。依麗婭和克莉絲娜我都一年沒見了,我不如就此辭去職務,去看看她們。」

    格昆搖頭道:「您要辭職,這可不行。您正當年富力強之時,全國全軍唯你馬首是瞻,若是無故辭職,民眾會怎麼想?戰士們會怎麼想?陛下能同意嗎?您得另外想個辦法。」

    霍青道:「不能辭職,在其位而不謀其政,這也不合道理。」

    格昆想了一回,忽然道:「您不如離開大君堡,避開朝政。這或許是個辦法。」

    霍青思考一番,點頭道:「這是個辦法。我去漢克士吧,那裡的草原風光是我最喜歡的景色,況且還能和克莉絲娜相聚。」

    格昆道:「也好。漢克士是個好地方。若是漢克士呆膩了,再到其他地方去遊歷天下。您有這等閒情,我倒是十分羨慕。」

    霍青哈哈一笑,道:「您也不年輕了。趁早退休,和我一起躍馬草原,何等快活。」

    格昆笑道:「也是。我要不是放心不下月夜寒光的這批年輕人,也早該退休了。您在草原上等著,過不了多久我就會去和您會面的。」

    第二天,霍青向阿瑞芬提出前往漢克士視察。阿瑞芬有些迷惑,但遵照往常的做法,霍青決定的事他絕不反對,當面同意了。

    此時已是十二月底,霍青踏上西去之路,隨身只帶阿勒克斯和阿布隨行。這一路上雪花漫天,彷彿當年護送阿瑞芬去漢克士時一般光景,他想起當時阿瑞芬柔弱無助,一心依賴自己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分。那時的小男孩,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了,自己對洛麗絲夫人的承諾已經了結,想必她在天國亦當安息。想起洛麗絲夫人,心中不由得一痛。自從踏上西大陸,除了德門斯伯爵之死,便是這件事讓自己心中不安。而德門斯伯爵之死,自己有心無力尚可原諒。洛麗絲夫人的死,卻是與自己疏忽大意,謀劃不周有很大關係。可為了帝國的安定,自己又強行阻止了阿瑞芬的復仇行動,這會讓他對自己產生心理上的隔閡嗎?

    霍青想及此處,心中頗感無奈。君臣有了隔閡,並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事。若是借朝中諸臣來幫助溝通的話,只怕誰也沒有這個份量。格林身為阿瑞芬的老師,份量雖夠了,但霍青又怕他太過爽直,不懂阿瑞芬的心機。自己只是遠遠避開,這並不足以讓阿瑞芬和自己恢復以往的親密關係,反而或許會因日久而生疏。

    霍青一路思考這複雜難解的問題,到了西中央特別區和達拉尼亞行省交界的小城傑洛。這裡是老格昆與自己初次見面的地方,一幫不知從何處來的刺客要在這裡刺殺阿瑞芬,卻因老格昆事先通報而失敗。霍青現在已經明瞭,這幫刺客不是斯蘭茲派來栽贓斯麥爾雷斯的,就是格洛斯特派來的。而斯麥爾雷斯也不是好人,在莫尤鎮前的刺殺行動,便是他拐彎抹角地聘請到月夜寒光做的,目標不是刺殺阿瑞芬,而是想嫁禍斯蘭茲。這是老格昆事後告訴霍青的。

    想起昔日的帝國,實力不可謂不強大,但就是在這樣的內鬥虛耗中消磨了志氣。恩帕羅等權臣,還有阿列士教皇,雖然平庸但絕不愚蠢,卻為了一已之私而一步步葬送了整個帝國。今日的帝國,萬萬不能蹈舊日帝國的覆轍。

    霍青正感慨舊帝國的衰亡,前方卻有一名信使傳來急報。西王朝再出大事。

    梅洛琳與拉莫西斯一世的僵持,讓她最後的保護層消磨掉了。教廷恐懼於她無畏地說出真相,對這個親封的聖女無比害怕,對格裡高利四世的調查不加干涉,甚至有所協助。整個502年下半年,間諜案鬧得越來越大,牽涉越來越廣,無數立下血汗功勞的軍官鋃鐺入獄,被宣判為賣國賊。朝廷上下一片風聲鶴唳,不知皇帝要抓的下一個人是誰。民間則茫然不解,思想混亂,不知是真是假。

    在十月份,霍青在威科勒東南征戰的時候,西王朝的調查矛頭已經完全偏離了正軌,一切證據的指向全集中在梅洛琳身上。本該是調查目標的帝國情報組織,在這場風波中卻絲毫無損,摩可斯的人隱藏了一段時間,之後卻發覺調查行動並沒有針對自己,不禁大感奇怪。十月中旬,摩可斯指示秘密人員再度出來活動,打探西王朝到底是何意圖。沒過多久,便已經清楚了這場聲勢浩大的調查的背景。

    到了十月底,格裡高利四世覺得已經夠了,搜集的證據足以讓自己向梅洛琳攤牌了。在拉莫西斯一世的陪同下,他來到神聖大教堂,向梅洛琳質問她與東王朝的關係。梅洛琳看了證據,只是否認自己與東王朝勾結,卻並不反駁任何一條證據。她早已知道,自己和加百列軍團確實是在克林斯堡扶持下成長起來的,任何反駁都不能打消格裡高利四世對自己的懷疑。她只提出,屬下的軍官們對此毫不知情,一切責任由自己承擔。格裡高利四世怒氣沖沖,當場宣佈剝奪她的女公爵爵位,立即下獄接受調查。而拉莫西斯一世則憂心忡忡地勸說梅洛琳認罪,否則教廷也只好廢除她的聖女稱號。梅洛琳不為所動,堅持自己並未賣國。

    格裡高利四世見她不認罪,又怒又急。其實,他也並不相信梅洛琳會出賣國家,只是懼怕遭到打壓的軍人會以她為首團結起來。如果強行給她定罪,勢必贊成軍人的強力反彈。至少在間諜案調查的過程中,路西亞等軍方高層已經通過多種渠道表達了不滿,如果梅洛琳拒不認罪,路西亞等人會有什麼動作,誰也說不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