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東邪傳人

名傳天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楚邪是汗國人? 文 / 葉離歌

    第一百八十二章楚邪是汗國人?

    幾人互相寒暄了一番,張隱看到青葉長一和韓允達的眼中對坐在那裡的楚邪比較關注,他心中可不敢誹謗楚邪為人囂張不懂禮節,對於坐在那裡紋絲不動的楚邪毫不介意,熱情的伸手為青葉長一和韓允達介紹到:「兩位大師,坐在那裡的那位先生就是……」,

    「咳!」

    正想給兩人介紹說楚邪就是今日這幅《蘭亭集序》的作者的張隱,話剛說了一半,耳中忽然聽見這一聲輕咳,臉色頓時一變,嘴裡的話登時吞進了肚子中。

    看了一眼坐在那裡的楚邪,張隱心裡輕歎道,這位大神真是自己的剋星,現在聽到他的一聲咳嗽自己都膽顫心驚。

    看到青葉長一看著自己詢問的眼光,張隱只好神色略微尷尬的說道:「這位是楚先生」。

    青葉長一和韓允達聽了他這般介紹,心中更是好奇不已,就算是和普通人之間相互介紹,也不應該如此隨便簡單,只是告訴了幾人一個對方的姓,而且也沒和對方介紹自己,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雖然心中疑惑,但他們也不是普通人,再者這裡又是中國,以為這個年輕人肯定是國內什麼大人物的子孫,張隱不敢得罪,所以才會這樣介紹,於是也就隨著一臉尷尬的張隱坐了下來。

    剛一坐下,青葉長一就直接奔向主題,對張隱說道:「張先生,我想親眼見下那幅字帖,不知可否應允?」

    他所見過的只是掃瞄過的字帖,雖然清晰,但他不敢相信那是真的,若不是這張隱有著良好的信譽保障,他也不會親自不遠千里來這裡,大可以隨便派個人。

    當初有人把這幅《蘭亭集序》的掃瞄圖像遞給他看時,只看了一眼,他就直接說道:「這樣的圖像一看就是假的,就算一個人書法造詣極深,但若想書寫出數十種書體,並且能保持著讓這數十種字體的水平同樣高超絕倫,這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夠做到的」。

    不過在知道這是張隱這個在中國乃至國外都極有信譽的倒賣人介紹的作品之後,就第一時間通過電話聯繫到了張隱,隨後在張隱的萬分保證之下,才決定親自趕到中國,若這幅掃瞄過的字帖是真的,那其價值絕對是書法界的無價之寶,能有此機會,他定然不願意放過。

    現在來到這裡,自然是想第一時間親眼確認那幅字帖是不是當真存在。

    韓允達在旁邊呵呵一笑,道:「青葉大師未免太心急了吧,張先生身為主人對此自然早已有了安排,大師應該靜心等待才是」。

    其實在來之前,他心中何嘗不想早些看到這幅字帖,只是來到這裡之後,心中對於字帖是真是假,已經有了定論。若是假的,孔儒和王墨文,林千習斷然不會出現在這裡,身處中國,他們自然早已經見過那幅字帖,既然現在三人今日想要過來競爭,自然說明字帖和張隱所講的基本屬實,所以才藉著這個機會嘲笑一下青葉長一。

    青葉長一聽了他的話後,冷哼一聲,並沒有與他計較,依舊看著張隱。若不是他親眼見到,就算有中國的幾位大師在此,他也不會輕易相信,因為那幅字帖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張隱見了呵呵一笑,「既然青葉大師如此著急欣賞那幅字帖,那張某自然不敢不從,請幾位稍候,張某這就取來」。

    說罷,張隱轉身到了裡間的一間屋內,很快手中捧著一個長盒走了出來,到得桌子前把盒子輕輕放在桌子上。

    幾人看去,雖然只是一個長盒,但卻是用名貴的紫檀木所製,張隱打開長盒,取出放在其中的畫軸,雙手交給青葉長一,說道:「大師請欣賞!」

    青葉罕見的站起身來,雙手接過卷軸,輕輕放在身前的桌子上,緩緩的打開畫卷,隨著卷軸的舒展,那熟悉的蘭亭集序慢慢的出現在旁邊幾人的眼中,青葉長一打開卷軸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張隱坐在旁邊高興的打量著七個人的臉色,他們越是震撼,今天自己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多。目光轉到楚邪身上,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了起來。通過楚邪今來來這裡的表現,張隱雖然可以斷定楚邪沒有任何干涉這件事的意思,但他心中對於這個少年還是有幾分顧忌。

    對於楚邪,他不完全是害怕,當然害怕居多,在害怕之外,還有著一種欽佩的心理,這樣一個年輕人,若是他人能有他一半的才華,恐怕早就聲譽中國乃至半個世界,財富更是不可估量了。但楚邪卻從來沒有想過以這些來求財。不管是淡然無求,或者是不缺少那些財富,這樣的行為都足以讓他這個見慣了一些名家嘴臉的人歎服。

    他現在也多少知道了楚邪的一些心思,那就是今天這件事我不插手,但也不要牽扯到我,否則的話,後果如何。張隱從剛才自己想要和青葉長一、韓允達介紹楚邪的時,楚邪發出的那一聲有著警告之意的哼聲中就能完全瞭解到。

    所以現在他才能這般和青葉長一幾人笑著說話,說句直接的,就是直接把楚邪給忽視了,更不要去看楚邪的臉色如何,那樣心中就不會有很多恐懼感了。

    看著眼前一篇數百字的蘭亭集序,旁邊圍觀的七人不同的面孔上,相同是同樣的驚歎和震撼。

    孔儒和王墨文、林千習以前都已經見過了,但此時看來還是那樣的讓人猶如處在夢中一般,不敢置信。

    而來自香港的許致限和張浩心中卻在驚呼,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別人縱然對你做千般描述,若不親眼看到,也體會不到這種震撼。他們兩人本身書法技藝可以說不值一提,但若說對價值的評論,他們卻是高手中的高手。書法自然是以歷史長久,名家之作為參考,所以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價值極高,而現代的書法一般卻無人問津。

    不過那只是一般人的愛好,若說真正懂得欣賞書法的人,他們看重的卻只有字體。這幅字不說形態各異,足有數十種之多,單說那瀟灑、奔放、飄零、寫意、嚴謹、張狂等等包涵了各式書體所能想到的所有形容字體優美的詞語,就可以體會到這幅字體多麼難得。

    這樣的一幅字,在大部分的人眼中,肯定不相信是出自一人之手,所有的人更願意相信這幅《蘭亭集序》是數十位書法大家共同書寫而成的,因為這麼多風格迥異的字體,一個人想要全然精通根本不可能做得到,更不要說這些字體和現今流傳的那些書體並不一樣了。

    依張浩和許致限的經驗,就算這幅字是多人共同書寫而成,也不會影響到這幅字的價值,這幅字也許在大型拍賣會上拍賣不了多大價值,但在那些真正的書法圈子中,這絕對是無價之寶,就如這次委託他們的霍家和榮家的兩位老人,他們已經清閒了幾十年,空暇之時大部分時候都花費在了書畫上,這樣一幅字他們絕對不願也不會錯過。

    而另一邊的青葉長一和韓允達心中更是震撼萬分,在今日以前,說句實話,在他們心中對於中國的文人已經不屑之極,在他們眼裡,最近數十年,中國已經沒有出現過什麼文壇巨匠,而書畫界更是越來越凋零,與自己的國家相比,遠遠不如。整個中國十多億人只靠著寥寥一兩個大師撐著書畫界的這兩面大旗,而年輕一輩卻沒有一人能夠讓人矚目,想而可知再過二三十年,中國傳統書畫必定泯滅在歷史的潮流中。

    但眼前這幅據說是現代一個年輕人所書的《蘭亭集序》,卻顛覆了他們對於書法的認知。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書法居然能有這麼多變化,能通過字向人傳達那麼多的感覺,整幅幾百漢字,每個漢字都仿若有著不同的表情一般,讓他們心神激盪,與之相比,自己國家那猶如符號一般的字完全如同蝌蚪爬行一般。

    青葉長一伸手在字上面輕輕虛撫,口裡歎道:「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不是凡人能為之,楚?怎麼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國有一個姓楚的書法大師,聽說還是一名年輕人,這樣的人,若能與之相識,不枉此生。鑽研了一生書法,本以為已經身在山峰之巔,俯瞰眾山,無一人可比,今日才知道是坐井觀天」。

    青葉長一緩緩坐下身子,歎道:「只是中國縱然出現了這樣一位天縱奇才,但我怕也會如方仲永一般,過得數年,就會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只怕這個年輕人承受不了中國人的奉承追捧,過早的迷失了自己,那樣無疑是書法界的一大遺憾,說句幾位不愛聽的話,中國不適合這樣的天才存在,不但是因為國民對於書法的輕視,更因為國人的思想,大多人生存在虛榮之中」。

    青葉長一的話讓孔儒幾人為之愕然,不知道他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不過雖然他的這番話很不好聽,但幾人心中卻不得不承認有幾分道理。

    青葉長一不待幾人回話反駁,接著說道:「中國人常說我們口木的書法是偷自你們中國,這我不否認,但若說偷卻有些過了,只能稱之為吸收,好的東西本就應該讓更多的人享受。但口木的書法早在數百年前就開始了自己的探索發展,在現代更是遠遠把中國拉在了身後,莫要否認。現在口木的書法已經全然脫離了中國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同時也有了自己的歷史。我們國家對於書法的重視,書法家在國家的地位遠比中國高的多」。

    「張先生!」青葉長一忽然話鋒一轉,向張隱問話。

    張隱一愣,連忙說道:「青葉大師有話請說」。

    「可否替我引薦一下書寫這幅《蘭亭集序》的作者?」

    聽了這句話,張隱心中頓時叫苦,暗道,你這老頭真會給我找麻煩,我若是能引薦,剛才還不早介紹給你了,人家就坐在你的對面,自己無眼不識,還連累我。

    嘴角擠出一絲笑意,抱歉的對青葉長一說道:「大師,這我可做不了主,對於這幅字的作者我也不熟悉,恐怕幫不了你老的忙了」。

    青葉長一花白的眉毛挑了一挑,他自然不會相信張隱的話,開口說道:「既然張先生無意引薦,那可否麻煩你幫我這個老頭子向他傳一下話?」

    張隱偷偷的瞄了一眼坐在那裡從頭到尾靜然品茶的楚邪,點點頭:「當然可以,請大師講,話一定會傳到的,一點都不麻煩」。

    心道,廢話,對方就在這裡,你說的話對方聽的一清二楚,當然不麻煩。

    青葉長一呵呵一笑,捋著鬍子說道:「就請把我剛才說的那些話告訴對方,然後告知他,若心中有意歡迎前去口木做客,我們口木會以文壇最高的禮儀來接待他,歡迎他前去口木交流書法」。

    這番話剛落,王墨文的心中怒火頓時升起,邀請去口木做客,這那是邀請,擺明了是想讓楚邪遷往口木,前面看似有些道理的話完全是想讓楚邪知道在國內自己不可能得到什麼好的發展,若是遷往口木,不但能夠靜心無慮的深造書法,更能享受到口木文壇的最高待遇,這完完全全是在打劫人才,是在慫恿中國的人才轉投口木。

    旁邊的孔儒伸手輕拍了一下他的膝蓋,示意他莫要生氣,對於口木這樣的行為,他們不是沒見過,而是見的太多了,很多少年的才子,在中國未重視時就被口木鼓吹搬遷到了口木,不但是文壇如此,其他科技人才更是嚴重。

    不過他們卻深知楚邪,以楚邪的性格不要說不會為他那般話動心,恐怕反而會更生反感,所以完全不需他們顧忌。

    張隱聽到青葉長一的委託,正待客套幾句,旁邊的韓允達突然開口問道:「張先生,這幅字帖的作者當真是姓楚麼?」

    這突兀的話讓廳內的眾人為之怔然,不知道的他問這話是何意思,張隱呆呆的點了點頭,下意識的回答道:「自然是了,有什麼不對麼?」

    韓允達突然哈哈一笑,環視了屋內的人一眼,道:「難道各位曾經忘記了以前在中國武漢召開的『汗國文化與中國楚文化源流關係』研討會了麼,這幅字的內涵神韻完全是集合了我們大韓諸般書法的精髓而成,自然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才會令你們感覺一個人能夠書寫出與中國流傳的各種書體都不相同,由此可知,這位作者很可能與我大韓關係匪淺,深受大韓文化的熏陶」。

    「噗!」

    「噗!」旁邊剛喝了一口茶的林千習聽到韓允達突然說出這番話,頓時忍耐不住,口裡的茶一下噴了出來,幸好急忙轉過了頭,沒有噴到桌子上的字上。

    再看屋內的人,除了韓允達自己外,臉上的表情個個抽動不已,就連楚邪眉頭也皺了起來。感情這位認為書寫這幅《蘭亭集序》的作者是汗國人。

    對於楚文化和汗國的聯繫,孔儒和王墨文不但知道,曾經更參與研究過。當初汗國公然叫喊著屈原是汗國人這件事,可是轟動了整個中國,而且他們不但叫喊,更拿出了眾多所謂的證據。

    每年五月端午,中國人吃粽子、賽龍舟、祭奠屈原,汗國江陵也在舉行盛大的農耕祭祀活動——端午祭;江陵、襄陽、漢陽、漢江、洞庭湖等這些我們令人耳熟的地名,也出現在汗國的地圖上;楚人早期的熊圖騰崇拜,同樣為汗國先民所景仰尊奉;《楚辭》中的千古絕唱,也反映在汗國最古老的詩歌裡……。

    而經過研究之後,發現汗國和古時的楚國的確有很多巧合。中國漢江發源於陝西秦嶺太白山下,汗國漢江的源頭也在同樣名為「太白山」的山脈下。楚國的丹陽位於漢江上游,漢陽則是漢江下游終點的著名古城。而在汗國,屬於忠清北道的丹陽竟然也在漢江上游,漢陽(今漢城)也如出一轍的位於漢江下游。楚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處在漢江中游,這和今天汗國的江陵、襄陽、洞庭湖相對漢江的地理位置很接近。

    但相似也只能說是某種特殊的巧合,或者說是古人有意的巧合,或者是無意。但牽強到歷史名人或者甚至是今天的一個年輕人身上,未免太過無理由,搞笑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