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四章 追兵殺到 文 / 橫耳

    帝國境內匈人的來源,目前史學界已有定論。經過語言、宗教、服飾、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對比,我們已經可以肯定他們就是遠東文明的北方草原上匈人的分支。匈人自稱與遠東文明主體民族有著共同的先祖,但他們的興起卻要晚得多。神歷四世紀初,在遠東中原長期戰亂之時,他們悄然統一了北方草原,勢力空前強大,對新建的遠東帝國造成了嚴重威脅。遠東帝國在數十年休養生息、積聚實力之後,對匈人開始了長期的征討,這場戰爭打了一百餘年,帝國雖然付出了重大代價,但最終戰勝了匈人。匈人的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半部以臣服為代價,獲得了遠東帝國允許他們居住在陰山以南肥美草原上的權利;而西半部選擇了向草原更深處逃亡,一直逃出了遠東帝國的視線之外。在這之後的近百年內,這部分匈人不見於任何歷史記載,直到他們出現在南鄂草原上為止。

    從陰山腳下到南鄂草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其南邊,是千里大沙漠,而北邊,則是更為廣闊的冰原,險峻的鄂勒坦山脈橫亙在中間。這段旅程,顯然不是人類或其他大型動物理想的生存環境。據學者們的考證,要從大沙漠中遷移如此漫長的路線,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他們只能從冰原中向西遷移,最有可能的路線是沿著鄂勒坦山脈北端與冰原的交界處行進。

    沒有什麼民族能在冰原中自在地生活,一直以來,只有艾斯摩人以小部落的形式艱苦地在冰原中以漁獵為生。素以耐寒著稱的鄂斯人,也只能在草原與冰原的交界處生活,嚴冬一來,他們也要南遷避寒。我們根本不知道匈人是如何能夠在冰原中以大部落的形式生存的,據遠東帝國的史書記載,他們遁入草原深處時,還有二十幾萬人口,而帝國的記載則顯示,出現在南鄂草原時,他們已經不足五萬人。這近百年的冰原生活,想必極為艱難。

    對這支民族突然出現在南鄂草原上,帝國最初毫無反應,官史上只記載了他們出現的時間,在這之後的八年就再也沒有提到。目前最早的詳細描述匈人的史料,是帝國檔案館中保存的一份在神歷490年鄂斯公國隆岡伯爵向帝國的求援信。信中這樣寫道--「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凶蠻民族。他們身穿破爛的皮衣,戴著粗糙的獸骨飾品,所有的財物只能裝滿一輛馬車,一付窮困潦倒的模樣。但手中的刀矛,卻始終寒光閃閃。他們彷彿是天生的戰士,無論男女,甚至兒童,都隨身帶著武器,隨時準備向敵人發起進攻。他們絲毫不畏懼死亡,把自己和親人的死只當作光榮的解脫。他們如蝗蟲一般從東北席捲而來,所經之地,只剩下廢墟和灰燼……」

    (《帝國湮沒的歷史?匈人的出現》帝國大學歷史研究所阿薩爾?林德著)

    作為軍事世家的青年才俊,霍青對天朝與匈人的恩怨十分清楚,對那些戰史和戰例研究得極為透徹。那幾場決勝,也關乎霍家的興衰。對匈人的戰鬥力,他有高度的認識。雁門關外的匈人,雖然幾乎已經與天朝子民融為一體,但朝廷仍然小心翼翼地對待他們,時時刻意地加以籠絡,這完全是因為他們先祖的餘威。

    也許出現在這裡的匈人,就是當年不肯認輸,向西逃亡的右賢王部吧?霍青如此猜想。但願這個西方的東洛瑪帝國有著不亞於天朝的軍力,否則自己就要陷入亂世。亂世人命賤如螻蟻,自己在這個世界也不會過上太平日子。

    難民們的行進速度十分緩慢,原本就狹窄崎嶇的山道,更兼荒廢了多年,灌木茅草將路面遮蔽得幾無蹤跡,需要有人在前面用柴刀劈斧開路。直到天色將晚,難民們也沒有走上多少路。

    霍青心中焦急,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這種情況很快招致了危險的到來。暮色中,一支上百人的匈人軍隊出現在後方。

    這支匈人的百人隊在佔領了夏爾村後,發現村民已經逃亡,於是派出搜索隊分頭搜尋。如果掠奪不到足夠的糧食,他們的下一步進軍將遭到困難。過上一段時間後,各路搜索隊紛紛派人回報隊長,均未發現村民的蹤跡,但有一支向山中搜索的五人隊,卻沒有任何消息傳回。百人隊隊長隨即親自帶領士兵們,沿著那支五人隊前進的方向詳細搜尋,很快就找到了山坡上下的五具屍體。

    隊長既驚且怒,自從攻入帝國境內以來,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民眾敢反抗的例子。難道這一個小小的村中,竟然有帝國騎士隊在保護?他不敢大意,召集了整個百人隊,山道戰馬難行,於是下了馬一路向山裡追蹤。

    敵軍的出現,讓難民們立刻陷入慌亂之中,他們尖叫著,在山道中相互推擠,跌跌撞撞地向前亡命奔逃。但這樣無秩序的逃跑,只能讓整個隊伍由於混亂而更加緩慢。約夫洛老村長急得攀上一座山巖,大聲吼著指揮隊伍,但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讓難民們恢復鎮定。

    霍青對臉色蒼白的奧伯溫道:「你告訴村長,讓大家把手中的家什雜物全扔到山溝中去,只留下糧食,務必要輕裝前進。讓青壯年全部上前開道,後面由我一人負責,讓他不必擔心。」

    奧伯溫實在不敢相信霍青一人能對付得了一支匈人的百人隊,憂心忡忡地道:「大人,您一個人能行嗎?可惜我手上沒有武器……」

    霍青一揮手,淡然道:「你不必擔心我,只管上前。」說罷,抽出利劍,開始砍伐山道邊的灌木,堆積在路上作臨時的障礙物。

    奧伯溫知道自己幫不上什麼忙,手上連連畫著十字,嘟囔著:「您真是一位可敬的騎士,願神保佑您。」一邊急忙離開。

    這一段山道,一邊是深不見底的山溝,另一邊是高聳的懸崖。霍青利用難民們開路時砍下的灌木枝條,堆在路上,再砍伐一些木樁,將灌木枝條穿起,插入巖縫作為固定。每設置好一處障礙,退上幾十步,又設置另一處障礙。

    匈人百人隊很快就追到了,但他們不得不費力去清除這些障礙,人數雖多,但在狹窄的山道上發揮不了多少人多的優勢。不過清除障礙總比設置障礙要容易一些,他們仍然在步步逼近霍青,後方的士兵在看見了霍青的身影後,開始放箭干擾霍青的行動。霍青知道,短兵相接的時刻快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